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之路,在于名师、在于禅心佛法;正觉之路,必须践履,所以始于足下。
二○○二年十月,圣严法师带领五百位信众,展开一场为期十四天、行经大陆六省分、全程三千公里的寻找禅宗根源之旅。施叔青躬逢其盛,追随圣严法师参访历代禅宗名寺,体会大悲愿心,追想历代禅师行止机锋,倾听圣严法师开讲因缘及默照禅……并目击了灵光示现的殊胜。「我心不宁,乞师与安!」这是禅宗二祖慧可对始祖达摩的请求和发愿。解决心的问题,就无有缠缚。
《心在何处──追随圣严法师走江湖访禅寺》这本书,乃施叔青对名师禅法得遇得求的欢喜赞叹!既为践履佛法的追求,也是当代文学的一大收获。
作者简介
施叔青,台湾鹿港人,纽约市立大学戏剧硕士,十七岁时以处女作〈壁虎〉登上文坛,写作之余并从事平剧、歌仔戏研究,曾任教于政大及淡江。一九七七年赴香港任职香港艺术中心亚洲节目部策划主任。现任东华大学驻校作家。着有《愫细怨》、《维多利亚俱乐部》、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遍山洋紫荆》、《寂寞云园》、《微醺彩妆》、《枯木开花》、《两个芙烈达.卡萝》、台湾三部曲之一:《行过洛津》等。作品曾获《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台北市文化局文学奖、上海《文汇报》散文奖
一直對佛法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感到好奇,尤其是聖嚴法師的開示,總是能在平凡中見證不凡。這本書的書名《心在何處:追隨聖嚴法師走江湖訪禪寺》,光聽就覺得很有畫面感。我總想像,跟著法師的腳步,穿梭在古老的寺院,感受那份寧靜與智慧,會是怎麼樣一番體驗?書中是否會描繪出法師在各地參訪時,與當地人互動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被法師足跡觸動過的土地,是否有著獨特的歷史與人文故事?我尤其期待能讀到,法師如何在不同的環境下,將佛法的智慧融入人間,讓佛法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問,而是人人都能實踐的生活態度。
评分「心在何處」這四個字,總是讓我陷入沉思。在步調快速的現代社會,我們時常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的心真正在哪裡。而聖嚴法師,這位我一直非常敬佩的長者,他的「心」又是如何安定的呢?這本書的書名,就如同一張地圖,引導著我去探索他走過的足跡,探訪他曾經駐足的禪寺。我希望書中能描繪出,法師如何在這些古老的道場中,尋求內心的寧靜與智慧。他也許會分享他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對人生的獨特體悟。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在追隨法師的腳步中,也找到自己心的歸處。
评分這本書名《心在何處:追隨聖嚴法師走江湖訪禪寺》,光聽就很有畫面感,彷彿能聞到寺院裡淡淡的檀香,看到法師慈祥的笑容。我一直很想知道,法師在各地行走參訪時,他的足跡都踏過了哪些有故事的地方?書中是否會介紹那些隱藏在山林間、或是在市井中的禪寺,以及它們的歷史背景與建築特色?我特別期待能讀到,法師在參訪過程中,是如何與當地的人文風情互動,他從中又觀察到了什麼,領悟到了什麼?這會是一次認識台灣各地禪寺文化的絕佳機會。
评分讀到這本書的書名,腦海中立刻浮現出許多關於聖嚴法師的畫面。他總是帶著慈悲的微笑,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闡述深刻的佛法。這次,透過「走江湖訪禪寺」的視角,我希望能看到一個更真實、更貼近日常的法師。他會如何觀察各地寺院的建築風格?對於寺院的歷史淵源,他是否會分享獨到的見解?我很好奇,在每一次的參訪中,法師的心境會有何種微妙的變化?是否會有特別讓他印象深刻的場景或人物,觸動了他的內心深處?我也期待書中能帶我一窺台灣各地許多我未曾造訪過的禪寺,了解它們的獨特之處,以及其中蘊含的佛教文化。
评分《心在何處:追隨聖嚴法師走江湖訪禪寺》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像一場心靈的旅程。我一直對法師的「心」是什麼樣的狀態很好奇,他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那份平靜與智慧?書中是否會透過他參訪各地的經歷,來展現他如何將「心」安頓在每一個當下?我期待能讀到,法師在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時,所展現出的觀察力與同理心。也許書中會描寫他如何與地方仕紳、信眾交流,或者在幽靜的寺院中,他獨自一人沉思的畫面。這些細節,我想都會是理解他「心在何處」的線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