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结构分析:基础与实例演练(附试用版及范例

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结构分析:基础与实例演练(附试用版及范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有限元分析
  • MSC
  • Patran
  • MSC
  • Nastran
  • 结构分析
  • 工程分析
  • 数值计算
  • 力学
  • 仿真
  • 案例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针对 MSC.FEA 2005 所推出的丛书,为市场上同类型书籍之最新产品,作者以初学者的角度,配合MSC.FEA 2005 版本为主要架构所着而成。其特色乃是以清晰明白的视窗物件及图示,配合上浅显易懂的文字叙述,相信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够非常快速的融入有限元素结构分析的领域之中。随书附赠试用版及范例光碟片,读者可立即安装配合操作学习。本书适用对象十分广泛,不论是各私立大学、科大之机械系,修习CAE相关课程之学生,或是电脑辅助工程分析之相关从业人员,都很适合自习以及进修之用,相信必定能够对您的工程分析能力及降低成本上有所助益。

本书特色

  1.本书以MSC.FEA2005来撰写,为同类相关软体之最新书籍。

  2.以初学者的角度来撰写,上手容易,辅以本书之范例光碟,相信能够使读者更加的易学易懂。

  3.本书可适用于大学理工相关科系CAE课程教学使用。

  4.本书亦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自学自修之用。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提供的书名(《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结构分析:基础与实例演练(附试用版及范例)》)的图书简介,此简介不包含任何关于该书具体内容的描述,而是侧重于介绍有限元分析(FEA)领域本身、相关软件工具的背景,以及进行此类学习和应用时通常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和职业发展方向。 --- 结构工程中的数值模拟:进阶实践与理论构建 在现代工程设计与制造领域,对复杂结构进行精确的性能评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解析解法在处理几何形状不规则、材料属性非线性或载荷条件复杂的工程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基于数值方法的结构分析技术,特别是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已成为支撑土木、航空航天、机械、汽车等多个高科技工业领域的核心工具。 本导读旨在为致力于掌握结构数值模拟技术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及高级学生提供一个深入理解该领域前沿发展和核心实践的视角。我们将聚焦于如何构建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将其高效地转化为实际工程解决方案的能力。 一、数值分析的理论基石与方法论 理解任何高级工程软件的有效应用,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之上。结构数值模拟不仅仅是软件操作,更是一种基于物理规律的抽象化和离散化过程。 1. 经典力学与材料行为的重塑: 结构分析的起点在于对连续体进行建模。这要求深入理解弹性力学、塑性力学以及蠕变理论等核心概念。在数值模拟中,我们需要关注本构关系的选取——如何准确地描述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失效过程。例如,对于金属材料,我们需要区分线弹性、弹塑性(如涉及屈服准则和硬化规律)乃至超弹性行为。对于复合材料,则需要掌握层合板理论和界面失效的分析方法。 2. 有限元法的核心算法: 数值模拟的“引擎”是有限元法。掌握其原理意味着理解变分原理(如虚功原理、哈密顿原理)如何转化为代数方程组 $[K]{u} = {F}$。关键的学习点包括: 形函数(Shape Functions): 如何在单元内部插值求解域内的位移场,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插值函数以保证分析的收敛性和精度(如线性、二次单元的选择)。 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无论是处理一维梁、二维板壳还是三维实体,如何通过数值积分(如高斯积分)精确计算局部刚度矩阵。 网格划分(Meshing): 网格的质量和密度直接影响解的精度。学习如何识别和处理网格畸形、过度细化区域,以及如何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Mesh Convergence Study)。 3. 求解策略与稳定性: 结构分析问题并非总是线性的。在处理大变形、接触、冲击或非线性材料行为时,需要采用迭代求解策略。深入理解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及其修正方法在隐式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同时需关注收敛判据的设置与判断。 二、多物理场耦合与高级分析范畴 现代工程问题往往超越了单一的静力学范畴。专业工程师需要具备将多种物理现象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的能力。 1. 动力学分析的维度: 结构对时变载荷的响应是动态分析的核心。这包括模态分析(确定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这是避免共振的基础)、谱分析(响应谱法),以及时间域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如碰撞、爆炸响应)。对阻尼特性的准确定义(如瑞利阻尼)是动力学分析精度的重要保证。 2. 热-结构耦合分析: 在涉及高温环境、焊接、摩擦或热循环的场景中,温度场的变化会导致结构产生热应力。学习如何进行顺序耦合(先求解热场再施加到结构分析中)或全耦合分析,以准确预测热致变形和疲劳损伤。 3. 接触与碰撞算法的精妙: 在装配体或多部件系统中,接触是普遍存在的复杂交互。理解不同的接触算法(如罚函数法、增广拉格朗日法)及其对计算成本和精度的影响,是进行复杂装配分析的关键。对非光滑接触(如摩擦、穿透)的处理能力直接体现了分析师的水平。 三、工程实践中的数据流与验证标准 先进的分析工具是实现上述理论的桥梁,但工具的使用必须遵循严格的工程流程。 1. 前处理流程的标准化: 从几何体的简化与修复(Topology Cleanup),到定义材料属性、边界条件(约束)和载荷工况,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规划。这要求分析人员能熟练地在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之间架起高效的桥梁,确保载荷和约束被正确地映射到真实世界的作用点。 2. 后处理与结果的可视化解读: 分析的最终价值在于对结果的有效解读。这包括但不限于应力云图、变形放大、变形量计算、接触力的评估。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将数值结果与工程标准(如许用应力、疲劳寿命预测标准)进行对比的能力,从而判断结构是否“安全”或“优化”。 3. 结果验证与校准(Validation and Benchmarking): 任何复杂的数值模型都必须经过验证。这包括与简化的解析解进行对比(Benchmarking),与实验测试数据(如应变片测量数据)进行比对和校准。掌握如何系统地分析误差来源,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研究,是确保分析结果具有工程可信度的核心要求。 四、职业发展与前沿展望 掌握了扎实的有限元分析能力,意味着能够胜任高精度的工程设计、故障分析、优化设计等核心岗位。未来的结构分析将更加侧重于智能化和效率化,例如: 拓扑优化(Topology Optimization): 如何利用迭代算法在满足载荷和约束条件下,自动生成最优化的结构形状。 多尺度分析(Multi-scale Modeling): 桥接微观材料行为与宏观结构响应的集成方法。 数据驱动的模拟: 结合机器学习与有限元,加速迭代过程,并提高复杂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本领域要求从业者不仅是工具的使用者,更是问题的定义者和解决方案的设计者。通过对基础理论的透彻理解和对实践流程的严格遵循,才能真正驾驭现代结构数值模拟的强大力量。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开始学习之前
1-2 MSC. Software与MSC.FEA简介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MSC.FEA 环境设定
2-1 如何开始
2-1-1 启动与结束MSC. FEA
2-1-2 建立、开启与关闭资料库档
2-1-3 New Model Preferences 对话框
2-2 设定Utilities
2-3 背景颜色设定
2-3-1 方法一
2-3-2 方法二
2-4 建立自己的材料库
2-5 滑鼠的使用
2-6 HELP的使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MSC.FEA介面说明
3-1 使用者介面
3-2 图形编辑视窗
3-3 功能表列
3-4 工具列
3-5 应用程式工具列
3-6 历史窗口和命令列
3-7 影像撷取
3-8 报告档产生
3-9 列印
3-10 对话框的说明
3-11 Select Menu
3-12 资料输入格式
3-13 档案格式
3-14 CAD软体输入介面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本观念
4-1 单位
4-2 座标系统
4-3 几何
4-4 布林运算
4-5 元素
4-6 网格自动产生器
4-7 自由度、负载与边界条件及 Load Cases
4-7-1 自由度、负载与边界条件
4-7-2 Load Cases
4-8 材料
4-9 场
4-10 求解类型
4-11 后处理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桿元素
5-1 桿元素
5-2 教学范例: 圆桿的应力、应变与位移分析
5-3 教学范例:圆桿的扭转分析
5-4 教学范例:圆桿的热应力分析
5-5 教学范例:平面桁架分析
练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樑元素结构分析
6-1 樑元素
6-2 教学范例:承受分佈负载与集中负载的悬臂樑挠曲分析
6-3 教学范例:承受抛物线型分佈负载的简支樑挠曲分析
6-4 教学范例:悬臂樑的正规模态分析
6-5 教学范例:柱的挫屈分析
练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板壳元素结构分析
7-1 板壳元素
7-2 教学范例:圆孔板的应力分析
7-3 教学范例:圆板的正规模态分析
练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弹簧、阻尼、质量元素结构分析
8-1 弹簧元素
8-2 阻尼元素
8-3 质量元素
8-4 教学范例:双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的自然频率分析
8-5 教学范例:单自由度扭振系统的自然频率分析
8-6 教学范例:携带集中质量之樑的频率响应分析
8-7 教学范例:单自由度弹簧-阻尼-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
8-8 教学范例:单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的强迫振动分析
练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实体元素结构分析
9-1 实体元素
9-2 教学范例:3D平板的应力分析
练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常用几何建模功能说明表
附录B 常用几何编辑功能说明表
附录C 常用几何显示功能说明表
附录D 常用几何变换功能说明表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這本書,我腦海中立刻浮現出我過去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擾,特別是在建模和網格劃分的部分。在台灣的許多工程領域,特別是需要進行產品設計驗證的行業,FEA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常常發現,即使我對問題的物理行為有一定的理解,但在Patran中建構出一個能夠準確反映真實情況的模型,卻是一項挑戰。這包括了如何處理CAD模型的缺陷,如何對不同部位的細節進行適當的簡化,以及如何根據載荷和應力集中區域,智慧地劃分網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和訣竅,讓我在Patran的建模操作上更加得心應手。同時,我也非常期待它在Nastran的部分,能詳細解釋不同分析類型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在複雜的工程問題中,選擇最合適的分析設定。比如,在進行模態分析時,如何確定需要的模態數量?在進行線性靜態分析時,又該注意哪些可能的收斂性問題?這本書的「附試用版及範例」無疑是它的亮點,我迫不及待想透過實際操作來驗證書中的內容。

评分

這本《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的出現,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學習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一本能夠將MSC Patran和Nastran這兩個強大工具,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進行系統性講解的教材。我認為,在台灣的工程領域,能夠熟練掌握FEA軟體,並具備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過去,我曾嘗試閱讀一些國外的教材,但由於語言的隔閡,以及內容的編排方式,總覺得學習起來比較吃力。這本書的「基礎與實例演練」的定位,正是我所需要的。我特別關注它在「實例演練」的部分,希望能夠涵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例如,機械零件的疲勞分析、產品的跌落衝擊分析、或是流體-結構耦合分析等。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詳盡的步驟指導,從模型的建立、網格的劃分、邊界條件的設定、載荷的施加,到求解器的選擇、分析的運行,以及結果的解讀和驗證,都能有清晰的說明。

评分

我對這本《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的出現,感到非常興奮!作為一個即將踏入職場的機械系畢業生,我深知有限元素分析能力在求職市場上的重要性。在學術研究期間,我雖然接觸過FEM,但常常感覺自己只是機械操作者,對於軟體背後的原理和一些進階的應用,仍然感到力不從心。我聽說Patran和Nastran是業界廣泛使用的FEA工具,但我一直找不到一本能將兩者整合,並且涵蓋從基礎到實務應用的教材。許多市面上的書籍,要么過於學術化,離實際工程應用有距離;要么就只是軟體操作手冊,缺乏理論深度。這本書「基礎與實例演練」的定位,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尤其關注「實例演練」的部分,希望它能涵蓋一些在工業界常見的分析案例,例如:零件的應力分析、結構的剛度分析、或是碰撞模擬等。如果書中能提供清晰的步驟,指導如何建立模型、設定分析條件、運行求解器,以及如何判讀和驗證結果,那將對我快速進入工作崗位非常有幫助。

评分

我對《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這本書的內容,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在我過去的學習經驗中,經常會遇到「軟體操作」和「理論知識」脫節的情況。例如,我知道如何在Patran中定義一個接觸邊界,但卻不清楚在Nastran中,不同的接觸演算法(像是Penalty method, 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這本書的「基礎」部分,我期望它能夠填補這個知識的斷層,將有限元素法的理論原理與軟體的實際應用巧妙地結合起來。而「實例演練」部分,我希望它能涵蓋一些在台灣產業中常見的工程問題,例如,半導體設備零件的應力分析,電動車電池模組的熱應力分析,甚至是建築結構的抗震分析。我更希望書中能夠詳細地介紹,如何在這些實例中,根據工程需求,選擇合適的材料模型、邊界條件、載荷類型,以及求解器參數。並且,在後處理階段,能提供如何有效地提取和視覺化關鍵結果的方法。

评分

拿到這本《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我個人覺得它在結構分析領域的實用性上,是相當值得期待的。尤其是在台灣的工程教育和產業環境中,FEA軟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汽車零組件、電子產品外殼,到建築結構、醫療器材,幾乎都可以看到FEA的身影。我過去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將真實世界的物理問題,有效地轉化成有限元素模型的輸入。這涉及到對材料性質的理解、邊界條件的設定、載荷的施加方式,以及網格品質的評估。很多時候,一個看似微小的設定錯誤,就可能導致分析結果與實際情況產生巨大的偏差,甚至得出完全錯誤的結論。這本書強調「基礎與實例演練」,聽起來就是針對這個痛點來設計的。我特別好奇的是,它在「基礎」的部分,會不會深入探討有限元素法的基本原理,像是變分原理、虛功原理等,讓讀者不僅能操作軟體,更能理解背後的數學邏輯?而「實例演練」的部分,又是涵蓋哪些領域的應用?例如,有沒有涵蓋到像是應力集中、振動分析、熱應力分析,或是更進階的非線性分析?我希望它能提供足夠的細節,讓我在遇到類似的專案時,能夠有參考的依據,而不是只能憑空想像。

评分

收到這本《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我真的覺得,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理想教材!作為在台灣學習機械工程的學生,有限元素分析是我學術研究和未來職業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我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市面上許多關於FEA的書籍,要麼過於側重軟體操作,而缺乏理論深度;要麼就過於學術化,離實際工程應用有距離。這本書「基礎與實例演練」的結合,聽起來就非常貼合我的需求。我特別期待「實例演練」的部分,希望能涵蓋一些在台灣產業界應用廣泛的案例,例如,汽車零件的強度分析、電子產品外殼的結構可靠性分析、或是建築結構的模態分析等。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詳細的步驟,指導讀者如何從零開始,逐步建立模型、劃分網格、設定分析條件、運行求解器,以及如何有效地判讀和驗證分析結果。而「附試用版及範例」更是錦上添花,能夠讓我親手操作,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

评分

哇,收到這本《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我真的是超開心的!身為一個在台灣唸機械工程的研究生,跑FEM(有限元素法)分析根本就是家常便飯,但說實話,要真正學好,並且能夠靈活運用,真的需要一本好的參考書。我以前接觸過一些零散的教材,有些太理論,有些又太過簡化,總覺得抓不到重點,尤其是在Patran跟Nastran這兩個軟體之間串聯的眉角。每次遇到複雜的案例,就得花很多時間去摸索,效率真的很差,有時候甚至會因為不確定操作步驟而感到挫折。聽說這本書有附試用版和範例,這點真的太吸引人了!光是想到不用再四處尋找破解版或購買昂貴軟體,就能夠實際操作、驗證書中的內容,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很多時候,光看文字說明,腦袋裡總是有個模糊的概念,但一旦動手操作,很多細節就會跑出來,像是前處理的建模技巧、網格劃分的準則、載荷邊界的定義方式、求解器的參數設定,還有後處理的結果判讀等等,這些都需要透過實際操作才能真正理解。我一直很期待能有一本書,可以系統性地帶領我從零開始,一步一步熟悉Patran的建模介面,理解Nastran的求解機制,並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工程問題,選擇合適的分析類型和設定。這次收到這本書,我真的覺得我的研究之路可能會更順暢了!

评分

身為一位正在為碩士論文奮鬥的學生,我對於《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這本書,抱持著極大的期望。我的論文主題涉及結構的動力學行為,而有限元素法是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然而,我經常在Patran的前處理階段,就遇到瓶頸。例如,如何有效地將CAD模型匯入並進行清理?如何建立高品質的網格,特別是在幾何形狀複雜的區域?如何正確定義不同類型的載荷,像是瞬態載荷、諧振載荷?以及,在Nastran的求解過程中,如何選擇合適的分析類型(比如瞬態動力學分析、模態分析、頻率響應分析)和求解器選項?過去我嘗試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但總覺得自己在理解這些設定背後的物理意義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步驟和詳盡的解釋,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Patran和Nastran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附試用版及範例」這點,我認為這對於學習者來說是無價的。能夠親手操作書中的範例,親身體驗分析的過程,並與書中的結果進行對比,這將大大加深我的理解,並建立起我的信心。

评分

作為一名熱衷於結構力學研究的台灣學生,《MSC.FEA(MSC.Patran + MSC.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這本書的出版,可謂是雪中送炭。我一直認為,FEA不僅僅是軟體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對工程問題的深入理解和對結果的精準判讀。許多時候,我們能夠順利完成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但卻無法準確地判斷分析結果的合理性,或是無法從結果中提取出有價值的工程資訊。這本書強調「基礎」,我希望它能深入淺出地解釋有限元素法的一些核心概念,例如節點、單元、形函數、剛度矩陣的建立等,讓讀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時,在「實例演練」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涵蓋一些實際的工程案例,例如,如何分析橋樑結構的應力分佈,如何模擬飛機機翼的結構響應,或是如何評估醫療植入物的生物力學性能。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結果驗證的方法,像是與理論解的對比、與實驗數據的比較、以及不同網格密度下的收斂性分析等,這些都是提升分析可靠性的關鍵。

评分

我對這本《MSC.FEA(MSC.Patran + Nastran)有限元素結構分析:基礎與實例演練(附試用版及範例)》的內容,感到非常好奇!作為一個對結構分析領域充滿熱情的台灣學生,我一直致力於深入理解有限元素法的精髓。我認為,許多時候,學習FEA最大的挑戰不在於軟體本身有多難操作,而在於如何將工程問題的物理本質,精準地映射到有限元素模型中。這本書的「基礎」部分,我期望它能為我打下更紮實的理論基礎,例如,解釋不同類型單元的適用性、網格密度對分析精度的影響、以及邊界條件設定的物理意義。而在「實例演練」的部分,我更希望它能涵蓋一些在台灣常見的工程應用場景,比如,電子產品散熱問題的熱傳導分析、機械結構的抗震設計、或是高分子材料的力學行為模擬。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進階的技巧,例如,如何處理複雜的幾何形狀、如何進行非線性分析、以及如何進行參數化研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