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有病:以狼為師、狗當市長、誠徵處女、極端審美……沉陷人性的淤泥中,如何保持一絲理智?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這個社會,有病:以狼為師、狗當市長、誠徵處女、極端審美……沉陷人性的淤泥中,如何保持一絲理智? (電子書)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王乾榮
出版者 千華駐科技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23/05/16
语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本書整理關於人類社會中常見的數種「病症」,包括富貴病、權位病、明星病、摩登病、男女病……這些病症皆源於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問題,並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作者透過深刻觀察,將心中所感訴諸文字,在幽默中控訴社會中的失序現象。

【安於被殺】
  殺人,一般指從肉體上消滅人。在專制史上,「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包括了君可以無緣無故「賜」臣以死。擴而大之,「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殺人如草不聞聲」,很可怕吧?但是,臣和子在忍無可忍之時,也可以造反,把皇帝或父親殺掉——儘管這被稱為「弒君弒父」,大逆不道,然而終歸是殺了。戰爭殺人,所謂「血流成河,屍陳遍野」,更不絕於史書。而民間人群之間,尚有因財、情、仇、怨……殺人者,甚至有遊戲殺人或誤殺現象——由此,又有了以法殺人,即按律條殺掉「殺人者」這樣的懲處。不但人能殺人,猛獸瘟疫地震等災禍,也可以殺人。儘管人類與「殺人現象」一直進行著鬥爭,殺人之事,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人狗之義】
  以前,狗似乎只是鄉下人用來看家護院的,城裡鮮有狗跡。資本家闊太太和皇帝例外——穿貂皮大衣的闊太養德國犬標示身分;太監養了獅子狗京巴,專供皇帝玩樂。現在城裡人富了,資本家和皇帝玩的,中國人也可當寵物,於是大養其狗。當然不太富也可以養,像我家小區那老太。人人比著養狗,據報導,京城已有狗眾90多萬條。

【狗當市長】
  美國科羅拉多州有一個叫佛羅里森的小城市,曾選一頭名為Beier的驢子當市長。也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拉比哈什市,選了一隻叫Gaofei的狗當市長。
  佛羅里森市選舉委員會主席Linda對記者說:「如果要保證政治清明的話,選驢子當市長就足夠了。我們現在為選市長制定了一個標準——要夠傻,夠呆,就像一頭驢子。」而一位有心的導演根據Gaofei當選為題材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拉比哈什——宇宙的中心》,全程追蹤了Gaofei的當選進展。這部紀錄片後來作為賓夕法尼亞州電影節的參展影片上映,引起人們很大興趣。大家對Gaofei的評價是:「牠從來不咬人,還很喜歡和孩子們親近,這是一個真正親民的市長。」

【所謂大國】
  國家當然有大小,但是怎樣的國家算「大國」,我沒有看到定義。我有個朦朧感覺,在一般意義上或國際交往上,誰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等等關係到國家整體面貌和整體實力的方面被公認為強大,誰便堪稱「大國」。如果單看國土面積或人口,說誰大誰多誰就是「大國」,並沒有多少意義。當然可以單獨表述,比如「人口大國」雲雲,但也沒有多少意義——它並非國人帶著自豪感情所謂的那種意義的「大國」。甚至單獨的「資源大國」,也不能稱為「大國」,而資源貧乏但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卻可以躋身於「大國」行列。

著者信息

王乾榮,曾任園林局技術員、教師、記者、主任編輯等。著有《王乾榮集》。

這個社會,有病:以狼為師、狗當市長、誠徵處女、極端審美……沉陷人性的淤泥中,如何保持一絲理智?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自序

F1.復舊病
01.安於被殺
02.摩登古董
03.舊稱新用
04.名園重建
05.自比龍孫
06.龍性基因

F2.富貴病
01.窮富互仇
02.看病不貴
03.慈善付出
04.人傻錢多
05.人狗之義
06.低碳檔次

Q.權位病
01.誰當總統
02.官迷心竅
03.權位激素
04.一人獨大
05.憚於見光
06.沾光優勢
07.走馬當官
08.風光官領
09.狗當市長
10.歐巴難敵
11.與民為敵
12.聞過喜怒
13.國之新舊
14.有覺則病
15.財產敏感
16.渾不講理
17.扮貴裝雅
18.官語雷人
19.強拆殺生
20.以暴易暴
21.貪官當罵

G.國學病
01.熱得過頭
02.尷尬老祖
03.時聖標像
04.摩登讀經
05.故作狡猾
06.鬼才擬古
07.國導識字
08.國音不國

M1.明星病
01.濫譽皇后
02.明星玩官
03.聯播明星
04.明星通吃
05.成龍成欺
06.小品誰屬
07.春晚之鑑
08.策劃騙局
09.大方要掌
10.自取其辱
11.錯位謀億
12.藝媒互需
13.本山拒毒
14.小人君子

M2.摩登病
01.小資女人
02.新潮男性
03.自然美女
04.追逐主流
05.長相問題
06.身分敏感
07.痴迷成功
08.戲如人生

N.男女病
01.女人之罪
02.女祕走開
03.因為女人
04.踰越常情
05.禽獸不如
06.公證愛情
07.無性經歷
08.識字徵婚
09.男人之怕
10.不辨黑白
11.淫照變豔
12.不敵少年
13.老來難俏
14.先生女人

S1.生態病
01.白色惡魔
02.癬疾斑斑
03.難於徹底
04.尤可尤人
05.以狗為友
06.人犬之間
07.畜權迷霧
08.無權不名
09.黑色沙灘
10.參考治病
11.非典愛滋
12.寬容駭人
13.應時而變
14.以狼為師
15.鬆懈防艾
16.出口內銷
17.景隨錢移
18.中心何在

S2.世俗病
01.耷拉下巴
02.陋習開禁
03.使勁嚷嚷
04.能而不為
05.素質對罵
06.妹子無禮
07.表面光滑
08.粗中形外
09.痞爺覺悟
10.八股口彩
11.山人見識
12.難見實話
13.拒當笨蛋
14.天下餡餅

T1.貪腐病
01.史無前例
02.勇者尚少
03.好色之謎
04.天性使然
05.官妻受教
06.火葬之前
07.混帳至此
08.貪至超級
09.實乃國恥
10.石獅背後
11.著名貪官
12.愧比海瑞
13.腐敗泛化
14.改成寡頭
15.好官難當
16.未治未病
17.激怒中國
18.頻頻出事
19.資產黨員

T2.特權病
01.特供病房
02.攀比特權
03.麥霸種種
04.壟斷出租
05.打黑車去
06.游難逃易
07.銀莊無信
08.車亦有階
09.表格人生
10.身葬何處
11.民工之軀
12.姓裡乾坤
13.轉向私囊

W1.文化病
01.花花公子
02.快樂有術
03.讀者之惑
04.玄虛名號
05.講堂講古
06.貶魯花招
07.狺狺誣魯
08.以魯搖錢
09.觀魯形愧
10.男女二狂
11.三槍之笑
12.不認菩薩

W2.文人病
01.文人不文
02.所謂終身
03.文化突圍
04.哭窮有道
05.偶像遇寒
06.大師屁香
07.綽號惡用
08.文貪遭騙
09.登臺忘形
10.文人較量
11.發揮過當
12.有野無文
13.不笑自己
14.摩登阿Q
15.兩敗俱傷
16.白字誰讀

X1.學府病
01.申博大戰
02.博導誰屬
03.一導廿博
04.準導遭折
05.北大話題
06.招牌校名
07.北大生意
08.叛徒院士
09.尖子速成
10.博路狹窄
11.內醜忌揚
12.拿分機巧
13.忸怩破格
14.官研可效
15.秀水招魂
16.大學官化
17.玷汙清譽

X2.學者病
01.昧心誆佛
02.狗屁學者
03.強強聯手
04.條陳資格
05.歌德誤區
06.奸雄頌歌
07.刷新形象
08.富人代言
09.爭當弱勢
10.忘祖千年
11.專罵窮人
12.垃圾名利

Y1.疑雜病
01.苛求一律
02.長城有無
03.謬賞盛行
04.難得寬恕
05.死無所賴
06.域外求死
07.征服大山
08.解放無邊
09.不孝有一
10.儲存道德
11.成於童年
12.姓有資無
13.侈談含金
14.篤定奪金
15.窩囊代表
16.夢想求同
17.膨脹如意
18.體驗和諧
19.脫褲放屁
20.顛倒常識
21.笑裡藏悲
22.洋字在崗
23.懶得反省
24.規定入現
25.拔牙細則
26.被被之惑
27.無齒之憂
28.名實行虛
29.堵在搶中
30.未悟之誤
31.優待之煩
32.人性本怕

Y2.語言病
01.媽媽是人
02.叔叔傑作
03.約定雅成
04.廢棄標點
05.文人不文
06.知無去向
07.開始進行
08.美語何語
09.無中生有
10.標語雷人
11.他媽媽的
12.髒嘴導演
13.繁簡風雲
14.蔑視詞典
15.現漢之現
16.詞典避穢
17.臉為啥紅
18.亂穿睡服
19.亂點鴛鴦
20.漢語過關
21.漢字怎學
22.亦唱亦學
23.漢字整容
24.怪異字眼
25.摩登漢語

Z1.執法病
01.有他無他
02.但罰棄管
03.有外無保
04.有威無嚴
05.有逼有供
06.有鑑無定
07.兩難警察
08.奈何網霸
09.苦無線索
10.羞辱示眾
11.略欠公道
12.交警正名
13.天下之亂
14.死刑誰屬
15.附加身分
16.自證殺人
17.人性執法
18.因疑而緩
19.以媒代法
20.法外因素

Z2.住宅病
01.房奴活該
02.印象騙人
03.窮富隔離
04.損貧奉富
05.家園傾覆
06.陽光普照
07.大嘴挺價
08.玩錢把戲
09.鬧市危樓
10.一己之利

Z3.自得病
01.所謂大國
02.十拿十穩
03.獨一無二
04.普通特殊
05.名人心態
06.話語霸權
07.肥胖自戀
08.啊呼嗚呼
09.中國老幾

Z4.作家病
01.所謂作家
02.館藏作家
03.剽竊作家
04.半身作家
05.掏包作家
06.狗尾作家
07.影射作家
08.電筒作家
09.最牛作家
10.研討作家
11.有趣作家
12.楷模作家
13.辦班作家
14.粗俗作家

图书序言

自序

寫成可以發表的文章

  25年前,龍應台女士在臺灣《中國時報·人間》寫專欄,於國民黨威權嚴峻統治之下,大批臺灣社會弊端——居然大義凜然!大揭臺灣社會亂象——居然幾無顧忌!大喊「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居然聲嘶力竭!

  她形容臺北的交通「烏煙瘴氣」。她貶稱臺北是她「見到的最醜陋的城市」。她把淡水河比喻成一條「爛腸子」。她告戒孩子家長,「你疼愛的娃娃每天吃著、喝著、呼吸著化學毒素,你還夢想他大學畢業的那一天」!她竟然傻里吧唧地說,「廁所比偉人銅像重要」,甚至蠱惑人心,說「政府若失信於民,人民要有勇氣興訟」!(引文見三聯書店2010年5月版《野火集》,下同,別有出處者另注)

  如此鐵板銅錘、目眦盡裂的粗礪「凶相」,不認識的人,誰也不相信她竟然是一位楚楚柔弱女子。

  後來龍應台將〈人間〉文字,以《野火集》一書出版,一時洛陽紙貴,風靡臺灣,被譽為「照出了臺灣社會人心諸多弊端」的「亮光」。「野火」燎原,「龍旋風」聲名大噪,隨「火勢」刮遍臺島乃至全球華人世界,於今不衰。

  可是,龍女士不過生了一下氣,急吼吼說了一些實話而已,沒有什麼呀。類似「出氣」般的讜論,今天在我們的網路頁面、報刊版面,不說鋪天蓋地,也差不多俯拾皆是,密密麻麻,比龍女士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在當時臺灣,那簡直「反」了!這般「離經叛道」的「歪理邪說」,明目張膽的「抹黑」、「煽動」,可是極力限制言論自由、只許人民「聽話」、喜歡歌舞昇平、享慣歌功頌德的統治者,所樂意聽的?當然不。「黨國」的「有關單位」,十分「抓狂」了!

  於是:「中華民國行政院教育部部長」李煥,約龍應台去「部長」辦公室「漫談」;「國民黨文工會主任」宋楚瑜,想「見一見」龍女士;軍方「政戰部主任」許歷農將軍,欲請她「吃飯」……這些赫赫大員的意圖,不言自明。儘管尚無情治機構出面,人們仍為龍女士捏一把汗。

  還好。龍應台記錄那幾場「約見」情景時,寫道:「李部長極謙遜,專心地聆聽,並且做了筆記。」「宋主任夫妻態度自然,言談誠懇。我們交換了些對時局大事的看法。」「許將軍溫文儒雅,謙和中不失銳利……『妳的文章,』他說,『是禍國殃民。』」

  關心龍女士的朋友,總算出了口長氣——其文雖然被歪曲和誇張成「禍國殃民」,「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及被禁的風險,但並未被『封殺』」;其人,更沒有被拘押、公訴、審判,乃至坐牢。

  在風雨如磐的高壓之下,龍應台俠女一般,一點兒也不唯唯諾諾、吞吞吐吐、溫柔敦厚,既痛快淋漓發出了她的怒吼,傾瀉了她的怨怼,訴說了她的衷腸,剖白了她的肝膽,燃燒了她的情愫,標示了她的期許,寄託了她的願景,於幾近無真聲處,反「潮流」而動,大放厥詞,出人所不敢言,道人所不能言,在某類人聽來,簡直句句刺耳,聲聲如雷,引起文化管制當局的驚恐和不滿——卻奇蹟般未遭封殺。這是何等境界!她渾身趁幾多解數?她是不是太聰明,太有才了?是的,太有。

  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臺灣《中時晚報》總主筆楊渡先生深知龍氏。他2005年在〈檢驗龍應台〉一文中說,龍應台所寫,「是一個可以在報紙上發表的文章」,「她選擇了一個角度,一個射擊手的目標」,這樣,「既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她進步的一面,但又不直接讓當政者覺得充滿敵意,而加以摧毀」。想想看,一人的先進言論,總是大大剌剌莽莽撞撞,動輒突破當局「可忍」界限,連報紙都上不了,又如何去影響讀者和大眾呢?楊渡說,龍應台「懂得在禁忌和被容許的極限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點」,走在「既有幾分危險的高度,但又不至於掉落而亡的地帶」,所以,她「贏得最大掌聲」。

  龍應台所寫,屬於「敏感文體」雜文。雜文也像人,首要的是生存,然後溫飽,進而發展——你不能叫它生下來就夭折了。龍氏以巨筆重批文工會、警總、地方當局、官僚、政客……既可能被查禁,因為文筆火辣而「凶狠」,相當於大陸所謂「惡攻」;卻令當局找不到查禁的理由,因為她說得真實而準確。她總是道出「常識」,故而「巧妙地閃躲了政治炮火」。

  另一方面,龍應台遭到更激進人士指責,說她「只打蒼蠅,不打老虎」。龍反駁說,她的雜文,「是策略,所以不直接打『老虎』;是信仰,因為我確實認為『蒼蠅』責任更大,比『老虎』還大」。其實她雖然沒有「直接打『老虎』」,也巧妙地幾近「摸」了幾把「老虎屁股」,「捋」了幾下「虎鬚」呢。

  回顧龍應台當時景況,審視中國,不由感慨滿懷。雜文作者及雜文在大陸的遭際,如諸多「右派」雜家及其雜感,如夏衍、唐弢、孟超及其《長短錄》,如馬南邨及其《燕山夜話》,如吳南星及其《三家村札記》,過去的,盡人皆知,不說了。畢竟時代進步,如今輿論環境跟「過去」比,有時真覺恍若隔世。即如前述,現今網路報刊雜文隨筆,比諸50年前的「放毒」、40年前的「影射」、30年前的「反黨」,以及20多年前龍女士的肆意和「狠毒」,都要放膽和赤裸裸得多,並且汗牛充棟。但據我目之所及,尚未發現反對共產黨的。在這個大框架內,作者們有啥寫啥,並沒有遇到太大麻煩。若在1957年,我確信,光是全國每年各個雜文選本的作者,一多半早戴上「右帽」了,還讓你發言?

  當然不是沒有麻煩。袁成蘭900多字一篇小雜文〈梅花獎舞弊案隨想〉,不是觸怒了一位小小文化局長,被告上法庭嗎?而雜文作者如此「被官司」,雖說令人啼笑皆非,卻屬於「正途」。有沒有宣傳部長或文化部長像宋楚瑜等那樣頗有風度地約請作者「漫談」或「吃飯」,我不知道,但是沒有人像1957年那樣上綱上線,斷然給作者扣上「攻擊黨的文化政策」或「反對黨的領導」帽子。也許,是袁成蘭揭批的政客官銜太小,不值得官方鄭重其事「開導」她,興師動眾圍剿她;反正,她不但沒有被「約談」,被打成反革命,幾經周折還贏了官司。這就是輿論環境的改觀——中國人雖不滿足,也應該肯定這個進步。

  不能不提一下「個性官員」薄熙來先生。他在治下「打黑」,曾有所針對地說:「有些人埋怨我們『打黑』,其實做任何事情,總會有一些人品頭論足、七嘴八舌……自己不幹事,對人民群眾擁護的事,又酸溜溜地說三道四,東拉西扯。」依我看此話有理。可郭光東先生在《南方週末》作文說,「『品頭論足』也能對打黑做貢獻。在一個多元時代,各種聲音都會出現。關於重慶打黑,也不可避免地有輿論的多元趨向。贊成當然是真實民意,反映民眾長期為基層黑社會所苦。建議和批評其實也很正常,迄今為止,還沒發現一人反對黨和政府把打黑除惡進行到底的,所『埋怨』的絕不是打黑這個大方向、大前提,而是對其中可能發生的不嚴格依法辦案的警醒,充滿了對法治的嚮往之心,期待打黑能夠更忠實於法治」。而「媒體和學界人士的稟性的確與一般人有些許差異,他們更喜歡『品頭論足』,『說三道四』,『東拉西扯』」。這話,既是對薄熙來言論的一定認同和補充,字裡行間也不無若明若暗的「冒犯」意味。郭光東與之理論的,是那麼大的國家級幹部,真是斗膽!本人見識格局甚小,讀郭文至此,雖覺在理,卻心中駭然,額頭冒汗。而事後獲悉,郭光東並沒有被怎麼樣。這至少是寬鬆、寬容的一個例證。想想,郭先生即便說錯,也是赤心一片,為的是給共和國大廈增磚添瓦,而不是惡意拆臺;他之所寫,不過是一篇「可以在報紙上發表的文章」而已。

  然而,並不是所有大幹部都有薄熙來的胸懷和氣度,也不是所有小幹部都像那個文化局長一樣,訴諸法律「說事」——這算文明的。中國人頭頂的一些土皇帝,生活在幾十幾百年前,他們可以隨意到不講任何規則。在輿論上,他們害怕的,不光是雜文;他們箝制打擊「冒犯」他們的作者的手段,野蠻、強悍、粗暴而簡單,小兒科般一個字——抓。遼寧西豐縣委書記派警察進京拘傳《法人》雜誌記者;中央電視臺記者被山西太原檢察官從京城家中捕獲;陜西渭南警方赴京抓走報告文學作家;廣東東莞警察連一位小說家,也抓了……只因為,這些記者、作家「抹黑」或「歪曲」了他們。官員質問作者「為誰說話」,成為廣布的年度雷人豪語。龍應台如果在這些霸王治下,不管她多麼聰明,多麼善於「避險」,也必遭抓捕無疑。朗朗乾坤,社會主義,文明國度,「牛」官霸道造次如此!這類明火執仗的愚蠢非法行徑,至今仍在發生。相比之下,只空發議論的雜文作者的境遇,似略「好」一籌——只是,別涉及本單位。有位叫柳洫的先生在網上披露:「我認識兩個作者,在雜文界小有名氣。他二人屢選本單位的人和事做靶子,雖未點名,但正話反說,嬉笑怒罵,結果都光榮下崗,舉著大掃帚到馬路上『寫雜文』去了。」不曉得,當時龍應台有沒有「單位」,單位的頭頭,有沒有權力貶她去耍笤帚?

  記者和報告文學作家、小說家因文字被抓之事,引起全社會譴責,暫且不表,還回到雜文。雜文作者被抓被限,我沒有太多聽聞;被貶去掃馬路,如上述,聽過一回。現在,人人都是雜文家,尤其網上。問題在,中國小人物不是像20多年前龍應台在臺灣所說,不會生氣,而是可以隨時隨地大生其氣。中國人的話實在太多,幾乎可以在憲法容許範圍內氣鼓鼓地暢所欲言。中國人理直氣壯,怒發衝冠,說得或許比龍應台當年更放肆、更凶猛。中國人正義凜然,引吭高唱著普世價值、自由、民主和公民權利。中國人激情四射,也可以吸引眼球,掀起轟動效應。中國人嬉笑怒罵,甚至可以無聊地饒舌。但是,說了,罵了,轟動了,又怎樣?茅于軾先生呼籲:「政府自己要講理,帶頭講理,政府還要幫助別人講理。這就是正義的服務。」挺好。但是某地區、某部門那類「土圍子」,你講理,人家就不講理。比如中國特色的,蠻橫的,令人髮指的,連字面都透著權力至上的所謂「強拆」,拆死了多少生靈?江西宜黃一官員竟稱,「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誰都知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條真理;這位革命者,言之鑿鑿把「共產黨」置換成「強拆」,不是視老百姓為當年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嗎?既如此,當以大刀槍炮滅之而後快,還講啥理?想想,如今熙熙攘攘的社會,有多少事,是靠講理而非權力辦的?雜文家言辭犀利明快懇切,反貪刺腐,揭汙搗穢,針砭時弊,或者長於修辭,善用曲筆,繞開「敏感」話題,循循善誘,悲憫眾生,說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費去幾多筆墨,裝了多少籮筐,可庶幾乎通通——無用;最多,間接導致個把不關緊要的小惡官倒臺,無涉大局。再想想,有多少弊端,是因雜文家下筆如霹靂的抨擊而消除的?什麼樣的「劣根性」,是因雜文家鞭辟入裡的透析,而拔根的?魯迅近一個世紀之前揭橥的膿包,龍應台20多年前畫出的惡相,歷歷似在眼前,有些在當今社會劇烈變化的空氣裡,益發瀰散,彰顯出更惡的人性。

  當然「刺」豐「美」鮮的雜文,有天生不滿於現狀的靈魂。它不是雍容綽約的「楊貴妃」,而是桀驁不馴的「刑天」。可雜文再有刑天的脾性,卻遠沒有那大漢的本領。而且雜文家對「現狀」的「不滿」,理應包括自身。想起耶穌老頭一個故事——幾個人當著耶穌之面,要把一個據說犯下「風化罪」的女人用石頭砸死。耶穌說:「你們之中誰沒有犯過罪,就砸吧。」那幫人自愧,默然溜走。如果雜文是「石頭」,雜文家以之「砸」歹人壞事,應該;但也不妨反思一下,自己人性中有沒有罪惡的一面,假若做了官,會不會恃權「強拆」,該不該「砸」?郜元寶在《魯迅六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一書裡引述竹內好評論魯迅雜文的一段話,「真正的文學只把頹敗的現實政治當做一面校正自己的鏡子,隨時從中警惕自己的沉淪,從中『篩選』出自己」,我十分認可。雜文家別說做龍應台、做魯迅,能自覺朝「警惕自己」、「篩選自己」方向努力,同時其文或對讀者聊有啟示,就不錯了。

  還有龍應台關於「打蒼蠅」那話,中國人應該記取,多打包括自己在內的「蒼蠅」——「禮失求諸野」嘛。中國人自己,不亦「在野」?當然,偶爾也學學郭光東。這並非專捏「軟柿子」或一味貿然「碰硬」,而是選擇「角度」——否則一旦中國人的「蒼蠅拍」被沒收,他們就連在報紙上「打蒼蠅」,也不能啦。

图书试读


這個社會,有病:以狼為師、狗當市長、誠徵處女、極端審美……沉陷人性的淤泥中,如何保持一絲理智? (電子書)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這個社會,有病:以狼為師、狗當市長、誠徵處女、極端審美……沉陷人性的淤泥中,如何保持一絲理智? (電子書)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這個社會,有病:以狼為師、狗當市長、誠徵處女、極端審美……沉陷人性的淤泥中,如何保持一絲理智?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這個社會,有病:以狼為師、狗當市長、誠徵處女、極端審美……沉陷人性的淤泥中,如何保持一絲理智?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