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艺术史重要着作.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学术成果与文化交流贡献奖」肯定的美术史论着
◆ 俄罗斯美术史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奚静之执笔.2006年全新彩色增订本首次出版
◆ 下册全书十万多字,两百多幅彩色图版,呈现俄罗斯绘画、雕刻、建筑的艺术美感与文化力量
俄罗斯艺术,是我们了解俄罗斯人的生存状态、思想感情和面貌的重要艺术形式。俄罗斯历史上曾涌现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杜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库茵芝等艺术家,他们在艺术中体现出深扎于俄罗斯人民心中的传统文化力量,体现出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理想主义情怀。
俄罗斯美术,从西元九世纪到今天,经历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与世界其他地区交流的情况下,不断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是俄罗斯美术的重要特点,鲜明的写实手法令人刮目相看。近年来,俄罗斯美术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对俄罗斯美术进行研究与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原名《俄罗斯苏联美术史》,着者奚静之教授因此一着作荣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授予「学术
成果与文化交流贡献奖」,并获普希金奖章。1991年苏联不复存在,2006年本书改为彩色版,书名更改为《俄罗斯美术史》,分为上、下两册,首次出版。
《俄罗斯美术史》下册描述俄罗斯由十九世纪巡回展览画派至二十世纪八○年代的美术发展,并介绍二十八位俄罗斯艺术家之代表作品与艺术特性,书内亦附有两百多幅俄罗斯绘画、雕刻与建筑艺术史上的经典名作图版,是一本认识、欣赏与研究俄罗斯近现代美术的重要着作。
作者简介
奚静之
美术史论家,1935年生于江苏常州。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同年起任教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任该院工艺美术史论系主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着有多本俄罗斯艺术专书,并曾为《艺术家》杂志撰写俄罗斯美术馆专文。
1995年因《俄罗斯美术史》着作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首次授予外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及文化交流贡献奖」,1999年起获任俄国圣彼得列宾学院名誉教授,同年并获得俄国政府文化部普希金奖章。
一、俄罗斯美术
第五章 十九世纪下期的美术──面向生活和巡回展览画派
(5)苏里科夫和其他历史画家
(6)列维坦与俄国风景画派
(7)巡回展览画派后期有独创性的画家
(8)世纪转折期的大师-谢洛夫、弗鲁贝尔等
● 雕刻
● 建筑
第六章「艺术世界」和俄国的前卫艺术──现代派艺术的起步
(1)俄国的「艺术世界」
(2)俄国的前卫艺术
二、苏联时期美术(1917-1990)
第一章 苏联美术七十年史略
(1)十月革命初年至二十年代
(2)三十年代
(3)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
(4)五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
第二章 主要美术家介绍
彼得罗夫-沃德金
格列柯夫
勃罗茨基
阿.格拉西莫夫
谢.格拉西莫夫
约干松
萨利扬
科林
杰伊涅卡
普拉斯托夫
彼缅诺夫
尼斯基
崔可夫
雅勃隆斯卡娅
莫伊谢延科
梅尔尼科夫
特卡乔夫兄弟
波普科夫
格拉祖诺夫
法伏尔斯基
基布里克
施马里诺夫
普罗罗科夫
库克雷尼克赛
克拉萨乌斯卡斯
穆希娜
武切季奇
作者序
俄罗斯的美术,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可是打开欧美学者撰写的《世界美术史》,几乎很少篇幅提到俄罗斯美术,即使偶尔提及,评价也往往失之偏颇,这是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
19世纪俄国奠定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音乐家、美术家,创造了许多艺术瑰宝。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结束了统治几个世纪的罗曼诺夫王朝。1922年12月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俄国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宣告存在了70多年的苏维埃政权不复存在。作为原加盟共和国之一的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它是加盟共和国中占有全苏四分之三的领土和一半以上居民的最大成员)成为独立的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美术,从西元九世纪到今天,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与世界其他地区交流的情况下,不断发展起来的,它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短处。例如,现实主义(Realism)就是俄罗斯美术的重要特点之一。用写实的手段,反映客观生活,是俄罗斯美术的主流,俄罗斯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有很多相同之处,当然也有各自的民族特色。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则影响到欧美的社会现实主义(Social Realism),对东欧及中国大陆艺术的影响更是有目共睹。
当前在西欧、美国广泛流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情况下,具有鲜明现实主义特点的俄罗斯美术就更令人刮目相看。当然,不论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还是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除了一部分优秀作品外,不少作品带有自然主义的痕迹,艺术感染力不够强烈。这一点,俄罗斯许多艺术家也是有所认识的。
近几年来,俄罗斯美术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它在和世界潮流碰撞的情况下,正在寻找自己的方位,探求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对俄罗斯美术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着这个目的,笔者撰写了这本《俄罗斯美术史》。全书分为两部分,俄罗斯美术部分,涉及建筑、绘画、雕刻,只是因为俄罗斯的绘画与雕刻,和建筑有密切的联系。苏联时期美术部分,建筑从略,重点写了成就较大的绘画和雕刻。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曾得到许多俄罗斯学者和艺术家的支持,其中有的是笔者的老师和昔日同窗,还有笔者在80年代中期访问俄罗斯时新结识的艺术界朋友,在此谨表谢意。
买这本《俄罗斯美术史(下册)》纯粹是出于偶然,没想到却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我原本对俄罗斯的绘画了解不多,只知道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但这本书就像一位学识渊博的向导,带领我深入俄罗斯艺术的腹地,一层层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从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印象派的影响,到20世纪初的各种前卫艺术运动,作者如数家珍般地一一呈现。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这些在西方艺术史上响当当的名号,在俄罗斯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马列维奇的《黑方块》、康定斯基的抽象画,这些作品的出现,在当时无疑是颠覆性的,它们挑战了传统的美学观念,开启了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作者在介绍这些流派时,不仅仅是罗列作品,更深入地探讨了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根源,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很多我之前从未见过的画作,都能在这里一睹为快,这对我这样的视觉型读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艺术宝藏,总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作为一名对20世纪艺术史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俄罗斯(苏联)20世纪美术发展的书籍。这本《俄罗斯美术史(下册)》正好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它详尽地勾勒了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末这段波澜壮阔的艺术历程。作者对于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且能够结合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来解释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演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装饰艺术”和“设计”的章节感到兴趣,它展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艺术是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建筑、海报到日用品,都充满了独特的时代烙印。而对于那些在斯大林时期之后,逐渐涌现出来的,更加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和形式探索的艺术家,作者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可能不像官方宣传的那样宏大叙事,但却更能触动人心,展现了在压抑的环境下,艺术不灭的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同时也关注了微观的细节,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俄罗斯美术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评分我一直对前苏联时期的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俄罗斯美术史(下册)》正好满足了我这份求知欲。它详细地梳理了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末的俄罗斯美术发展脉络,让我看到了一个在剧烈社会变革下,艺术如何变幻莫测的图景。早期那些充满革命激情的宣传画、海报,色彩鲜明,构图大胆,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也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而当读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期,我则看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那些歌颂劳动人民、描绘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作品,虽然有时会显得程式化,但其中蕴含的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依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在分析这些作品时,并没有简单地进行褒贬,而是试图理解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艺术语境,这让我对那个时期的艺术有了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非官方艺术”的介绍感到兴奋,那些在体制外默默坚持创作的艺术家,用更加自由、更加实验性的方式探索着艺术的可能性,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叛逆精神和人文关怀,为那个时代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在看似单一的意识形态下,艺术依然有着无限的可能和多样性。
评分我购买这本《俄罗斯美术史(下册)》的初衷,是想了解一下那些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并不那么为人熟知的俄罗斯艺术家。这本书让我大失所望,因为它所呈现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简直是一场艺术的盛宴。从19世纪末的社会写实主义,到20世纪初的先锋艺术浪潮,再到苏联解体前后的艺术探索,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学家般的严谨态度,为我们揭示了俄罗斯美术发展的完整图景。我之前对俄罗斯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一些零散的片段上,但这本书将这些碎片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清晰而连贯的画卷。作者对不同艺术流派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风格层面,更深入到其美学观念、哲学思考和社会背景。例如,在讨论构成主义时,作者就阐述了它与工业化、社会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我深刻理解了艺术如何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书中对大量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的介绍,也使得这些抽象的艺术流派变得具体可感,仿佛他们就在眼前进行着艺术的实践。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消化,它无疑是我近期阅读中最具价值的一本书籍。
评分这本《俄罗斯美术史(下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读起来不像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行。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一直到苏联解体前的这段历史,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一直以为俄罗斯美术就是那些宏伟的东正教圣像画,或者寥寥几幅肖像画,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尤其是关于巡回画派的部分,那些描绘农民生活、俄罗斯广袤土地的作品,充满了人情味和现实关怀。看到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仿佛能听到他们粗重的喘息声,感受到他们身上沉甸甸的负担。还有那些描绘历史事件的画作,比如苏里科夫的《近卫军为彼得大帝送行》,那种紧张、肃穆的氛围,让人不禁为历史洪流中的个体命运而唏嘘。作者对每个时期、每位艺术家都有深入的剖析,不仅仅是作品的风格分析,更深入到创作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甚至是艺术家的个人经历。这使得我阅读的体验非常丰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触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现实主义流派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对生活表象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这种深邃的内涵,让我在读完每一章后,都忍不住停下来思考,回味许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