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销售30,000万套,家长、小朋友们期待的《朱老师的作文课2》终于来了!
◎第二辑加附《朱天衣的私房书单》,推荐30种好书,阅读力+写作力双效学习!!
◎说、听、读、写,国内第一套复合式有声作文学习教材:2片CD+《朱天衣的作文课2》一本+《朱天衣的私房书单》一册+《我的生活笔》一本
作文像说话,孩子自然爱上它!
「只要识字、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像唿吸、说话一般的写出属于自己的想法。当孩子迟迟无法下笔时,在他们心中存在的最大障碍,就是写作是一件困难且遥远的事,这时我们就要强调书写和说话一样,所以教小朋友作文,不是教他们写作技巧,而是用引导方式,让他们试着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享受想像力的驰骋,得到写作文的乐趣。」--朱天衣
开创国内第一套复合式作文学习教材--朱天衣的作文课,自2007年2月出版以来,广受家长及朋友的喜爱,销售逾万套;在各界深深的期盼下,朱老师将再次出击,推出第二套有声学习作文教材。
书单内容
一、小树之歌
二、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唿唤」与「白牙」
三、劳伦兹的「所罗门王的指环」、「当人遇见狗」、「雁鹅与劳伦兹」
四、吉米哈利的「大地系列」
五、魔幻系列:「魔戒」、「哈利波特」、「向达伦大冒险」、「黄金罗盘」、「龙骑士」
六、「佐贺的超级阿嬷」、「窗边的小荳荳」、「东京铁塔」
七、张曼娟的「奇幻小学堂」
八、侯文咏的「顽皮故事集」、「淘气故事集、「天作不合」、「大医院小医师」
九、三毛作品:「撒哈拉沙漠」、「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
十、中国章回小说:「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
十一、金庸的武侠世界:「书剑恩仇录」、「射鵰英雄传」
作文写好的前提之一,是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但现在的父母及师长却为孩子们的写作力与阅读力深感困扰,《朱老师的作文课2》除了继续保有原来的六大特色,再特别制作《朱天衣的私房书单》一本,由朱老师精心挑选30种好书,推荐给家长及孩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及阅读力;在主题挑选上也以丰富孩子的想像力出发,让这套产品更为精采。
◎本课程6大特色:
●CD+作文课+私房书单+生活笔记,看、听、读、写多元学习
●12个主题,一週听一课,一週写一篇,轻松学习没压力
●透过说故事的引导方式,激发孩子的想像力,下笔更容易
●老师亲自讲述,有如亲临课堂聆听,容易吸收理解
●收录「给父母的小叮咛」,让亲子共享写作的乐趣
●推荐30种私房好书,培养阅读兴趣,加强写作力
◎产品组合
◆《朱天衣的作文课2》+2片CD
在第二辑中,朱天衣老师精心挑选了12个最能启发孩子想像力、最能探索孩子内心想法、且练习不同文体的主题,依照每个主题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的故事、阅读的心得融会贯通,讲述给孩子听,让孩子一边兴趣盎然地听朱老师说故事,一边联想构思属于自己的精采内容。这些内容录制成2片CD及一本亲子手册,手册中除了精采的全文外,朱老师还针对每个主题提出「给父母的小叮咛」,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进入写作的世界。
12个有趣主题:
<第一辑>(CD同)
1.我的心爱宝贝
2.妈妈的心情
3.爸爸的拿手绝活
4.梦
5.圣诞佳节
6.魔法世界
<第二辑>(CD同)
7.欢乐新春
8.迎向春天
9.烦恼
10.六十年后的我
11.如果有一天……
12.我的桃花源
◆《朱天衣的私房书单》
阅读除了可以丰富写作的内涵,对写作技巧的帮助更是毋庸置疑,更可增加孩子的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想要增强孩子的写作、学习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绝对有其必要。而朱老师认为每晚与孩子共读,绝对比放CD听故事,更容易让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因此朱天衣老师特别推荐了30种她自己非常喜爱且适合全家共读的好书,在《朱天衣的私房书单》中,朱老师也特别撰写各个书单的阅读乐趣,与希望启发的重点所在,孩子可以享受到温暖的亲情、成长的欢乐、诚挚的人与动物之爱,以及想像力驰骋的奇幻冒险故事。
◆《我的生活笔记》
写作是很生活且贴近心灵的,是一种纪录、一种抒发、一种分享、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就像唿吸、说话一样的自然。《我的生活笔记》是为每个孩子特别准备的,在日常生活中,看得什么、想到什么,像说话一样纪录下来,渐渐便能养成写作的习惯,感受到写作原来这么简单有趣!
作者简介
朱天衣
出身文学世家,父亲朱西甯、母亲刘慕沙,姊姊朱天文、朱天心皆为台湾当代文坛知名作家,一家五口皆为文艺创作者。三姊妹在大学时即创办三三书坊,后来从事儿童写作教学二十余年。着有《三姊妹》、《下午茶话题》、《带我去吧,月光》等书。
前言╱给父母的话
1.我的心爱宝贝
2.妈妈的心情
3.爸爸的拿手绝活
4.梦
5.圣诞佳节
6.魔法世界
7.欢乐新春
8.迎向春天
9.烦恼
10.六十年后的我
11.如果有一天……
12.我的桃花源
从开始陪伴孩子写作,成为所谓的「作文老师」,到今天已是第二十个年头了,不细数,真的感觉不到二十年就这么过去了,也许就因为始终是和孩子为伴,岁月格外匆匆。
即使已为人「师」七千多个日子,「教」过两千多位学生,但至今听到别人称我「朱老师」,却仍有脸红的羞赧,因为自始至终我都不觉得自己称得上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这么多年来,我自许只是个陪伴、分享孩子成长的大朋友,若说在写作上对孩子们有甚么助益,我也只愿意把自己定位是个引导者,而不是教导者。
会这么说,绝对不是谦词,因为我始终以为写作这件事应该是人的本能,只要识字、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像唿吸说话一般的写出属于自己的想法,只要我们别把写作赋予太多的名目或意义,写作其实可以是很自然、很愉悦的。
也因此,我发现自己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花费最大心力之处,不是在教授写作技巧,而是努力的在「除魅」,也就是帮孩子袪除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包括心理层面的恐惧、厌恶,也包含外在对写作这件事的任何束缚,当我看到孩子们从抗拒到愿意且欢喜写作时,便是最大的报偿。
写作是很生活的,也是很贴近心灵的,能在孩子的成长中陪伴他们一段,并分享他们的心灵活动,真的是很快乐的事。但我仍不满足,我常叹息自己无法像学校的老师或孩子的父母,可以拥有更稳定、更长久的关系陪伴他们长大,但我同时也知道自己该知足了,因为绝大多数的父母已给我超出想像的信赖及时间,让我能放手和孩子一起翱翔在写作的天地间。
如今,我会很希望与孩子在写作互动中所获得的喜乐,和所有的父母分享,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扮演如我般的陪伴者、分享者角色,只要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多为他们空出一点自己的时间,在写作的天地里,你和孩子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套有声书包含了为孩子准备的两张CD及一本「我的作文簿」、一本「文字好好玩游戏本」,另外还附加了这一本为父母预备的说明,在「给父母的话」中,所提到关于写作的问题,多半是平日演讲或上课时,最多父母关心提问的,所以我便直接以问答方式处理;至于「温馨小叮咛」则是担心孩子在听过CD后仍觉得下笔困难时,父母可从旁助一臂之力的小撇步,当然若孩子完全无此需要,那这所谓的「叮咛」就可备而不用了。
至于要如何使用孩子这部分的教材呢?我的建议是,一个星期消化一个单元,并附加一个「文字游戏」,当然这可视孩子课业压力随时做调整,此外,当孩子真的要借由CD中的引导进入写作时,请先安排他坐在桌前就定位,准备好作文簿及铅笔、橡皮擦,当他一听完一个单元时即刻就动笔,那应该是最适合下笔的时刻,若孩子的专注力够、学习能力也强,当然可以不必受此束缚,但透过CD和直接在课堂上引导毕竟有所不同,因此这样的要求孩子是不得不的举措。
当孩子真正进入写作状态后,便尽量别中断,期间有不会的字可先以注音代替,等全篇文章完成后再教他或查字典补上国字即可。较稚龄的孩子在初学阶段,或可以陪伴他一起完成这件事,但记得呦!只是陪伴,而不是指导,做父母的可以在一旁阅读自己的书,或书写自己的文字,别让孩子有受到监督的压力,让他觉得这是一段亲子共享的宁静时光。
现今坊间有太多为因应国中基测而出版的各式作文教材,选在这样的时刻出这套有声书,其实心底是有些急切的,我真的希望提供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选择,让他在写作的路途中,走得更自在、更快乐也更顺畅,我始终相信愉悦绝对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它不仅是学习的前提,更是必要条件,如果我们能经由快乐达到同一个目标,那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是它倡导的“慢下来,去感受”的学习理念。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似乎总是急于求成,但在写作这件事上,朱老师恰恰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深入地体会和思考。她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她强调的“字斟句酌”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推敲,更是对文字背后情感和思想的反复打磨。我之前写作文,总是追求速度,很少回头修改,所以文章总显得仓促和生硬。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好的文章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我开始尝试着去反复修改我的文字,去斟酌每一个字,去感受每一个句子在情感上的传递。这种“慢”的学习过程,虽然需要耐心,但带来的提升却是巨大的,让我对写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持久的热爱。
评分《朱天衣的作文课2》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关于“感受力”的培养。朱老师一直在强调,写作的源头在于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她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教会我们如何去捕捉和放大那些细微的情绪波动,如何将它们转化为文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讲的关于“听”的训练,她让我们去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听雨滴落在窗台的节奏,听内心深处涌动的情感。这些听觉的体验,不仅仅是听,更是去感受,去体会,然后将这些感受转化为可以被读懂的文字。以前写作文,我总是追求辞藻的华丽,忽略了内容本身的情感力量。现在我明白了,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如果承载着真挚的情感,反而更能打动人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写作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关于如何表达自我的艺术。我开始尝试去记录我每天的心情,去倾听我内心的声音,去尝试用文字描绘出我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评分我尤其欣赏《朱天衣的作文课2》中那种“由内而外”的写作引导方式。朱老师不像很多老师那样,上来就讲结构、讲段落,而是先从“写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入手。她鼓励我们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好玩”和“有趣”之处,然后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这种思考过程,比单纯的学习写作技巧更有价值。她提出的“多想一层”的概念,让我茅塞顿开。很多时候,我们写东西就停留在表面,而朱老师教我们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和联系。这不仅能让我们的文章更有深度,也能让我们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我过去写作文,总觉得像是完成任务,缺乏内驱力,而这本书则点燃了我对写作的兴趣,让我觉得写作是一件充满探索和乐趣的事情。我现在写东西,不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想通过文字去探索和表达。
评分《朱天衣的作文课2》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灵魂”的指南。朱老师不只是教你写作,她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对生活的态度。她鼓励我们保持好奇心,去探索未知,去体验不同的事物。她认为,只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带来充沛的写作灵感。她提到的“生活是一本书,而我们是这本书的作者”,让我深受触动。我们不能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生活,而是要主动地去书写自己的生活。她分享的那些关于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的方法,非常实用。我之前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好写的,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生活的点滴都蕴含着故事,只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也让我对写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读完《朱天衣的作文课2》,我感觉朱老师的教学理念简直就是为那些在写作路上感到迷茫的孩子们量身打造的。书里没有那些枯燥乏味的写作技巧讲解,而是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一样,从最根本的角度去引导我们思考。她不会告诉你“这个地方应该用哪个词”,而是会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感受。我特别喜欢她讲的关于“观察”的部分,她让我们跳出只看表面的习惯,去深入地挖掘事物的本质,去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不仅仅是写作文的技巧,更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去观察生活,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前我写作文总是觉得没话说,不知道写什么,现在我明白了,不是我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我没有用心去观察,没有去思考。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写作世界的大门,让我不再畏惧,而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里的方法用到我的写作中去,去记录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表达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