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录当代日本学者论述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之论文六篇,以供学界作为研究此阶段日本儒学史之津筏。所选录之论文,包括渡边浩教授论述近世中、日儒学史之异同;黑住真教授论述儒学与日本社会之关系;平石直昭教授对初期丸山真男及吉川幸次郎二人徂徕论之批判;?本雅史教授对折衷学、正学派朱子学之检讨;本乡隆盛教授对水户学研究现况之论述以及宫城公子教授对日本近代化与儒教主体之探讨等。各篇论文均引证详实,论点深入,可代表当代日本思想史主流学者之学风,值得中文学界参考。
序…………………………………………………………………………………黄俊杰 i
导言………………………………………………………………………………徐兴庆 v
壹、儒学史异同的解释:「朱子学」以后的中国与日本……………………渡边浩 1
贰、儒学与近世日本社会………………………………………………………黑住真 41
参、战中、战后徂莱论批判:以初期丸山、吉川两学说的检讨为中心…平石直昭 99
肆、十八世纪后半期儒学的再检讨:以折衷学、正派学朱子学为中心…?本雅史 175
伍、藤田幽谷〈正名论〉的历史地位:水户学研究的现况………………本乡隆盛 203
陆、日本的近代化与儒教的主体……………………………………………宫城公子 243
跋…………………………………………………………………………………张宝山 279
着者、译介……………………………………………………………………………… 281
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日本精神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儒学在日本土地上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独特而璀璨的花朵。书中的文字,既有学者般的严谨求证,又不失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仿佛作者正坐在我身边,为我细细讲述那段漫长的思想演变史。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不同学派之间细微差异的辨析,那些在普通读者眼中可能微不足道之处,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逻辑清晰,脉络分明。我尤其对书中对“阳明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力的描述印象深刻。作者不仅勾勒了阳明学在日本早期受到欢迎的原因,还探讨了它如何逐渐演变为更具日本本土特色的思想流派,甚至影响了后来的明治维新。这种跨越时代的思想传承与演变,读来令人拍案叫绝。此外,书中对儒学与日本佛教、神道教等本土信仰之间关系的探讨,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不同思想体系之间并非总是排斥,而是在相互碰撞中寻求共存与融合。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内圣外王”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在日本德川时代,它被赋予了多么具体的实践意义。书中的章节,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日本儒学在统治阶层与民众之间的传播路径,以及它如何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基石。我尤其对关于“忠孝”观念在日本社会中的演变和解读感到着迷。作者没有简单地将之视为外来文化,而是细致地展现了日本本土文化如何吸收、改造并内化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并最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伦理体系。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妙。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对武士阶层道德规范的探讨,让我看到了儒学如何在特定社会群体中被解读和应用,以达到其政治和道德上的双重目标。同时,书中也提及了一些对主流儒学思想的质疑和批判,这让整本书的论述更加客观和全面,避免了陷入单一化的叙事。对于希望了解德川时代日本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其精神内核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窗口。
评分这本书为我揭示了德川时代日本社会秩序背后那股强大的思想驱动力,而这股力量的核心便是儒学。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将复杂的学术理论,通过生动的史料和抽丝剥茧的分析,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礼”在日本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所吸引。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阶层、不同场合下,“礼”是如何被理解和实践的,它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道德修养的体现。这种对“礼”的深入解读,让我看到了儒家思想在日本社会中如何被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同时,书中对不同学派的兴衰以及思想流变的细致考察,也让我领略到了思想史的波澜壮阔。那些曾经影响深远的思想,如何在时代变迁中被重新解读、扬弃或继承,这一切都充满了历史的张力。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德川时代日本社会文化,并洞察其思想根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评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读起来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学术著作。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快餐式的历史读物,而是邀请你一同深入到德川时代日本思想的肌理之中。作者的论证思路清晰,层层递进,每一次的观点都建立在前文扎实的史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上,让人不得不信服。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儒学对日本教育体系形成的影响这一部分。书中的分析让我意识到,德川时代日本社会的整体性进步,并非仅仅依赖于技术或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一套经过儒学洗礼的价值体系在教育中的渗透。从私人讲学到官学体系,儒家思想是如何被融入教材,如何塑造年轻一代的品德与价值观,这些细节的展现,让我对“文化基因”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儒学实践的对比分析,也让我看到了日本在接受和发展儒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从一个更宏观、更深邃的角度去理解日本的过去。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日本历史上那个辉煌时代的全新视角!我一直对日本文化颇感兴趣,但总觉得德川幕府时期,尤其是其思想根源,总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这本书,像一把钥匙,让我得以窥探到那段时期日本社会背后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儒学。从书中的论述中,我感受到了不同学派的碰撞与融合,以及儒学如何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从政治统治到民间教化,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记。作者的考证严谨,引用的史料丰富,常常让我惊叹于古人在看似朴素的生活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历史对话,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重要人物的分析,比如那些在儒学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作者不仅梳理了他们的思想体系,还探讨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他们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们又如何反过来塑造了当时的日本社会。这种双向互动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入。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激发读者深度思考,并带来丰厚精神享受的著作,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哲学、乃至日本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