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中药的基础理论、药材和方剂的基本知识。适合于中医、药学、护理、化妆品、生物科技等大专相关科系学生,或欲接触中药的一般社会大众,作为接触中药的入门书籍,也可当作临床及运用参考之用。
本书所介绍之药材已排除禁用之保育类(如虎骨、穿山甲)、含马兜铃酸类药材(如广防己、马兜铃);方剂则以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所公布之两百种基准方为主,以符合时代要求。
本书特色
●依功能性完整的介绍中药药材及运用方剂
●明确解说中药的毒性及应用上应注意事项
●清楚说明方剂的比较
●将「中药药酒」独立一章,完整说明
●将中药读音、常见中药不良反应主要症状、常见疾病处方、近似药材功用辨别,详细在附录中叙述
作者简介
顾祐瑞
现职:行政院卫生署药物食品检验局副研究员
中国医药大学暨耕莘健康管理专科学校助理教授
学历:中国医药大学药学博士
经历:曾多次荣获国科会、卫生署论文奖
并于1999年荣获中国药学会默沙东研究奖
着作:《中医护理学》(华腾文化)
《中医食疗与养生》(禾枫书局)
《中药品质管制学》(文兴)
《马兜铃酸事件》(文兴)
《健康食品停看听》
《药学的第一堂课》(书泉)
另有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这本书,我一直觉得是个误解,因为它名字里有“药材”和“方剂学”,我以为会是一本非常枯燥、理论性很强的教材。但拿到手后,我惊喜地发现,它更像是一本“生活中的中医药指南”。比如,它讲到了一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中药,像是生姜、大枣,但讲的功效和用法,远比我们平时知道的要丰富,比如生姜不仅能发汗散寒,还可以止呕,这让我以后感冒或者胃不舒服的时候,知道该怎么用。方剂学的部分,虽然有些方剂名字我没听过,但书里给出的组成和主治,很多都和我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毛病,比如腰酸背痛、消化不良、皮肤瘙痒等,非常契合。最重要的是,书里还讲了一些日常保健的小方子,比如用黄芪泡水可以补气,用枸杞泡水可以明目,这些都非常实用,让我在不经意间,就体会到了中医药的魅力,感觉离健康的生活又近了一步。
评分我是一名临床中医师,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特别是方剂学的部分,很多经典的方剂,比如小柴胡汤、桂枝汤,书里都给出了详细的方解,不仅分析了君臣佐使,还讲了加减变化,以及在不同病症下的应用。举个例子,小柴胡汤,我平时也常用,但这本书里对它在少阳病、疟疾、黄疸等方面的辨证要点和方证关系讲得非常透彻,还提到了一些辨别阴阳表里的关键点,这对我提升临床辨证能力非常有帮助。而且,书里还列举了很多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比如感冒、咳嗽、胃痛、失眠等)的经验方和医案,这些都非常接地气,可以直接指导临床实践,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不是死的理论,而是能切实解决患者问题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才入手,说是“常用中药药材及方剂学”,冲着这个名字,我当时就觉得应该很实用。拿到手后,翻了几页,发现内容确实挺扎实的,那些药材的图片和性味归经写得相当清晰,有些我以前模糊不清的药材,看了图和文字介绍,一下就记住了。比如那个赤芍,以前只知道是红色的芍药,书上不仅有高清的图片,还讲了它的性味是苦、酸、微寒,归肝、脾经,主治血瘀、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什么的,还附上了几个常用方子,比如桃红四物汤,看了之后,感觉对女同胞的一些常见病症,比如痛经,一下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评分作为一名医学爱好者,平常对养生保健比较关注,偶然看到这本书,觉得名字很吸引人,就买来研究一下。打开后,发现内容比我想象的要专业很多,但又不会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药材的部分,除了基本的性味,还讲了很多药材的炮制方法和功效,比如讲到当归,不仅有它的基本信息,还提到了不同的炮制品(比如酒当归、当归身、当归尾)在功效上的侧重点,这让我对中药的认识又深了一层。方剂学的部分,虽然有些专业术语,但我通过书里的解释和举例,也能大致明白。书里的一些基础方剂,比如参苓白术散,讲得很细致,告诉我它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症状表现,这让我觉得,原来养生保健,也可以有这么科学、有依据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地听信一些小道消息。
评分我是一名中药学专业的学生,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宝典”。大学里虽然也学了不少中药和方剂的理论知识,但很多时候,概念比较模糊,书本上的插图也比较抽象。这本书的药材图片非常清晰,而且每味药材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都写得非常详细,还有很多炮制的方法和鉴别要点,这对于我复习巩固课堂知识非常有帮助。方剂学的部分,同样精彩。书中对每个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解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还列举了大量的医案,这些医案的辨证思路和用药逻辑都非常清晰,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方剂的临床应用。尤其是一些古方今用的案例,让我看到了中医的生命力,也激发了我对中医的浓厚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