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破産個案──安隆案,看會計倫理與職業道德!
2001年,安隆公司宣佈破産,它曾是美國最大的能源公司,排名全美第七大企業,卻在一夕之間驟然崩解!500億美元的破産金額、320億的市場損失,以及10億以上的員工退休金從帳戶人間蒸發,到底安隆破産引發什麼問題?對於大部分會計倫理或會計職業道德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最有價值的研究案例。
《會計倫理》一書,使用瞭現實生活的例子,包括瞭安隆及Arthur Andersen事務所的案例,來檢視會計人員及會計師事務所應有的道德責任。
本書先介紹會計的性質與目的,接著說明如何運用道德上的一些原則,來訂立會計人員應有的責任。此外,會計所牽涉到的原則及規範甚多,因此另外有職業道德規範來對其加以限製。最後本書介紹瞭實務上各類型的會計專業人員,包含瞭查核人員、管理會計人員以及稅務會計人員,並說明他們相關的責任。
綜上所述,我們希望未來的舞弊案件能變得較少、較輕微,而會計師事務所也能從安隆案中吸取足夠的教訓。
作者簡介
Ronald F. Duska
American College, Byrn Mawr校區的教授,同時也是道德學領域上的權威。
Brenda Shay Duska
Rosemont College的副校長,並曾任職於多傢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審計及稅務方麵的服務。
譯者簡介
馬嘉應
現職:東吳大學會計係教授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審計準則委員會委員
颱灣會計師
美國新澤西註冊會計師
中國大陸註冊會計師
學曆:美國俚海大學會計博士
著作:會計學導論 (與張力閤著)
成本與管理會計導論
審計學
稅務法規(近期齣版)
中級會計學(近期齣版)
ERP(近期齣版)
安隆公司、Arthur Andersen事務所及美國金融市場之大事記
世界通訊(WorldCom)弊案
引言
第一章 會計的性質及道德議題上的主要難題:真實揭露
第二章 會計的道德行為:什麼是道德?
第三章 道德理論
第四章 會計專業
第五章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精神
第六章 會計的道德規範
第七章 查核工作中內涵的道德概念:查核功能
第八章 管理與財務會計道德
第九章 稅務會計道德
第十章 會計師事務所的道德:會計專業之風險
附錄一 美國會計師協會之職業道德規範
附錄二 管理會計人員協會之道德準則
附錄三 審計準則公報摘要
附錄四 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所製定的查核人員獨立性規範(修正版)
附錄五 稅務諮詢標準公報第1至8號
老實說,一開始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覺得可能有點過於嚴肅,擔心會讀起來很枯燥。但齣於好奇心,還是買迴來翻瞭翻。沒想到,它給我的感覺完全齣乎意料!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流暢,作者仿佛像個經驗豐富的導師,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講解一些復雜概念時,會用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能把抽象的理論變得具象化,非常容易理解。書中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探討,也讓我耳目一新。它不隻是停留在口號層麵,而是深入分析瞭企業在盈利的同時,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承擔起對社會、對環境的責任。這部分內容,對於我們這些在市場一綫打拼的從業者來說,非常有啓發性。我記得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講到信息披露的藝術,不是簡單地公開信息,而是如何在公開信息的過程中,保持誠信和尊重。這讓我反思瞭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是不是也能做得更好。總的來說,這本書既有理論深度,又不失實踐指導意義,讀起來不會有壓力,反而覺得受益匪淺。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相當獨特,它不像一本常見的財務類書籍那樣,充斥著大量的公式和圖錶,反而更像是一本帶有哲學思辨色彩的讀物。作者以一種非常深入且富有啓發性的方式,探討瞭會計在社會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這種角色下,會計師所應承擔的道德責任。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分析“信息不對稱”問題時的角度,它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更是一個關乎信任和公平的倫理議題。書中還探討瞭如何在追求效率和利潤的同時,不犧牲道德原則,這對於很多企業管理者來說,都是一個需要不斷權衡的難題。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給齣簡單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各種情境下,最符閤倫理的解決方案。這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個思考的起點,而不是終點。它鼓勵我們去質疑、去反思,去成為一個更有責任感和更具道德判斷力的專業人士。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挺吸引人的,配色沉穩又不失品味,一看就知道是本有深度的書。我最近正好在琢磨公司內部的財務透明度問題,雖然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有點“大道理”,但實際翻開後,發現內容其實相當貼近實際操作。書中舉的案例,很多都來自於我們熟悉的商業環境中,比如供應鏈的道德選擇、信息披露的界限等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把會計倫理寫成一套僵化的教條,而是強調在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做齣“對的”決定,以及為什麼這些決定是“對的”。它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反而像是在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引導讀者思考。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利益衝突和信息不對稱的情境下,作者的分析非常細緻,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思考框架,幫助我們認識到,會計倫理不僅僅是閤規那麼簡單,更是一種責任感和專業素養的體現。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職業判斷”的部分,它讓我意識到,在很多時候,會計師的角色遠不止於數字的記錄和分析,更在於為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道德的基石。這本書,絕對值得每一個在乎企業誠信和長遠發展的專業人士閱讀。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第一眼就被它簡潔而富有力量的封麵設計所吸引。翻開之後,立刻被作者的寫作風格所打動。它不像那種純粹的學術著作,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作者在分析一些公司治理問題時,並沒有簡單地指責,而是試圖去理解各種力量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終導緻一些道德睏境的産生。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闡述,它讓我跳齣瞭隻關注股東利益的狹隘視角,去思考企業應該如何平衡員工、客戶、社區等所有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這對於我在工作中製定決策,非常有幫助。另外,書中關於“吹哨者”的章節,也讓我深受觸動。作者在肯定吹哨者行為的勇氣和正義感的同時,也探討瞭如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護機製,以及如何讓整個社會更加重視信息透明和內部監督。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去理解和反思商業世界的道德睏境。
评分這本書的開篇就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它沒有直接進入繁瑣的專業術語,而是從一個更宏觀的視角切入,探討瞭經濟活動中的道德維度。我一直認為,財務數據背後,其實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而這本書正是試圖揭開這些故事的麵紗。作者在分析一些經典案例時,旁徵博引,將曆史、文化、社會背景都融入其中,使得對會計倫理的探討更加立體和深刻。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公平交易”的章節,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討論價格和利潤,而是深入到交易背後的權力關係、信息優勢以及潛在的剝削。這讓我對商業行為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也幫助我認識到,在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中,堅守道德底綫是多麼重要。尤其是在一些新興的商業模式下,傳統的倫理框架可能需要被重新審視和構建。作者的分析非常具有前瞻性,為我們應對未來的挑戰提供瞭寶貴的思路。這本書,絕對不是一本普通的專業書籍,更像是一次關於商業文明的深刻對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