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藏最重要的论典《菩提心论》之全文註释、白话简义与显理
『大日经』及『金刚顶经』所明皆不过 -----
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究竟
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行,众生皆能成佛
若摄广就略,摄末归本,即一切教义不过此三句,虽千经万论亦不出此三句,足见《菩提心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论典。
释惟励法师以其所知所学与所悟,?全文造疏註释、白话简义与显理,字字珠玑,实属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一部论典註疏。
作者简介
释惟励法师
青龙山不动寺 住持
释惟励法师于民国二十年出生在台南县麻豆镇,早年求学时主修化工。民国四十九年于十方大觉寺剃度出家,而后师事上忏下云法师、灵源老和尚、道源法师等,并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在民国六十年至七十三年间陆续至日本修行,并专攻真言密教。回国后,于屏东县高树乡建立道场,即『不动寺』,以不动明王为本尊,显密兼弘。着有《不动明王信仰》(八正文化)、《菩提心论註疏》(八正文化)。
這本《菩提心論註疏》的出現,對我這個在台灣佛教界耕耘多年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過去我雖然接觸過不少關於菩提心的論述,但總覺得有些地方未能貫通,或者覺得某些註疏流於形式,缺乏深刻的體悟。這本書卻展現了一種非常難得的「融攝」能力。作者不僅對《菩提心論》本身有著深刻的理解,更能將其與其他重要佛典,像是《大智度論》、《俱舍論》等,進行巧妙的對照和融合,讓讀者能夠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同一個概念。 我非常欣賞作者在詮釋「空性」與「緣起」時,那種絲絲入扣的辨析。他能夠清晰地指出不同論師的觀點差異,並且能夠深入淺出地解釋這些差異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探討「無我」與「法無我」的關聯時,作者的論述非常具有啟發性,讓我對「我」的執著有了更深一層的鬆動。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在強調理論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實踐的重要性。書中穿插的許多修行上的建議和開示,都非常具有指導意義,讓我在理論學習的同時,也能夠不斷地反思和調整自己的修行方向。
评分我必須說,《菩提心論註疏》的價值,遠遠超出了我原本的預期。作為一個對佛法有興趣的台灣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夠真正引導我深入經藏的入門讀物,而這本絕對是其中佼佼者。作者不僅僅是翻譯和解釋,他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引導者,帶著我們一步一步地探索《菩提心論》的奧秘。我最欣賞的是,他在處理一些比較複雜的哲學思辨時,始終保持著清晰的邏輯和系統性的闡述,讓你不會感到迷失。 我特別留意到,作者在解釋「空性」等概念時,並沒有陷入過度的理論化,而是非常注重實踐層面的引導。他會不斷地提醒我們,佛法的學習最終是要落實在生活中的,是要去轉化煩惱、增長智慧的。書中提到許多關於如何實踐菩提心的具體方法,例如如何發願、如何修行,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受用。我常常會把書中學到的道理,試著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面對壓力時,提醒自己一切都是無常的,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的心態確實有了很大的轉變。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本能夠實際幫助我們成長的修行指南。
评分我必須坦承,我在閱讀《菩提心論註疏》之前,對於「菩提心」這個概念,一直處於一種模糊而籠統的認識。總覺得它是佛教徒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具體該如何生起,又該如何體現,卻有些摸不著頭緒。而這本書,可說是徹底地為我撥開了迷霧,讓我對「菩提心」有了清晰而具體的認識。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平易近人,卻又不失學術的嚴謹。他善於從最根本的煩惱入手,一步步引導讀者去理解菩提心的意義,以及它對我們身心產生的正面影響。 我特別喜歡作者在解釋「發菩提心」的過程時,所採用的那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他不僅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去發菩提心,更詳細地說明了在發菩提心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哪些障礙,又該如何去克服。書中舉的許多實例,都非常貼切,讓我感覺到作者對眾生心念的深刻洞察。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走進一個溫暖而智慧的空間,作者用他豐富的學養和慈悲的心懷,引導我們去認識自己內在的佛性,去開啟那份與生俱來的智慧和慈悲。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我反复閱讀,並且不斷學習的經典。
评分這本《菩提心論註疏》的文字功力,實在是讓我讚嘆不已。我過去看過許多註疏,有些的確是學術紮實,但文筆就比較枯燥,讀起來像是論文。這本卻不同,作者在學術的嚴謹和文學的優雅之間,取得了絕佳的平衡。我特別喜歡作者在闡釋經義時,那種詩意的描寫,彷彿在引領讀者進入一個清淨的智慧之境。在討論到「菩提心」的種種功德時,作者用了非常豐富的意象,例如將菩提心比喻為如意寶珠,能夠圓滿一切願望;又如將菩提心比喻為清淨的蓮花,能在污泥而不染。這些生動的譬喻,不僅讓抽象的佛法變得具體可感,更是激發了讀者內心對菩提心的嚮往和追求。 而且,作者在引用的公案和故事時,也恰到好處,絲毫不覺突兀。這些故事往往能一針見血地揭示出核心的佛法觀念,讓人在會心一笑之餘,更能深入地理解論義。我記得在講到「無我」的時候,作者引用了一個關於禪師與徒弟的對話,那個對話簡潔有力,卻蘊含了無盡的智慧,讓我對「我」的執著有了更深的覺察。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與一位博學而溫厚的長者對話,他不僅傳授知識,更啟發你內心的覺性,讓人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提升。
评分哇,這本《菩提心論註疏》真是讓我驚豔!身為一個長期在台灣接觸佛教經典的讀者,我接觸過不少註疏類的書籍,但這本的學術深度和文字的細膩度,絕對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首先,它的編排方式就非常體貼讀者,開宗明義就清楚地說明了整部論的脈絡和核心思想,然後再逐字逐句地進行闡釋。我特別欣賞作者在引經據典上的嚴謹,不僅僅是列出經典的出處,更是會深入剖析這些經文在原典中的脈絡,然後如何與《菩提心論》的思想融會貫通。這讓我在閱讀時,不會感到孤立無援,而是能感受到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傳承。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解釋一些比較艱澀的佛學術語時,用了非常貼近生活化、並且充滿譬喻的語言,這點真的太棒了!很多時候,我們看一些古籍,常常會因為某些名詞的理解不清而卡關,但這本書卻能巧妙地將這些深奧的道理,轉化成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樣貌。例如,在解釋「無生法忍」時,作者就舉了許多關於成長、變化、時間流逝的例子,讓我們能夠從煩惱、執著的根源,慢慢理解到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無常生滅的道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方式,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佛法的體悟更加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