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酒馆里的扒手,偷了顾客们喧嚷的故事……
赫拉巴尔在谈到「中魔的人们」(Pabitel)这一概念时,不仅说过哈谢克笔下的好兵帅克是「中魔的人」,他还说:「我的老师雅罗斯夫?哈谢克的生活,乃至我自己的生活,都是令人不快的『中魔的人』式的。」
所谓「中魔的人」就是善于从眼前的现实生活中十分浪漫地找到欢乐,「善于用幽默,哪怕是黑色幽默,来尽力妆点自己的每一天,即使是悲痛的一天」。中魔的人透过「灵感的钻石孔眼」观看世界,他看到的汪洋大海般的美丽幻景使他兴奋万状,赞叹不已,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没有人听他说的时候,他便说给自己听。他讲的那些事情既来自现实,又充满了夸张、戏谑、怪诞和幻想。《漂浮的打字机》恰恰就是最详尽的注解。
《漂浮的打字机》是赫拉巴尔「妻子的眼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写的是他新婚生活,在这本书中,赫拉巴尔借用妻子的眼睛,其实也是透过「钻石孔眼」来看自己,于是,那些「令人不快的」生活,就变的妙趣横生。当他和妻子散步林间的时候,看到许多小孩玩耍,一般人总会欣赏孩童天真无邪的快乐,可是他却看到他们模仿战争、模仿杀戮游戏,因而伤心难过的说不出话来;当他遇上小朋友滑板车竞赛的场合,看到小朋友与家人们,从比赛开始之前和乐融融的气氛,到别上号码牌之后「奇妙」的转变,一直到竞赛开始、结束,竞赛场上流露的肃杀气氛,彷彿每个人的一生就决定在此时此刻,生动鲜活的影像彷彿从文字中浮现出来。
他常常跟朋友到小酒馆去,听他们谈天说地聊八卦,这些生活片段全部成了他未来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他自己曾说过:「如果我写出了什么东西,那都是别人说过的话,事实上我只是小酒家和小饭馆顾客们的扒手,跟偷了他们的衣服或雨伞彷彿是同一回事。」
作者简介
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
捷克作家,生于一九一四年,卒于一九九七年。被米兰?昆德拉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作家,四十九岁才出第一本小说,拥有法学博士的学位,先后从事过仓库管理员、铁路工人、列车调度员、废纸收购站打包工等十多种不同的工作。多种工作经验为他的小说创作累积了丰富的素材,也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般劳动人民中,他的小说充满了浓厚的土味,被认为是最有捷克味的捷克作家。
作品大多描写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被抛弃在「时代垃圾堆上的人」。他对这些人寄予同情与爱怜,并且融入他们的生活,以文字发掘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刻画出一群平凡又奇特的人物形象。赫拉巴尔一生创作无数,作品经常被改编为电影,与小说《没能准时离站的列车》同名的电影于一九六六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另一部由小说《售屋广告:我已不愿居住的房子》改编的电影《失翼灵雀》,于一九六九年拍摄完成,却在捷克冰封了二十年,解禁后,随即获得一九九○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奖。二○○六年,改编自他作品的最新电影《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上映。
被捷克《星期》周刊于世纪末选出「二十世纪捷克小说五十大」第二名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命运亦与《失翼灵雀》相仿,这部小说于一九七六年完稿,但迟至一九八九年才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仅次于哈萨克(Jaroslav Hasek)的《好兵帅克历险记》。
有人用利刃、沙子和石头,分别来形容捷克文学三剑客昆德拉、克里玛和赫拉巴尔,他们说:
昆德拉像是一把利刃,利刃刺向形而上。
克里玛像一把沙子,将一捧碎沙洒到了诗人笔下甜腻腻的生活蛋糕上,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赫拉巴尔则像是一块石头,用石头砸穿卑微粗糙的人性。
译者简介
刘星灿
曾留学捷克斯洛伐克查理大学,获文学院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从事捷克语言、文学方面的翻译、编辑、教学及中捷文化交流工作,翻译出版了《好兵帅克历险记》、《塞佛特诗选》、《捷克斯洛伐克文学简史》等数十部捷克文学书籍。一九九零年捷克斯洛伐克文学基金会授予涅兹瓦尔文学奖。
劳白
清华大学美术系教授。业余在捷文翻译,插图等方面与刘星灿合作,如《塞佛特诗选》等,其中合作译编的《捷克斯洛伐克儿童书籍插图选》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奖。
喔,這本《漂浮的打字機》真是讓我驚豔!一開始看到書名,我還以為會是那種充滿奇幻或科幻色彩的故事,畢竟「漂浮」和「打字機」的組合,腦袋裡馬上就聯想到很多畫面。但讀下去之後,我才發現它遠比我想像的要深刻許多。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打字機,敲擊出許多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細節的觀察。我尤其喜歡它對都市角落裡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的描寫,彷彿把讀者帶到一個個隱匿的角落,聽見那些被時間遺忘的低語。書中的角色,每一個都那麼真實,他們的煩惱、他們的希望,都讓我覺得似曾相識。有時候讀著讀著,都會不自覺地將書中的情境套用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上,然後在那種共鳴裡找到一點慰藉,或是對自己的人生有新的體悟。這不是那種可以一口氣讀完的書,它需要慢慢品味,每一頁的文字都值得停下來咀嚼。它讓我重新審視了周遭的生活,原來平凡之中也能蘊藏著如此豐富的故事。
评分說實話,《漂浮的打字機》這本書,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我本以為會是那種比較輕鬆的閱讀,結果它卻挖掘出了很多我從未深入思考過的東西。作者的敘事方式很獨特,有時候會跳躍,有時候又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給你一個驚喜。我尤其喜歡它對「失去」的描寫,那種失去並不是戲劇化的悲痛,而是一種日常的、悄無聲息的侵蝕,讓你慢慢地習慣了空缺,然後在某個瞬間,又會被它提醒。書中的意象運用也非常巧妙,像是「打字機」這個意象,它既代表著過去,也象徵著書寫、記錄,甚至是一種執著。我喜歡這種多層次的解讀空間,讓每一個讀者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理解。這本書讓我對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也讓我更珍惜當下的生活。它就像是一場細雨,雖然不大,但卻能滋潤心靈,留下清新的氣息。
评分讀完《漂浮的打字機》,我腦海裡縈繞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有點像是傍晚時分,夕陽餘暉灑落在老舊街巷的感覺,溫暖卻又帶著一絲惆悵。作者對於時間流逝的描寫,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書中沒有刻意去強調時間的戲劇性,但字裡行間卻透露著一種無聲的流逝,那些曾經鮮活的人物和事件,都在時間的長河中漸漸變成了模糊的記憶,留下的,是淡淡的痕跡。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選擇」的探討,作者並沒有給出標準答案,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感受每一個選擇背後帶來的漣漪。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很多自己的過去,那些曾經的決定,那些錯過的機會,那些曾經的愛與恨,似乎都在書中找到了某種迴響。它不是一本讓你看了會熱血沸騰的書,但它會讓你靜下來,好好地審視自己的生命。
评分說真的,《漂浮的打字機》這本書,我花了挺長時間才「消化」完。不是說它難讀,而是它所傳達的意境,需要時間去慢慢沉澱。書裡頭的氛圍營造得特別成功,讀起來有種淡淡的憂傷,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暖。作者描寫的場景,往往不是那種宏大壯觀的,而是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片段,例如一個午後的咖啡館,或是一個街角的路燈。但就是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的細節,被作者的筆觸勾勒得格外有畫面感,彷彿你真的就坐在那個角落,感受著空氣中的溫度,聽著遠處傳來的喧囂。而那些角色,他們之間的互動,很多時候並沒有激烈的衝突,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更多的是一種細水長流的默契,或是因為誤解而產生的些微隔閡。這種寫實的描寫,反而更能觸動人心,讓讀者在字裡行間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邊的人。這本書沒有明確的結局,更像是一個開放式的邀請,邀請讀者去思考,去感受。
评分對於《漂浮的打字機》這本書,我只能說,它的文字功底真的不是蓋的!每一次翻開,都像是在欣賞一幅精心繪製的畫作,每一個筆觸都充滿了故事。我特別佩服作者對於心理描寫的細膩程度,能夠將人物內心深處最隱晦的情緒,用最精準的詞語捕捉出來,讓人讀了不禁點頭稱是。書中有些情節,雖然看似波瀾不驚,但仔細品味,卻能感受到其中暗流湧動的張力,那是對人性深刻的洞察,也是對生活無奈的描繪。我喜歡它那種不疾不徐的敘事節奏,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回味。有時候,我會停下來,默默地看著窗外,然後腦海裡會浮現出書中某個場景,或者某個角色的表情。這種與現實交融的閱讀體驗,是很多書都無法給予的。它不只是一本書,更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某些角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