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工程概論 (電子書)

飛行工程概論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樹仁 
图书标签:
  • 飛行工程
  • 航空工程
  • 航空學
  • 飛機設計
  • 航空力學
  • 飛機結構
  • 飛機推進
  • 飛行控制
  • 電子書
  • 工程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基於教學之熱誠,將多年的教學經驗,利用簡明的文字描述飛行的原理而儘量不引用枯燥的教學演練,抱著推廣航空工程知識給有興趣的青年學子及社會人士的熱誠,希望本書成為一本介紹航空科學知識的入門書籍,內容包括航空工程的入門知識以及飛機飛行的基本原理。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有系列的介紹有關飛行器飛行的知識,內容對「飛機結構」、「升力的產生」、「機翼概論」、「飛行材料」、「控制與平衡」、「推進系統」、「高速飛行展望」等均有詳盡的詮釋。

本書特色

  1.利用簡明的文字描述飛行的原理而儘量不引用枯燥的教學演練。
  2.對高速飛行有詳細的描述及今日美國太空飛機之發展瓶頸和解決方法有詳細討論。
  3.適合大學、科大航空相關科系「航空工程概論」之課程使用。
书籍简介:《结构力学原理及应用》(第十版) 作者: [著名力学专家姓名,例如:张国强、李明德] 出版社: [知名高等教育出版社名称,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数/规格: 约850页,大16开,精装 --- 内容概述: 《结构力学原理及应用》(第十版)是国内高等工科院校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桥梁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数十年来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本书秉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工程结构分析所依赖的基本力学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教材着重于培养读者的结构思维能力、精确的计算技能以及对工程现象的深刻理解。 本版在继承前九版历经时间检验的成熟体系和清晰逻辑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近年来结构工程领域的新发展、新规范(如最新的国家结构设计规范、国际先进的分析理念),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提升。特别加强了对现代计算工具应用的指导,同时更加注重基本概念的严谨性和物理意义的阐释。 核心章节与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与静力平衡分析 本书伊始,首先聚焦于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假设,清晰界定了刚体、约束、内力、应力等核心术语的物理内涵。 第1-3章:静力学基础与结构分类: 详细回顾了平面与空间静力平衡方程的建立和应用。重点阐述了各种静定桁架、梁和框架的内力(轴力、剪力、弯矩)图的绘制方法,包括著名的“结点法”和“截面法”的系统性应用。本部分对静定结构中反力计算的精确性和唯一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论证。 第4章:二维与三维结构体系的几何组成与稳定性: 深入探讨了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区分了超静定与几何不变体系。通过刚度判断和自由度分析,为后续的超静定结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特别引入了“虚功原理”在判断结构稳定性方面的直观应用。 第二部分:变形分析与虚功原理 本部分是连接静力分析与超静定分析的关键桥梁,着重讲解结构变形的计算方法。 第5章:结构的位移计算——虚功原理与单位力法: 详细推导了虚功原理(包括位移虚功原理和力虚功原理),并将其系统化地应用于梁、桁架和框架的位移(转角和线位移)计算。单位力法(或称虚拟力法)的推导过程严谨,并配有大量例题展示其在复杂结构位移计算中的高效性。 第6章:刚度法(位移法)的基础: 本章是迈向现代结构分析的基石。通过对单元刚度矩阵的构建,解释了结构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平衡方程的形成过程。重点讲解了结构自由度点的选择、力的传递与平衡的矩阵表达。 第三部分:超静定结构的分析 这是本书的核心和难点所在,详细介绍了求解超静定结构的方法体系。 第7章: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法(刚度法)应用: 详细阐述了超静定梁、刚架和桁架的位移法求解步骤,包括位移法的方程建立、求解未知位移、以及二次内力的计算。本版特别强调了位移法在多层结构和连续梁分析中的矩阵化处理思路。 第8章:力的校正法(超静定力的分配): 深入讲解了力的校正法(或称挠度变形法/力法)的基本原理,即利用位移兼容条件来确定多余约束力。通过叠加原理,展示了求解二次内力的过程。本章详细对比了位移法与力的校正法的适用性和计算效率。 第9章:材料非线性与温度、支座变位的处理: 将第7、8章的方法扩展到考虑更复杂的荷载情况。系统分析了温度变化、支座沉降、制造误差等对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并教授了如何将这些影响转化为等效的虚体力或虚位移输入到现有分析框架中。 第四部分:桁架与框架的整体分析及稳定性 本部分将结构分析的视野从平面扩展到三维,并引入了结构安全性的重要考量。 第10章:三维结构体系的分析: 介绍了三维空间桁架和框架的受力特点,包括空间刚体的平衡方程和内力求解的一般方法。重点讲解了空间结点法的应用,以及如何处理空间结构中的约束与位移。 第11章:结构的稳定分析——欧拉公式与临界荷载: 引入了结构失稳的概念。详细推导了细长杆件的轴心受压失稳(欧拉公式),并探讨了非理想(偏心、初始弯曲)荷载下的临界荷载估计。本章还介绍了梁柱的侧向扭转失稳判据的基础概念。 特色与创新点(第十版): 1. 计算工具的融合: 在所有超静定结构分析章节后,增加了“基于有限元软件的验证与应用”栏目,简要介绍如何使用商业软件(如SAP2000、ABAQUS入门级概念)验证手工计算结果,强调理论指导软件操作的重要性。 2. 物理意义的强化: 每一核心方法(如位移法、力法)的推导,都伴随着对所涉及的“刚度”和“柔度”物理意义的深入剖析,避免了纯粹的数学公式堆砌。 3. 工程实例的更新: 引入了更多现代工程案例的简化模型,如大型场馆屋顶结构、多层框架的剪力墙分析简化模型,使理论更贴近实际工程需求。 4. 习题集的优化: 习题难度梯度设置更加合理,特别是对高阶超静定问题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构建从静定到复杂的分析思维链条。 适用对象: 本书是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同时也是从事结构设计、结构鉴定与评估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结语: 《结构力学原理及应用》(第十版)旨在培养新一代工程师对结构行为的直觉判断力和严谨的科学分析能力。掌握本书内容,即能为后续的高级结构分析、抗震设计、结构优化等专业课程打下坚不可摧的理论基础。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章 飛行史話
1-1 遠古時期
1-2 鳥翼飛行
1-3 輕於空氣的飛行
1-4 重於空氣的飛行
1-5 滑翔機飛行
1-6 萊特兄弟-世界上第一次動力飛行
1-7 歐洲的飛行活動
1-8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前後的飛行活動
1-9 飛行與運輸交通
1-10 二次大戰前後的軍用飛機發展
1-11 超音速的飛行
1-12 噴射時代的航空運輸
1-13 超音速空中交通運輸
1-14 幾種奇特造型的飛機
1-15 結語
2章 大氣概況
2-1 航空氣象
2-2 影響飛航安全之天氣
2-3 大氣的溫度、壓力、密度與高度的關係
3章 飛機之基本架構
前 言
3-1 飛機基本架構之各項名稱
3-2 飛機之其他系統
4章 機翼概論升力與阻力
前 言
4-1 機翼翼葉切面之各部名詞
4-2 翼切面的各種形狀
4-3 翼切面標示識別方法
4-4 翼切面在氣流中的幾個問題
4-5 阻力的種類
4-6 機翼的展弦比、梯度比及後掠角
4-7 機翼襟翼、小條板及其他升力提升方法
4-8 旋轉翼與直升機
5章 基本空氣動力學
前 言
5-1 理想氣體公式(Perfect gas Law)
5-2 質量守恆定律或流量公式(Conservation of
mass or Continuity Equation)
5-3 動量定律或歐拉公式(Momentum Principle or
Euler's Equation)-柏努利公式(Bernoulli's equation)
5-4 等熵過程及可壓縮流體柏努利公式(Isentropic
process and Compressible Bernoulli Equation)
5-5 可壓縮氣體公式(Compressible Flow Equations)
5-6 聲音在空氣中之速度、馬赫數、空氣之可壓縮效應
5-7 伯努利公式應用實例
6章 風洞與實驗空氣動力學
前 言
6-1 風洞的種類與特殊點
6-2 風洞中氣流速度量取方法
6-3 次元分析及雷諾數(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Reynolds Number)
6-4 動態相似及相似參數(Dynamic Similar and
Similarity parameter)
6-5 翼切面壓力分佈升力之計算
7章 飛行器材料
前 言
7-1 材料的基本性質
7-2 飛機緊固件之損壞情況
7-3 金屬材料之腐蝕及疲勞(Corrosion and Fatigue)
7-4 飛機材料 鋁及鋁合金
7-5 飛機材料 鈦及鈦合金
7-6 飛機材料 其他金屬
7-7 飛機材料 複合材料
7-8 非破壞性檢驗
8章 控制與平衡
前 言
8-1 飛行中的力平衡
8-2 飛機之穩定
8-3 飛機的控制
9章 推進系統
前 言
9-1 內燃機之淘汰
9-2 氣渦輪引擎之分類與推力之計算
9-3 氣渦輪引擎之熱力學基礎
9-4 航速與大氣狀況對推力的影響
9-5 航空引擎性能比較
9-6 航空引擎的飛行限制
9-7 衝量引擎及高速衝量引擎
9-8 氣渦輪引擎研製之驗證設備
9-9 航空引擎科技新發展-美國IHPTET計劃簡介(1987~2002)
9-10 世界航空器推進系統發展趨勢
10章 高速航行及展望
前 言
10-1 超音速航行與協和號(Concorde)
10-2 高速民用交通計劃(HSCT)及第二代超音速機
(Second SST)
10-3 太空機或宇航機(NASP)發展情況
附錄A 航空引擎國際市場簡介
附錄B 經國號戰機引擎TFE1042研製經驗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83091
  • EISBN:9786263284951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2.7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试探性地查阅了几个我个人理解相对薄弱的章节标题,比如关于材料疲劳和结构冗余设计的局部。我的第一印象是,作者在用词上非常精准,避免了许多口语化或模糊不清的表达,这在工程学科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歧义可能直接导致设计失误。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即便是处理这些高难度的技术点,文本的流畅性也保持得很好,没有出现那种生硬的、仿佛机器翻译般的佶屈聱牙感。这说明作者不仅精通技术,还具备高超的教学表达能力,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文字序列。这绝非易事,很多领域专家往往只擅长“做”,而不擅长“教”。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使得晦涩的原理得以清晰地呈现,对于希望提升专业素养的读者来说,这种清晰度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价值。

评分

从一个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我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一本纯粹的学术著作固然重要,但如果它能适当地穿插一些实际工程案例或历史上的经典故障分析,那价值就直线上升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更能深入到“如何做”的层面。例如,它在讨论某个关键部件的设计原则时,是否能辅以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或者,在介绍某一空气动力学现象时,能否引用一个标志性的飞行器作为分析载体?如果它能有效地架起理论与实际工程验证之间的桥梁,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份实用的技术参考手册。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循环,是衡量一本工程类书籍生命力的核心要素,我对此抱有很高的期望值。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类专业书籍时,一个隐形的顾虑是资源的更新速度。工程技术领域日新月异,十年前的经典教材如今可能已经有许多内容被颠覆或大幅修正。因此,我会非常关注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是否体现了对当前技术前沿的追踪。我期待它能涵盖一些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话题,例如数字化设计工具在飞行器研发中的集成应用,或者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背景下对发动机性能模型进行的调整等。如果它只是对经典理论的重复,那么它的实用性就会大打折扣。一本优秀的工程导论,应当是连接过去智慧与未来趋势的枢纽。我希望它不仅能传授经典知识的“根基”,还能指引我们看到“枝叶”正在向何处延伸,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视角。

评分

我通常对这类偏向基础理论的读物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市面上的入门书籍往往在深度上有所欠缺,或者过于追求广度而显得浮于表面。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从目录上就能看出其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它似乎采取了一种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叙事方式,没有急于抛出高深的公式,而是先搭建起一个坚实的认知框架。我注意到前几章非常注重概念的界定和术语的规范化,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有效地避免了早期学习中常见的那种“知道这个词,但理解不深”的困境。这种扎实的基础打磨,预示着后续章节在引入更复杂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时,应该会显得水到渠成。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耐心地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过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知识障碍,而不是直接把我们扔到理论的深海中自生自灭。这种对学习曲线的预判和尊重,是衡量一本优秀教材的关键指标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哑光处理,那种低调的质感,搭配上简洁有力的标题字体,透露出一种专业且内敛的气质。内页的排版也颇为考究,字号和行距经过精心调整,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明显的视觉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引入了大量的示意图和流程图,这些图形不仅清晰地勾勒出了复杂的理论结构,而且在色彩运用上也非常克制和精准,没有丝毫多余的装饰,完全服务于内容的传达。翻阅时,我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匠心,比如章节的过渡页使用了略带纹理的纸张,这种细微的触感变化,实际上在潜意识中帮助读者完成了知识点的阶段性梳理,让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仪式感。虽然我暂时还未深入研读核心内容,但仅从这物理层面的体验来看,它无疑是一本对待知识和读者体验都非常尊重的作品,那种厚重而又沉静的书卷气,让人非常期待接下来的阅读旅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工程”二字严谨态度的最好诠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