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时令养生,认为自然界兴衰变化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养生健身必须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天人合一、阴阳调合、颐身养神、祛病延年的效果。
故此,本书特由历代古籍要典节录汇整,结合现代与传统的医学理念,为人们在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节气里,安排起居、运动、饮食及房事等活动,更提供药膳食谱及中医药方供作参考,融入经典性、知识性与实用性,还提到当节的传统风俗以增添趣味性,务使读者们能轻松掌握养生保健要诀,健康愉悦地度过夏天。
作者简介
中国养生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养生文化研究中心,由一群对中国传统养生学及风俗文化有兴趣的学者专家们所组成。
推荐者简介
吴龙源医师,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博士,目前担任过中华民国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顾问、台北市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中华民国中医典籍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民国传统医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部审副教授,并兼任中国医药大学副教授。
审定者简介
陈仁典医师,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毕业,现服务于丰原市永丰中医诊所,擅长内科方面疾病。
夏季养生开篇
我国的历史发展渊远流长,老祖宗们在千年前就发明了农历历法来制定时间,以配合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在历法中设置二十四个节气,将一年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节气,让农民能根据节气进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农事活动,以顺应四时,五谷不绝。民间为此还有首简单的《节气歌》流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历法仍旧存在于民间,影响着各行各业。
而养生之道,在历代均广受重视,渐渐先祖们发现「天人合一,顺应四时」养生更是重要。《黄帝内经》上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清朝高士宗的《素问直解》:「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张志聪则在《素问集注》中提到:「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医学正是符合这种天人合一、阴阳协调的整体养生观念,认为人们如若能随着自然秩序而作,故能健康长寿,反道而行,则会伤身碍神。因此,当大都会文化出版社的编辑朋友,拿了这本根据二十四节气订定的养生经典请我推荐,我自是高兴地接受了。本书是根据季节中一个个节气撰写,并引经据典,收录先圣先贤的养生智慧,及历朝历代的养生精髓,复加上中西双方医学知识的融合,实妙不可言。首先提到的风俗单元,讲述不同节气中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风土民情,既让人追本溯源又添趣味性;起居方面,中国传统医学兼併现代西方医学,将各节气的常发疾病述说分明,教人调养生息;运动方面,依各节气的经络走向安排运功鍊气,修身健气;饮食方面,遵从中医原理列定药膳食疗,颐身养神;药方方面,针对该节气好发疾病开方建议,治病防疾;最后的房事单元,则将该节气应当注意的房事节律和禁忌一一阐述,如若遵循则保精聚气、抗衰延寿。
本书内容丰富,集结养生精华,而顺应节气时令的安排,更是与养生健康之道相合,实为新世代的养生保健观念,故推荐读者朋友阅读,相信定能让各位于日常生活中有所获得。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养生宝典”,让我对中医养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我总是觉得中医离我太遥远,太复杂,但这本书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理论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二十四节气养生时,所采用的“情景式”描写。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点罗列,而是通过描绘不同节气下的自然景象,再引申到人体的生理变化和养生调理建议,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慈祥的长辈在娓娓道来。比如,书中在讲到“立春”时,会描绘万物复苏的景象,然后告诉我们此时应该如何“发散”,如何通过一些温和的运动来舒展筋骨。在讲到“大暑”时,会描绘烈日炎炎的天气,然后教我们如何“清心泻火”,如何通过饮食来解暑。这些细节的处理,让养生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非常具体的食疗方和药膳方,都标注了详细的食材和做法,非常方便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淡雅的水墨风格,点缀着四季的代表性花草,透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东方韵味。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瞬间就将人带入了一个古朴而充满智慧的世界。内容方面,我特别喜欢它对传统养生理念的解读。虽然我对中医养生算不上是专家,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深奥的理论化繁为简,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它没有像某些养生书籍那样堆砌大量专业术语,而是从日常生活入手,比如如何根据节气调整饮食、起居,如何通过简单的运动来强身健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很多利用身边常见食材来调理身体的方法,比如用大枣炖汤、用生姜泡水等等,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而且成本不高,非常适合普通家庭。而且,它不仅仅是罗列方法,更重要的是阐述了这些方法背后的养生智慧,为什么这样做会有效,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只是“教你做什么”,更是“教你如何思考养生”。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疾病,更是一种身心愉悦的状态。这本书恰恰给了我这样的启发。它不仅仅关注身体的调理,更强调了情绪和精神层面的养生。书中反复提及“情志养生”,认为不良情绪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会教我们如何在不同的节气里,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愉悦。比如,在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的夏天,它会教我们如何通过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在容易感到忧郁的秋天,它会引导我们如何接纳情绪,并从中找到积极的力量。这种全方位的养生理念,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养生指南,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导师,指引我如何过上一种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我尝试了书中一些关于情绪调整的建议,发现确实对我的日常生活有了积极的影响,让我感到更加轻松和自在。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健康认知。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养生就是吃点补品、睡多点觉,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养生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它强调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节律息息相关。比如,书中详细讲解了二十四节气各自的特点,以及在不同节气里,我们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顺应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顺时养生”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吃什么、做什么,更是引导我们去感受季节的变化,去体会身体的细微信号。例如,在春天,它会告诉我们如何调养肝脏,让身体充满生机;在夏天,它会教我们如何清热解暑,保持内心的平和;在秋天,它会提醒我们如何润肺养阴,为过冬做准备;而在冬天,它则会引导我们如何藏精固本,积蓄能量。这种从根源上出发的养生方式,让我觉得非常科学和人性化,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尊重。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简单有效”。我一直是个生活节奏很快的人,很少有时间去深入研究复杂的养生理论。但这本书的内容,大多都是可以立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的。它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养生秘诀,而是从最基础的方面入手,比如饮水、睡眠、运动,以及最重要的——饮食。书里关于饮食的讲解,非常贴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并且强调了“食补”的重要性。它会根据不同的节气,推荐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达到养生的目的。我尝试了几周书中推荐的食谱,发现身体的确有了积极的变化,比如精力更充沛了,皮肤也变得更有光泽。而且,书中还会介绍一些简易的按摩手法和穴位,这些都非常容易学习和掌握,即使是平时没什么运动习惯的人,也能轻松实践。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生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