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是什么?新闻伦理又有什么重要性?伦理又是如何对好的新闻产生影响?本书综览西方新闻业界,探讨其中主要的道德伦理议题,检视了各媒体领域里记者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并试图寻求一条通往合乎道德伦理的新闻大道。
本书行文清晰有条理,囊括许多与顶尖记者及编辑的访谈,更包含珍贵丰富的参考资料以及相关的优秀网站。本书对所有学习新闻、媒体以及政治的读者而言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同时也对已身处业界的工作者裨益良多,而对了解道德伦理议题兴趣浓厚的读者更是不可错过本书。
作者简介
Karen Sanders
目前任教于英国雪菲尔大学(Sheffield University),讲授伦理与政治沟通相关课程,曾任英国航运协会新闻与国会办事处的处长及多所国际大学的客座讲师等。本书作者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传统、国族认同以及大众媒体,特别是在拉丁美洲和欧洲脉络之下的状况,以及以上主题于媒体和公众领域里的发展情况。
译者简介
郑郁欣
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硕士班
林佳谊
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班
蔡贝仑
政治作战学校新闻研究所硕士
谢词
第一章 伦理与新闻?
第二章 关于伦理
第三章 德行伦理学
第四章 虚构故事
第五章 造假
第六章 自由的范畴
第七章 私人生活与大众兴趣
第八章 死亡、疾病与破坏
第九章 互通有无的危险︰记者与资讯来源
第十章 利益冲突
第十一章 底线
第十二章 自我管制与行为准则
第十三章 归咎妓女
第十四章 优秀的记者
附录
参考书目
索引
这本书名《探究新闻伦理》让我想到,我们常常在谈论自由,但自由的背后,总是有责任相伴。在台湾,新闻自由被视为民主的重要基石,但同时,我们也不断看到一些失控的现象,比如为了抢独家而进行的“狗仔式”採访,或是为了吸引流量而製造的耸动标题。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去探讨新闻从业者的角色? 它会不会深入分析,在保障新闻自由的同时,应该有哪些相对的限制和规范,才能避免对个人和社会的伤害?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能更进一步地去探讨“为什么我们应该这样做”。 它会不会提供一些历史性的回顾,让我们了解新闻伦理是如何随着时代演进的? 尤其是在资讯传播速度极快的今天,错误信息和仇恨言论很容易被放大,这本书有没有可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防止新闻伦理被侵蚀”的深刻见解? 毕竟,一个健康的新闻环境,对整个社会的福祉都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听起来蛮吸引我的,毕竟在现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新闻的公信力真的是越来越重要了。我一直觉得,我们每天接收到的讯息,不只是提供给我们的“知道”,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我们的“想法”和“态度”。所以,到底这些新闻背后的“伦理”是如何运作的?是存在着一套不成文的规矩,还是有明确的准则在指导着记者和媒体机构? 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去探讨,当新闻报道触及敏感议题,例如社会不公、政治争议、或是个人隐私时,媒体会如何拿捏分寸?会不会有案例分析,说明某些报道是如何因为忽略了伦理考量而引发轩然大波,或者反之,那些真正做到平衡、客观、负责任的报道又是如何呈现的? 尤其是在台湾,我们对新闻自由的期待很高,但同时,假新闻、片面报道的问题也时有所闻,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让我们更清楚地辨别信息,也促使媒体更自觉地坚守岗位?我期待它能给我一些启示,让我对每天接触到的新闻有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读到《探究新闻伦理》这个名字,我脑海中浮现的是过去几年台湾社会经历过的几次大型社会运动和政治事件,当时媒体的报导方式和立场,确实引发了很大的讨论。有些人认为媒体扮演了监督的角色,揭露了不公;也有些人则批评某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是迎合特定立场,而模糊了事实的界线。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去深入分析这些“事件性”的新闻处理方式,它会如何定义“真实”在这些复杂情境下的意义? 尤其是在政治新闻方面,我们常常看到立场鲜明的报导,甚至是被指控为“党媒”的现象。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种比较中立的视角,去审视这些报导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它会不会提出一些让媒体能够更加“超越党派”,或者至少能够更清晰地展现其立场的建议? 作为一个关心公共事务的台湾公民,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更理性地去理解不同媒体的报导,不再轻易被情绪性的言论所左右,而是能够看到新闻背后更深层的结构和议题。
评分《探究新闻伦理》这个书名,让我想到的是“信任”这个议题。在这个后真相时代,人们对各种信息的来源都抱持着高度怀疑,新闻媒体也不例外。我们每天接收到的讯息,有多少是经过严谨查证的?有多少是出于个人好恶的评论? 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重建媒体公信力”的思路。 它会不会探讨,在信息传播多元化的今天,媒体应该如何确保其报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书中会不会有关于“事实查核”的技巧和重要性? 另外,我也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触及到“採访对象权益”的保护,以及“平衡报导”的真正含义? 毕竟,一个能够赢得社会信任的媒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为“第四权”的功能。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在一个充斥着各种声音的环境中,如何去辨别和选择那些真正值得信赖的新闻来源,并且能够理解为什么坚守新闻伦理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如此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探究新闻伦理》,让我联想到很多过去阅读过的媒体分析文章,但它们往往都流于理论层面,或者是一些比较空泛的道德喊话。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扎实的“实务”面向的探讨。例如,新闻从业者在面对巨大的採访压力、商业利益的诱惑,甚至是政治的干预时,他们是如何在工作现场做出选择的?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描绘记者、编辑、甚至媒体老板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两难处境? 我很好奇,书里面会不会分享一些“不为人知”的採访故事,那些可能并没有公开但却深刻影响了新闻内容诞生的幕后细节。 另外,在社群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有的伦理框架是否还适用?这本书会不会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建构一套新的新闻伦理标准? 它能不能提供给像我这样的读者一些可以实际运用的方法,让我们在接收新闻的时候,不只是被动地吸收,而是能主动地去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和价值判断?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超乎预期的、更具实践意义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