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入門  (電子書)

量子科技入門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鴻海教育基金會
图书标签:
  • 量子科技
  • 量子计算
  • 量子信息
  • 量子力学
  • 科普
  • 电子书
  • 科技
  • 未来科技
  • 新兴技术
  • 物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量子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已經取得許多關鍵性的突破,這些發展可能為人類的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在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源積極發展量子相關技術的同時,如何讓量子科技的知識普及並向下扎根,是一項重要且關鍵的工作。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搭配豐富的圖片說明,一開始先介紹與量子計算有關的計算機概論、基礎數學、基礎物理,建立後續學習量子科技相關知識的基本能力。接著,透過量子位元、量子疊加、量子測量、量子糾纏等單元的介紹,加深對量子基礎特性與優勢的了解。最後,講述量子計算與量子演算法,並介紹IBM Quantum Composer實作,讓您輕鬆體驗量子計算。

  只要具備高中所學的計算機、數學和物理基礎,便能透過本書學習量子科技與量子計算的基本知識。期盼透過本書,引發更多學子對量子科技的學習興趣,累積臺灣的量子人才庫。

本書特色

  1.針對對量子有興趣的初學者所設計,學習量子科技與量子計算的基礎知識。
  2.輔以豐富的圖片說明各種原理,加深學習印象。
  3.結合IBM Quantum Composer實作,體驗量子計算。
 
宇宙的边界与未来的拓扑:《经典物理的极限与新范式的曙光》 导言:时代的转折点与认知的重塑 自十七世纪伽利略和牛顿奠定经典物理学的宏伟基石以来,人类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空前精确的时代。力学、热力学、电磁学——这些支柱学科构筑了一个宏大而自洽的机械宇宙图景,支配着我们对宏观世界的直觉和工程实践。然而,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和对微观现象的深入探索,这套看似无懈可击的体系,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开始显现出令人不安的裂痕。我们开始面对那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幽灵”: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光电效应的阈值规律、原子光谱的离散性,以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所揭示的以太的缺失。 《经典物理的极限与新范式的曙光》正是一部深刻剖析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学术专著。它并非仅仅罗列实验事实,而是致力于系统地梳理、批判和整合导致物理学范式大迁移的核心理论冲突与突破。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穿越科学史上最激动人心也最具挑战性的一个时期,理解二十世纪物理学革命的深层逻辑与哲学内涵。 --- 第一部分:经典宇宙的黄昏——无法逾越的障碍 本部分聚焦于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的“两大幽灵”及其引发的理论危机。我们首先深入探讨热力学与电磁学的内在矛盾。 第一章:黑体辐射与普朗克的革命性假设。 本章详细考察了基尔霍夫的黑体理论、瑞利-金斯定律的“紫外灾难”表现。我们不满足于仅仅陈述普朗克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能量量子化假设 ($E=h u$),而是着重分析这一假设在当时是何等“不体面”——它是一个纯粹的数学拟合工具,其背后的物理含义是对连续性原则的彻底颠覆。本书将细致重构普朗克从试图调和经典理论到被迫接受量子化的心路历程,并探讨了这一步如何成为了通往新物理的第一块砖。 第二章:光电效应与光子概念的诞生。 爱因斯坦如何巧妙地运用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中光电流强度、频率与截止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并确立了光子作为能量基本载体的地位。本章将对比经典波动理论与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预测差异,强调实验验证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光波-粒子二象性概念的萌芽。 第三章:原子光谱的谜团与卢瑟福模型的困境。 玻尔的原子模型是连接经典与量子的关键桥梁。我们首先回顾了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公式,然后深入分析了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在经典电磁学框架下的“必然崩溃”——根据经典理论,绕核运动的电子会持续辐射能量,最终螺旋坠入原子核。玻尔通过引入“定态”和“量子化的角动量”假设,强行“冻结”了经典运动,成功推导出了正确的能级结构。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玻尔模型的成功与局限性,特别是它无法解释多电子原子的谱线或斯塔克效应。 --- 第二部分:狭义相对论的冲击——时空结构的重构 在微观世界面临崩溃的同时,经典力学对高速运动的描述也遭遇了严峻挑战。本部分完全致力于分析狭义相对论如何彻底重塑了我们对空间、时间、质量和能量的理解。 第四章:以太的消亡与洛伦兹变换的必然性。 详细回顾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及其对“绝对参考系”的否定。本章重点阐述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公设——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并从数学上推导了洛伦兹变换,而非仅仅作为一种经验公式来接受。 第五章:时空的新几何:同时性的相对性与四维时空观。 我们将深入探讨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物理机制,强调这些效应不是光学错觉,而是时空结构本身的属性。本书将详细介绍闵可夫斯基将时间和空间统一为四维流形(Minkowski Spacetime)的深刻洞察,为后续更高维度的理论探索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质量、动量与能量的统一——$E=mc^2$的深远意义。 相对论的最后一个伟大成就,是将质量视为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本章分析了动量定义在高速情况下的修正,并论证了质量亏损与核能释放之间的深刻联系。我们探讨了相对论质量的概念,并将其与粒子物理学中的“静止质量”进行了清晰的区分。 --- 第三部分:走向概率与不确定性——量子力学的正式建立 在经典理论的残骸之上,全新的数学框架开始涌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全面确立。 第七章: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的汇合。 本章追踪了海森堡、玻恩和约尔丹的矩阵力学的早期发展,以及薛定谔的波动力学。本书着重分析了这两种看似形式迥异的理论是如何被证明在物理意义上是等价的。我们将详细讲解薛定谔方程的结构,阐释其作为描述量子态随时间演化的核心方程的地位。 第八章:波函数的统计解释与哥本哈根诠释。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是量子力学中最具哲学争议的部分。本书深入解读了马克斯·玻恩对波函数平方的概率解释。我们探讨了测量问题——为什么一个连续演化的波函数在测量时会“坍缩”到特定的本征态?哥本哈根诠释如何处理这种内在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并对确定性宇宙观进行了彻底的挑战。 第九章:不确定性原理与互补性概念。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Delta x Delta p ge hbar/2$) 不仅仅是测量误差的函数,而是系统内在属性的根本限制。本章系统地阐述了位置与动量、能量与时间之间不可分离的限制关系,并结合尼尔斯·玻尔的互补性原理,探讨了我们如何能在同一物理实在中,同时观测到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而无需陷入逻辑矛盾。 --- 结语:新范式的遗产与未竟的征途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总结了二十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深远影响。经典物理并未被完全抛弃,它在宏观、低速的领域依然是极其精确的近似。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实在的理解已经从一个确定、可预测的机械时空,转变为一个基于概率、内在不确定且相互联系的量子实在。 《经典物理的极限与新范式的曙光》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解现代科技(包括但不限于核能、激光、半导体等)得以实现的根本物理原理,并为理解更前沿的理论物理(如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铺平道路。这是一次对人类理性边界的探索,也是对科学精神的致敬。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琮暐


  中原大學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助理教授

  [經歷]
  -臺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理事
  -台北市、桃園市量子科技高中種子教師講師
  -NTU-IBM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余怡青

  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教師

  [經歷]
  -中學自然科學教師
  -國教院TASAL素養評量命題教師
  -大愛電視台Try科學顧問教師
  -科普推廣活動及探究與實作課程研習講師

陳宏斌

  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助理教授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學者

鄭宜帆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經歷]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泛科學PanSci專欄作者
  -科學月刊編輯委員

图书目录

CH1 量子計算的先備知識:計算機概論
1-1 古典電腦的組織
1-2 古典計算中的邏輯運算

CH2 量子計算的數學基礎
2-1 數系
2-2 三角函數
2-3 量子物理常用的數學工具
2-4 矩陣與線性聯立方程組

CH3 量子計算的物理基礎
3-1 古典物理學範疇
3-2 波動
3-3 量子物理

CH4 量子位元
4-1 物理上的概念
4-2 量子位元的要求
4-3 量子位元與古典位元
4-4 目前主要的量子位元實現方式

CH5 量子疊加
5-1 量子疊加的物理意義
5-2 量子疊加的數學解釋與意義
5-3 資訊上的疊加態

CH6 量子測量
6-1 量子測量 vs 古典測量
6-2 測量運算子與測量結果的關係
6-3 測量物理量的運算子
6-4 斯特恩-革拉赫實驗裡的量子測量

CH7 量子糾纏
7-1 什麼是糾纏態
7-2 量子糾纏相關爭論的時空背景
7-3 隱變量理論
7-4 貝爾不等式
7-5 製造糾纏態
7-6 量子遙傳

CH8 量子計算
8-1 操作量子位元—量子邏輯閘
8-2 單量子位元邏輯閘
8-3 通用單量子位元邏輯閘
8-4 多量子位元邏輯閘
8-5 IBM Q 圖形化介面之操作

CH9 量子演算法
9-1 量子平行性與其限制
9-2 Deutsch-Jozsa 演算法
9-3 Grover 演算法
9-4 Shor 演算法

索引與簡答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82896
  • EISBN:978626328293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5.2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