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在海德堡相會,我們也在場 1945年夏天,一個時代的分水嶺。
二次大戰後的德國百廢待舉,一片荒蕪,南方的大學城海德堡因未遭盟軍轟炸,完好無損,於是成瞭混亂中新秩序的胚胎,使德國免於全麵性的毀滅。
為什麼是海德堡?因為這德國第一所大學創立於1386年,有自己的傳統、自己的英雄、自己的神話及自己的知識空間。
如此的「海德堡精神」,把曆史、哲學存在和所有的古老傳統帶到它的法庭前,同時質疑一切平凡的事物,尋找其新的深度和深層基礎,造就一種「嚴肅的思想遊戲」,一種「具有世界價值的意識境界」,一種「大學精神」。
尼可拉斯‧宋巴特時年22歲,剛從英國戰俘營裏齣來,在這最壞也最好的時代,踏進一個科學與文學的世界,有機會親炙大師的風采,上亞列弗德‧韋伯改寫瞭德國曆史的文化社會學、卡爾‧亞斯培剖析疚責問題、旁聽維剋多‧馮‧懷柴剋講弗洛依德;因緣際會拜訪剋羅齊、阿多諾和霍剋海默;朗讀湯瑪斯‧曼和布萊希特的作品;在圖書館讀黑格爾、馬剋思和海德格;參加讀書會,念赫塞的《玻璃珠遊戲》等;陶醉在王爾德、沙特的作品中;和師友長篇辯論「德國問題」;當然,還有不可少的辦刊物、寫文章、泡酒館、談戀愛、作大夢等
不算前言
Ι
李堡的奇蹟
小巧的大學城
當地神祇
我們的生活
再教育
剋林根泰許街的豪華沙龍
重要的朗讀之夜
《蛻變》
在橋塔中
《失落的一代》
一本小小說
在拿坡裏的剋羅齊傢中
Π
亞弗列德.韋伯
威瑪宮
來自普列騰山的男人
德國問題
卡爾.雅斯培
馬剋斯.韋伯
關於弗洛依德的研究課
三位朋友
世界的內戰與土地規劃之檔案
最後階段
從黑格爾到聖西濛
〈尾光〉
〈註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