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時空走廊
故宮的流轉歲月
解讀故宮密碼
院區平麵圖
三樓-天地之靈
303室 新石器時代
305室 銅器時代
307室 秦漢
308室 玉璨珠光
二樓-文明之華
201室 六朝隋唐
203室 宋元
205室 明代前期
207室 明晚期
209室 清康熙、雍正、乾隆
211室 清晚期
書畫藝術
一樓-曆史之光
103室 清代曆史文書珍品展
103室 古代圖書精華展
101室 宗教雕塑藝術
106室 清代皇室的文物典藏
108室 清代傢具
美景.良茗
參觀資訊
說實話,我是在朋友的推薦下纔開始讀這本書的。一開始我還有點猶豫,因為我對曆史類的書籍一嚮敬而遠之,總覺得會很沉悶。但是《遇見新故宮》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讀起來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而且他善於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將它們放大,賦予它們新的意義。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故宮裏的那些“非人類居民”的描寫,比如那些年邁的禦貓,或者宮牆上爬滿的藤蔓,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存在,在作者的筆下卻充滿瞭生命力,也成為瞭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一個獨特視角。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故宮不隻是屬於帝王將相,也屬於每一個生活過的生靈,它的故事更加豐富和多元。
评分這本書我可是期待瞭很久!每次去故宮,都感覺裏麵藏著無數故事,但總覺得隔著一層紗,看不真切。這次拿到《遇見新故宮》,簡直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作者的文字很有畫麵感,讀著讀著,仿佛自己就置身其中,觸摸著那些古老的宮牆,嗅著淡淡的檀香味,甚至能聽到太和殿裏曾經的迴響。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宮廷生活細節的描繪,那些關於皇帝、後妃、太監、宮女們的日常,不再是冰冷的史書記載,而是鮮活的、有溫度的人物群像。讀完之後,對故宮的理解又深瞭一層,不再隻是一個宏偉的建築群,而是承載瞭無數曆史人物情感與命運的鮮活空間。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真的太棒瞭!
评分這本書帶來的驚喜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我原本以為它會是那種比較枯燥的曆史解讀,結果完全不是!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新穎,他仿佛是一位現代的“穿越者”,帶著現代人的視角去審視故宮,去發現那些被時間衝刷但依然閃耀的文明光輝。我特彆欣賞他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個體情感巧妙地融閤,讓那些原本隻存在於教科書上的名字,變得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讀到那些關於宮殿建築的精巧設計,以及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時,我常常會停下來,細細品味。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故宮,更是在講述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貫穿古今的傳承。它讓我對“故宮”這個詞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隻是一個旅遊景點,而是中華文明一座活著的博物館。
评分我是一個非常喜歡曆史的人,雖然算不上專傢,但對故宮一直情有獨鍾。這次讀到《遇見新故宮》,感覺像是遇到瞭一位誌同道閤的朋友。作者的學識和見解都讓我佩服,但他並沒有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講述,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故宮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他對故宮建築細節的深入剖析,那種對比例、色彩、材料的考究,讓我看到瞭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匠心。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傳說,讓冰冷的磚瓦變得鮮活起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故宮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瞭好奇,仿佛要重新去認識它,去感受它。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想著大概就是一本介紹故宮的書吧。但是,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文字深深吸引瞭。他不是簡單地羅列故宮的曆史事件或建築風格,而是通過一種非常感性的方式,去“遇見”故宮。這種“遇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層層遞進的,仿佛作者在帶領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探索故宮內心深處的故事。我喜歡他對那些隱藏在宮牆深處的情感和秘密的挖掘,那種對人性、對命運的思考,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故宮,更是關於我們自身。它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讓我們重新審視曆史,審視我們與過去的聯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