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跟流体力学有什么关系?解决「温室效应」的对策要靠葛兰姆定律!用一根手指就能抬起大卡车?有胆结石其实不见得是坏事?各式各样与科学相关的现象与问题,在本书中用轻松的笔调给你答案。你会发现科学法则一点都不困难,反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书特色
本书共介绍了四十个科学法则,从耳熟能详的万有引力到较为艰难的粒子成长一应俱全,作者信手捻来身边随手可见的现象,从该现象来探讨与其相关的科学法则,让科学不再只是课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深入自己身边环境的有趣知识。从高中生到大人、从理组到文组,都能轻松阅读此本如散文般易懂的科普书。全书附插图,方便读者理解各法则的原理。法则排序由简入深,读通本书,你也能成为「市井中的科学家」,毫无困难的为他人讲解日常中常见的原理,以及有趣的科学新知,让科学与生活接轨。
作者简介
鸟海光弘
东京大学教授。专攻领域为岩石学、流变学、矿物物理学与地球科学等。一九四六年出生于神奈川县。一九六九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研究所肄业。一九七四年任东京大学综合资料馆助手、爱媛大学理学部助教授,一九九一年任东京大学理学部教授。一九九九年任东京大学综合研究所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教授。着作有《固体和地球的流变学》(东海大学出版会)、《岩石形成的力学》、《地震的发生与水》(以上东海大学出版会)、《岩波讲座地球行星科学》(岩波书店)等。
审订者简介
傅昭铭
比利时鲁汶大学物理学博士,现为台湾大学物理系教授。历任国立高雄大学应用物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电子物理所客员研究员等。主要教学与研究兴趣:1 .物理教学改进与科教领域:普通物理与实验教学改进、奈米科技K12人才培育、探究教学与认知科学等。2.奈米磁性颗粒:奈米磁性颗粒制作、奈米软磁高频电磁物理性质、磁性光子晶体制作、奈米磁性颗粒生医应用等、奈米磁动力学生医检测应用等。 3.铁电性液晶:铁电性液晶高频介电与光物性质、奈米颗粒与液晶混成物性、导电高分子高频电导物性等。现为台湾磁性技术协会秘书长和北区奈米科技K12人才培育计划共同主持人,曾任中华民国物理双月刊主编和南区奈米科技K12人才培育计划主持人等。
张焕宗
美国爱荷华州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现为台湾大学化学系教授及台东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借调)。张教授之专长为分析化学,包括光谱仪器开发、毛细管电泳、晶片毛细管电泳、蛋白质分析、DNA分析及奈米生物分析等,研究亦涵盖奈米粒子合成及奈米材料应用。目前已有超过一百篇之学术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超过十篇之中文着作、两项分析DNA序列多管道毛细管电泳仪器之国际专利及着作一本普通化学教科书。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研究奖章及台湾大学傅斯年论文奖等。现为中国化学杂志常务主编、消基会编审委员、Current Proteomics; Recent Patents on Nanotechnol., The Open Nanosci. J., 和 The Open Anal. Chem. J.等杂志之编辑群。
译者简介
郑宇淳
一九八○年出生于台北。二○○三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资讯工程学系。二○○五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目前就读台湾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兴趣是吸收各方面的新知、杂学,同时也对神话、神秘学等领域有浓厚兴趣。专长是无线网路技术,曾任科技公司的软体工程师。
Part 1 通俗有趣的定律
01 爱因斯坦的定律
不论在何种世界,都是由同样的定律所支配。
02 万有引力的定律
既是操纵宇宙的定律,也是让人类能够进化的巨大原动力。
03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虽然是相当广为人知的定律,却是生物科技的中心。
04 银河文明定律—德瑞克方程式
根据这个玩笑般的方程式,在这个宇宙中可能有五十万个以上的行星有文明。
05 虎克定律—弹性的定律
非常简单却意外深奥的定律,不管是钻石、空气或血液都遵守这个定律。
06 巴斯卡定律
力气不够的人也能从事粗活,手脚笨拙的人也可以抓住一颗原子。
07 都卜勒效应
这个效果因救护车的鸣笛而广为人知,它还告诉我们有关宇宙的各项情报。
08 能量不灭定律
看似理所当然,不过此不变性的定律确实能预测许多事情。
09 波以耳.查理定律
状态方程式说明了对物体进行何种作用就会产生何种反应的基本关系。
10 法拉第定律
制作有益环保的燃料电池电车技术时不可或缺的定律
Part 2 有点深度的定律
11 阿基米德定律
浮力可使铁船浮起,也可产生台风,还能让我们吸到芬芳的空气。
12 彩虹定律—天空中光线花纹的定律
哲学家笛卡尔想出的定律,非常鲜活地呈现了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13 科里奥利定律
在一个回转中的平台上,即使想要直线行走也是办不到的。
14 波的定律
波是能量的团块,现今社会中也利用各式各样的波。
15 波的干涉定律
波的干涉能够拿来消除杂音,或用于识别极微小长度的差别。
16 库伦─纳维定律——破坏准则
有形之物就会被破坏。这是相当重要的性质,所以能够拿来制作很多东西。
17 拉普拉斯定律——表面张力的定律
泡泡之所以不会破,水黾之所以不会沉到水中都是多亏这个定律
18 阿瑞尼士方程式——动力学的一般定律
平底锅容易生?,热水中游泳比冷水中轻松都是因为这个定律。
19 傅利叶定律
想要烧一手好菜,或是利用衣服调节冷暖,必须理解这个定律。
20 扩散定律—菲克定律
想要煮出好吃的饭就要了解这个定律,它跟文化传播的过程很类似。
21 白努力定律
物体流动所遵从的这个定律,同时也支配了耳鸣或血管流动。
22 斯托克斯定律
空气中之所以有尘埃漂浮,海中之所以累积细微粒子,都能从这个定律得知。
23 元素分配定律
在现代生物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在环境问题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24 克希何夫定律—电子回路的基本定律
想要理解推动IT社会的电子回路,这是不可或缺的定律。
25 葛兰姆定律
此定律说,轻的气体容易逸散——这能成为温室效应的对策吗?
26 斯涅尔定律
虽然是很古老的定律,但它不只是光纤技术的基础,也应用在数位家电中。
27 库伦定律
这个法则解析了静电、支配了宇宙空间,并且帮忙开发干净能源。
28 佛莱明左手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虽然是简单到不行的定律,但是对电脑网路社会是不可或缺的。
29 韦恩定律
木炭的颜色会随温度改变、太阳和地球颜色的不同都能借由此定律来了解。
30 地层累积定律
听起来是个理所当然的定律,但是从宇宙到奈米世界都适用。
Part 3可能有点困难的定律
31 布拉格定律
布拉格制作出可以测量原子和原子之间的量尺,为生命科学革命点燃火把。
32 沃森—克里克定律
这个定律阐明了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
33 吉布斯定律(相律)
虽然是个很简单的科学定律,但是用在各种元素会如何溶解的问题上则相当有效。
34 粒子成长定律
粒子如果变大的话,成长速度就会迟缓,性质会有巨大变化。
35 维德曼–夫兰兹定律
此定律是固体物理学上重要的成果,说到IT技术也不能不提这个定律。
36 电的定律—安培定律
安培、伏特、欧姆、瓦特……出现这些知名单位,是令人怀念的定律。
37 鲍林定律
知道构成地球、月球的各种元素的活动,就能知道行星的成长过程。
38 结晶成长定律
好喝的on the rocks饮料,和令人痛苦的痛风的定律是?
39 板块构造学定律
控制行星规模运动的法则,可以得知地球的过去,并且预测未来
40 宝石成长面定律
拿宝石成长的情况来说,最后兔子还是跑不过乌龟的。
最近这几年间天气十分异常。还记得在十年、二十年前,所谓的大雨只不过是一个小时内大约50公厘的雨量,然而今年居然降下了200公厘这样惊人的豪雨,甚至发生过一天内超过1000公厘的雨量,实在令人无法置信。热天也热得不寻常;以往即使在夏季超过30℃的日子也并不多见,但这几年35℃的高温甚至会持续个二十、三十天左右。(以上指日本地区)
地震和台风也很多。就算是住在关东或是东北,这几年也总是会发生震度4以上的地震,也曾经发生过震度5和6的。台风在梅雨季节到冬天这段时间内侵袭日本列岛也是这几年才有的事。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也层出不穷,实在让人不得不在意。因为景气稍微有回稳的现象,所以有些人会觉得松了一口气;然而就像大多数人仍然对现况不安心一样,我们对于自然界这种危险状况当然也无法沉着应对。
既然如此,我们要如何在这种环境之中悠然自得、轻松自在地生活呢?想打从心底放松地玩乐,又该怎么办?有句古话,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要是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各种事物,就能充分准备,也能抱着轻松的心情沉着应对,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快乐地过着每天的生活。
但是,要对各种事物深入了解是相当困难的,又没办法去读一些艰涩的专业书籍,去补校上课也很难放松地听讲,所以,何不买本简单易懂的书在电车中阅读呢?
从学校毕业以后就忘了理科的人很多。大部分的人都是为了学校的考试才去死背这些知识,只要过了一个月大概就忘光光。我也是一样,没有每天使用的世界和日本历史也都不复记忆了。但是最近随着去京都和奈良漫游的机会,一边漫步一边听着友人解说这些古道累积而成的历史,实在是乐趣无穷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几乎都不会使用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然而,当连日豪雨、地震和台风等非日常的状况变成生活常态时,人们也许在半路上就会受到意外的袭击。如果我们知道地震在地球之中所佔的比重,大概就跟打破一个盘子的机率差不多的话,就能理解并接受这种状况。如果我们知道长期的酷暑使得海洋升温,这种热和水蒸气会让台风变得更大,我们就能够冷静下来加以应对。
说到底,为什么地震会频繁发生?为什么会有一堆台风侵袭日本?这些就先视为谜题留着。但是如果你已经关心到这种地步,就可以算是市井中的科学家了,而且还是博学多闻、头脑灵活的科学家呢。
要是在网路上阅读最新的科学新闻,可以看到尖端研究者们的说明。读了这些新知之后,(读了本书后你就拥有看懂科学新知的能力了)你将会更常留意到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油电两用车流行、夏季节能西装(Cool Biz)与秋冬节能西装(Warm Biz)、奈米材料开发、IT技术、遗传科学等各种现代用语。当你一头栽进这些现代用语丛林中,甚至会发现它们有趣到让人忘了时间。
这本书是为了让你可以在激烈变动的世界中安稳前进,并轻松沉着地度日所写成的初步指南书。本书是一本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各式定律的导览书,帮助您了解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非常状况,让你知道如何向人解说,以及如何将这些现象与科学接轨。
读了本书,可以开发出崭新的商品、让世界变得更有趣,更能教导孩子们各种知识,甚至抓住赚钱的契机;不管怎么想都很愉快。
在此对PHP研究所的前田先生、科学技术广报财团的北川先生,以及担当编辑的冈村先生致上最大的谢意。
收到《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這本書,我真的有種「挖到寶」的感覺!身為一個對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充滿好奇,但又常常覺得科學知識有點遙不可及的台灣人,我平常看書的類型比較廣泛,但對於純粹的科普書,總是有點卻步。不過,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的既有印象。 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種「原來如此!」的驚喜感。書中提出的每一個科學法則,都緊密連結著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景。比如,書裡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夏天會感覺比較黏膩,這背後其實涉及到皮膚表面的汗水蒸發,以及空氣濕度的影響。我平常只覺得「夏天很熱、很濕」,但這本書卻能從科學的角度,精準地解釋這種感受的原因,讓我對自己的身體和周遭環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特別欣賞作者的敘事風格,它充滿了生活化的比喻和幽默感。讀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非常博學又風趣的朋友聊天,他會跟你分享各種有趣的知識,而且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讓你明白。書中有很多小故事和貼近生活的例子,讓我能夠很快地進入情境,並且將科學原理內化。例如,在解釋「慣性」時,它不是枯燥的理論,而是用騎自行車或搭捷運時,突然煞車的經驗來帶入,讓我瞬間就理解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人性化。它將40個科學法則分成獨立的章節,每一章都像是一份精緻的小論文,重點清晰,而且不會互相牽連。這意味著,我可以隨時隨地翻開書來閱讀,不論是在咖啡廳、捷運上,或者是在睡前,都能夠輕鬆地吸收一些新的知識,而不會有壓力。這種「碎片化學習」的模式,對我這種時間不固定的人來說,真的太友善了。 總之,《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是一本讓我重拾對科學學習熱情的書。它讓我發現,原來科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無處不在,而且充滿了智慧和趣味。這本書不僅增長了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啟發了我用一種更科學、更深入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生活細節感到好奇,卻又想輕鬆學習的朋友!
评分哇,收到這本《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真的讓我很驚喜!平常我對科學類的書籍總覺得有點距離感,想說可能會有很多艱澀難懂的公式和理論。但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它用一種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方式,把那些看似遙遠的科學原理,變得生動有趣又容易理解。 光是看書名,就覺得很吸引人,畢竟我們每天都在生活中,如果能知道背後有哪些科學在運作,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翻開書頁,裡面沒有冰冷的實驗數據,也沒有複雜的圖表,而是從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情境出發,例如為什麼煮飯會香噴噴?為什麼夏天容易流汗?為什麼天空會是藍色的?這些問題,平常可能只是擦身而過,但作者透過深入淺出的解釋,讓我恍然大悟。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有很多小例子,都是我曾經實際經驗過的。比如,有時候喝飲料,感覺冰塊放得越多,飲料就越淡。我之前都只是覺得是心理作用,但這本書就解釋了融冰的過程,以及水分子和溶質之間的關係,原來背後有這麼紮實的科學原理。而且,作者的筆觸很幽默,有時候讀到一些趣味性的科學冷知識,還會忍不住笑出來,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一點也不枯燥。 這本書的優點不只在於內容的有趣,它的結構也很清晰。每一個科學法則都獨立成篇,你可以隨時隨地翻開來閱讀,不需要按照特定的順序。這對我這種時間比較零散的上班族來說,真的是太友善了!就算只有零碎的時間,也能夠學到一個新的知識點,感覺每天都在進步。 總之,如果你跟我一樣,對生活充滿好奇,又覺得科學很遙遠,那這本《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它不只是一本科普書,更像是一位生活導師,用科學的角度,帶你重新認識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我已經迫不及待想把裡面學到的知識,分享給我的家人和朋友了!
评分拿到《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這本書,我第一個感覺是「哇,這也太實用了吧!」身為一個從小就對周遭事物充滿疑問,卻又對科學科目感到有些畏懼的台灣人,我一直以來都覺得,科學知識好像只存在於教科書和實驗室裡,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點距離。但這本書,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它並沒有用艱澀難懂的術語,也沒有冗長的公式推導,而是以一種非常親切、甚至有點幽默的語氣,來解釋各種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書裡探討的問題,都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的。例如,為什麼冬天的時候,我們呼出的氣體會變成白色的?這背後其實涉及到水蒸氣的凝結,以及空氣的飽和度。我之前都只是單純地覺得「天氣冷嘛」,但這本書就解釋了其中的物理原理,讓我瞬間覺得,原來這麼簡單的現象,背後都蘊藏著有趣的科學知識。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能夠巧妙地將一些比較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成我們能理解的具體例子。比如說,在解釋「摩擦力」這個概念的時候,它並沒有直接給你課本上的定義,而是舉了走路、寫字、甚至是開車煞車的例子,讓我們明白摩擦力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而且是多麼重要。這些生動的比喻,讓我能夠輕易地抓住重點,並且記住。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很適合我這種「淺嚐辄止」型的讀者。每一條法則都獨立講解,就像一道道精緻的小點心,你可以隨時拿起來品嚐,而不必擔心會跟前面的內容脫節。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太友善了。我可以選擇在零碎的時間裡,學習一個新的科學知識,感覺一天比一天更充實、更有趣。 總體而言,《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是一本充滿啟發性的書。它讓我明白,科學並不總是冰冷和遙遠的,而是充滿了智慧和趣味,並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只是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一本「生活觀察指南」,幫助我們用更科學的眼光,去理解和欣賞這個世界。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任何對生活充滿好奇,卻又不想被複雜理論嚇倒的朋友!
评分坦白說,一開始看到《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這本書名,我心裡其實有點猶豫。畢竟「科學法則」這幾個字,聽起來就讓人覺得是不是又一本要啃很多硬知識的書?平常我就對科學不太感冒,覺得那些公式和定理離我太遠了。但礙於好奇心,我還是翻開了。結果,我只能說,我太小看它了! 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能夠把那些原本聽起來很學術、很遙遠的科學原理,用一種極其貼近我們生活的方式呈現出來。它不是在教你怎麼做實驗,也不是要你背誦定義,而是帶你重新審視那些你每天都在經歷,卻從未深究的日常現象。例如,書中有提到關於「慣性」的原理,它並沒有直接給你牛頓第一運動定律,而是用開車時,突然踩剎車,身體會往前傾的例子來解釋。這個瞬間,讓我猛然驚覺,原來我每天都在親身實踐這些科學法則,只是我從未意識到。 我最欣賞的是,作者非常有耐心,而且能夠用一種溫柔的方式引導讀者。它不像某些科普書,一開始就丟出大量的術語,讓你望而卻步。相反地,它會先從一個你熟悉的情境開始,然後一點一點地揭示背後的原因。像是關於「浮力」的解釋,它就從我們洗澡時,身體為什麼會變輕,到船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這些日常的觀察出發,再慢慢帶到阿基米德原理。這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吸收了知識,而且還覺得很有趣。 而且,這本書的條目設計非常精巧。每一條法則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你可以隨時隨地翻開來閱讀,不必擔心會因為漏讀前面的內容而影響理解。這對我這種時間經常被打斷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吸收一點點新知,讓我在生活中多一份思考的樂趣。 總之,《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它打破了我對科學的刻板印象,讓我發現,原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可以如此有趣。它不只增長了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啟發了我對周遭世界的好奇心,讓我覺得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非常適合所有想更了解生活,卻又對傳統科普書感到卻步的朋友!
评分我必須說,《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這本書,真的是意外地讓我愛不釋手!身為一個對生活細節有點觀察力,但對科學原理卻常常一知半解的台灣人,我總是覺得科學離我很遠,總是在實驗室裡、教科書裡。但這本書,完全打破了這個刻板印象。 它不是那種讓你頭痛欲裂的學術著作,而是像一位熱心的朋友,在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現象,輕輕地拍拍你的肩膀,然後跟你說:「嘿,你知道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嗎?」我舉個例子,書裡有提到關於「味覺」的奧秘,我平常吃東西,只覺得好吃就是好吃,難吃就是難吃,但這本書卻從舌頭上的味蕾、嗅覺的影響,甚至是大腦的處理過程,一一解釋了我們如何感受到味道。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味道」的感受,其實是嗅覺和視覺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真的讓我對「吃」這件事,有了全新的認識。 我特別喜歡書中那種「小情境大道理」的鋪陳方式。像是為什麼香蕉熟了會變黃,或是為什麼曬衣服要挑陽光強的時候。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但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的問題。作者能夠把這些現象,跟背後的光合作用、化學反應、或是熱力學定律等等連結起來,而且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我發現,原來很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都藏著如此精妙的科學原理。 而且,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也很聰明。它將40個法則分開來介紹,每一則都像是獨立的小故事,但又彼此串聯,構成一個更宏觀的科學世界。這意味著,即使你今天只讀了一小段,也能夠獲得一個完整的知識點。對於我這種時間比較零碎的人來說,真的太方便了。我可以在通勤的路上,或者睡前,輕鬆地吸收一點新知,感覺每天都在一點點地變得更聰明。 總結來說,這本《40個生活中的科學法則》是一本讓人讀起來很有「成就感」的書。它讓你發現,原來科學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學問,而是充滿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它不只增長了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啟發了我對周遭世界的好奇心,讓我覺得生活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深度。非常推薦給所有對生活充滿好奇,卻又不想被複雜理論嚇到的朋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