一肉一菜創造驚人美味!超市食材速搭指南:4種肉類 X 19種蔬菜,「Irene的美西灶腳」變化出120道美味健康料理 (電子書)

一肉一菜創造驚人美味!超市食材速搭指南:4種肉類 X 19種蔬菜,「Irene的美西灶腳」變化出120道美味健康料理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秭璇
图书标签:
  • 烹饪
  • 食谱
  • 美食
  • 健康饮食
  • 家常菜
  • 快手菜
  • 超市食材
  • 肉类
  • 蔬菜
  • Irene的美西灶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能帶著進超市採買的實用食譜書★
擁有23萬粉絲的料理家Irene,在防疫期間,與眾多家長一樣,
自煮機會大增,主要靠超市、網購買菜,在家得同時兼顧工作與停課的孩子,
這樣的歷練催生出一道道超市食材快手料理!

擺脫孩子「怎麼又是吃這個?」哀號!
擺脫食材慣性搭配!
為了變換菜色買一堆菜,冰箱常有食材放到腐敗?

  從超市買來牛肉和紅蘿蔔,除了千篇一律的咖哩牛肉,剩下的食材,其實你還可以煮紅燒牛腱、清燉牛肉湯!

  豬肉和高麗菜食材,更可以變化為高麗菜炒培根、高麗菜豬肉捲、豬肉高麗菜溫沙拉……

  材料、用具、作法簡化,新手也能輕鬆開伙
  使用連鎖超市常見食材,方便下班後採買、備餐
  用同樣菜/肉做多種料理,不剩食材也不怕吃膩
  電子書讓你在市場、超市隨時查詢,當場決定菜色

  ★「一肉一菜搭配簡表」讓你買菜、設計菜單一目了然★
  ★免廚藝X超市採買X快速上桌X零剩餘食材★
  ★一道快簡餐,吃進一肉一菜營養美味★

  工作、家務兩頭燒,沒時間做太費工的料理?
  想從外食族變自炊族,但坊間食譜都讓人卻步?

  ◆一肉一菜的減法料理哲學,簡單生活從飲食做起
  每道菜僅添加一種蔬菜與一種肉類,同樣能攝取到豐富的蔬菜纖維與蛋白質,也不必為了一道料理張羅許多材料。只要改變烹調方式,並活用家裡的調味料,就能讓相同食材變身食感不同的料理。

  ◆以「超市採買」發想,讓你下班順便買菜,回家快速上桌
  書中食材與調味料皆能輕易在一般超市或電商購得,分量也多是超市的一包菜或一盒肉,以便能一次將食材用完,不致衍生「剩餘部分不知如何處理」的狀況。下班途中,順道去一趟連鎖超市,打開手機的電子版食譜,回想一下冰箱現有的食材,就能馬上決定當晚的菜色和該買的材料,不必再為「今天吃什麼」榨乾快掏空的腦袋。

  ◆食譜依蔬菜分類,一眼看見一種食材的多種可能
  本書依牛、雞、豬、海鮮分為四大篇章,每章再以高麗菜、蘿蔔、白菜、青江菜、花椰菜……等19種常見蔬菜分類,方便依家中剩餘食材,與其他肉類/蔬菜配對,讓精打細算的你輕鬆實現「零剩餘廚房」,並且立刻確定需要補充的食材。

  ◆一肉一菜創造驚人美味的祕密
  1.多多以蔥、薑、蒜爆香。
  2.善用白胡椒提味增香、增進食欲。
  3.纖維粗的蔬菜,搭配肉類要選擇油脂豐富的部位。
  4.利用肉類煎出的油脂(如雞油、豬油)來炒香蔬菜。
  5.容易乾柴的肉類可水煮,或可搭配黃瓜、白蘿蔔等水分多的蔬菜,也可佐以沙茶等油分較多的醬料。

  ◆給忙碌的你~Irene私人省時訣竅
  1.利用奶油料理塊、咖哩塊讓食材快速入味。
  2.沒時間熬湯頭沒關係,加1大匙味噌就行。
  3.蒸鍋、烤箱、壓力鍋不用顧火,食材送入後就能自由活動。
  4.棘手的整尾魚,就請魚攤老闆幫忙將「骨肉分離」。
  5.給豆芽去根,就趁追劇時邊看邊做。

 
风味探索与厨房实践:一本关于全球烹饪灵感与基础技巧的深度指南 书名: 《环球风味地图:从零开始的经典烹饪技法与地方特色食材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全球烹饪艺术,掌握从基础功到区域特色风味的综合性食谱与理论参考。我们深信,真正的烹饪乐趣源于对食材本味的理解和对不同文化烹饪哲学的借鉴与融合。这本书摒弃了单一食材组合的局限,转而聚焦于构建一个稳固的烹饪知识体系,使读者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旨在提供一个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路径。 --- 第一部:基石——现代厨房的必备功法 本部分是所有美味创造的起点,强调“技法优先于配方”。我们详细解析了现代厨房中,处理不同类型基础食材所需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是跨越地域界限的通用语言。 1. 刀工的艺术与精准: 不同于单纯的切配,我们深入探讨了中式、法式和日式刀工的哲学差异。包括如何根据食材的物理结构(如纤维走向、含水量)选择最合适的切割方式。重点内容包括:精确的“蓑衣刀法”在处理易碎食材时的应用、法式“细丝”(Julienne)对烹饪时间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均匀的尺寸控制,确保食材在同一锅中同步成熟的科学原理。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针对常见食材(如洋葱、胡萝卜、鱼片)的慢速分解图和练习方案,强调安全与效率的平衡。 2. 基础酱汁的构建逻辑: 酱汁是菜肴的灵魂。本书系统梳理了世界三大基础酱汁体系——法式母酱(如贝夏梅尔、西班牙酱、荷兰酱的制作与变化)、地中海式调味(橄榄油、醋、香草的黄金比例)以及亚洲基础高汤的熬制标准(如日式出汁、中式老母鸡汤的澄清技术)。我们详细解析了乳化作用的化学原理,教导读者如何稳定地制作出丝滑的沙拉酱和浓郁的炖煮底汁,而非依赖预制粉末。 3. 热力学在烹饪中的应用: 这部分探讨了“火候”的科学性。我们详细分析了煎、炒、炸、煮、炖、烤等不同烹饪方式下,食物表面的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的最佳温度区间。例如,如何精确控制锅具的预热温度以达到完美的“锁汁”效果,以及低温慢煮(Sous Vide)技术在保持肉类多汁性方面的应用,并提供家用烤箱的温度校准建议。 --- 第二部:风味轮廓——理解香料、草本与芳香物质 本部分致力于拓宽读者的嗅觉与味觉图书馆。我们摒弃了简单的“是什么”的介绍,转而探讨“如何用”以及“为何搭配”。 1. 全球香料的地域特性: 我们将香料划分为热性、暖性、冷性三类,并解析了它们在不同烹饪体系中的角色。例如,探讨了印度咖喱体系中香料的“烘焙”与“现磨”对风味释放的决定性影响;解析了中东地区对小豆蔻和肉桂在甜咸菜肴中的平衡使用;并详细介绍了地中海沿岸香草(迷迭香、百里香、牛至)在油脂浸泡和干燥储存后的风味变化。 2. 酸、甜、苦、咸、鲜的平衡艺术: 超越基本的五味,我们深入探讨了“鲜味”(Umami)的来源(如谷氨酸钠、肌苷酸、鸟苷酸的协同作用)。提供了从天然食材中提取鲜味的专业方法,例如利用发酵豆制品、海藻和特定菌菇来构建菜肴的深度,以及如何使用天然酸性物质(如柠檬皮油、发酵米醋)来提亮厚重菜肴的口感。 --- 第三部:区域性烹饪蓝图——经典菜系的解构与重塑 本章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全球菜系,解构其核心风味结构,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其内在逻辑,而非简单复制食谱。 1. 东南亚的酸辣平衡: 重点分析了泰国、越南菜系中对“酸”(青柠、罗望子)与“辣”(新鲜辣椒、干辣椒)的层次感处理。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椰奶的脂肪含量来缓冲酸度和辣度,以及如何使用鱼露(Nam Pla)来提供深层咸味和鲜味,而非单纯的盐分。 2. iberian半岛的烟熏与海洋风情: 聚焦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烹饪哲学。强调了烟熏红椒粉(Pimentón)在肉类和海鲜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用雪莉酒和藏红花为基础的炖煮技术,如何赋予菜肴独特的醇厚口感和色泽。 3. 东亚的“镬气”与发酵美学: 深入探讨了中式炒菜中“镬气”的形成条件(高热、快速翻炒、精确的进油时机),并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域发酵食物(如豆瓣酱、腐乳、绍兴酒)在菜肴调味中的独特地位与使用禁忌。 --- 第四部:食材的潜能——专业化处理指南 如何从市场挑选出最高品质的食材,以及如何通过专业的预处理技术,最大化其风味潜力。 1. 蛋白质的优化处理: 针对牛肉、猪肉、禽类和海鲜,提供从采购到腌制的完整流程。包括干式熟成(Dry-Aging)的基础概念介绍、嫩化剂的使用科学解析,以及如何根据蛋白质的脂肪分布选择最适合的烹饪方法。特别强调了鱼类的“放血”与“冰鲜”技术对保持肉质弹性的重要性。 2. 蔬菜的“零浪费”哲学: 探讨了如何利用蔬菜的根、茎、皮、叶来制作高汤、调味油或脆片,最大化利用每一部分。例如,如何用西兰花梗制作细腻的浓汤,或将洋葱皮用于天然着色。 --- 第五部:餐桌的叙事——菜单设计与品鉴思维 烹饪的最终目的是分享与交流。本部分指导读者如何像专业人士一样规划一顿完整的餐点。 1. 节奏与对比: 讲解如何设计一道包含开胃菜、主菜和甜点的菜单,确保口味的起承转合。例如,在前菜使用清爽的柑橘酸度后,主菜应选择更厚重或烟熏的口味,以达到味觉上的高潮,并在甜点中回归清爽,实现“味觉重置”。 2. 饮品的搭配哲学: 提供基础的餐酒搭配原则,但重点在于“非酒精饮品”的搭配,如发酵茶饮、自制水果醋或香草浸泡水,如何有效地平衡菜肴中的油腻感或辛辣感。 通过对这些跨越国界、深入基础理论的讲解,本书旨在培养读者一种灵活的、具有创造力的烹饪思维,使他们能够自信地驾驭任何食谱,并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和现有食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惊人美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秭璇


  【Irene的美西灶腳】臉書粉絲專頁版主

  自2015年起,我開始在粉專分享自家廚房料理與生活,如同寫作業一般,每天都努力產出,7年來,前後出版了《一鍋三步驟 日日料理最簡單的美味提案》、《幸福小鍋食堂》、《律師媽媽Irene的92道親子共享料理》等食譜。無數歲月的網路耕耘,伴隨著旅居不同城市的洗禮與體驗,生活因為育兒、疫情而持續轉變,烹飪風格也隨之調整與變化。

  不變的是,料理始終是我凝聚內心的最好途徑,無論是前期的採買、備料、烹煮與後期拍攝,寫粉專分享食譜是育兒以外最大的生活重心。我常對自己說「還好我喜歡煮飯,還好有人喜歡看我煮飯」,才有動力一直寫下去,透過與讀者分享生活,也找到自己人生可以持續努力的方向。希望你喜歡這次推出的新書,一起簡化料理步驟、不浪費食材,在廚房玩出屬於你的家常味。

  「Irene的美西灶腳」臉書粉專:www.facebook.com/ireneinlosangeles
 

图书目录

作者序

Introduction 料理練習
1.    上哪兒買菜?
2.    常用食材
3.    常備調味料
4.    必備鍋具
5.    煮菜要思考的事

Chapter 1 牛肉料理
【高麗菜】
1.    沙茶牛肉高麗菜
2.    紅燒牛肋條高麗菜
3.    茄汁高麗菜牛肉煮
4.    高麗菜牛肉漢堡排

【白蘿蔔】
1.    紅燒白蘿蔔牛肉
2.    鹽麴白蘿蔔牛肉
3.    白蘿蔔牛肉清湯
4.    蘿蔔絲炒牛肉
5.    蘿蔔絲牛肉丸
6.    韓風牛肉蘿蔔湯

【白菜】
1.    奶油白菜牛肉
2.    味噌牛肉白菜湯
3.    白菜牛肉千層鍋
4.    白菜炒牛肉
5.    紅燒牛肉燉白菜

【青江菜】
1.    蒜炒青江菜牛肉
2.    薑燒青江菜牛肉

【茄子】
1.    牛排佐烤茄子
2.    壽喜風牛肉茄子

【南瓜】
1.    炒牛肉佐南瓜泥
2.    南瓜牛肉盅
3.    粉蒸牛肉
4.    醬燒南瓜牛肉

【彩椒】
1.    沙茶彩椒牛肉
2.    彩椒牛肉溫沙拉

【花椰菜】
1.    清炒花椰菜牛肉
2.    牛小排佐烤花椰菜

【馬鈴薯】
1.    牛肉馬鈴薯可樂餅
2.    牛排佐馬鈴薯泥

【地瓜】
1.    粉蒸牛肉地瓜
2.    地瓜燉牛肉

【紅蘿蔔】
1.    咖哩牛肉
2.    紅燒牛腱
3.    清燉牛肉湯

【豆芽菜】
1.    豆芽菜炒牛肉

【番茄】
1.    番茄炒牛肉
2.    番茄牛肉湯
3.    醬燒番茄牛肉
4.    烤鹽麴番茄牛肉

Chapter 2 雞肉料理
【高麗菜】
1.    鹽烤雞肉佐高麗菜絲
2.    高麗菜雞肉濃湯
3.    高麗菜雞肉味噌煮

【白蘿蔔】
1.    炒雞肉白蘿蔔
2.    涼拌白蘿蔔雞肉絲

【白菜】
1.    香煎雞腿排佐白菜
2.    雞肉燉白菜

【青江菜】
1.    烏醋雞翅青江菜
2.    青江菜炒雞絞肉

【菠菜】
1.    焗烤菠菜雞腿肉
2.    奶油雞肉菠菜

【彩椒】
1.    烤青椒鑲雞肉
2.    彩椒炒雞肉
3.    橄欖油烤蔬菜雞肉
4.    沙茶青椒雞肉

【花椰菜】
1.    雞肉花椰菜沙拉
2.    雞肉炒花椰菜

【馬鈴薯】
1.    馬鈴薯焗烤雞腿肉
2.    韓國辣醬煮馬鈴薯雞腿

【紅蘿蔔】
1.    香煎雞腿排佐紅蘿蔔絲
2.    鹹甜紅蘿蔔燉雞肉

【番茄】
1.    番茄烤雞腿排
2.    番茄味噌燉雞腿
3.    酸甜番茄雞腿排

【豆芽菜】
1.    豆瓣雞翅豆芽菜
2.    沙茶豆芽雞腿排

【南瓜】
1.    南瓜雞肉濃湯
2.    氣炸雞塊南瓜片
3.    醬燒南瓜雞胸肉排
4.    雞絞肉蒸南瓜片

【其他】
1.    南蠻風茄子雞肉
2.    涼拌小黃瓜雞絲
3.    洋蔥炒雞絞肉

Chapter 3 豬肉料理
【高麗菜】
1.    高麗菜豬肉捲
2.    高麗菜豬五花味噌湯
3.    高麗菜炒培根
4.    薑燒豬排佐高麗菜絲
5.    胡椒香豬肉炒高麗菜
6.    豬肉高麗菜溫沙拉

【白蘿蔔】
1.    紅燒豬五花
2.    白蘿蔔炒豬肉片
3.    蘿蔔排骨湯

【青江菜】
1.    青江菜炒豬肉片
2.    青江菜豬絞肉煎餅

【茄子】
1.    豆瓣炒茄子豬肉
2.    辣炒豬絞肉茄子
3.    沙茶茄子豬肉片
4.    蒸茄子豬絞肉
5.    照燒豬肉茄子捲

【南瓜】
1.    南瓜豬肉味噌湯
2.    鹽麴南瓜蒸豬肉片
3.    粉蒸排骨南瓜

【彩椒】
1.    彩椒炒豬霜降
2.    油烤豬梅花佐彩椒溫沙拉
3.    豬肉彩椒串燒
4.    醬燒青椒豬肉片

【花椰菜】
1.    花椰菜炒豬肉片
2.    醬油豬排佐香煎花椰菜

【馬鈴薯】
1.    醬燒馬鈴薯片
2.    烤蜂蜜黃芥末豬排馬鈴薯
3.    馬鈴薯排骨湯

【紅蘿蔔】
1.    椒鹽豬肉紅蘿蔔
2.    醬燒紅蘿蔔豬五花肉片

【豆芽菜】
1.    沙茶豬肉炒豆芽菜
2.    豆芽菜豬肉味噌湯
3.    豬肉豆芽捲
4.    越南春捲
5.    豆瓣炒豬肉豆芽

【番茄】
1.    紅燒番茄豬排
2.    酸甜番茄豬肉片
3.    紅燒番茄排骨

【娃娃菜】
1.    奶油娃娃菜豬肉
2.    娃娃菜炒豬肉

Chapter 4 海鮮料理
 【白蘿蔔】
1.    破布子蒸魚
2.    白蘿蔔魚湯

【白菜】
1.    白菜魚肉味噌湯
2.    白菜魚肉丸子
3.    奶油娃娃菜蟹管肉

【其他】
1.    紙包彩椒蒸魚
2.    豆腐蒸魚
3.    鴻禧菇魚湯
4.    蒜香絲瓜蝦仁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65761
  • EISBN:978626706579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40.7MB

图书试读



  距離上一本作品《三口組小孩不挑嘴!律師媽媽Irene的92道親子共享料理》出版已有2年多了,這本書原本預計2021年誕生,但是疫情大大影響了我的生活樣貌,只能推遲交稿的時間規劃,感謝各位讀者與出版社編輯們耐心等待,現在我們終於能一起迎接這本食譜了!

  2019年底,我們一家三口從上海搬回台灣,2020年初,疫情開始延燒。疫情嚴重時,買菜也儘量不出門,待在家裡的時間非常長,因為疫情不想外食,自己下廚就變得更頻繁,我思考著「在疫情下的新生活,讀者想要的實用食譜是什麼呢?」於是萌發了這本書的靈感。雖然有了想法,卻因為自己的拖延症,與疫情間小孩停課在家的情況,而使付諸實現的日期一再延後。

  孩子長大了,一旦平日不上學,我就和全台灣的媽媽一樣,焦慮緊張,硬著頭皮幫孩子設定電腦上網課、找活動讓她玩,再死命擠出空檔,完成預定的拍攝工作,等孩子睡了之後,才又打著哈欠敲著鍵盤,將白天拍攝的照片化為文字。

  這本書在2022年5月動筆,於2022年8月拍攝完畢,全部由我自己來。書寫、拍攝照片過程中,經歷了全台疫情延燒、每天超過2萬人確診的警戒時期,面對病毒不停變種,回歸日常生活遙遙無期,我不知道自己是變得更有彈性,還是對疫情生活疲乏,只能盡力讓自己維持平衡狀態,並且如期完成這本書。還好,最後總算寫完了,也沒落下孩子與家務,值得為自己喝采。

  本書的定位是「能帶著進超市採買的實用食譜書」,每道菜都只用一種蔬菜與一種肉類,不必為了一道料理張羅很多材料,而衍生「每種材料都無法一次用完,下一餐不知道要怎麼變化」的問題。

  在超市買一包菜與一盒肉,就能完成書中所有料理。而本書設計的食材與調味料都可在一般超市或網路電商網站購得,便於對應家裡現有的調味料,無須特別張羅「少用、不常見」的調味料。每道料理的肉類與蔬菜用量,大多都是超市裡一盒肉、一包菜的分量,方便大家買菜時計算要買多少,選好你今天要煮的菜,跟著拿一盒肉、一包菜,就差不多了。

  2015年開始寫臉書粉專「Irene的美西灶腳」至今,每一本書都是我的心血結晶,也是我當時生活的樣貌書寫。這本書力求給大家最實用的家庭烹飪建議,是最適合疫情下自煮生活的料理食譜,希望你會喜歡我這次的想法,讓我們開始來認識一菜一肉這種料理主義吧!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食譜光看書名就讓人眼睛一亮,光是「4種肉類 X 19種蔬菜」這個組合,就讓人想像得到裡面有多少種搭配的潛力,而且重點是「超市食材速搭指南」,這點對我這種每天下班後只想趕快上桌、不想花時間跑特殊市場的家庭主婦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平常最怕的就是食譜裡動不動就要我準備一些奇奇怪怪的香料或在地市場才有的新鮮貨,結果買了一堆用不完,最後只好丟掉,真的很浪費錢。Irene的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把我們家樓下全聯或家樂福就能買到的東西,組合出一百二十道「驚人美味」,那絕對是廚房裡的救星。我特別期待看到,那些看似平凡的肉類,像是雞胸肉、豬里肌,如何透過蔬菜的巧妙搭配,從「快煮便當菜」晉升為「晚餐主角」。光是想像著不用傷腦筋想菜單的日子,就覺得這本書買得值了,希望內容是實用到可以直接複製貼上到我的日常菜單裡,而不是一堆華而不實的擺盤技巧。

评分

從書籍的定位來看,這顯然是鎖定在忙碌的上班族或新手父母,也就是「效率至上」的一群人。我個人是那種廚藝普通,但非常注重營養均衡的類型,所以光是「健康料理」這幾個字,我就會忍不住點進去看。我非常好奇,在追求「速搭」的同時,是如何維持住營養的比例?是不是大部分都偏向清炒或涼拌?還是說,對於比較需要時間入味的肉類料理,它也有提供快速入味的技巧?例如,用小蘇打粉或太白粉抓肉,但要如何拿捏用量才不會影響口感?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烹飪小撇步,讓我們在快速製作的同時,也能兼顧食材的原味和健康,那它就遠遠超越一般食譜書的價值了。我還想知道,這些食譜是不是都有提供熱量估算?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嚴格計算,但心裡有個底會讓人吃得更安心。

评分

最近真的是迷上那種「一物多用」的料理概念,尤其是在預算越來越緊的現在,如何把手邊有限的食材發揮到極致,是每個台灣家庭主婦的必修課。這本《一肉一菜創造驚人美味!》聽起來就是主打這個主題,光是光譜就拉得很大,從最基礎的肉類到各種當季蔬菜都有涵蓋,這表示它應該有很強的「替換性」和「彈性」。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書裡有沒有針對不同烹飪工具提供建議?比如說,有些食譜適合用氣炸鍋快速完成,有些可能需要燉煮才能入味。如果它能針對不同的「速搭」需求,提供像是「十分鐘上菜版」跟「週末慢煮版」的變化,那就更貼心了。而且,書名中的「驚人美味」聽起來有點浮誇,但如果真的能做到,比方說,用最簡單的調味,把一盤炒高麗菜變成餐廳等級的風味,那才是真本事。我對那種「原來可以這樣搭!」的驚喜感,超級有興趣。

评分

我對「變化出120道美味健康料理」這個數字感到非常好奇,這代表著平均每種肉類搭配大約三十道菜,光是這個龐大的資料庫就讓人覺得物超所值。我比較想知道,這一百二十道料理的「廣度」如何?會不會全部都是中式熱炒?還是說,它會跨足到像是義式烘蛋、韓式拌飯之類的異國風味?如果能夠利用這四種肉類和十九種蔬菜,做出包含蒸、煮、炒、燉、烤等不同烹調方式的菜單,那這本書的實用性就無可限量了。身為一個習慣性在週日採買一週食材的人,我最期待看到的是「食材庫」的運用效率——能不能在週日採買完畢後,透過不同的組合和烹調方式,讓我在週一到週五每天都能吃到不一樣的菜色,而不是連續三天吃醬燒雞腿。如果這本書能成功地提供這種「菜單設計藍圖」,那它就是我廚房裡的新聖經了。

评分

說實話,現在市面上的食譜書多如牛毛,很多都是圖美、文華,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照表操課變災難」。我最怕的就是那種用了一堆複雜調味料,結果一瓶就要價兩三百塊,買了之後放進冰箱角落發霉的窘境。Irene的這本主打「超市食材」,這就讓我聯想到,它的調味料部分應該也會盡量簡化,可能就是醬油、醋、米酒、鹽巴這些基礎款吧?如果真是如此,這本書的「入門友好度」就會非常高,可以讓對下廚有恐懼感的人,輕鬆跨出第一步。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醬汁速成法」,像是用現成的果醬或罐頭醬料,搭配肉類和蔬菜,創造出日式、義式或泰式風味的快速融合料理。畢竟,光是從「肉」和「菜」的基礎組合裡,要變化出一百二十種不同的「驚人美味」,考驗的就是調味和烹飪手法上的創意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