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佛以实相般若,说明文字般若。由文字般若,传达观照般若。再由观照般若,回到实相般若。所以金刚经讲述的是如何经由观照般若进入实相般若,以及如何进入其中的无量方便。经中更详述应如何修持、修持的过程、何者为要以及如何疾疾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进而一念相应,剎那成佛。
《随处护念》-事上实修,证得无上大菩提
《随处护念》是详尽完整地论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金刚观照。亦即如何从一个凡夫到达究竟涅槃的过程。
般若观照出生诸贤,诸圣,诸佛。是故佛说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般若观照中出,一切菩提行者以般若观照而得萨婆若,以萨婆若而得无上大菩提。
《随处护念》一书,就是针对般若观照行者于诸经文字名相生迷闷处,应如何谛听佛之护念,应如何依照如来智慧光明之指引,得以领悟观照,肃清慧目,清净法眼,庄严般若行,通过修持中的各种难关。《随处护念》实是般若行者的不可多得的修行法本。
本书特色
东北老师对智慧观照独到的见解与精辟的解说,都让人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他的文字,简朴自然,却句句散放出发人深省的智慧之光与强憾的穿透力,在阅读的当下,层层深入内在的身心世界之中,同时又不断地放松、开展,能量因此逐渐增长,身心受到洗涤。
有时,他对观照境界的描述,又如音乐诗篇般地悠扬动人,让我在聆听时,心弦随之共鸣,在不期然中,被引领至一个超越头脑思维的神秘境地,瞥见到那不可言说、来自道的讯息。
作者简介
东北
中国吉林长春人,潜心慕道多年,遍读道藏经典,于老子的清静无为深有领悟。一九九四年旅居美国时,有缘听到《金刚经》梵唱,受到难以言喻的震撼。在遍读《大藏经》后,又深入实修般若观照。
东北以其不可思议的因缘,契入了佛与道的甚深秘义,以及达成无上之道的至简之法。
东北既重理论亦重实修,他的经验是,若不能落实到实修,再深的理论亦是戏论。若实修离开甚深理论的指导必然会成为盲行。真实的修行应将甚深理论圆满地落实在生命的举手投足中。
东北与有缘人分享的是,只有成就无上之道,才能明了自性的真实与庄严。只有开启甚深智慧,才能展现内心的祥和与慈悲。所以尽早成就大道是每一个人的当务之急。
东北经常于美国的如是禅莲花湖禅修中心,举办各种禅修训练,也常往来美国、中国大陆与台湾。同有缘人分享开启甚深智慧的般若观照,弘扬成就诸佛的不二法门。
代序一
动物学家称人为万物之灵,因为人的心力最强,可以思维善恶、增广见闻、累积知识;可以控制情绪、发挥爱心、利他淑世;可以展现意志、追求理想、圆满自我。佛家称人身难得,因为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而且人有趋吉避凶的德性。其中关键乃在于人的心,既可以为非作歹,堕落三恶道,也可以止恶行善,成贤成圣,甚至反观自照,清净此心,超越善恶对待,成就出世间极果。
因此,心是宇宙的主宰,研究宇宙必须先研究心,心的研究乃变成一切学问之始。心的体性空寂,无形无色,不可名状,故超思绝虑,无从探究,只能从心的作用入手。现代心理学称心的作用有意识、下意识、潜意识三层次。佛教行者透过止观,把心的作用分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大乘唯识家又把意识细分为意识、末那识(意识之根)、阿赖耶识(前七种识之所依、生死轮□之根本);《大乘入楞伽经》、《决定藏论》更立阿摩罗识为第九识;《释摩诃衍论》则于九识之外,另加一切一心识,总说十识。佛家对于心的解析,最为精微了,非其他宗教或学门所能望其项背。
就表层意识作用来说,众生透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作用。其中,以意识作用最强,可分为五俱意识和独头意识二种。
五俱意识支持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的见、闻、嗅、尝、触作用,顺次生起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少了意识,前五识就起不了作用。独头意识则是单独生起的意识作用,包括推理、思考、判断在内,不受时间的限制,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且超越空间的范围,尽虚空遍法界,无边无际。
独头意识可分散位独头意识、梦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狂乱独头意识四种。散位独头意识即不与前五识俱起,而单独作用的意识,或追忆过去,或筹计未来,或比较、推度、想像、分别,或意念游走东想西想,佛家称为「打妄想」。梦中独头意识是在睡梦中,缘梦中境界而生起的意识。定中独头意识是在禅定中,缘定中境界而生起的意识。狂乱独头意识如颠狂、杂乱的精神病患者,缘自己幻想的境界而独言独语,或比手画脚,别人不知其所以。
因此,不能安定内心、控制意识的凡夫,不是心随境转(五俱意识),就是打妄想、做梦、执着定中境界、胡言乱语(独头意识),永远见不到事实真相,惑业苦相续流转。我佛慈悲开示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指向诸法实相。修行的密诀在随时提起正念,不起五俱意识和独头意识,参透六根、六尘、六识的虚幻不实,直指诸法实相。这称为「随处护念」。处有内六处(即六根)和外六处(即六尘)等十二处,包括有情众生的身心和外在的物质世界;念即六识,包括众生的精神世界。因此,「随处护念」就是在一切情境中照护意识,不失正念,做一个了了分明的人,「但去凡情,不作圣解」就是这个意思。
凡夫的心念总是如五十里瀑流,奔腾不已,必须收摄心念,才能观察正确。佛在《金刚经》中再三付嘱须菩提随处护念,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从色声香味触法去求佛,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本书作者深入《金刚经》之义解与修持,继《法身舍利宝光》、《永恆的付嘱》二书之后,以流畅的语体文注解《金刚经》,写成这本《随处护念》,盖如经中所云:「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意在随处护念行者般若观照,以契证实相般若。读者在浸淫前二书之后再读本书,必有柳暗花明之体悟,即使对前二书不甚了了,光读本书就足以掌握金刚般若之心髓,只要随处护念,即能当下成佛。
余在一个月之中,密集拜读这三书之初稿,实有淋漓痛快之感,至祈有缘受持《金刚经》者随处护念得证菩提。
郑振煌 盂兰盆节于慧炬
代序二
平实前行
我执经常机伶狡诈地潜藏在情绪与慾念背后,操纵思想言行,让人难以觉察,并以有限认知与二元性逻辑判断为运作依据,使我们无法窥见世界的实相,并陷于愁苦中翻搅浮沉。
佛以大智慧洞见世界实相,并以大慈悲救渡众生脱离苦海,《金刚经》是佛的重要教诲,不但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也指出离苦的根本之道。本书作者在「光明之行」系列的前两本书—《法身舍利宝光》及《永恆的付嘱》中,利用以经解经,以及较为平白的方式,精辟地阐释《金刚经》的奥妙精义。但是作者了解,许多人即便能够领会《金刚经》的要旨,生出油然信心,但在遭受较大冲击时,往往把持不住,甚至崩溃,毫无招架之力。因为理解或相信,并不是真正的知道,唯有亲身经历过、碰触过,才能由实际体验中产生有力量的真知实信。
为了帮助诚心探究生命实相的修行者,作者透过本书,揭示真修实练过程中,要注意与谨守的关键要领,可能发生的情况与问题,经常出现的陷阱与岔路。所以,这是一本实修指南。修行者若能详尽研读,将有助于增长智慧,蒙受正信正念之护持。
两年前,有缘聆听作者讲述《金刚经》及实修方法,诸多疑惑顿时释然,心底升起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情,并试着将之融入生活与工作之中。两年下来,逐渐感受到一些转变,比较能够关注行动而不期待结果、安适于简单的生活,对身体感觉与思绪较为清楚,也比以往更能接纳和面对自己的缺失与不足。同时,也渐渐形成一股内在的力量,较为安定的力量,可以不做的力量,不受情绪与自我操控的力量。
经由亲身体验,我对《金刚经》与作者传达的法要,产生了一份难以言喻的确信。深信,若能铭记谨守,随处护念,将可步上智慧之路,光明之路。特借此一角分享读者,盼有助于在企及或停滞、繁难或平淡的情境下,仍能安住心绪,虔心研读,在生命之路上,平实前行。
何兴亚 中华新时代协会理事
自序
《随处护念》是本《金刚经》实修解读的第三本。此书旨在解释《金刚经》中的般若观照。般若观照出生诸贤、诸圣、诸佛。是故,佛说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般若观照中出,以般若观照而得萨婆若,以萨婆若而得无上大菩提。
般若观照,是诸佛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此无上菩提正修行路难逢难遇。若有人得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般若观照是趣向诸佛无上正等正觉的不二之法,是无为法,是不生灭法,是圆满无上菩提的因地法行。若能剎那相应,一念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起于座,即入如来大寂灭海。
是故一切求于真实解脱者,应知般若观照,应思惟般若观照,应行般若观照,以便疾得无上菩提。行般若观照者应当明了般若观照不可知,般若观照不可思惟,般若观照不可行,无上菩提不可得,而如是等处即是行般若观照者的迷闷之处。
《随处护念》一书,旨在帮助般若观照行者,于诸经文文字名相生迷闷处,谛听佛于此处的护念,依照如来光明的指引,得以通过修持中的各种难关。般若观照行者依佛护念,得以肃清慧目,清净法眼。
《随处护念》一书,以逐句甚至逐字的方式,解读佛对般若观照者的慈悲护念,实是般若行者不可多得的修行法本。般若行者在找寻此书,此书亦在找寻般若行者。能与此书相遇,这是无量劫的因缘。翻开此书就是你新生的一刻,看一遍将消除你无量烦恼,看七遍将消除无量罪业。依此金刚般若观照而行,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随处护念》一书,非为理论探讨,而是事上实修。虽是实修般若观照,而般若观照实无所行。虽实无所行,并非空行。般若观照随顺一切法,于一切法无取亦无舍;不建立一法,亦不破坏一法;不增一法,亦不减一法。是故虽无所行,而行一切法。
《随处护念》一书,并非宗教之书。以有所属名之为宗,以有胜法名之为教。随处护念是般若观照,般若观照实无有法,亦非有所依附,是故此书非宗教之书,而是教外之书。所谓教外之书,意指此书是般若观照行者的法本,于般若观照中少法都不可有,无思、无想、无分别,与任何形式上的说教都没有关系,只是纯然的般若观照。
《随处护念》一书,虽似外在之说,随处观照之力却在行者心中。是故本书没有带给行者任何东西,只是提醒有缘人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唿唤。
一切众生皆因执着生死轮□大梦,而不断流浪生死苦海。若欲走出生死苦海,只有行诸佛如来般若观照之行。
《随处护念》一书提示你,不必执着你的梦,亦不必舍弃你的梦。于般若观照之中,所有的梦都将消逝,因梦原本就非真实,只是妄想分别的诸多影像,皆是幻化。随其诸幻灭处,即见自性如来。
《随处护念》一书指出,一切诸佛如来的无量功德,无量相好,无量神通,非他力非自力,是般若观照之力,是自性如来之力,是无功用力,是不可思议力,是法尔如是力。
随处护念,随无所随,处无其处,护无所护,念无念处,是名随处护念。随其虚妄分别生灭之处,不失诸佛如来护念,是名随处护念。如是随处护念,即是诸佛如来甚深般若观照之法。如是随处护念,可令一切般若观照者直达无上菩提。
坦白说,《随处护念》这本书,我刚开始拿到的时候,对它的期待值不高。我平时阅读的都是一些比较硬核的学术类的书籍,对这种偏向“心灵成长”的书籍,总觉得有点“软”。但是,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阅读的时候,我才发现,它里面蕴含的智慧,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它并没有用复杂的理论来“教育”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一些深奥的哲学思想,转化成日常生活里可以实践的行动。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对“专注力”的探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外界的声音干扰,变得心浮气躁。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帮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把注意力拉回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我们的“心”乱了。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比如正念呼吸、身体扫描,我发现自己真的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并且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更加清晰的头脑。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在平静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评分收到《随处护念》这本小说,我真的觉得非常惊喜,特别是它的包装,非常有质感,送礼自用两相宜。我平常其实不太接触这种类型的书,总觉得不太适合我。但这本书的文笔真的太好了,读起来非常流畅,而且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智慧。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人物设定,他们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缺点和困惑,但正是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特别亲切。书中的情节设计也很巧妙,并不是那种跌宕起伏的戏剧性,而是更多地关注人物内心的成长和转变。有一个章节,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它讲述了主角如何在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力量。这个过程非常细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随处护念”的真正含义。它不是让你逃避现实,而是让你在现实中找到内心的支撑。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甚至是如何与自己和解。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它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启发我去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这本书,怎么说呢,有点像是老朋友的絮语,又有点像是久违的智慧启蒙。我收到的时候,是刚经历了一段特别迷茫的时期,感觉人生好像卡住了,做什么都提不起劲。翻开《随处护念》,一开始是有点抗拒的,总觉得这些“心灵成长”的东西是不是又虚又空。但随着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我被它那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给吸引了。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但又不会咄咄逼人,就像一位长者,在身边静静地陪伴你,告诉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特别喜欢书里面讲的“自我慈悲”的观念。以前我总是对自己要求很高,一旦犯了错,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我可以对自己的不完美更宽容一些,就像对待一个正在学习的朋友一样。它没有提供什么神奇的解决方案,而是强调内在的转化。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困难,并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书里分享的很多小故事,都非常贴切,让我常常在阅读中找到共鸣,甚至忍不住掉下眼泪。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不再那么执着于过去的遗憾,也不再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觉像是心里那扇紧闭的窗户,被悄悄地推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久违的光。
评分不得不说,《随处护念》这本书,绝对是近期我读到的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之一!我平时就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所以对阅读的书籍也会有一定的要求,它必须要有深度,同时也要有温度。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两点。它不是那种写来“心灵鸡汤”的书,而是用非常真诚的文字,探讨了人生中一些非常根本的问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反复强调“接纳”的力量。我们常常习惯于评判自己,评判他人,甚至评判生活,但这种评判只会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这本书教我们如何用一种更加温和、更加慈悲的态度去面对一切。我试着将书中的一些观念运用到生活中,比如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再第一时间去责怪别人,而是试着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去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这种转变,让我的心情变得更加平和,也让我的生活多了几分色彩。而且,书中的例子都非常生动,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理念。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在不经意间,就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评分哇,拿到这本《随处护念》,感觉真的就像捡到宝了!我平常生活节奏快得不行,常常觉得脑袋里装的东西多到爆炸,根本没时间好好停下来喘口气。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疗愈感,淡淡的色彩,还有一点点手绘的温暖,第一眼就觉得,嗯,这本我可以。打开来看,发现它不是那种空泛讲道理的书,而是提供了好多超实用的方法,像是呼吸练习、冥想入门、还有一些觉察日常的技巧。我最喜欢的是里面介绍的“五感练习”,就是走到哪里,都可以随时调动自己的感官去体会周围的一切。一开始觉得有点难,毕竟以前我走路只顾着低头滑手机,但试着几次之后,真的感觉不一样了。走在路上,能闻到路边小吃摊飘来的香味,能听到鸟儿在树上唱歌,连风吹过脸颊的感觉都变得好清晰。这种“活在当下”的感觉,让我原本焦虑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书里也有一些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它没有要求我们压抑负面情绪,而是教我们如何去观察、理解,甚至拥抱它们。我试着用书里说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上的压力,效果真的出乎意料的好!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一个内在的“稳定器”,不容易被外界的风吹草动给影响。总之,这本书对我的生活真的有很大的改变,让我觉得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一份宁静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