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世界,是令人不满足的……
《R-Z:从红河流域到季佐特国》为欧赫贝奇幻地志学三部曲的第三部。深入红河流域彼岸的未知国度,倾听王者之王与兽族交谈;穿越赛尔瓦岛的逆雨和龙卷风群,追捕滑翔枝叶间的飞虎;在星砾国跟说书人买一则故事听听,见识大地震后的乱石下,穴居国鬼门前的盖眼仪式……而首部地志学最末埋下的大伏笔──靛蓝双岛与欧赫贝地图绘制师之谜──也将在本书中揭开面纱!
《欧赫贝奇幻地志学》有《看不见的城市》般虚实梦境交错的陈述,也有如《一千零一夜》那永无止境的套叠魔力,一个故事开启另一个故事,普拉斯带领我们造访沙漠、城市和森林,一个个与我们所在土地相仿的世界,一个个看似存在的国度,既熟悉又不尽相同。从A到Z,借由每一幅巨大的地图、每一帧绮丽的风景,我们进入名唤欧赫贝的远方异世之中;离开时,先前遭遇过的动物、植物、住民与文化习俗,让我们每每更接近当下所处的真实世界。
行至这个想像国度的尽头,是句点,却也是前往另一个新世界的出发点。而故事,将无所不在。
《欧赫贝奇幻地志学》是法国名漫画家普拉斯的重量级代表作,1996年推出首册即在法国境内及义大利波隆那获奖无数。《欧赫贝奇幻地志学》以A到Z二十六个字母为顺序,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从「亚马逊女战士国」(Amazones)、「靛蓝双岛」(?les Indigo)、「翠玉国」(pays de Jade)、「红河流域」(la Rivi?re Rouge)……等26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普拉斯用曼妙的文字,佐以精细生动的图画,将每个地域或国家的自然景观、珍禽异兽、建筑风格、住民文化、甚至包括当地的神话传说以及旅记……都一一「记载」下来。读者游历于书卷之间,偶尔会发觉某个地域有非洲部族的影子,某个国家似乎和中国十分相似,而某个地域的人民服装与习俗和中东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好奇这26个国家地域到底是真是假,若真存在世上,真让人想立时去一探究竟。
作者简介
法兰斯瓦.普拉斯(Francois Place)
出生于1957年,在艾司田学院(Ecole Estienne)主修视觉传达,并曾从事动画创作。普拉斯热爱阅读各种历史方志、地图、旅志,《欧赫贝奇幻地志学》花费他整整十年心血才绘制完成,在法国境内及欧洲各地获奖无数;其中几则故事已另衍生出单独成册的故事书。
普拉斯着作等身,其中有独立的图文作品,也常和其他作者合作,插画作品常见于伽里玛出版社(Guides Gallimard)的许多青少年书籍中。着作中最为人称道的,除《欧赫贝奇幻地志学》之外,尚有描述民族探索历程的图文书《最后的巨人》(Les Derniers G?ants),该书荣获十一项文学奖;以及甫获得法国Montreuil 2007年书展出版大奖的最新着作《战争中的女儿》(La fille des batailles)。
着作列表
1988年 《航海家的书》(Le Livre des navigateurs)
1989年 《探险家的书》(Le Livre des explorateurs)
1990年 《商旅家的书》(Le Livre des marchands)
1991年 《爱抱怨的谷夫》(Groumf le grognon,雷.萨能温着,法蓝斯瓦.普拉斯插画)
1992年 《迷雾森林的国王》(Le Roi de la for?t des brumes,麦可.莫波茍着,法蓝斯瓦.普拉斯插画)
1992年 创作《最后的巨人》(Les Derniers G?ants),插画、故事一手包办,以小说方式呈现,表达一个发掘及探索一个民族的历程。这本书共得到十一项文学奖:
1992 青少年书籍大奖(法国作家协会)
1992 图腾奖(蒙特尔书展)
1992 青少年图书金环奖(週刊图书)
1993 皮蒂维埃奖(皮蒂维埃市)
1993 比利时青少年读物评论奖(比利时青少年读物书评会)
1993 校园阅读奖
1993 女巫奖(青少年图书出版集团)
1994 法国依碧本国作家荣誉榜
1994 贝格勒市潜力读物奖
1994 美国饥渴心灵文摘奖
1996 德国汉默市捕鼠人文学奖
1994年 《藏吉巴遇难记》(Le naufrage du Zanzibar,麦可.莫波茍着,法蓝斯瓦.普拉斯插画)
1994年 《巨人传—庞大固埃如何开始航海》(Comment Pantagruel monta sur mer,法兰斯瓦.波着,法蓝斯瓦.普拉斯插画)
1995年 《金银岛》(L’?le au tr?sor,罗伯.路易.史蒂文生着,法蓝斯瓦.普拉斯插画)
1996年 完成《A-I:从亚马逊女战士国到靛蓝双岛》
1998年 第二部曲《J-Q:从翠玉国到济诺塔岛》诞生,
2000年 第三部曲《R-Z:从红河流域到季佐特国》出版
2001年 《醉心绘画的老人》(Le Vieux fou de dessin)
2006年 《东方三地之王》(Le Rois des Trois Orients)
2007年 最新着作《战争中的女儿》(La fille des batailles)甫获法国Montreuil 2007 年书展出版大奖(Le Prix Baobab de l’Album)!
译者简介
陈太乙
国立中央大学法文系毕业。法国Tours大学法国现代文学硕士,法国Grenoble第三大学法语外语教学硕士暨语言学博士候选人。曾任中学及大学法文兼任讲师。目前旅居欧洲,享受生活,欢喜读书,快乐地当一名专职译者。译有:《祕密时光》、《猫的智慧》、《睡莲方程式》、《幸福书──追求生命中的永恆喜悦》、《马谛斯──挥洒绚丽色彩》、《偷脸》、《反骨──法国第一女律师的故事》、《消失的小王子:圣修伯里的最后之旅》、《法国女魅力小百科》、《王者,席丹》等书。
重获自由的奴隶.王者之王的传奇.话语大臣之蝴蝶.与动物对谈.王者之王城.宣诵至尊经.话语之葬礼.尤傲和阿博海巴的故事.
红树林.树径.森林树.逆雨.灌木人.响藤.飞虎.欧皮尤、波依、纳乌埃等少年的故事.
鬼门.人骡.穴居国贵族.地震.尊太阴.月光石.盖眼仪式.「窃得之日」庆典.伊波利特.德.冯塔里德的故事
新殖民地.沙漠和乌地玛终极石.机具竞赛.机动工程师.多马哈维军舰东西对战.带羊皮水壶的巫师.龙卷风群.大甲虫墓冢 欧内欣.堤波罗的故事.
飞天泥匠.盹坐长老宫.梦呓语录.蓝面.空话石教派.彗星小酒馆.断辫牺牲.鸽警.地下採石场 盹坐长老仪式列.伊兹卡达、寇维诺和布佐旦的故事.
总督.黄金鱼.白昼之王.黑夜之王.夜流怒潮.嘉年华会.公鸡与猫头鹰的格斗.建造大时钟.雅各大人的故事.
砂城.顶缸隐士.卖故事的商人.进贡翠玉国的使节.爱上画像的皇帝.公主之路.桓与说书公主的故事.
独角鲸号行动.蓝衣人.五指岬.猎捕海象.面具之舞.收编国土.鸟族长老之仲裁.海战.大逆转.诺西克的故事.
流亡归来.祕密登陆.飞行机器.横渡薄雾之河.草原汪洋.云草的感应特性.季佐特战士.足行之礼.靛蓝双岛.欧赫特流士的故事.欧赫伯的地图绘制师.
中文版序
这部想像地志集的起源是一幅字母图。在这幅图画上有二十六个字母,每一个都以地图的型态呈现。其中几张图的灵感得自中古世纪的地图,你能从上面看到城市、树木、船只及鱼群在海洋里遨游。
另有一些图则近似启蒙时代的地图,比较专业,但仍附有插画。还有一些参考美洲「新大陆」的地图,那上面有着一个头戴羽饰的印地安人。其他的图上则可见群山耸立,宛如某些中国地图上呈现的模样。
这些字母地图各只有边长五、六公分大小。二十六张地图凝聚成一幅图案。
渐渐地,我产生了一个念头,想让这个梦想更有深度,并以阅读过的各种游记来丰富它,将自己沉浸于人类既美妙又骇人的多元文明中,将这幅图案制成一本地图集,并加上故事。
当然,实现这个梦想花了我不少时间,计画终于完成时,好几个年头已经过去。整件计画从构思到结束铺陈了十年左右,而这套地志集的每一册书都是我花费两年心力撰写绘制之成果。
如今,看它自己也踏上旅程,与别国语言相遇,我感到十分幸福,心中有点担心,却也非常骄傲。
对于这次的版本,我真的迫不及待,因为中文世界博大精深。我知道,诗歌,尤其是以中文写成的诗歌,几乎是让翻译束手无策的境界:中文诗所能蕴含的意义实在太多重。而我虽然是门外汉,书法家以毛笔轻掠纸张那精湛的书写技巧仍让我深深着迷。
我希望这些故事及图像能为中文读者带来惊喜与新奇,并从中寻得作梦和幻想的题材。
2007年12月
撰写这三本《欧赫贝奇幻地志学》时,我试着描述一个尚待发掘的世界:较今更广阔、更陌生、更神祕的世界。在彼时,人们传述着各种关于奇异岛屿或未知国度的故事。
我把字母表当作指南,每个字母都成为一张想像的地图。
在最后一则故事中,出现了印地安民族的季佐特人。他们遵奉「足行之礼」:尽可能地在世界的表皮上留下最轻柔的痕迹。在他们行经过后,足印之处有时竟甚长出花朵。那是一群与大地和谐共生的人类。我希望这三部书最终能停驻于这个意象上。
2008年10月
推荐序
两个普拉斯 杨照
所有的「远方」都被探索过了,只剩下少数人还残留着对于真正「远方」的冲动想望,
他们还活在、或宁可活在「除魅」前,那种充满异质异界经验的迷魅里。
而向往「远方」的普拉斯,就像大航海时代出发去探究探险的水手、传教士或博物学家。
他蒐集「远方」国度的异景异事异人,将他们带回来,带回无聊无趣的现实里……
舒曼着名的钢琴曲集《儿时情景》,开头第一首的标题是〈未来的国度与人们〉。多么贴切地捕捉了儿时最突出最鲜明的一种经验——觉得在小小、有限、自己熟悉的领域之外,存在着偌大的未知国度,众多的未知人们,因而在心里充满了恐惧与兴奋期待的情绪。
是这种儿时的恐惧与兴奋期待,刺激了人的丰富想像能力,创造了许多关于远方或他方生活的故事与神话。神或鬼、天堂与地狱、希腊勇士要去攻打的特洛伊和唐三藏要去取经的天竺,都是「未知的国度与人们」。
也是这种儿时的恐惧与兴奋期待,刺激了欧洲人的航海大冒险。不能满足于自己心中脑中的想像,他们大胆坐上渺小脆弱的船只,真的让自己朝那荒远的未知地方航行,渴望遇见未知的景色与未知的人们。
「在地平线之外」,这是十五世纪以降,西方语言里最常用的表达。每一种欧洲语言都有「在地平线之外」的说法,在肉眼看得到的地平线之外,另一端藏着未知的国度与人们,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感受、去记录。
他们真的在海的尽头、各方遥远的航道上,发现了未知的国度与人们。航海者经历九死一生,才能把未知国度与人们的形象活动记录、传递回来。这些记录,比欧洲人之前最疯狂的想像,都还要令人惊讶。
从对未知魅惑的向往到再也到不了的「远方」
几百年间,欧洲陷入了强烈而深刻的魅惑中。一种关于「远方」的魅惑。「远方」不是单纯的距离概念,毋宁更接近是量差异性质的标准。那几百年中,不断有新鲜奇特的事物从各方面出现,冲击欧洲人对于一切的既有观念,包括上帝、人、生命、生活、真理、道德、美与丑、是与非,一切都随时可能被从「远方」带回来的新发现挑战、质疑,甚至推翻。
大家都好奇地探索各种「远方」奇特事物与原理。更重要的,大家都相信在已知既知的世界,不管这世界被新知识新纪录持续扩张到什么程度,在现实世界之外,应该有。一定还有我们没有去到、没有发现的「远方」。
对于「远方」的执迷与热切追求,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初期。然而慢慢地,随着地球上愈来愈少有还未被欧洲人探查的角落,随着欧洲科技对各地的无情征伐,魅惑褪色了,取而代之是理性规则带领的「除魅」过程。
所有的「远方」都被探索过了,也就都一一被驯化为近身现实了。更重要的,愈来愈发达的交通工具缩短了物理距离,现代科技文明的高度同化力量又进一步缩短了心理距离,伴随着原先「远方」而来的最大魅力——陌生与危险,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不见了。
旅行的行为还在,而且愈来愈普遍,愈来愈容易,可是原本旅行的核心意义——去到远方、体验陌生世界——都不在了。旅行变成从机场到机场的连结,而每一个出发及到达的机场,都用同一组理性逻辑设计,因此也就都有极其类似的面貌。观光饭店、观光景点对待游客的基本态度就是:给你一些不那么如常的景观,却同时给你大量如常、熟悉的舒服与方便。
熟悉多过陌生,舒服方便压过了惊讶危险,于是「除魅」后的世界里,不管飞行了多少小时,我们都再也到不了「远方」,一直在同一个现实、统一的世界里移位打转而已。
愈向往「远方」的人,愈是哪里都去不了
只剩下少数人还残留着对于真正「远方」的冲动想望,他们还活在、或宁可活在「除魅」前,那种充满异质异界经验的迷魅里。
弔诡地,愈是向往「远方」的人,在「除魅」的时代里,愈是哪里都去不了。地球上已经没有未被观光产业收编进现实系统里的「远方」了。复古回到海洋大发现时代之前,未知的国度与人们又只能存在于人心中脑中的想像里。
向往「远方」的托尔金,创造了「中土」;他的老朋友,同样向往「远方」的C. S. 路易斯,则为自己打造了「纳尼亚王国」;他们的英国后辈,也向往「远方」的J. K. 罗琳,穿过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去到似近实远的霍格华兹魔法学校。
托尔金、路易斯和罗琳,他们带着好奇且敏锐的观察,一方面创造「远方」,一方面在自己创造的「远方」悠游记录,他们比较像是那些「远方」世界的居民,对于「远方」种族,有着直接、第一手的认知了解。他们给我们关于那个想像「远方」世界鉅细靡遗的说明、报导,「远方」的生活,不管是战争、仪式或学校,都有其异于现实,但和现实同等复杂的道理、逻辑。托尔金、路易斯和罗琳以这些「远方」的细节铺陈,让我们在阅读中彷彿也能挪移,旅行到那个异质时空里,体验体会那些国度人们不同的生活与生命感受。
欧赫贝国度里的两个普拉斯
相对地,普拉斯在《欧赫贝奇幻地志学》里,採取了不同的立场。普拉斯当然也是热爱「远方」的人,他也是回头深挖自己的想像来重新捕捉「远方」的魅惑。不过他更像大航海时代出发去探究探险的水手、传教士或博物学家。他不是要借由某种神奇的时空移转术,让读者跟他一起穿过神祕衣橱或神祕月台,进入「远方」国度。他所热衷于进行的,是蒐集「远方」国度的异景异事异人,将他们带回来,带回无聊无趣的现实里。
《欧赫贝奇幻地志学》里明显存在着两个不同层次的普拉斯。一个是最根源想像构筑出二十六个未知国度的创作者普拉斯,另一个是去到这些国度为我们採集故事,记录风俗、选择特别会让我们好奇兴趣的景色文物的漫游报导者普拉斯。这两个重叠却又不同的普拉斯,给这本书带来了特殊的乐趣。
「远方魅惑」时代的传人
我们读到的,不是这些国度的全貌,而是经由报导者普拉斯选出来、最有趣的项目。他像一个不得已的博物学家,挣扎着在更多更丰富的异国情趣中,勉强只能选择有限的项目予以记录带回来。我们对他带回来的有限项目,一边惊异其炫目奇特,一边想像被留在彼端未带回来的其他可能性。
像读民族志一样的诱惑乐趣。我们不会觉得书里面写的画的,就是那个国度的全貌。我仍感受到那只是报导者、记录者不得已的撷取,于是愈精彩有趣的内容带来的不只是愈大的满足,而是愈强烈的饥渴,刺激我们也想要自己亲历去到那「远方」,看到感受到报导者没有帮我们带回来的其他部份。
普拉斯是真正那个「远方魅惑」时代少有的传人,他做的、他要做的,不只是在现实里重塑再造「远方」国度,他要的,是引诱每个读者心底出现冲动,要去寻找「远方」,要去体验「远方」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引诱我们回到生命中还充满对于「未知的国度与人们」好奇的天真童稚状态里。
杨照,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
作者台北纪行
大师随笔,奇想无边:《欧赫贝》
《欧赫贝奇幻地志学》作者法兰斯瓦.普拉斯于国际书展期间访台,不仅来宣传三部曲第一部《欧赫贝奇幻地志学A-I:从亚马逊女战士国到靛蓝双岛》中文版,更在书展举办多项活动。「旅行文学馆」里的「欧赫贝」系列画展,展出由普拉斯自己挑出书中最喜欢的二十幅作品,读者能借由这些画作更靠近那幻想中的国度;普拉斯更于新书座谈会上和杨照畅谈创作历程,并分享自己许多其他精彩作品;其后的签书会更吸引汹涌的排队人潮,一举将书展的图文热潮推至最高峰。
普拉斯不只创造了二十六的精彩故事,还用他的笔画具象出让人惊叹的欧赫贝世界,这次在书展签书会上还特别为书迷画下一祯又一祯的小插图。不仅如此,普拉斯在游历台北时更不时随兴拿出随身画具,描绘他眼里的台北风景。这次的连载里,特别严选普拉斯首次访台所绘制的数幅即兴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