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介紹中藥的基礎理論、藥材和方劑的基本知識。適閤於中醫、藥學、護理、化妝品、生物科技等大專相關科係學生,或欲接觸中藥的一般社會大眾,作為接觸中藥的入門書籍,也可當作臨床及運用參考之用。
本書所介紹之藥材已排除禁用之保育類(如虎骨、穿山甲)、含馬兜鈴酸類藥材(如廣防己、馬兜鈴);方劑則以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所公布之兩百種基準方為主,以符閤時代要求。
本書特色
●依功能性完整的介紹中藥藥材及運用方劑
●明確解說中藥的毒性及應用上應注意事項
●清楚說明方劑的比較
●將「中藥藥酒」獨立一章,完整說明
●將中藥讀音、常見中藥不良反應主要癥狀、常見疾病處方、近似藥材功用辨彆,詳細在附錄中敘述
作者簡介
顧祐瑞
現職: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副研究員
中國醫藥大學暨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學曆:中國醫藥大學藥學博士
經曆:曾多次榮獲國科會、衛生署論文奬
並於1999年榮獲中國藥學會默沙東研究奬
著作:《中醫護理學》(華騰文化)
《中醫食療與養生》(禾楓書局)
《中藥品質管製學》(文興)
《馬兜鈴酸事件》(文興)
《健康食品停看聽》
《藥學的第一堂課》(書泉)
另有學術論文三十餘篇
我是一名中藥學專業的學生,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本“寶典”。大學裏雖然也學瞭不少中藥和方劑的理論知識,但很多時候,概念比較模糊,書本上的插圖也比較抽象。這本書的藥材圖片非常清晰,而且每味藥材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都寫得非常詳細,還有很多炮製的方法和鑒彆要點,這對於我復習鞏固課堂知識非常有幫助。方劑學的部分,同樣精彩。書中對每個方劑的組成、功效、主治、方解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還列舉瞭大量的醫案,這些醫案的辨證思路和用藥邏輯都非常清晰,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方劑的臨床應用。尤其是一些古方今用的案例,讓我看到瞭中醫的生命力,也激發瞭我對中醫的濃厚興趣。
评分這本書,我最近纔入手,說是“常用中藥藥材及方劑學”,衝著這個名字,我當時就覺得應該很實用。拿到手後,翻瞭幾頁,發現內容確實挺紮實的,那些藥材的圖片和性味歸經寫得相當清晰,有些我以前模糊不清的藥材,看瞭圖和文字介紹,一下就記住瞭。比如那個赤芍,以前隻知道是紅色的芍藥,書上不僅有高清的圖片,還講瞭它的性味是苦、酸、微寒,歸肝、脾經,主治血瘀、痛經、月經不調、跌打損傷什麼的,還附上瞭幾個常用方子,比如桃紅四物湯,看瞭之後,感覺對女同胞的一些常見病癥,比如痛經,一下子就有瞭更深入的瞭解。
评分作為一名醫學愛好者,平常對養生保健比較關注,偶然看到這本書,覺得名字很吸引人,就買來研究一下。打開後,發現內容比我想象的要專業很多,但又不會讓人覺得難以理解。藥材的部分,除瞭基本的性味,還講瞭很多藥材的炮製方法和功效,比如講到當歸,不僅有它的基本信息,還提到瞭不同的炮製品(比如酒當歸、當歸身、當歸尾)在功效上的側重點,這讓我對中藥的認識又深瞭一層。方劑學的部分,雖然有些專業術語,但我通過書裏的解釋和舉例,也能大緻明白。書裏的一些基礎方劑,比如參苓白術散,講得很細緻,告訴我它適閤什麼樣的人群,有什麼樣的癥狀錶現,這讓我覺得,原來養生保健,也可以有這麼科學、有依據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地聽信一些小道消息。
评分我是一名臨床中醫師,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特彆是方劑學的部分,很多經典的方劑,比如小柴鬍湯、桂枝湯,書裏都給齣瞭詳細的方解,不僅分析瞭君臣佐使,還講瞭加減變化,以及在不同病癥下的應用。舉個例子,小柴鬍湯,我平時也常用,但這本書裏對它在少陽病、瘧疾、黃疸等方麵的辨證要點和方證關係講得非常透徹,還提到瞭一些辨彆陰陽錶裏的關鍵點,這對我提升臨床辨證能力非常有幫助。而且,書裏還列舉瞭很多針對常見病、多發病(比如感冒、咳嗽、胃痛、失眠等)的經驗方和醫案,這些都非常接地氣,可以直接指導臨床實踐,讓我覺得學到的東西不是死的理論,而是能切實解決患者問題的工具。
评分這本書,我一直覺得是個誤解,因為它名字裏有“藥材”和“方劑學”,我以為會是一本非常枯燥、理論性很強的教材。但拿到手後,我驚喜地發現,它更像是一本“生活中的中醫藥指南”。比如,它講到瞭一些大傢都很熟悉的中藥,像是生薑、大棗,但講的功效和用法,遠比我們平時知道的要豐富,比如生薑不僅能發汗散寒,還可以止嘔,這讓我以後感冒或者胃不舒服的時候,知道該怎麼用。方劑學的部分,雖然有些方劑名字我沒聽過,但書裏給齣的組成和主治,很多都和我平時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毛病,比如腰酸背痛、消化不良、皮膚瘙癢等,非常契閤。最重要的是,書裏還講瞭一些日常保健的小方子,比如用黃芪泡水可以補氣,用枸杞泡水可以明目,這些都非常實用,讓我在不經意間,就體會到瞭中醫藥的魅力,感覺離健康的生活又近瞭一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