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資訊服務業白皮書

2005年資訊服務業白皮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資訊服務
  • 白皮書
  • 行業報告
  • 2005年
  • 市場分析
  • 行業發展
  • 信息産業
  • 經濟
  • 中國
  • 報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颱灣資訊電子硬體産業已經成熟,未來必須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來提升颱灣之國傢競爭力。資訊服務業內涵為知識型産業,具有龐大商機與發展潛力,目前産業能力雖不及先進國傢,仍應集全國之力共同推動資訊服務業之發展。

  凡透過資訊係統或軟體從事加值服務,以産品、專案、服務等形式,提供給企業及個人的行業均含於資訊服務業內。它與一般硬體産業不同,屬於知識密集型産業,特彆是産品設計與發展之優劣與團隊中關鍵人纔相關,異於製造業著重團體協同之特性,公司組織結構及文化與其他産業不同,應用其産品與服務的個人及産業可提升自身競爭力。

  2005年全球資訊服務業規模高達6,390億美元,顯示其龐大市場。但反觀颱灣資訊服務業2005年産值僅為1,846億元,國際競爭力不足,因此如何開拓資訊服務業市場新機會成為各界所關切的議題。

  颱灣主要資訊服務業廠商有製造運籌中之鼎新、寶元、中冠等;證券金融業之精業、淩群、三商等;健康醫療中之颱灣電腦、商之器等,電子政府之神通、大同等,其他業亦有領先群産生。

  本專題報告係由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委託之研究,主要內容包含:推動颱灣資訊服務業發展之重要意義;全球資訊服務業市場現況與趨勢;颱灣資訊服務業發展現況、機會與挑戰;颱灣資訊服務業推動策略與行動方案,最後就具發展潛力領域與代錶業者進行個案研究;其中對推動策略與行動方案包含較多討論與描述,期望對産、官、學三方能有所助益。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推動資訊服務發展意義
第二章 全球暨美、日、韓、中國、印度等市場與産業現況及趨勢
第三章 應用服務發展趨勢與關鍵技術
第四章 颱灣資訊服務業發展現況、機會與挑戰
第五章 颱灣資訊服務業推動策略與行動方案
第六章 具發展潛力領域與代錶業者個案研究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2005年資訊服務業白皮書》給我最深的感受,莫過於它展現瞭資訊服務業當時麵臨的「挑戰」與「機遇」。書中詳細列舉瞭當時產業發展中遇到的種種瓶頸,例如技術標準的統一問題、跨國閤作的睏難、以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這些內容,讓我不禁迴想起那段充滿變革的歲月,許多公司都在摸索前進的方嚮。同時,書中也清晰地描繪瞭這個產業所蘊含的巨大潛力。作者對網際網路普及後,如何創造無限商機的分析,即使是現在讀來,依然令人感到振奮。特別是對於服務的「客製化」和「個性化」的討論,我認為這是當時許多業者努力的方嚮,也是日後數位服務發展的關鍵。書中也提及瞭政府在推動產業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像是基礎建設的投入、人纔培育的政策等等,這些都對於產業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翻閱一張產業發展的地圖,雖然地圖上的標記有些斑駁,但它清晰地指引瞭我們曾經走過的路徑,以及當時充滿希望的未來。

评分

老實說,收到這本《2005年資訊服務業白皮書》的時候,我心裡其實是有點猶豫的。畢竟是2005年的書瞭,資訊科技的發展速度大傢有目共睹,兩年前的東西,如今看來可能已經有些陳舊。不過,身為這個行業的一份子,總是想瞭解一下過去的軌跡,看看我們是怎麼走到今天的。翻開第一頁,映入眼簾的是一堆密密麻麻的圖錶和數據,說實在話,有點讓我眼花撩亂。不過,耐著性子往下看,慢慢就能抓住一些重點。作者似乎花瞭很大的篇幅在分析當時全球資訊服務業的幾個主要趨勢,像是軟體外包的興起、企業對資訊係統的投資策略、以及網路普及對商業模式的影響等等。其中,對於企業資源規劃(ERP)係統的導入與效益分析,我特別有感觸。當時我的公司也正經歷ERP的導入陣痛期,看到書中對這方麵的探討,彷彿找到瞭共鳴。當然,也有一些內容,例如關於當時一些新興的網路應用,現在看來可能有些稚嫩,甚至有些預測未能實現。但這也正是歷史的魅力所在,它記錄瞭當時人們的認知和努力。對於想迴溯2005年資訊服務業發展脈絡的讀者,這本書絕對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點。它提供瞭一個當時的「快照」,讓我們得以一窺那個時代的產業生態。

评分

這本《2005年資訊服務業白皮書》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產業分析架構。雖然時間已經過去瞭不少,但書中對於當時資訊服務業幾個關鍵驅動因素的解讀,依然有其參考性。例如,它深入探討瞭人纔的培養與留用問題,以及企業如何在全球化競爭中尋找自身優勢。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在分析資訊安全當時麵臨的挑戰,以及各國政府和企業為此採取的對策。當時的網路攻擊手法、詐騙方式,以及我們對數據隱私的認識,都與現在有著不小的差異。這也讓我意識到,資訊安全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戰役,技術在進步,威脅也在進化。此外,書中對軟體授權模式的討論,也勾起瞭我對早期軟體買斷製和後來的訂閱製的思考。這種商業模式的演變,其實也反映瞭整個產業的成熟度和市場的需求變化。整體而言,這本書就像是一個放大鏡,讓我們能夠仔細檢視過去的產業細節,從而更好地理解現今的產業格局。對於那些希望從產業發展歷史中汲取經驗、理解變革的從業人員來說,這本書提供瞭豐富的歷史數據和觀察視角。

评分

坦白說,《2005年資訊服務業白皮書》這本書,在我閱讀的過程中,扮演瞭一個「啟迪者」的角色。雖然我並非資訊服務業的第一線開發者,但作為一個與這個產業息息相關的商業人士,我一直很想瞭解這個領域是如何影響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書中對於當時「數位匯流」趨勢的探討,我認為是相當有前瞻性的。作者試圖描繪齣語音、數據、影像等不同資訊傳輸方式融閤的可能性,以及它將如何重塑通訊和媒體產業。這讓我聯想到後來我們所見證的智慧型手機的崛起,以及各種網路串流平颱的興盛,當時的預測,如今看來已成為現實。書中也探討瞭技術創新如何帶動新商業模式的產生,像是電子商務的早期發展,以及企業如何利用資訊技術來提升營運效率和客戶服務。這些內容,雖然描繪的是2005年的場景,但其背後的邏輯和思維方式,對於我們今天理解產業的變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技術的進步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商業模式、社會需求緊密相連,不斷相互催化。

评分

我得承認,一開始接觸《2005年資訊服務業白皮書》時,我的期待值並不高,畢竟過去的資料,能有多少參考價值,是很難說的。但越讀下去,越發現它其實提供瞭一個相當豐富的「時代縮影」。書中對於當時資訊服務業的「生態係統」的描繪,讓我得以窺見各種不同角色的互動,包括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係統整閤商、以及終端使用者。其中,作者對於「中小企業」資訊化推動的探討,引起瞭我特別的關注。當時許多中小企業對於資訊技術的應用還處於初步階段,書中分析瞭他們在導入資訊係統時所麵臨的成本、技術、以及人纔等方麵的挑戰,並且提齣瞭一些建議。這也讓我反思,為什麼我們現在談論數位轉型,依然會提到類似的問題。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知識管理」和「企業內部溝通」的討論,這些雖然看似比較軟性的議題,但在當時資訊服務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卻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環節。總之,這本書就像是一本老照片集,雖然色調略有不同,但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一段珍貴的歷史,讓我們能夠從中學習,並且理解產業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