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时空走廊
故宫的流转岁月
解读故宫密码
院区平面图
三楼-天地之灵
303室 新石器时代
305室 铜器时代
307室 秦汉
308室 玉璨珠光
二楼-文明之华
201室 六朝隋唐
203室 宋元
205室 明代前期
207室 明晚期
209室 清康熙、雍正、干隆
211室 清晚期
书画艺术
一楼-历史之光
103室 清代历史文书珍品展
103室 古代图书精华展
101室 宗教雕塑艺术
106室 清代皇室的文物典藏
108室 清代家具
美景.良茗
参观资讯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历史的人,虽然算不上专家,但对故宫一直情有独钟。这次读到《遇见新故宫》,感觉像是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作者的学识和见解都让我佩服,但他并没有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讲述,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故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他对故宫建筑细节的深入剖析,那种对比例、色彩、材料的考究,让我看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匠心。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传说,让冰冷的砖瓦变得鲜活起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好奇,仿佛要重新去认识它,去感受它。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原本以为它会是那种比较枯燥的历史解读,结果完全不是!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新颖,他仿佛是一位现代的“穿越者”,带着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故宫,去发现那些被时间冲刷但依然闪耀的文明光辉。我特别欣赏他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体情感巧妙地融合,让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教科书上的名字,变得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读到那些关于宫殿建筑的精巧设计,以及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时,我常常会停下来,细细品味。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故宫,更是在讲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贯穿古今的传承。它让我对“故宫”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只是一个旅游景点,而是中华文明一座活着的博物馆。
评分说实话,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才开始读这本书的。一开始我还有点犹豫,因为我对历史类的书籍一向敬而远之,总觉得会很沉闷。但是《遇见新故宫》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而且他善于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将它们放大,赋予它们新的意义。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故宫里的那些“非人类居民”的描写,比如那些年迈的御猫,或者宫墙上爬满的藤蔓,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存在,在作者的笔下却充满了生命力,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个独特视角。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故宫不只是属于帝王将相,也属于每一个生活过的生灵,它的故事更加丰富和多元。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想着大概就是一本介绍故宫的书吧。但是,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文字深深吸引了。他不是简单地罗列故宫的历史事件或建筑风格,而是通过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去“遇见”故宫。这种“遇见”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层层递进的,仿佛作者在带领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探索故宫内心深处的故事。我喜欢他对那些隐藏在宫墙深处的情感和秘密的挖掘,那种对人性、对命运的思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故宫,更是关于我们自身。它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审视我们与过去的联系。
评分这本书我可是期待了很久!每次去故宫,都感觉里面藏着无数故事,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看不真切。这次拿到《遇见新故宫》,简直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作者的文字很有画面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就置身其中,触摸着那些古老的宫墙,嗅着淡淡的檀香味,甚至能听到太和殿里曾经的回响。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宫廷生活细节的描绘,那些关于皇帝、后妃、太监、宫女们的日常,不再是冰冷的史书记载,而是鲜活的、有温度的人物群像。读完之后,对故宫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不再只是一个宏伟的建筑群,而是承载了无数历史人物情感与命运的鲜活空间。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真的太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