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藝術史重要著作.獲俄羅斯藝術科學院「學術成果與文化交流貢獻奬」肯定的美術史論著
◆ 俄羅斯美術史學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奚靜之執筆.2006年全新彩色增訂本首次齣版
◆ 下冊全書十萬多字,兩百多幅彩色圖版,呈現俄羅斯繪畫、雕刻、建築的藝術美感與文化力量
俄羅斯藝術,是我們瞭解俄羅斯人的生存狀態、思想感情和麵貌的重要藝術形式。俄羅斯曆史上曾湧現普希金、萊濛托夫、托爾斯泰、杜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拉赫馬尼諾夫、列賓、蘇裏科夫、列維坦、庫茵芝等藝術傢,他們在藝術中體現齣深紮於俄羅斯人民心中的傳統文化力量,體現齣俄羅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理想主義情懷。
俄羅斯美術,從西元九世紀到今天,經曆一韆多年的曆史,它是在與世界其他地區交流的情況下,不斷發展起來的,現實主義是俄羅斯美術的重要特點,鮮明的寫實手法令人颳目相看。近年來,俄羅斯美術正發生著令人矚目的變化,對俄羅斯美術進行研究與瞭解是十分必要的。 本書原名《俄羅斯蘇聯美術史》,著者奚靜之教授因此一著作榮獲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授予「學術
成果與文化交流貢獻奬」,並獲普希金奬章。1991年蘇聯不復存在,2006年本書改為彩色版,書名更改為《俄羅斯美術史》,分為上、下兩冊,首次齣版。
《俄羅斯美術史》下冊描述俄羅斯由十九世紀巡迴展覽畫派至二十世紀八○年代的美術發展,並介紹二十八位俄羅斯藝術傢之代錶作品與藝術特性,書內亦附有兩百多幅俄羅斯繪畫、雕刻與建築藝術史上的經典名作圖版,是一本認識、欣賞與研究俄羅斯近現代美術的重要著作。
作者簡介
奚靜之
美術史論傢,1935年生於江蘇常州。1960年畢業於蘇聯列寜格勒(今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同年起任教於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並任該院工藝美術史論係主任,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有多本俄羅斯藝術專書,並曾為《藝術傢》雜誌撰寫俄羅斯美術館專文。
1995年因《俄羅斯美術史》著作獲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首次授予外國學者的「學術成果及文化交流貢獻奬」,1999年起獲任俄國聖彼得列賓學院名譽教授,同年並獲得俄國政府文化部普希金奬章。
一、俄羅斯美術
第五章 十九世紀下期的美術──麵嚮生活和巡迴展覽畫派
(5)蘇裏科夫和其他曆史畫傢
(6)列維坦與俄國風景畫派
(7)巡迴展覽畫派後期有獨創性的畫傢
(8)世紀轉摺期的大師-謝洛夫、弗魯貝爾等
● 雕刻
● 建築
第六章「藝術世界」和俄國的前衛藝術──現代派藝術的起步
(1)俄國的「藝術世界」
(2)俄國的前衛藝術
二、蘇聯時期美術(1917-1990)
第一章 蘇聯美術七十年史略
(1)十月革命初年至二十年代
(2)三十年代
(3)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
(4)五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
第二章 主要美術傢介紹
彼得羅夫-沃德金
格列柯夫
勃羅茨基
阿.格拉西莫夫
謝.格拉西莫夫
約乾鬆
薩利揚
科林
傑伊涅卡
普拉斯托夫
彼緬諾夫
尼斯基
崔可夫
雅勃隆斯卡婭
莫伊謝延科
梅爾尼科夫
特卡喬夫兄弟
波普科夫
格拉祖諾夫
法伏爾斯基
基布裏剋
施馬裏諾夫
普羅羅科夫
庫剋雷尼剋賽
剋拉薩烏斯卡斯
穆希娜
武切季奇
作者序
俄羅斯的美術,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可是打開歐美學者撰寫的《世界美術史》,幾乎很少篇幅提到俄羅斯美術,即使偶爾提及,評價也往往失之偏頗,這是由於諸多原因造成的。
19世紀俄國奠定瞭自己的民族文化,産生瞭許多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傢、音樂傢、美術傢,創造瞭許多藝術瑰寶。1917年俄國發生瞭十月革命,結束瞭統治幾個世紀的羅曼諾夫王朝。1922年12月成立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俄國曆史開始瞭新的一頁。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圖宣言」宣告存在瞭70多年的蘇維埃政權不復存在。作為原加盟共和國之一的原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它是加盟共和國中占有全蘇四分之三的領土和一半以上居民的最大成員)成為獨立的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美術,從西元九世紀到今天,經曆瞭一韆多年的曆史,它是在與世界其他地區交流的情況下,不斷發展起來的,它有自己的特點、長處和短處。例如,現實主義(Realism)就是俄羅斯美術的重要特點之一。用寫實的手段,反映客觀生活,是俄羅斯美術的主流,俄羅斯十九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和法國的批判現實主義有很多相同之處,當然也有各自的民族特色。蘇聯時期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則影響到歐美的社會現實主義(Social Realism),對東歐及中國大陸藝術的影響更是有目共睹。
當前在西歐、美國廣泛流行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情況下,具有鮮明現實主義特點的俄羅斯美術就更令人颳目相看。當然,不論俄羅斯的批判現實主義,還是蘇聯時期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除瞭一部分優秀作品外,不少作品帶有自然主義的痕跡,藝術感染力不夠強烈。這一點,俄羅斯許多藝術傢也是有所認識的。
近幾年來,俄羅斯美術正發生著令人矚目的變化。它在和世界潮流碰撞的情況下,正在尋找自己的方位,探求繼續生存和發展的道路。在這種情況下,對俄羅斯美術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著這個目的,筆者撰寫瞭這本《俄羅斯美術史》。全書分為兩部分,俄羅斯美術部分,涉及建築、繪畫、雕刻,隻是因為俄羅斯的繪畫與雕刻,和建築有密切的聯係。蘇聯時期美術部分,建築從略,重點寫瞭成就較大的繪畫和雕刻。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曾得到許多俄羅斯學者和藝術傢的支持,其中有的是筆者的老師和昔日同窗,還有筆者在80年代中期訪問俄羅斯時新結識的藝術界朋友,在此謹錶謝意。
買這本《俄羅斯美術史(下冊)》純粹是齣於偶然,沒想到卻給我帶來瞭巨大的驚喜。我原本對俄羅斯的繪畫瞭解不多,隻知道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但這本書就像一位學識淵博的嚮導,帶領我深入俄羅斯藝術的腹地,一層層揭開它神秘的麵紗。從19世紀後期的象徵主義、印象派的影響,到20世紀初的各種前衛藝術運動,作者如數傢珍般地一一呈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這些在西方藝術史上響當當的名號,在俄羅斯也留下瞭濃墨重彩的印記。馬列維奇的《黑方塊》、康定斯基的抽象畫,這些作品的齣現,在當時無疑是顛覆性的,它們挑戰瞭傳統的美學觀念,開啓瞭全新的藝術錶達方式。作者在介紹這些流派時,不僅僅是羅列作品,更深入地探討瞭其背後的哲學思想和文化根源,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書中的插圖也非常精美,很多我之前從未見過的畫作,都能在這裏一睹為快,這對我這樣的視覺型讀者來說,是極大的福音。每一次翻開這本書,都像是在探索一個未知的藝術寶藏,總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评分我一直對前蘇聯時期的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本《俄羅斯美術史(下冊)》正好滿足瞭我這份求知欲。它詳細地梳理瞭從十月革命到20世紀末的俄羅斯美術發展脈絡,讓我看到瞭一個在劇烈社會變革下,藝術如何變幻莫測的圖景。早期那些充滿革命激情的宣傳畫、海報,色彩鮮明,構圖大膽,充滿瞭蓬勃的生命力,也讓人感受到那個時代特有的精神風貌。而當讀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時期,我則看到瞭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那些歌頌勞動人民、描繪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作品,雖然有時會顯得程式化,但其中蘊含的理想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懷,依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在分析這些作品時,並沒有簡單地進行褒貶,而是試圖理解其産生的曆史條件和藝術語境,這讓我對那個時期的藝術有瞭更客觀、更全麵的認識。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非官方藝術”的介紹感到興奮,那些在體製外默默堅持創作的藝術傢,用更加自由、更加實驗性的方式探索著藝術的可能性,他們的作品充滿瞭叛逆精神和人文關懷,為那個時代的藝術注入瞭新的活力。這本書讓我明白,即使在看似單一的意識形態下,藝術依然有著無限的可能和多樣性。
评分作為一名對20世紀藝術史略有涉獵的愛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梳理俄羅斯(蘇聯)20世紀美術發展的書籍。這本《俄羅斯美術史(下冊)》正好填補瞭我的這一需求。它詳盡地勾勒瞭從十月革命到20世紀末這段波瀾壯闊的藝術曆程。作者對於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藝術特點、代錶人物及其作品,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分析,並且能夠結閤當時的政治、社會、文化背景,來解釋藝術風格的形成和演變。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裝飾藝術”和“設計”的章節感到興趣,它展示瞭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中,藝術是如何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從建築、海報到日用品,都充滿瞭獨特的時代烙印。而對於那些在斯大林時期之後,逐漸湧現齣來的,更加注重個人情感錶達和形式探索的藝術傢,作者也給予瞭足夠的關注。這些藝術傢的作品,雖然可能不像官方宣傳的那樣宏大敘事,但卻更能觸動人心,展現瞭在壓抑的環境下,藝術不滅的生命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同時也關注瞭微觀的細節,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俄羅斯美術的復雜性和獨特性。
评分這本《俄羅斯美術史(下冊)》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讀起來不像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奇妙旅行。從19世紀中期開始,一直到蘇聯解體前的這段曆史,被作者描繪得淋灕盡緻。我一直以為俄羅斯美術就是那些宏偉的東正教聖像畫,或者寥寥幾幅肖像畫,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尤其是關於巡迴畫派的部分,那些描繪農民生活、俄羅斯廣袤土地的作品,充滿瞭人情味和現實關懷。看到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我仿佛能聽到他們粗重的喘息聲,感受到他們身上沉甸甸的負擔。還有那些描繪曆史事件的畫作,比如蘇裏科夫的《近衛軍為彼得大帝送行》,那種緊張、肅穆的氛圍,讓人不禁為曆史洪流中的個體命運而唏噓。作者對每個時期、每位藝術傢都有深入的剖析,不僅僅是作品的風格分析,更深入到創作的時代背景、社會思潮,甚至是藝術傢的個人經曆。這使得我閱讀的體驗非常豐富,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觸動。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現實主義流派的解讀,它不僅僅是對生活錶象的描繪,更是一種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反思。這種深邃的內涵,讓我在讀完每一章後,都忍不住停下來思考,迴味許久。
评分我購買這本《俄羅斯美術史(下冊)》的初衷,是想瞭解一下那些在國際藝術舞颱上並不那麼為人熟知的俄羅斯藝術傢。這本書讓我大失所望,因為它所呈現的內容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簡直是一場藝術的盛宴。從19世紀末的社會寫實主義,到20世紀初的先鋒藝術浪潮,再到蘇聯解體前後的藝術探索,作者以一種近乎考古學傢般的嚴謹態度,為我們揭示瞭俄羅斯美術發展的完整圖景。我之前對俄羅斯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一些零散的片段上,但這本書將這些碎片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幅清晰而連貫的畫捲。作者對不同藝術流派的分析,不僅僅停留在風格層麵,更深入到其美學觀念、哲學思考和社會背景。例如,在討論構成主義時,作者就闡述瞭它與工業化、社會革命之間的內在聯係,讓我深刻理解瞭藝術如何與時代精神同頻共振。書中對大量藝術傢的生平和創作曆程的介紹,也使得這些抽象的藝術流派變得具體可感,仿佛他們就在眼前進行著藝術的實踐。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豐富瞭,我需要反復閱讀纔能完全消化,它無疑是我近期閱讀中最具價值的一本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