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開發的機器學習係統設計模式 (電子書)

AI開發的機器學習係統設計模式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澁井雄介
圖書標籤:
  • 人工智能
  • 機器學習
  • 係統設計
  • 設計模式
  • 軟件工程
  • 電子書
  • AI開發
  • 深度學習
  • 算法
  • 工程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幫助您更瞭解如何實務開發中應用機器學習技術
  本書是機器學習係統設計模式的集閤,範例使用的平颱是Docker和Kubernetes,以確保程式碼的可重複執行。本書描述機器學習從訓練、評估和QA,到發布和運行推理器的順序,以及架構和代碼。藉由本書的指引,能夠幫助您更有效地使用機器學習的技術,將其應用在實際的係統開發中。

  本書可以幫助您:
  .瞭解如何MLOps這種機器學習付諸實用的開發維護方法
  .瞭解建置機器學習係統的方法,包括專為機器學習設計的係統(機器學習管線或實驗管理)與專為使用機器學習設計的係統(發佈或推論器),以實現MLOps
  .瞭解改善機器學習係統品質的方法,以及如何透過後續的維護改善模型

來自讀者的讚譽

  "蘊含瞭MLOps的精華"
  "詳細介紹瞭如何開發在商業環境中應用機器學習的係統"
  "資訊豐富,是開發大型係統極佳的參考資料"

 
深入理解現代軟件架構與實踐的基石:高級數據庫設計與性能調優 書籍概述: 本書並非關注於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的特定算法,而是將視角投嚮支撐所有現代復雜應用係統的核心——數據管理與持久化層。隨著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和對實時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關係型數據庫和新興的NoSQL解決方案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設計和優化挑戰。《高級數據庫設計與性能調優》旨在為係統架構師、資深開發人員以及數據庫管理員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極具實踐指導意義的知識體係,以構建高性能、高可用、可擴展的數據基礎設施。 全書分為四個核心部分,層層遞進,從理論基礎到實戰應用,確保讀者不僅理解“如何做”,更能理解“為何要這樣做”。 --- 第一部分:數據建模的哲學與進階範式(Foundations of Advanced Data Modeling) 本部分將徹底超越基礎的第三範式(3NF)教學,著重探討在特定業務場景下,如何選擇並應用更適閤的建模範式。 1. 關係型數據庫的超越與反範式化的藝術: 詳細解析瞭數據冗餘在特定讀密集型場景下的性能優勢,探討瞭何時、何地、以及如何安全地實施反範式化(Denormalization)。內容包括冗餘數據管理策略、數據一緻性的權衡(CAP理論在關係模型中的具體體現),以及使用物化視圖(Materialized Views)作為性能優化手段的深度解析。 2. 維度建模與數據倉庫基礎: 深入講解瞭 Ralph Kimball 和 Bill Inmon 兩種主要數據倉庫設計思想的差異。重點剖析瞭事實錶(Fact Tables)和維度錶(Dimension Tables)的設計細節,特彆是如何處理緩慢變化維度(SCD Type 1, 2, 3)的復雜邏輯,這對構建高效的商業智能(BI)查詢層至關重要。 3. 圖數據庫與關係模型的界限: 討論瞭當數據關係復雜到超齣關係模型處理能力時,圖數據庫(如Neo4j)的優勢。內容涵蓋瞭屬性圖模型(Property Graph Model)的核心概念,以及使用Gremlin或Cypher語言進行復雜路徑查詢的實踐技巧。這部分將明確指齣,哪些業務問題(如社交網絡、推薦引擎的中間層)應使用圖模型,而非試圖在關係型數據庫中模擬圖結構。 4. 混閤持久化策略(Polyglot Persistence): 闡述瞭現代微服務架構下,選擇“最閤適的工具做最閤適的事”的原則。如何根據服務的具體需求(事務性、查詢模式、寫入速率)來決定使用RDBMS、Document Store(MongoDB)、Key-Value Store(Redis)或Time-Series Database的決策樹。 --- 第二部分:事務處理與高可用性架構(Transaction Integrity and High Availability) 本部分聚焦於如何確保數據在多用戶、分布式環境下的正確性、一緻性和不間斷服務能力。 1. 事務隔離級彆的精細控製: 不僅僅是介紹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這四種標準級彆。本書深入探討瞭PostgreSQL或Oracle中提供的特定隔離機製(如MVCC——多版本並發控製)是如何在不犧牲過多性能的前提下實現接近於SERIALIZABLE的性能優化。解析瞭幻讀(Phantom Reads)和不可重復讀(Non-Repeatable Reads)在具體數據庫引擎下的實現機製。 2. 分布式事務與兩階段提交(2PC)的局限性: 詳盡分析瞭在跨數據庫係統的分布式事務中,兩階段提交協議(2PC)的性能瓶頸和單點故障風險。隨後,重點介紹並對比瞭Saga模式和TCC(Try-Confirm-Cancel)模式在微服務架構中實現最終一緻性(Eventual Consistency)的替代方案,以及如何管理補償事務。 3. 復製策略的深度解析: 對比瞭同步復製(Synchronous Replication)和異步復製(Asynchronous Replication)的延遲與一緻性權衡。深入研究瞭主從(Master-Slave)、主主(Master-Master)以及基於日誌的復製(如MySQL的Binlog或PostgreSQL的WAL)的內部工作原理。探討瞭如何利用流復製(Streaming Replication)實現接近零停機時間的故障轉移(Failover)和故障恢復(Failback)流程。 4. 讀寫分離與數據分片(Sharding): 詳細介紹瞭垂直分片(按功能拆分)和水平分片(按數據範圍或哈希值拆分)的設計原則。重點講解瞭一緻性哈希(Consistent Hashing)在動態增減節點時如何最小化數據遷移的必要性,以及分片鍵(Shard Key)選擇對查詢性能的決定性影響。 --- 第三部分:查詢優化與執行引擎剖析(Query Optimization and Execution Engine Deep Dive) 這是本書實踐性最強的一部分,旨在教會讀者如何閱讀和理解數據庫的“黑匣子”——查詢執行計劃。 1. 執行計劃的“讀心術”: 教授如何使用`EXPLAIN ANALYZE`(或等效命令)來準確解讀查詢計劃。重點分析索引掃描(Index Scan)、順序掃描(Sequential Scan)、嵌套循環連接(Nested Loop Join)、哈希連接(Hash Join)和閤並連接(Merge Join)的成本模型。識彆並解決常見的性能陷阱,例如錯誤的連接順序和不必要的全錶掃描。 2. 索引結構的精細化管理: 不僅僅停留在B-Tree索引。本書詳細介紹瞭復閤索引(Composite Indexes)的最佳列順序原則(左前綴原則的精確應用)、部分索引(Partial Indexes)的使用場景,以及PostgreSQL中的GIN/GiST索引在全文檢索和地理空間數據查詢中的優化應用。討論瞭索引維護的成本與收益平衡。 3. 統計信息與優化器偏差: 解釋瞭數據庫優化器(Optimizer)如何依賴統計信息(Statistics)來估算成本。探討瞭當統計信息過時或數據分布高度傾斜時,優化器可能産生的錯誤決策,以及如何通過手動收集統計信息或使用優化器提示(Hints)來乾預執行路徑。 4. 高級聚閤與窗口函數: 演示如何利用數據庫內置的窗口函數(Window Functions,如RANK(), ROW_NUMBER(), LAG/LEAD)來替代低效的自連接或子查詢,從而在數據庫層級完成復雜的報告生成和時間序列分析,極大地提升聚閤查詢的性能。 --- 第四部分:性能瓶頸診斷與係統級調優(Troubleshooting and System Tuning) 本部分將數據庫視為一個復雜的操作係統級應用,從操作係統、連接池到內存配置進行全麵審查。 1. I/O係統與存儲層優化: 分析瞭數據庫的I/O模式(隨機讀寫 vs 順序讀寫),並指導讀者如何根據數據庫類型選擇最佳的存儲硬件(SSD類型、RAID配置)。探討瞭數據庫緩存層(如OS Cache和Buffer Pool)與物理存儲之間的協同工作機製。 2. 連接池與並發控製的藝術: 解釋瞭應用層連接池(如HikariCP, PgBouncer)的配置策略,如最大連接數、超時設置和預熱機製。分析瞭過度連接導緻的上下文切換開銷,以及如何使用連接代理來管理大量短生命周期連接。 3. 內存參數的精細調優: 深入解析關鍵內存配置項(如MySQL的`innodb_buffer_pool_size`或PostgreSQL的`shared_buffers`和`work_mem`)對性能的影響。提供瞭一套基於工作負載測試的內存分配方法論,以最大化緩存命中率並減少磁盤溢寫。 4. 鎖爭用與死鎖分析: 教授如何監控和診斷鎖等待(Lock Contention)。區分行級鎖、錶級鎖以及元數據鎖的特性。重點在於分析數據庫的鎖監控視圖,精確識彆導緻係統變慢的特定長事務,並設計流程來安全地終止或優化這些事務。 通過對以上四個維度的全麵覆蓋,本書為構建麵嚮未來的、健壯的、響應迅速的應用程序數據層提供瞭堅實的技術藍圖。它強調的不是特定AI框架下的數據管道,而是所有高性能軟件係統不可或缺的底層數據工程智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澁井雄介

 
  MLOps工程師、基礎架構工程師、AR工程師、擁有兩隻貓咪的飼主。傢裡有四張貓咪專用的吊床。本業是以Kubernetes開發自動化的MLOps架構,興趣則是將AR與Edge AI組在一起玩。過去曾在係統整閤、軟體創投公司、新創企業主持專案並擔任大規模係統維護小組負責人。

  GitHub:github.com/shibuiwilliam

圖書目錄

Part I|機器學習與MLOps
CHAPTER 1 何謂機器學習係統?

1.1 機器學習、MLOps、係統
1.2 目標是打造方便使用者的機器學習
1.3 機器學習係統所需的東西
1.4 讓機器學習係統模式化
1.5 本書的編排方式

Part II|建立機器學習係統
CHAPTER 2 建置模型

2.1 建置模型
2.2 反麵模式|Only me 模式
2.3 專案、模型與版本管理
2.4 管線學習模式
2.5 批次學習模式
2.6 反麵模式|複雜管線模式

CHAPTER 3 發佈模型
3.1 學習環境與推論環境
3.2 反麵模式|版本不一緻模式
3.3 模型的發行與推論器的運作
3.4.1 用例
3.5 Model loader 模式
3.6 模型的發行與水平擴充

CHAPTER 4 建立推論係統
4.1 為什麼要建立係統
4.2 Web Single 模式
4.3 同步推論模式
4.4 非同步推論模式
4.5 批次推論模式
4.6 前置處理推論模式
4.7 微服務串聯模式
4.8 微服務並聯模式
4.9 時間差推論模式
4.10 推論快取模式
4.11 資料快取模式
4.12 推論器範本模式
4.13 Edge AI模式
4.14 反麵模式|Online Big Size 模式
4.15 反麵模式|All in One 模式

Part III|品質、維護、管理
CHAPTER 5 維護機器學習係統

5.1 機器學習的應用
5.2 推論日誌模式
5.3 推論監控模式
5.4 反麵模式|無日誌資料模式
5.5 反麵模式|孤兒模式

CHAPTER 6 維持機器學習係統的品質
6.1 機器學習係統的品質與維護
6.2 機器學習係統的正常性評估指標
6.3 負載測試模式
6.4 推論斷路器模式
6.5 Shadow A/B測試模式
6.6 線上A/B測試模式
6.7 參數基礎推論模式
6.8 條件分歧推論模式
6.9 反麵模式|純離線模式

CHAPTER 7 End-to-End 的 MLOps 係統設計
7.1 課題與手法
7.2 需求預測係統的範例
7.3 內容上傳服務的範例
7.4 總結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242036
  • EISBN:978626324361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0.8MB

圖書試讀



  真的非常感謝大傢!

  不管是線上商店還是在馬路行駛的自動駕駛係統,都是非常複雜的環境,而要在這個海量資料不斷交換的世界做齣閤理的判斷,以及對使用者與商業有所貢獻,機器學習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技術。若要透過機器學習增加線上商店的業績,或是偵測馬路上的紅綠燈,除瞭收集資料以及建立優秀的模型之外,當然也得建立優良的係統以及維護係統的流程。

  本書除瞭說明將機器學習植入係統的祕訣之外,還會說明一些課題、架構與實例。與其說本書的內容是機器學習,不如說是以軟體開發工程與係統開發工程為主。如果本書能讓知道該如何建立機器學習模型,卻不知道該怎麼於商業應用機器學習的資料科學傢、機器學習工程師,或是負責將機器學習植入係統的後颱工程師與產品負責人,知道該怎麼透過機器學習對社會產生貢獻的話,那將是筆者的榮幸。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