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 小小寫字02 (電子書)

廢墟 小小寫字02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小書坊、小小寫作俱樂部成員
图书标签:
  • 廢墟
  • 小說
  • 電子書
  • 文學
  • 科幻
  • 末日
  • 反烏托邦
  • 未來
  • 短篇
  • 故事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廢墟,它的內﹨外:死寂與生機,兩極對反?
殘破與傾頹的表象下是否存有其他的面貌?

  書寫廢墟的故事,肇始於一場共同的練習。每位作者心中都有對「廢墟」無數的關鍵詞,它們隱沒在我們語言的深沉結構、意識的底部,如同絲線內藏在蜘蛛的腹腔,吐出的結晶蛋白凝絲纏繞,原本固著的字詞變化為流動的想像力,交織成一張張既連結又牽制、聚合又延展的網絡,無限的延伸始於一個凝縮的結點。

  作者們穿梭於文字幻化的廢墟,遊走在它們具體與象徵的多重互涉裡;而蜘蛛攀爬在自身展開的網膜上,用複眼的視角凝視各種生命掙扎的軌跡。

  據說,結網蛛蛛會在網上徒勞地反芻自己的勞作;據說,在姬珠科(Theridiidae)裡有多種寄居在結網上的生物,它們會偷取宿主網上的獵物,最終將宿主的努力連同絲線攝入腹中。

  作為敘述廢墟的文字將緊握住生命,抑或連同自己的生命都化為文字的廢墟?創作者試圖運用他們的想像力編造一切,釐清各種的可能。

  此作品集的組成,是由十位創作者針對「廢墟」一詞,各提供一張他們認為是廢墟的照片,然後進行對主題的正反關鍵詞聯想,由此產生個人的寫作大綱,進而創作出最後的作品。雖稱不上是最完美的篇章,但卻是過程最美好的呈現。

  〈鬼針草〉
  講述的是,敘事者我與喜好廢墟攝影的大學朋友林白,兩人踏足K市一處建築廢墟時的遭遇,讓兩人處於荒謬、非理性的情感狀態,莫名而生的一場血腥暴力。

  〈清晨〉
  主角我在多年之後,行經過往服役的處所,回溯往日當兵的生活,穿插其中的戀情,它的開始到結束,這段遺留在內心某個已成為廢墟角落的記憶。

  〈廢墟圖書館〉
  一間專門收藏與廢墟相關知識的圖書館,兩個圖書館工讀生:敘述者我與小威,據說小威的老家被一種傳聞中的植物占領而成為廢墟。聽說廢墟圖書館裡正培養著一株株綠色的神祕植物,可疑的主管與父親的情人……一場大冒險竟發現父親多年前的祕密。

  〈今天〉
  一個名叫「今天」的孩子,他的現在是過去不斷剷除和累積的結果,他的未來還會持續這樣下去。一趟又一趟從荒地到城市的旅行,由今天的母親開始,由今天繼續。今天旅程的終點在哪?旅程的意義又代表什麼?今天的明天又會如何?

  〈這是誰家的鑰匙?〉
  一個被重新規畫的地區,遷出的人留下一支支鑰匙被釘在牆上,作者帶著相機來到這裡望著那片牆……

  〈魚瓜之歌〉
  關於魚瓜,那些無可避免必須被提及的與那些無須提及的小事。細節。意義錯身而過。重要的一刻終將來臨,卻忽然多出假扮的空檔,漫遊者、廢墟,與作為指向錯誤的地標,話語循環持續,而尾聲忽然到來,故事戛然而止。

  〈守燈〉
  海岸邊與船隻相望的兩座燈塔:自動化的與廢棄的。看守燈塔的兩個人,沒有羈絆的林正東與渾身被情感羈絆的阿胖,兩種對生命態度,不同的選擇帶來兩種結果:活著與死了,「存在的」到底該如何抉擇?

  〈影子〉
  與你自身相連,形影不離的是什麼?自己嗎,它是否只是個幻象—那些來自他人、與自己過去的種種無法割裂不斷複製而後繼承的綜合體—縈繞不去的鬼魂身影。理論上只要有一絲微弱的光存在,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影子。或許是少了某種光源,你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身上的陰影不過是別人與過去存在的證據如此而已。

作者簡介

貓。果然如是

  我是「貓。果然如是」,簽名的時候就是catrain。

  喜歡各種方式的旅行,搭飛機的、坐火車的、在捷運上的、騎腳踏車的、走路的,最喜歡用手繪捕捉旅途中的風景,以文字紀錄(記錄?)旅行中的心情。

Kali

  卡里,卡在自己的人生裡。

竫玄

  一個喜歡寫字、也還在練習寫字的人。正在透過書寫,誠實地面對自己。

安妮,喂

  理論上人都應該要有屬於自己的影子與自身相連……
  我在現實中到底與誰真正的形影不離?自己?
  自己會是個幻象嗎?或許你只是一團黑影,別人的影子、別人存在的證據。
  那麼你是誰?
  我?我,安妮,喂……無法確定。

ear3

  話有越來越少的跡象。

魚瓜(故)

  存在先於本質,相信是唯一的路。

陳晉茂

  一個快要有兩個小孩,卻還時常做夢的中年男子。

曼德魯巴克

  文不思泉不湧,唯有鼻涕滔滔不絕。

苍穹之下:一个文明的挽歌与新生 本书并非关于文字的堆砌,而是关于沉默的重量,关于在废墟之上,如何重塑我们对“存在”的理解。 在《苍穹之下:一个文明的挽歌与新生》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宏大而又私密的叙事:一个曾经辉煌的、高度依赖信息和结构的文明,是如何在一次突如其来的、彻底的“静默”事件后,走向瓦解,以及随后在残骸中萌发的微弱却坚韧的生命力。 本书摒弃了传统灾难文学中对暴力和混乱的简单描摹,转而聚焦于“信息熵增”和“集体记忆断裂”的深刻社会学和哲学后果。它描绘的不是末日,而是一种“后真相时代”的终极形态——当所有记录、所有历史、所有共同的符号系统瞬间崩塌时,人类的心智将如何适应一个纯粹由当下和直觉构筑的世界。 第一部分:静默的降临与符号的消亡 故事始于“大寂静”事件。这不是一场爆炸,而是一场无声的、全局性的信息基础设施的瘫痪。电力、网络、存储介质,所有依赖复杂技术维系的媒介,如同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抹去。 第一章:代码的鬼魂 我们跟随主角埃利亚斯,一位前语言学家,试图在一座被遗弃的中央数据档案馆中寻找一丝线索。档案馆内堆满了无法读取的硬盘和打印出的、毫无意义的乱码纸张。埃利亚斯发现,文明的崩溃并非源于资源匮乏,而是源于意义的失焦。当人们无法相互验证“过去”时,“现在”便失去了锚点。本章细致描绘了早期幸存者群体中出现的“符号焦虑”:人们徒劳地试图重构字母表、重新学习电力操作手册,但每一次努力都如同对着一面破碎的镜子说话。 第二章:混凝土的记忆 城市成为巨大的、被冻结的时间胶囊。本书对建筑环境的描绘极具特色。我们不再关注摩天大楼的倒塌,而是关注那些依然矗立的、无声的纪念碑——银行、图书馆、政府大楼。它们如今成了巨大的、充满异味的墓穴。叙事者通过对特定地标(例如一座拥有十层地下金库的旧中央银行)的探索,揭示了旧世界对“价值”的定义是如何依赖于这些坚固的结构。当结构保持完整而内容被抽空时,产生的荒谬感比彻底的破坏更令人心寒。 第三章:口述的陷阱 随着文字的失灵,口述传统意外地复兴。然而,口述的局限性——易变性、主观性、以及对传播距离的依赖——迅速成为新的灾难。本章通过记录“记忆部族”内部的口头历史记录过程,展现了历史如何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被重新编织、神化或彻底遗忘。一个关于“太阳如何再次升起”的故事,可能在一百年后被讲述成“神明如何将光芒从黑暗的茧中解放”。 第二部分:在残骸中寻求秩序 文明的瓦解并未带来纯粹的野蛮,而是催生了各种形式的、往往是怪诞的“后现代部落”结构。 第四章:农耕与星象 本书引入了“星辰牧民”这一群体。他们摒弃了所有地面上的复杂农业技术,转而依赖对夜空的精确观测来指导播种和收获。他们将天文学与古老的、被科技遗忘的星相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严酷但稳定的生存哲学。书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通过观察特定星座的相对位置,来预测季节的微小偏移——这是一种对自然律法最原始的回归。 第五章:机器的崇拜 并非所有人都拒绝了技术。在某些偏远的工业区,幸存者群体演化出了对尚能运作的机器的宗教式崇拜。一台老旧的、仍在低声嗡鸣的柴油发电机,可能被视为“永恒之心的容器”。本书通过对“发电机祭司”的描述,探讨了当复杂知识被简化为仪式和信仰时,技术如何退化为魔法。这些祭司维护着机器,却对机器的原理一无所知,他们通过重复特定的、无意义的操作来维持群体的心理安全感。 第六章:边界的重塑 在旧的政治地图失效后,新的权力结构基于对稀缺资源的控制而形成:清洁水源、可用的金属矿藏、以及最关键的——可食用的种子库。本书详细分析了三个主要聚落之间的动态平衡:以武力维持的“铁墙部落”,以知识(尽管是残缺的知识)交换的“智者集市”,以及以宗教控制劳力的“静默修道院”。冲突并非为了意识形态,而是纯粹的生存博弈,但其根源依然是人类组织性需求在无序中的挣扎。 第三部分:人性的微光与重建的远景 叙事的高潮并非宏大的战争,而是个体在绝望中对“美”和“连接”的坚持。 第七章:地下剧场的复苏 主人公埃利亚斯最终放弃了修复数据,转而参与到重建文化生活的事业中。在一个被改造过的地下停车场,幸存者们开始用身体、简单的鼓点和火光来重新演绎旧世界的剧本。这些表演是破碎的、充满错误的,但它们传递着一种情感上的真实。本章通过对一次即兴演出的记录,展现了人类在失去所有外部验证后,依然能够通过共情来确认彼此的存在的内在驱动力。 第八章:未完成的蓝图 本书的结尾并非一个乌托邦式的结局,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脚踏实地的开端。埃利亚斯和他的同伴们发现了一批被遗忘的、关于基础工程和植物学的教科书——这些书没有复杂的电路图,只有清晰的原理和草图。他们不再试图复制一个已经死亡的“高度文明”,而是开始绘制一套新的、更适应当前环境的“基础蓝图”。他们学会了区分“需要”和“欲望”,明白了真正的进步,可能是将复杂性简化到可以被一代人牢固掌握的程度。 尾声:泥土上的痕迹 最后一幕,埃利亚斯站在新建立的、简陋的灌溉渠旁。他手中拿着的,不再是冰冷的芯片,而是几块被仔细打磨过的陶片,上面刻着他自己重新发明的、用以记录水位和收成周期的符号。这些符号笨拙、不完美,却承载着他们集体的、活生生的经验。天空依然苍穹如故,但脚下的土地,正在被新的故事所书写。 《苍穹之下》是对“文明的脆弱性”的一次深刻反思,它探讨了知识的载体、记忆的重量,以及在一切外在结构崩塌后,人类精神如何顽强地寻找新的平衡点,以最原始的方式,重新学习如何“在一起”。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002序
004目錄
006偽來之書
010作品簡介

014貓。果然如是
015[正的:反的]詞語聯想練習簿
016Catrain的廢墟辭典
020散文:這是誰家的鑰匙?

022ear3
023[正的:反的]詞語聯想練習簿
024ear3的廢墟辭典
030小說:鬼針草

040陳晉茂
041[正的:反的]詞語聯想練習簿
042晉茂的廢墟辭典
050小說:清晨

056曼德魯巴克
057[正的:反的]詞語聯想練習簿
058曼德魯巴克的廢墟辭典
060小說:廢墟圖書館

080Kali
081[正的:反的]詞語聯想練習簿
082Kali的廢墟辭典
086小說:今天

092魚瓜
093[正的:反的]詞語聯想練習簿
094魚瓜的廢墟辭典
100小說:魚瓜之歌

110竫玄
111[正的:反的]詞語聯想練習簿
112竫玄的廢墟辭典
120小說:守燈

128安妮,喂
129[正的:反的]詞語聯想練習簿
130安妮,喂的廢墟辭典
134小說:影子

155版權頁
156還有幾句廢話未完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8711006
  • EISBN:978626966873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9.5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