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唐代传奇研究》的续集,内容包括〈从传奇看唐代妇女〉、〈从传奇看唐代士族〉、〈从传奇看元和文坛〉、〈元和时代文章宗主〉、〈论唐代士风〉、〈许浑和他的丁卯集〉、〈唐代传奇中的诗〉等,是研究中国文学者不可不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刘瑛
字慢卿,一名纯禧,江西南昌人。台大法学士,民国四十六年进入外交部工作,迄八十六年辞职。任职四十年间,由荐任科长、简任司长,爬升至特任代表。驻泰时曾安排李总统一行四十人访泰,李总统与泰王晤谈甚欢。任驻约旦代表时,又安排李总统一行四十人访约旦,且住王宫中,故有福将之称。一生研究唐代传奇,兼及唐代文学史,并在报章杂志上发表论文、小说、散文约二百篇,退职后仍以读书、写作自娱。
从传奇看唐代妇女
从传奇看唐代士族
从传奇看元和文坛
元和时代文章宗主
论唐代士风
许浑和他的丁卯集
唐代传奇中的诗
从装帧上看,这本书的用纸相当不错,拿在手中有一种温润的手感,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翻阅的学术著作来说,无疑增加了阅读的愉悦度。我一直对唐代小说,特别是其中的传奇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它们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民间故事的生动性,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对这一领域更深入、更细致的探讨。我希望作者能够跳出传统的叙事框架,从一些新颖的角度切入,比如文学史、社会史、乃至民俗学的视角,去挖掘唐代传奇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许可以通过对某一位作家、某一部作品的深度剖析,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士人的心态,甚至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图景。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挑战一些既定的学术定论,或者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注入新的生命力,让这些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光彩。
评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续集”的身份。这意味着它承载着前作未竟的事业,也可能是在前作基础上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升华。我一直认为,对于一个庞大的研究领域,分期、分阶段地深入探讨是必不可少的。我很想知道,这本书究竟在唐代传奇研究的哪些方面进行了“续集”式的拓展?是挖掘了更多未曾被重视的文本?还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更细致的辨析和补充?亦或是开辟了全新的研究路径,比如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将唐代传奇与其他国家的叙事传统进行对比?我更希望作者能够通过严谨的学术论证,呈现出唐代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它在后世文学创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或许能成为我深入理解唐代传奇的又一个重要阶梯,帮助我站在更高的学术视野上,审视这片丰富多彩的文学天地。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着实让我有些意外,沉甸甸的一本,拿在手里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学术分量。封面设计朴实无华,却又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正如书名所暗示的那样,它绝非泛泛而谈,而是对唐代传奇这片广袤文学沃土的深入耕耘。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要一窥究竟。我尤其关注作者在考据方面的严谨性,毕竟唐代历史文献的散佚与真伪辨别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难点。书中会不会引用那些鲜为人知的史料?会不会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具说服力的新见解?这些都是我期待看到的。而且,作为“续集”,它在前作的基础上,必然会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让我对其研究视野和学术贡献充满了好奇。我希望它能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些风云变幻的大唐岁月,去体味那些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张通往盛唐文化的精美地图,指引着我进一步探索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宝藏。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映视我眼帘的是其沉静而内敛的书名:《唐代传奇研究(续集)》。这种命名方式本身就透露出一种学术的严谨与审慎,仿佛是作者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次更为深入的探索与补充,而非标新立异的哗众取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延续前作的学术精神,在唐代传奇这一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文学领域,为我们带来新的发现和认识。例如,在对传奇文本的细读方面,作者是否能够发掘出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揭示出那些文本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在对传奇的分类与演变轨迹的梳理上,是否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脉络和更具说服力的论证?抑或是,在将唐代传奇置于更广阔的文学史或文化史背景下进行考察时,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为我理解唐代传奇的一扇新窗户,从中窥见更丰富的历史肌理和更动人的艺术光华。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专业性和厚重感。它并非那种轻松易读的消遣读物,而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学术专著。书名中的“唐代传奇”四个字,已经足够吸引那些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中古时期小说感兴趣的读者。我个人一直认为,唐代传奇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早期零散的笔记体向更加成熟的叙事体迈进。这本书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对传奇的起源、发展、主要作家、代表作品,以及其文学特征、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那我将非常欣喜。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够关注一些较为冷门的作品,或者是在某些著名作品的解读上,能有独到之处,提出一些不同于主流的观点,从而引发读者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