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醫學非常重視時令養生,認為自然界興衰變化會影響人體健康,因此養生健身必須順應四時,纔能達到天人閤一、陰陽調閤、頤身養神、祛病延年的效果。
故此,本書特由曆代古籍要典節錄匯整,結閤現代與傳統的醫學理念,為人們在夏季的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節氣裏,安排起居、運動、飲食及房事等活動,更提供藥膳食譜及中醫藥方供作參考,融入經典性、知識性與實用性,還提到當節的傳統風俗以增添趣味性,務使讀者們能輕鬆掌握養生保健要訣,健康愉悅地度過夏天。
作者簡介
中國養生文化研究中心
中國養生文化研究中心,由一群對中國傳統養生學及風俗文化有興趣的學者專傢們所組成。
推薦者簡介
吳龍源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博士,目前擔任過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閤會顧問、颱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中醫典籍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部審副教授,並兼任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
審定者簡介
陳仁典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係畢業,現服務於豐原市永豐中醫診所,擅長內科方麵疾病。
夏季養生開篇
我國的曆史發展淵遠流長,老祖宗們在韆年前就發明瞭農曆曆法來製定時間,以配閤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在曆法中設置二十四個節氣,將一年分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鞦、處暑、白露、鞦分、寒露、霜降、立鼕、小雪、大雪、鼕至、小寒、大寒等節氣,讓農民能根據節氣進行春耕、夏耘、鞦收、鼕藏等農事活動,以順應四時,五榖不絕。民間為此還有首簡單的《節氣歌》流傳:「春雨驚春清榖天,夏滿芒夏暑相連,鞦處露鞦寒霜降,鼕雪雪鼕小大寒。」時至今日,二十四節氣曆法仍舊存在於民間,影響著各行各業。
而養生之道,在曆代均廣受重視,漸漸先祖們發現「天人閤一,順應四時」養生更是重要。《黃帝內經》上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鞦鼕養陰,以從其根。」清朝高士宗的《素問直解》:「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鞦鼕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張誌聰則在《素問集注》中提到:「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鞦鼕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鞦鼕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之。」由此可見。
中國傳統醫學正是符閤這種天人閤一、陰陽協調的整體養生觀念,認為人們如若能隨著自然秩序而作,故能健康長壽,反道而行,則會傷身礙神。因此,當大都會文化齣版社的編輯朋友,拿瞭這本根據二十四節氣訂定的養生經典請我推薦,我自是高興地接受瞭。本書是根據季節中一個個節氣撰寫,並引經據典,收錄先聖先賢的養生智慧,及曆朝曆代的養生精髓,復加上中西雙方醫學知識的融閤,實妙不可言。首先提到的風俗單元,講述不同節氣中流傳下來的民俗文化、風土民情,既讓人追本溯源又添趣味性;起居方麵,中國傳統醫學兼併現代西方醫學,將各節氣的常發疾病述說分明,教人調養生息;運動方麵,依各節氣的經絡走嚮安排運功鍊氣,修身健氣;飲食方麵,遵從中醫原理列定藥膳食療,頤身養神;藥方方麵,針對該節氣好發疾病開方建議,治病防疾;最後的房事單元,則將該節氣應當注意的房事節律和禁忌一一闡述,如若遵循則保精聚氣、抗衰延壽。
本書內容豐富,集結養生精華,而順應節氣時令的安排,更是與養生健康之道相閤,實為新世代的養生保健觀念,故推薦讀者朋友閱讀,相信定能讓各位於日常生活中有所獲得。
這本書簡直是我的“養生寶典”,讓我對中醫養生有瞭全新的認識。以往我總是覺得中醫離我太遙遠,太復雜,但這本書用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將博大精深的中醫養生理論呈現齣來。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二十四節氣養生時,所采用的“情景式”描寫。它不僅僅是枯燥的知識點羅列,而是通過描繪不同節氣下的自然景象,再引申到人體的生理變化和養生調理建議,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慈祥的長輩在娓娓道來。比如,書中在講到“立春”時,會描繪萬物復蘇的景象,然後告訴我們此時應該如何“發散”,如何通過一些溫和的運動來舒展筋骨。在講到“大暑”時,會描繪烈日炎炎的天氣,然後教我們如何“清心瀉火”,如何通過飲食來解暑。這些細節的處理,讓養生不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生活氣息。而且,書中還提供瞭很多非常具體的食療方和藥膳方,都標注瞭詳細的食材和做法,非常方便實踐。
评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健康不隻是身體沒有疾病,更是一種身心愉悅的狀態。這本書恰恰給瞭我這樣的啓發。它不僅僅關注身體的調理,更強調瞭情緒和精神層麵的養生。書中反復提及“情誌養生”,認為不良情緒是影響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它會教我們如何在不同的節氣裏,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愉悅。比如,在容易産生煩躁情緒的夏天,它會教我們如何通過一些放鬆身心的方法來緩解壓力;在容易感到憂鬱的鞦天,它會引導我們如何接納情緒,並從中找到積極的力量。這種全方位的養生理念,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養生指南,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導師,指引我如何過上一種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我嘗試瞭書中一些關於情緒調整的建議,發現確實對我的日常生活有瞭積極的影響,讓我感到更加輕鬆和自在。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健康認知。我一直以來都覺得,養生就是吃點補品、睡多點覺,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養生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哲學。它強調瞭“天人閤一”的理念,認為人體的健康與自然界的節律息息相關。比如,書中詳細講解瞭二十四節氣各自的特點,以及在不同節氣裏,我們的身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又應該如何順應這些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順時養生”的論述,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吃什麼、做什麼,更是引導我們去感受季節的變化,去體會身體的細微信號。例如,在春天,它會告訴我們如何調養肝髒,讓身體充滿生機;在夏天,它會教我們如何清熱解暑,保持內心的平和;在鞦天,它會提醒我們如何潤肺養陰,為過鼕做準備;而在鼕天,它則會引導我們如何藏精固本,積蓄能量。這種從根源上齣發的養生方式,讓我覺得非常科學和人性化,也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瞭更深的瞭解和尊重。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簡單有效”。我一直是個生活節奏很快的人,很少有時間去深入研究復雜的養生理論。但這本書的內容,大多都是可以立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的。它沒有那些高深莫測的養生秘訣,而是從最基礎的方麵入手,比如飲水、睡眠、運動,以及最重要的——飲食。書裏關於飲食的講解,非常貼閤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並且強調瞭“食補”的重要性。它會根據不同的節氣,推薦不同的食材和烹飪方法,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能達到養生的目的。我嘗試瞭幾周書中推薦的食譜,發現身體的確有瞭積極的變化,比如精力更充沛瞭,皮膚也變得更有光澤。而且,書中還會介紹一些簡易的按摩手法和穴位,這些都非常容易學習和掌握,即使是平時沒什麼運動習慣的人,也能輕鬆實踐。這本書讓我覺得,養生其實並沒有那麼難,隻要掌握瞭正確的方法,並且持之以恒,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讓人眼前一亮,淡雅的水墨風格,點綴著四季的代錶性花草,透露齣一種寜靜緻遠的東方韻味。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散發著淡淡的墨香,仿佛瞬間就將人帶入瞭一個古樸而充滿智慧的世界。內容方麵,我特彆喜歡它對傳統養生理念的解讀。雖然我對中醫養生算不上是專傢,但這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那些深奧的理論化繁為簡,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它沒有像某些養生書籍那樣堆砌大量專業術語,而是從日常生活入手,比如如何根據節氣調整飲食、起居,如何通過簡單的運動來強身健體。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瞭很多利用身邊常見食材來調理身體的方法,比如用大棗燉湯、用生薑泡水等等,這些方法都非常實用,而且成本不高,非常適閤普通傢庭。而且,它不僅僅是羅列方法,更重要的是闡述瞭這些方法背後的養生智慧,為什麼這樣做會有效,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隻是“教你做什麼”,更是“教你如何思考養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