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除探讨企业伦理制度外,并附上了四十二篇个案,读者可以根据章节所指派的讨论个案,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相信这样会使得学习效果更加事半功倍。其内容之丰富与系统性的分析,适合大专院校之学生或企业界的人士仔细品尝与阅读,对于有心学习企业伦理的读者来说,实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书特色
1.以利害关系人管理为架构,着重探讨企业对内外部利害关系人群体的社会与伦理责任。
2.以中文平舖直叙的将原味呈现,加上练达的文辞和清晰的架构,让读者一目了然并了解其精华所在。
3.提供42篇个案,为教授和学生提供实务的教材,以利进一步深入探讨书中相关的议题和观点。
4.内容丰富且具系统性的分析,对于有心学习企业伦理的读者来说,本书实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Part1 企业、社会和利害关系人
Part2 公司利害关系人绩效之策略管理
Part3 企业伦理与管理
Part4 外部利害关系人的相关议题
Part5 内部利害关系人的相关议题
辅助教材光碟
个案1-42
案例1 Wal-Mart:小镇商人的噩运
案例2A The Body Shop国际有限公司
案例2B The Body Shop的广告
案例3A The Body Shop的形象受损
案例3B The Body Shop国际有限公司(1998~2004年)
案例4 遭遇一场爆炸事故
案例5 Martha Stewart:是自由交易还是内线交易?
案例6 关键措辞案例 (A)
案例7 要不要录用?
案例8 在高尔夫球场上吹牛,是否意味着在商场上也一定吹牛?
案例9 差旅费阴谋
案例10 虚构的支出
案例11 家族企业
案例12 P2P与智慧财产权之争
案例13 猪只器官移植是否该上市?
案例14 有毒的玉米卷?谈基因改造食品
案例15 洪多市的污染
案例16 全球(不)平等?Merrill Lynch的性别歧视
案例17 NIKE
案例18 解除管制:电话订价之争
案例19 CALA报告:进行游说的道德责任
案例20 直销:促销药品的争论
案例21 当烈酒和啤酒碰在一起……
案例22 菸草业的新抗争
案例23 大药厂的行销策略
案例24 Firestone与Ford经历一场轮胎胎纹崩裂的惨剧
案例25 举世闻名的咖啡伤人案
案例26 哈德逊河的清理与GE电气公司
案例27 安全?安全为何?
案例28 许可的排放量太少还是过多?
案例29 Betaseron的决定(A)
案例30 道德困境:理智与心
案例31 全球最大零售商Wal-Mart及其员工:有效的管理者还是卑劣的雇主?
案例32 「归属公司寿险」:精明的企业作法还是阴险的诡计?
案例33 遭解雇的女服务生
案例34 职场暴力冲突事件:谁该负责?
案例35 基于员工安全还是因为歧视而拒送披萨?
案例36 员工下班后的行为表现:Peter Oiler案
案例37 依外貌选择员工的作法是不合理还是歧视?
案例38 上司的骚扰
案例39 Cracker Barrel Old Country Store商店
案例40 茱蒂案
案例41 纽约证交所主席Dick Grasso:薪水太高有罪吗?
案例42 社会改革还是利己行为?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用了一种很沉稳的墨绿色,配上金色的烫字,第一眼看过去就给人一种很专业、很厚重的感觉。书名《企业伦理》字迹清晰,排版大方,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书籍。我拿到手的时候,它还有一层塑封,拆开后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这种细微的触感和气味,在数字时代已经很难得了,让人觉得这是一本真正值得细细品读的书。我一直以来对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都挺好奇的,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如何才能做到既追求利润,又兼顾社会责任,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猜这本书的内容,一定不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会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企业伦理的核心概念。我特别想知道,在台湾的企业实践中,有哪些成功的案例或者值得借鉴的经验,这本书会不会触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从它的外在呈现来看,这本书已经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兴趣,并且让我对它将要带来的知识和启发,抱有很高的期望。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企业的形象,不只是靠广告宣传塑造的,更重要的是它在经营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品格。就像一个人一样,你可以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企业伦理》这本书,我想可能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剖析企业的“品格”吧。我比较好奇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一些比较尖锐的话题,比如说,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如何避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又或者,当企业的产品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时,应该如何负责任地向消费者沟通?这些都是我平时思考和关心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建议,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空泛的道理上。如果能结合一些台湾本土的案例,比如过去发生的一些有争议的企业行为,并进行深入分析,那就更好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更健全的判断标准,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一个企业。
评分读这本书之前,我其实对“企业伦理”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比较模糊的。我总是觉得,企业嘛,最重要的就是赚钱,只要不违法,不就行了吗?但是后来,我开始接触到一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看到一些负面新闻,比如黑心油事件,或是某些企业对员工的刻薄对待,就让我开始反思。我慢慢意识到,一个企业的光鲜亮丽,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代价。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企业伦理》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我特别想了解,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有道德”的企业行为?这种道德标准,是普世的,还是会因为文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说,在台湾,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家普遍的期待是什么?跟其他地方相比,有哪些特别之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企业伦理有一个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道义层面,而是能够理解它对于企业自身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长久发展,并且受到社会尊重的企业特别感兴趣。我总觉得,这样的企业,一定是有它的独到之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上的成功,更在于它内在的驱动力,它所秉持的价值观。《企业伦理》这本书,我想应该就是探讨这种“软实力”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一个企业的伦理规范,是如何内化到企业的文化中,并最终影响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的。我尤其想知道,对于一家在台湾成长起来的企业,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其伦理的底线,甚至是将伦理转化为一种竞争优势。这本书会不会介绍一些具体的管理工具或者方法,帮助企业建立起有效的伦理监督和激励机制?如果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股东利益、员工福祉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真知灼见,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我平常工作就和一些企业打交道,常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尤其是在涉及到利益冲突、信息披露或是员工权益的时候。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总会让人感到有些无力,因为很多时候,法律条文可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说,即使有规定,也存在解释的空间。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更清晰的指引,帮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好“度”。《企业伦理》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好像是为我这样的需求量身定做的。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不是单纯讲理论,而是能结合实际案例,甚至是一些“灰色地带”的分析的书。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比如,在大陆和台湾的企业合作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和伦理观念上的冲突?又或者,当企业面临环保压力和生产效率之间的抉择时,应该如何做出更符合长远利益的决策?如果能有这方面的深入剖析,那对我的工作将会有极大的帮助。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游刃有余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