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回忆录Memoires d'outre tombe
夏多布里昂 Franqois-Rene de Chateaubriand 着
郭宏安 译
郝明义 导读
一个虽然还活着,却已经告别了世界的作者,
用四十年时间记录两个世纪的交替、革命的起落、凡人的生死。
他相信文字所产生的效果,可以超越一切其他表达之外;
用文字所产生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其他力量之上。
这部文字砌成的墓碑,是夏多布里昂极致的浪漫。
「我生活于两个世纪之交,彷彿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我栽进翻腾浑浊的水中,遗憾地远离我出生的旧岸,怀着希望向一个未知的岸游去。」
本书为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夏多布里昂《墓中回忆录》的精华选译,原书浩瀚两千页,本书摘选了七十篇精采内容,包括他童年时代的回忆、前往美洲的冒险旅途、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思考、他与拿破崙的相识与反目的?述。作者透过自己的生平,着笔于复辟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的种种场面,描绘了一幅法国自大革命至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完整的社会图景。
《墓中回忆录》历经四十年不断增删琢磨,其最特出之处莫过于书名所暗示的:这是一个发自坟墓深处的遥远声音。夏多布里昂不断提醒读者,这是一个死去的人在讲述他和世界、历史的纠葛,这部回忆录便是「用尸骨和废墟造就的建筑」。他还活着,却已经告别了世界;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然消逝,时间的洪流却仍继续浩浩推展。生命不只是叙述的对象,文字也不只是生平的载体,文字与人生是合而为一的。
作者简介:
夏多布里昂(Fran?ois-Ren? de Chateaubriand, 1768—1848)
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主要作品有《革命论》(1797)、《阿达拉》(1801)、《勒内》(1802)、《基督教的真谛》(1802)等,《墓中回忆录》被公认为其最高杰作。夏多布里昂的文字华丽优美,情感磅礡,诗意浓厚,他首先歌颂废墟的苍凉,扩大了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范围,并且开创了文学史上忧郁人物的典型——「勒内」,引起一代青年的共鸣与仿效。夏多布里昂同时也是重要的政治家,身历波旁王朝末期、法国大革命、第一共和,见证拿破崙的崛起与败落。在他的回忆录当中不乏对于革命的思考,与拿破崙相识到反目的珍贵叙述。他的文学地位与在政治上的积极参与,撼动了后来的文豪雨果。少年雨果在日记里立下宏愿:「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
译者简介:
郭宏安
1943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后至瑞士日内瓦大学法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进修,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该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学术方向为法国文学及其批评理论。
主要着作有:《波德赖尔诗论及其他》、《重建阅读空间》、《论〈恶之花〉》、《同剖诗心》、《雪落在莱蒙湖上》、《贝壳留住了大海的涛声》、《写作的幸福》、《塞纳河-莱蒙湖》。
主要译作有:《红与黑》、《墓中回忆录》、《恶之花》、《波德赖尔美学论文选》、《巴黎的忧郁》、《加缪中短篇小说集》、《雅克和他的主人》、《博纳福瓦诗选》、《小王子》等,另有《郭宏安译文集》。
这本《墓中回忆录》着实让我惊艳,从翻开第一页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一股强大的叙事力量所吸引。作者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细腻的世界观,其细节之丰富、想象力之奔放,都堪称一绝。书中的每一个场景,无论是古老陵墓的幽深黑暗,还是尘封往事的斑驳光影,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挣扎与释然,被勾勒得淋漓尽致。我仿佛能感受到角色们在岁月中留下的痕迹,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回忆,更是一种对生命、对存在的深刻探讨。它让我思考,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那些被埋藏的记忆,是否真的能够被遗忘?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每一次合上书页,都会留下悠长的回味。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深度思考、追求阅读体验的读者,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它会让你在文字的世界里,获得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启迪。
评分初次接触《墓中回忆录》,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沉重压抑的作品,但阅读过程却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作者以一种极为独特且富有诗意的笔触,将那些关于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融入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碎片中。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淡然而又深邃的氛围,它不声不响地渗透进你的内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其中。那些跨越时空的叙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些尘封的情感,都被作者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洪流,看到了生命的轮回,看到了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在时间的洗礼下,留下的印记。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它让我反思生命的意义,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我常常在深夜里,捧着这本书,任思绪随着文字飞扬,感受那份宁静中的力量,那份孤独中的温暖。这绝对是一本能够触及灵魂的作品,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看待生命。
评分《墓中回忆录》是一本让我感到“惊喜”的作品。在阅读之前,我从未想象过,一本关于“回忆”的书,可以写得如此富有张力,如此引人入胜。作者的叙事技巧非常高明,他能够将不同时空、不同人物的回忆巧妙地穿插融合,形成一种浑然一体的叙事结构。我被书中那种既疏离又亲近的叙事视角所吸引,仿佛一位观察者,冷眼旁观着世事变迁,却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切的关怀。我喜欢书中那种对“存在”的追问,那些关于身份、关于意义的探索,都让我感触良多。我看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却也感受到了个体生命价值的独特光辉。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在生命中留下的痕迹,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些被埋藏的记忆,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在不同人生阶段都能获得新体悟的书。
评分《墓中回忆录》给我的感受,可以用“震撼”和“沉醉”来形容。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能够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宏大的历史图景,又能够细腻地捕捉人物内心最深处的波动。我被书中那种独特的叙事风格所吸引,它时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历史学家,娓娓道来;时而又像一位深情的诗人,抒发着对生命的感慨。我尤其喜爱书中对细节的描绘,那些微小的物件,那些不起眼的场景,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和情感积淀。我仿佛能听到风吹过荒原的呼啸,能闻到泥土混合着岁月的芬芳。这本书让我对“记忆”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记忆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集合,更是历史的缩影,是文明的载体。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留下痕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沉浸,我经常在阅读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完全投入到作者构建的那个世界中。
评分这本书,真真切切地让我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墓中回忆录》并非一本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但它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却足以让任何一个有心阅读的读者为之着迷。我被作者那种近乎冥想式的叙述所打动,他仿佛在邀请我一同走进那些沉寂已久的世界,去感受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我喜欢书中对“无常”和“永恒”的探讨,这些宏大的哲学命题,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具体而可感。我看到了生命从萌芽到凋零的过程,看到了文明的兴衰更迭,看到了那些人类共有的情感,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延续。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宁静而又深刻的思考。它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它引导我去追寻,去感受,去体悟。我常常在阅读后,陷入长久的沉思,回味书中的每一个字句,感受它们在心底激起的涟漪。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