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不只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情绪、心情、道德、习惯、动机、人格特质、因应对策、甚至生活方式。
.我们跟爱因斯坦有很大的不同,但可以做到跟他一样,每天都提醒自己一千次我们有多么依赖他人。
一九九九年,恐怖小说畅销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在乡间散步时,遭遇了严重车祸,肇事的箱型车司机因为分心而把史蒂芬.金撞上挡风玻璃,然后掉落路旁的壕沟里,他身旁正好是一堆岩石。史蒂芬.金的右腿及臀部多处骨折、肺部塌陷、数根肋骨断裂、头皮撕裂。稍后当被问到别人都以为他没救了,他做何感想时,他只说了两个字:「感恩(gratitude)。」一个一辈子表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却在横遭此祸后意识到上天的仁慈,史蒂芬.金说:「因为上帝的恩典,使他(货车司机)不必为我的死负责。」
数个世纪以来,神学家、道德哲学家、作家等都认定「感恩」是良好德行不可或缺的展现,一位当代的哲学家称「感恩」是一种最令人愉快的美德。虽然如此,直到最近心理学家才对「感恩」展开科学研究。可能是因为它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情绪,缺乏引人好奇的复杂性。这种单纯的情绪,在作者愈发投入研究时,很快发现到它的深刻内涵,它在人类的快乐上位居要角,「感恩」是一种复杂的现象。
作者在一九八○年代末期开始对今日所称的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产生兴趣,直到一九九○年代末,其研究都是关于快乐与目标达成。一九九八年作者应邀参与一个小型研讨会「人类力量的传统根源」──智慧、希望、爱、灵性、感恩、谦卑。与会的科学家都要各自选一个主题发表研究成果,他选了「感恩」,为了更加了解这普世力量的本质,他审阅了神学、哲学以及社科等文献后,使他相信感恩的能力已经自然地深入人类(或许其他种类生物)的内在心灵。
他开始与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家Michael McCullough共同合作研究方案,针对「感恩」做了一些重要研究。证明当人们致力于系统性地培养「感恩」心时,会经验到各种心理、生理、人际关系上程度殊异的益处,研究证据驳斥了广泛认为快乐有「设定值」(set-point),没有任何已知的方法可以让它重新设定(reset):在一些案例中,人们说因为「感恩」使他们的生命改变;更重要的是他们周遭的家人、朋友、伴侣及其他人一致报告,会感恩的人比较快乐,有他们在身旁更加愉悦。
.经常练习感恩的心可以增加25%的快乐设定值
.上述增加的百分点可以延续数月不坠──挑战先前认为我们的快乐设定值从出生后就固定不变的观点
.持续记录三个月「感恩日志」会提升睡眠品质及精力
本书展现的是「感恩」的新科学,不同时代与文化的伟大宗教领袖、哲学家、神学家、作家……如何讨论及写下他们对「感恩」的看法。为了激发读者练习感恩,作者还加上练习感恩的技巧。
作者简介
罗伯.艾曼斯(Robert Emmons)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也是正向心理学思潮的主要学者,并担任正向心理学学报总编辑。艾曼斯曾获美国心理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与约翰.坦伯顿基金会(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多项研究补助。他对感恩有深入的研究,是一位将史怀哲格言「感恩是人生的密码」付诸严谨科学实验的学者,《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新共和杂志》(New Republic)、《新闻週刊》(Newsweek)、《时代》(Time)及其他主流媒体都曾报导他的研究成果。
译者简介
张美惠
台大外文系学士,辅大翻译研究所肄业。曾获梁实秋文学奖译诗组佳作,译有《德国短篇小说精选》、《资讯焦虑》、《真实的谎言》、《EQ》、《美之为物》、《国家公园之父:蛮荒的缪尔》、《这就是男人》、《用心去活》、《父母离婚后──孩子走过的内心路》、《爱上M型男人》、《重建》,以及《心理治疗live现场》、《佛洛伊德的輓歌》、《如何教养喷火龙:从NO到YES的亲子关系》、《是谁伤了父母?:伤心父母的疗癒书》等书,现专职从事翻译。
1. 感恩的科学新研究
2. 感恩与心灵
3. 感恩的表现
4. 谢天:感恩与人性的光辉
5. 违反自然的罪:忘恩负义与阻碍感恩心的其他因素
6. 逆境与感恩
7. 培养感恩心
我一直是个有点“卡住”的人,尤其是在工作上。感觉自己努力了很多,但总是在原地踏步,晋升无望,薪资也提不上去。朋友推荐了《愈感恩,愈富足》,一开始我还有点将信将疑,毕竟“感恩”听起来好像有点“软”,跟“事业成功”这种硬性指标似乎不搭边。但读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富足”,不只是银行里的数字,更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吸引好事的磁场。书里提到,当我们心怀感恩时,我们的能量场会变得更加积极,更容易吸引到贵人、机会和正面的能量。这就像在吸引力法则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层“积极感恩”的催化剂。作者分享的一些案例,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有的人通过调整心态,从一个不受重视的员工,变成了团队的核心人物;有的人则通过感恩,化解了职场上的重重危机,最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就。这些故事太有力量了,让我觉得,或许我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有点偏差,我应该从“向外索取”更多,转变为“向内挖掘”并“向外感恩”。我现在尝试在工作中,多去发现同事们的优点,多去感谢他们给予的帮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这种转变,不仅改善了我和同事们的关系,也让我感觉工作起来更有劲头了。
评分哇,收到这本《愈感恩,愈富足》的实体书,真的感觉心头一暖!我一直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实践感恩,但总觉得有点零散,不够系统。看到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觉得很舒服,配色柔和,字迹清秀,有一种宁静的力量。翻开第一页,还没开始读具体内容,光是那几句引言就让我产生共鸣。台湾的生活节奏有时候真的很快,竞争也激烈,压力不小。常常会觉得,哇,怎么又遇到这种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富足”起来?有时候会陷入一种“不够”的焦虑。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点出了一个我一直隐隐约近的迷思:是不是因为我“不够”感恩,所以才“不够”富足?这个想法让我很好奇,也很期待。我特别喜欢书里一开始那种循循善诱的语气,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教导,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分享人生智慧,让人很容易放下戒备,敞开心扉去接受。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会如何一步步带领我,从“感恩”这个看似微小的行为,去解锁“富足”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尤其是“富足”,在我看来,不单单是指物质财富,更包含内心的平静、丰盈和满足感。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具体的启发和方法,让我能将这份感恩的力量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简直是颠覆性的!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富足”就等于赚大钱,拥有豪宅名车。但《愈感恩,愈富足》完全打破了我这个狭隘的认知。作者巧妙地将“感恩”与“富足”这两个概念紧密相连,而且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深刻的洞察,让我看到了感恩的力量是如何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显现出来的。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章节,讲到如何在一个看似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发现并感恩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小确幸。这让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专注于眼前的困难,而忽略了那些已经拥有的美好?书里提供的一些练习,比如每天写感恩日记,或者在遇到挫折时,尝试去寻找至少三个值得感恩的事物,这些都是非常实用且易于操作的方法。我尝试在生活中实践,刚开始有点生疏,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心态真的在发生改变。那种对生活充满抱怨和不满的情绪,渐渐被一种平静和满足感所取代。以前会觉得,啊,今天又迟到了,好倒霉!现在可能会想,嗯,虽然迟到了,但至少今天天气不错,而且上班路上还能听到喜欢的广播节目。这种转变,让我觉得人生似乎也变得更加豁达和宽广了。
评分拿到《愈感恩,愈富足》这本书的时候,我正经历一段比较迷茫的时期。生活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说不上来是什么,但就是那种莫名的空虚感。这本书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作者以非常平实却深刻的语言,阐述了“感恩”与“富足”之间的神秘联系。我一直以为“富足”就意味着拥有很多,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富足,是内心的充盈和对生命的全然接纳。书里的一些观点,让我醍醐灌顶。比如,他提到很多人之所以不富足,不是因为物质匮乏,而是因为精神上的“贫瘠”,无法看到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这让我回想起自己,确实常常陷入对“没有”的执念,而忽略了“已经拥有”的美好。作者提出的“感恩冥想”和“臣服练习”等方法,更是让我觉得相见恨晚。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我尝试去练习,刚开始会觉得有点别扭,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平静,也越来越能够享受当下的美好。这本书带给我的,不只是对“富足”的重新定义,更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全新理解。我现在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生活推着走的小船,而是能够主动掌握方向,朝着更广阔的海洋前进的航行者。
评分《愈感恩,愈富足》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涤荡。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致富”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活出丰盛人生”的指南。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智慧和温度。他没有用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像是在跟你分享他自己的人生感悟。我尤其喜欢书里关于“能量”的解读。他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解释了为什么怀揣负面情绪会消耗我们的能量,让我们难以吸引好事,而感恩则像是一个强大的能量放大器,能让我们自身的能量场变得更加吸引人。这让我想起,有时候会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好像被什么东西“压着”一样。现在我明白了,那可能就是因为我的能量场不够积极。书里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练习,比如“感恩清单”的升级版,让我去记录那些“被你认为理所当然,但其实非常珍贵”的事物。这个练习真的太有意义了!我开始留意身边的一切,从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到一个温暖的拥抱,再到每一次呼吸,都觉得是一种馈赠。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敬畏和感激,也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被生活推着走的人,而是能够主动创造幸福的有力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