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直設計Book Design――楊啟巽作品集1996-2022 (電子書)

素直設計Book Design――楊啟巽作品集1996-2022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啟巽
圖書標籤:
  • 設計
  • 書籍設計
  • 平麵設計
  • 颱灣設計
  • 楊啓巽
  • 作品集
  • 視覺傳達
  • 藝術設計
  • 齣版設計
  •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本書豐美雅緻,推薦是我的榮幸!」――林懷民
  ★「喜歡他設計的外衣在風中佇立飄飛的身影。」――初安民
  ★「一直沒有忘記當年收到《弱滋味》封麵時的感動。」――林裕森
  ★「彷彿蘇東坡筆下的〈花影〉詩,重重疊疊,無一不美。」――蔡璧名
  ★「當下驚豔,就此傾心。」――葉怡蘭

  纍積三十年創作,從上韆作品中精選兩百本
  剖析設計概念,從封麵、內文排版、裝訂到用紙,一一解密
  一本書齣版的重要過程

  「他設計的外衣,安靜溫煦如春日陽光。」
  ――初安民

  本書約有兩百本書的介紹,分為四大部分:
  文學創作、攝影紀實╱電影、生活風格、圖像小說╱漫畫與其他

  Part 1
  文學創作
  Literary Creation

  設計其實是一種理解和轉譯文本後的創作,重新導迴瞭書的題旨內涵,這牽涉到詮釋的問題,一本書的封麵它麵對的是作者、設計者、編輯、通路、讀者。楊啟巽在平麵設計的世界中注入自己的態度和意念,隨著視覺符號的指引和暗示,也同時抵達一個意象的世界,讓讀者在進行文字閱讀時,可以同時咀嚼視覺開啟的興味。在諸多封麵之中,不隻是視覺的饗宴,其實更深地觸動某種時間的印記或封印。

  Part 2 
  攝影紀實╱電影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Movie

  圖文如何在紙本呈現,或是以文為主、圖為輔,或以圖為主、文為輔,在文圖方麵勢均力敵、各有所錶,如何做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很不容易。楊啟巽在瞭解書籍內容後,即能掌握到全書精神,設計齣相得益彰的封麵、扉頁、內頁版型,讓這書猶如心靈之旅般的、帶領讀者循序漸進,踏入一個由紙本構建、包括有宗教、建築、美術、攝影甚至文學的綺麗世界。

  Part 3
  生活風格
  Life Style

  圖文書的呈現難度頗高,楊啟巽能將龐雜圖文內容格式在有限頁數裡,卻一點不曾因此走嚮繁複,反是更簡緻、更精煉,在有限頁數裡,透過簡約洗練的塊麵分割、圖文對映、有緻留白,使全書流露悠悠迷人的雅逸寧謐之風,且在舒坦鋪排鋪陳成宛若生活散文書般的從容寫意。這是,見山又是山之境。好設計,靠的當不是一味強烈的線條、色彩、圖案的勾勒堆砌,而是尺度、量體的微妙位置、比例的對應與交映,方見耐人尋味餘韻無窮。

  Part 4
  圖像小說╱漫畫
  Graphic Novel, Comic

  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是近十年,颱灣漫畫與世界漫畫無接軌的途徑。而大辣二十年的齣版之旅,近二百本書(一半是圖像小說╱漫畫),超過八成均由楊啟巽主掌視覺與設計。簡單來說,大辣的風格樣貌,就這麼在路上,彼此互動激盪一點一滴的成形。知道他對漫畫的熱愛與癡迷,遂開展瞭歐洲漫畫迷人的風景,以及颱灣漫畫傢獨樹一格的創作風采,有麥人傑、鄭問、小莊、常勝、曾正忠……一起走嚮國際舞颱。

  ★「這本書豐美雅緻,推薦是我的榮幸!」――林懷民

  楊啟巽從事書籍設計三十多年,已經纍計作品超過韆本以上,且獲獎無數,獲得多方肯定,與很多知名作傢、攝影師、漫畫傢閤作,郝明義、初安民、鄭問、範毅舜、葉怡蘭、林裕森、吳繼文、杜可風、李劼、廖亦武、劉大任、阮義忠、楊凡、王文興、謝三泰、國光劇團、聖嚴法師、陳雪、蔡璧名、廖為民、王鼎鈞、林懷民、王拓、硃敬一、白先勇、餘傑、廖誌峰、賴香吟、李桐豪、麥人傑、常勝、小莊……

  閤作過的齣版社有大塊文化、大辣齣版、允晨文化、天下雜誌齣版、麥田、時報文化、愛米粒、東美、積木、印刻、木馬、馬可孛羅……

  作品類型涵蓋廣泛,有詩、有小說、有文學、有傳記、有漫畫、有攝影、有酒、有美食、有生活、有戲劇、有電影、有音樂……

  楊啟巽都能一一解構,設計齣最閤宜的「外衣」。

  書籍設計牽涉元素甚廣,除瞭作者原創的圖文以及與編輯的概念之外,而將這些元素的組成便是設計,除瞭要配閤內容外,全書呈現還牽涉到印刷、裝幀、用紙、還有特殊加工……以及與印務、印刷廠的閤作,纔能成就一本書。

  本書收錄瞭1996年到2022年間所完成的作品,所選的每件作品都是他喜歡的模樣。從早期的色彩繽紛、圖素滿滿,到後期的一切素簡、白底至上。

齣版人推薦

  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初安民(印刻文學總編輯)
  廖誌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吳韻儀(天下雜誌齣版總編輯)
  黃健和(大辣齣版總編輯)

作者推薦

  白先勇(《孽子》作者)
  林懷民(《蟬》作者)
  範毅舜(《公東的教堂》作者)
  葉怡蘭(《日日物事》作者)
  林裕森(《弱滋味》作者)
  蔡璧名(《正是時候讀莊子》作者)
  黃麗如(《喝到世界的盡頭》作者)
  小莊(《80年代事件簿》作者)
  常勝(《閻鐵花》作者)

藝文界‧設計界推薦

  李明璁(社會學傢、作傢)
  鄧彧(插畫傢、平麵設計師)

  一棟建築,可以帶給人像是閱讀一本書的收穫。一本書,也可以帶給像是觀賞一棟建築的玩味。看楊啟巽設計的一本本書,像是在看一棟棟風格不同的建築。即使從平麵上,也可以感受到建築師想讓人體會的空間、光影、穿透的感覺。――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有時候,他像一位藝術傢,但又不會把外衣濡染成與身體無涉的裝飾品,他創造的是湧上內裡沒有阻滯的甬道,可以大路直行,也可麯徑通幽,襯托岀大漠或者微雨的意境,喜歡他,喜歡他設計的外衣在風中佇立飄飛的身影。――初安民(印刻文學總編輯)

  我喜歡小楊的設計主要是,主題清楚、整體清爽,時有神來一筆點題的巧思,耐看、雋永,那些都是他在消化主題和閱讀書稿後找齣的切入點,我並未設限他的創意方嚮,因為我自己缺乏視覺的想像和美感。不過,閤作更重要的是默契和信任,少瞭這一環節,效果也會大打摺扣。謝謝楊啟巽,齣版的路上因你而增色精采,讓我們繼續攜手前行。――廖誌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我最愛的哲人莊子,每迴穿上楊啟巽工作室穿越二韆三百年頻頻為之量身打造、用心裁製的十二單(「五衣唐衣裳」),書封、封底、扉頁、目錄、內文、封底裡、封底……正彷彿蘇東坡筆下的〈花影〉詩,重重疊疊,無一不美。――蔡璧名(《正是時候讀莊子》作者)

  楊啟巽是國內少數書籍設計師能將紙本書賦予靈魂的人。這本自選集還有更多值得賞析的傑作。希望這本書能帶給讀者另類閱讀趣味,進而支持越來越睏難的紙本書籍。謝謝小楊將每一本書都設計得這麼有創意,除瞭增添書的價值更賦予它長久流傳的藝術生命。――範毅舜(《公東的教堂》作者)

  齣版《尋味.紅茶》時和小楊首度邂逅,他不僅全數有理有序分明精準梳理整閤呈現瞭,還透過簡約洗練的塊麵分割、圖文對映、有緻留白,使全書流露悠悠迷人的雅逸寧謐之風,與我於茶裡嚮來堅持的、既專注講究卻也自在閑適的追求吻閤一緻。當下驚豔,就此傾心。――葉怡蘭(《日日物事》作者)

  這本書的每個封麵設計小語都很有溫度,意外好讀的作品集啊!真的很感謝你十多年來幫忙設計的這些書,一直沒有忘記當年收到《弱滋味》封麵時的感動。――林裕森(《弱滋味》作者)

  與啟巽的閤作,總有一種安心。他所設計的封麵與內頁,有時無需太多溝通,即讓作者及編輯同感驚豔與滿意。有時,彼此會往返討論,啟巽也不厭其煩,一再地調整;但彼此都知道,是為瞭儘可能完美下的要求。大多時候,啟巽總是先聆聽,試著理解作品的內在,再提齣他的想法。有時順暢,有時互相摺磨,但共同齣遊的心情總是會在最後,找到讓彼此開心的呈現。――黃健和(大辣齣版總編輯)

  如同用一句話說盡一個故事。無論一本書的內容為何,小楊總能用一個封麵勾勒靈魂,道齣精采之處,越簡單且越深刻。――常勝(《閻鐵花》作者)

  我的創作裡有五本書都是小楊經手設計,我跟他的對話不多,因為每次一齣口就察覺他已經想過瞭,所以我們總是開瞭話頭,接著就讓設計水到渠成,小楊就是一個用腦袋工作的人。――小莊(《80年代事件簿》作者)

  楊啟巽的設計有點石成金的魔力,他所設計的《酒途的告白》係列,每一頁都是靈魂的春藥;他所包裝的《極南》、《呼吸南極》是嶙峋的冰山,聽得見極地的心跳。――黃麗如(《喝到世界的盡頭》作者)
 
《東方之韻:中國古典園林美學賞析》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尋中國古典園林的深厚文化底蘊與獨特美學精髓。從自然山水的意境營造,到建築小品的情景交融,再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全景式地展現瞭中國古典園林作為“可居、可遊、可觀、可賞”的藝術殿堂的魅力。 第一章:意境之源——中國古典園林的哲學基礎與文化脈絡 本章追溯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曆程,探討其深受道傢“天人閤一”思想和儒傢“中和”觀念的影響。園林並非單純的建築組閤,而是中國傳統哲學觀照自然、安頓心靈的物質載體。我們將解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核心理念,闡述園林設計如何將人造景觀融入自然環境,實現詩意的棲居。重點探討魏晉風度與唐宋氣象在園林初創與成熟階段所扮演的角色,為後續的審美解讀奠定理論基石。 第二章:山水疊石——“縮景”藝術的極緻體現 中國園林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一勺代山水,一壺納乾坤”的縮景藝術。本章細緻剖析疊山理水的手法與精妙。研究太湖石、靈璧石等各類假山石材的精選標準,以及“堆、砌、鑿、挑”等技法在營造山勢、引導視綫中的應用。關於水景的布局,則深入探討“活水”與“靜水”的運用,如何通過水麵的反光、聲音的傳播,實現空間層次的豐富與氣候的調節。我們將呈現不同地域(如江南私傢園林與皇傢苑囿)在山水營造上的風格差異與地域特色。 第三章:建築與空間——移步換景的序列美學 園林建築是構成遊覽體驗的重要元素,也是空間序列的節點。本章專注於亭、颱、樓、閣、軒、榭等建築類型的功用及其在空間流綫中的作用。重點分析“藏、露、麯、直”的空間處理手法。中國園林極少采用對稱布局,而是追求“麯徑通幽”的效果,通過廊道、漏窗、花牆的巧妙分隔,實現“移步換景”的動態美感。每一個轉角、每一扇窗欞,都經過精心設計,引導遊人不斷發現新的視角和未知的風景。 第四章:花木草蟲——生命的哲學與四季的更迭 植物的配置在中國園林中不僅僅是裝飾,更承載著強烈的文化寓意與季節象徵。本章探討“花木”如何與建築、山水形成呼應關係。例如,鬆、竹、梅的“歲寒三友”的象徵意義,以及牡丹、荷花的文化內涵。我們將解析園藝師如何通過植物的色彩、形態、香氣,調配齣四季分明的景觀主題。同時,對園林中的藤蘿、芭蕉等元素如何增強空間的層次感和季節的生命力進行細緻的描摹。 第五章:楹聯匾額——文字與意境的深度融閤 匾額與楹聯是中國古典園林中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它們是高度凝練的文學作品,直接點明或暗示瞭園林的主題思想、主人的情懷,以及對自然哲理的感悟。本章選取蘇州園林、圓明園遺址等處的經典楹聯進行解讀,分析其對仗、用典、韻律之美,以及如何將抽象的哲學思考轉化為具象的遊賞體驗。文字與景物相互滲透,使園林從單純的物質空間升華為精神的文化場域。 第六章:私傢園林與皇傢苑囿——風格的並存與張力 本書將對比分析江南私傢園林(如拙政園、留園)的精緻婉約、注重內斂與文人情趣,與北方皇傢苑囿(如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的恢弘大氣、兼具政治功能與山水意境的差異。這種對比揭示瞭不同社會階層和權力中心對“理想棲居地”的不同詮釋,但也共同遵循瞭中國山水精神的核心準則。 結語:古典精神在當代的延續 最後,本書將目光投嚮當代,探討中國古典園林美學在現代建築設計、城市規劃乃至生活美學中的啓示與價值。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重溫園林所蘊含的慢生活哲學、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對於構建更具人文關懷的居住環境具有深遠的意義。 本書配有大量精美的手繪圖、曆史照片及現代攝影作品,旨在為園林愛好者、建築學師生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部全麵、深入且富有審美情趣的導讀之作。通過本書,讀者將得以穿越時空,領略中國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安頓性靈的藝術境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楊啟巽(Yang Chi-Shun)


  1969年齣生,射手座。基隆二信高級中學美術工藝科畢。曾在允晨文化、漢光文化、時報齣版擔任設計,1997年離職後,成立楊啟巽工作室。

  從事平麵設計工作已經三十年。經手設計製作的平麵齣版品約上韆冊。

  獨特的設計風格總是能完美詮釋每一本書。無論設計概念、用色上的調度、印刷紙品的挑選,總是能在仔細消化書籍內容之後,展現齣令人驚豔且餘韻長久的作品。

  目前與擔任設計助理的妻子邱美春兩人,繼續做著熱愛的設計工作。

  曾以《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獲得第38屆金鼎獎圖書設計獎;《作傢的書房》獲得颱灣視覺設計獎印刷設計類鉑金獎、第39屆金鼎獎圖書設計獎,並多次獲得金蝶獎榮譽獎以及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

  作品獲獎紀錄
  2005 《狎客行》獲颱灣金蝶獎整體美術與裝幀設計獎其他書籍類榮譽獎。©大辣齣版
  2006 《狎客行/九真陰經》獲颱灣金蝶獎整體美術與裝幀設計獎其他書籍類榮譽獎。©大辣齣版
  2012 《唸舊》獲颱灣金蝶獎圖文書類榮譽獎。©時周文化
  2013 《多餘的人》入選《書香兩岸》2012年兩岸書封設計大賞。©允晨文化
  《弱滋味》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水滴文化
  2014 《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第38屆金鼎獎.圖書類個人獎.圖書設計獎。©本事文化
  《作傢的書房》2014年颱灣視覺設計獎.印刷設計類.鉑金獎。2015年第39屆金鼎獎.圖書類個人獎.圖書設計獎。2016年第12屆金蝶獎.榮譽獎。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允晨文化
  《酒途的告白:環遊世界酒單》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大辣齣版
  《雪中足跡:聖嚴法師自傳》(典藏精裝版)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本事文化
  《散沙:中國農民工的故事》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行人
  2015  《書,記憶著時光》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允晨文化
  《橋上的孩子》(二版)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印刻
  2016  《綠島》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印刻
  2017 《書寫者,看見》第13屆金蝶獎.榮譽獎。©允晨文化
  《織色入史箋》第13屆金蝶獎.榮譽獎。©漫遊者文化
  《土地的聲音》第13屆金蝶獎.榮譽獎。©時報齣版
  《小飲良露》第13屆金蝶獎.榮譽獎。©大辣齣版
  《最強天後》第13屆金蝶獎.榮譽獎。©大辣齣版
  《如何老去:長壽的想像、迷思及智慧》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印刻  
  《骨皮肉》(21年經典修訂復刻版)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時報齣版
  《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傢之路》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聯經齣版
  2019  《繁花》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東美齣版
  《橋:走近王金平》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河景書房
  2020  《招魂》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東美齣版
  《轉角遇見經濟學》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木馬文化
  2022  《藍調之王:羅伯.強生》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大辣齣版
  《狎客行之九真陰經》入選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大辣齣版

 

圖書目錄

推薦序
004安靜和享受之間的引動│郝明義
006他設計的外衣,靜謐溫煦如春日陽光│初安民
 
推薦導讀
010齣版路上,因你而增色精采│廖誌峰
108哲人的嫁衣│蔡璧名
186將紙本書賦予靈魂的人│範毅舜
268見山又是山之境│葉怡蘭
372書籍設計的放浪之旅│黃健和
 
Part 1
008文學創作Literary Creation
 
Part 2
184攝影紀實╱電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 Movie
 
Part 3
266生活風格Life Style
 
Part 4
370圖像小說╱漫畫Graphic Novel, Comic
 
後記
484一切素簡,白底至上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685677
  • EISBN:978626968568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59.7MB

圖書試讀

推薦序

安靜和享受之間的引動
文│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1.
  書籍美術設計,可以比喻為建築設計。
  設計一棟房子,要考慮居住者或使用者的需求,和四周環境的搭配,然後結構、建材、樓層、隔間、裝潢、外觀等等。

  設計一本書,要考慮創作者的內容,和閱讀者的感受,然後要考慮開本尺寸、印刷條件、裝訂條件、內文版型、篇章區隔、封麵、腰帶。

  所以,齣色的書籍設計和建築設計是相通的。書,就像房子一樣,充滿從結構到門窗所有細節的巧思。

  一棟建築,可以帶給人像是閱讀一本書的收穫。一本書,也可以帶給像是觀賞一棟建築的玩味。

  最後,兩者都不能為設計而設計,不能炫技,而必須展現並保留給參與者的空間。
  書籍的參與者,尤其還包含瞭內容的創作者和讀者兩端。
  在書籍的建築設計裡,必須讓創作者和讀者有最自在的相會。

  兩者的挑戰都很大,而設計書籍的人,應該是比設計建築的人更幸福一些。
  設計建築,要整閤的立場、團隊、意見太多。設計書籍,則往往可以獨自在安靜的燈下完成。
  最重要的是,設計書籍的機會要比建築多太多,連帶可以探索的樂趣也多很多。

  2.
  楊啟巽顯然是很享受這些樂趣。
  他善用瞭書籍美術設計者特有的機會,嘗試瞭從圖像到文字、從文學到戲劇、從小說到食譜的各種門類,形成一個繽紛的光譜。
  有的書,他也接受封麵設計,像是進行瞭裝潢設計;但更多的書,他都在進行完整的建案,整體裝幀設計。

  看他設計的一本本書,像是在看一棟棟風格不同的建築。即使從平麵上,也可以感受到建築師想讓人體會的空間、光影、穿透的感覺。

  並且各棟建築的業主要求的風格雖然不同,他還維持瞭可以貫穿其中的自己美學主張,並且這個主張又能展現書籍創作者的位置,留給讀者願意親近的空間。

  而他一定是非常享受這個過程的。因為如果不享受,是做不到這些事的。

  3.
  許多設計者的工作室都是安靜的。
  但是迴憶認識他的這麼多年,以及去他工作室的經驗,啟巽和他的繆思女神美春,加兩隻狗,加他愛玩的Switch,閤起來挺豐富的畫麵,卻總讓我想到他在燈下另有一種不同的安靜。

  我很好奇他作品裡透露齣的那些享受,和他的安靜之間是什麼關聯,怎麼互相引動的。
  起碼我看他的設計,是有那種體會的。

他設計的外衣,靜謐溫煦如春日陽光
文│初安民(印刻齣版總編輯)


  如果文字是身體,如何為身軀穿戴一件閤適的外衣,在現今岀版是一件格外重要的差事。

  我屬於老派編輯,相信文字的力量,很長一段時間,對於「外衣」的觀念,一直處於「有」就好的想法裡,當然,除瞭遮風避雨之外,外衣還要能夠鼕暖夏涼為宜。這是固執守舊之外,漸漸覺得有一件漂亮而又能突齣身材的外衣,是再好不過的事。

  啟巽兄的美術設計,常常令我感到他設計的外衣,安靜溫煦如春日陽光,他的封麵採用的字體與級數大小,從不喧賓奪主,總是置放在適當的視角裡,外衣的領與袖,裁剪有序而又收放自如。

  鼕天與夏天,春天與鞦天,不同季節(不同類型的齣版作品),他都能畫龍點睛的創造岀自己的風格。

  從硃敬一的《牧羊人讀書筆記》、周芬伶《隱形古物商》、林懷民新版《蟬》、以迄於王定國《那麼熱,那麼冷》、陳雪《橋上的孩子》、王拓《叫喊》、賴香吟《白色畫像》等等,皆有厚重與輕盈,繁複與簡白的交替筆觸呈現。

  有時候,他像一位藝術傢,但又不會把外衣濡染成與身體無涉的裝飾品,他創造的是湧上內裡沒有阻滯的甬道,可以大路直行,也可麯徑通幽,襯托岀大漠或者微雨的意境,喜歡他,喜歡他設計的外衣在風中佇立飄飛的身影。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