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一部专门论述中草药与肾脏毒性关系以及中医药治疗的专着。
在全面系统收集整理有关中草药与肾损害的最新研究报导两百多篇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从事临床与研究的实际经验,从肾脏的解剖、生理特点、中医学对肾脏生理的认识入手,介绍了中草药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因与监测指标,重点介绍了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和制剂、含马兜铃酸中药相关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表现及中西医治疗。
分析中草药与肾损害的因果关系以及产生肾损害的原因及对策,同时对临床常用治疗肾损害的中药及方剂进行了梳理。不仅是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尤其是肾科临床医师所必备,也可供各级医药工作者及相关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李平
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研究员(女)
1956年生,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86年和1999年分别在国内和国外获得中医内科博士学位和基础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2004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医中药对肾脏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尤其擅长对蛋白尿的中医治疗及研究,精通英日语,多年来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李晓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医师(女)
发表论文多篇,代表论文有《前列腺素E2对肾小球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的抑制作用》等。1990年获中国卫生部医学论坛报优秀青年医师奖。
绪言
第1章 肾脏的解剖结构
第一节 肾脏的大体解剖
第二节 肾脏的微细结构
第三节 肾脏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第2章 肾脏的血液循环和生理功能
第一节 肾脏的血液循环
第二节 肾脏的生理功能
第3章 肾的中医生理
第一节 肾为先天之本
第二节 肾主水液
第三节 肾的其他生理功能
第四节 命门学说
第五节 肾与机体内外的关系
第4章 中草药肾损害的发病机制
第一节 马兜铃酸的体内代谢
第二节 马兜铃酸导致肾损害的实验证据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第四节 引起中草药肾损害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正确认识含马兜铃酸中草药
第5章 药源性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第一节 尿?检测
第二节 低分子量尿蛋白检测
第三节 其他肾小管功能检测
第四节 肾小球泸过功能检测
第五节 肾小管功能指标异常的其他常见疾病
第6章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及其制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药典》收载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第三节 《中国药典》未收载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
第四节 《中国药典》收载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制剂
第五节 《中国药典》未收载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制剂
第六节 中草药及制剂中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第七节 关于「木通」「防己」混乱品种的讨论
第7章 含马兜铃酸中药相关肾病的西医治疗
第一节 临床表现及病变特征
第二节 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治疗措施
第四节 马兜铃酸的致癌性
第五节 马兜铃酸肾损害的案例分析
第8章 含马兜铃酸中药相关肾病的中医治疗
第一节 含马兜铃酸中药相关肾病的病因调查
第二节 马兜铃酸肾损害的中医病因病机
第三节 含马兜铃酸中药相关肾病常见中医证型
第四节 治则方药
第五节 临证体验
第六节 案例分析
第9章 其他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药典》收载具有肾毒性的植物药和中毒症状
第三节 《中国药典》收载具有肾毒性的动物药和中毒症状
第四节 《中国药典》收载具有肾毒性的矿物药和中毒症状
第五节 《中国药典》未收载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和中毒症状
第六节 用药剂量与肾损害
第10章 治疗肾损害的常用中药
第一节 解表药
第二节 清热药
第三节 祛湿药
第四节 活血化瘀药
第五节 补益药
第六节 和胃止呕药
第11章 治疗肾损害的常用方剂
第一节 解表类
第二节 泻火类
第三节 攻下类
第四节 利湿类
第五节 固涩类
第六节 镇潜类
第七节 理血类
第八节 和解类
第九节 补益类
第十节 祛风类
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我最先想到的是,中草药和肾脏损害,这两个概念似乎有点不太搭。我一直觉得中草药是温和的,是用来调理身体的,怎么会和“损害”扯上关系呢?带着这份好奇,我开始仔细阅读。这本书并没有简单粗暴地给出“哪些中草药会伤肾”的清单,而是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来深入浅出地剖析肾脏在人体健康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现代生活中各种因素对肾脏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 书中花了很多篇幅来详细描述肾脏的功能,从它基本的过滤和排泄尿液,到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再到分泌一些重要的激素,甚至是参与骨骼的新陈代谢。这些内容写得非常细致,让我之前对肾脏的肤浅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它让我明白,肾脏绝不仅仅是“排毒”那么简单,而是人体精密运转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随后,它开始深入探讨导致肾脏功能受损的各种原因,这一点做得非常出色。 它并没有局限于疾病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甚至是一些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潜在影响。比如,书中对长期熬夜、不规律饮食、过度劳累等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是如何一点点地侵蚀肾脏健康的,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贴近现实,也促使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思考它们可能给身体带来的长远影响。 在讨论“中医药治疗”的部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它强调了“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它并没有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药方,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阐释了中医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舌象、脉象等多种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医的精髓在于“因人而异”,同样的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需要截然不同的治疗策略。 总而言之,这本书并不是要告诉你“哪些中草药是坏的”,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去应对”。它提供了一种更深刻、更辩证的思考方式,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肾脏健康更全面、更科学的认知。对于那些对肾脏健康有疑虑,或者想深入了解中医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作用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探索和理解的路径。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看了很久,断断续续的。一开始是被它的标题吸引,觉得“中草药”和“肾损害”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总觉得有点矛盾。毕竟,我们传统认知里,中草药是用来养生的,怎么会跟“损害”联系上呢?我抱着一种探索的心情翻开了它,结果发现,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哪些中草药会损害肾脏,或者说,并没有那么直白地去“指责”中草药。 它更多的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的。比如,它会详细介绍肾脏在人体内的重要性,各种生理功能,以及肾脏受损后可能出现的多种并发症。然后,它会深入分析,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什么会容易出现肾脏问题,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都会被一一罗列出来,并且加以阐述。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肾脏损伤原因的部分,感觉写得非常细致,很多我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细节都被挖掘出来了。 接着,这本书会开始探讨“中医药治疗”的部分。但我发现,它并不是简单地列举一些治疗肾脏病的方剂。而是从一个哲学层面,或者说是一种理念层面来讲解。它会强调“辨证施论”的重要性,不同的肾脏损伤类型,不同的个体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它会介绍一些经典的、有历史传承的中医药理论,比如“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等等,然后将这些理论巧妙地与现代医学对肾脏的认识结合起来。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新颖,也让我对中医药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 我曾经有过几次因为身体不适,自行购买一些所谓的“补肾”的中成药,感觉身体并没有好转,反而有些不舒服。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的“症状”可能并不完全是“肾虚”那么简单,盲目进补反而可能加重问题。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点名哪些药材是“伤肾”的,但它通过对肾脏功能的详细讲解,以及对疾病病因的深入分析,让我自己能够更理性地去思考,哪些行为和药物可能对我的肾脏造成潜在的负担。它更像是在给你“授人以渔”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给你“鱼”。 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标题带着“肾损害”和“中草药”这些比较尖锐的词汇,但内容上却充满了辩证和思考。它并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深入了解肾脏的复杂性,以及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细和个性化。对于那些对肾脏健康有疑虑,或者想深入了解中医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作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它刷新了我对许多传统观念的认知,也让我对如何保护自己的肾脏有了更科学、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好奇。毕竟,“中草药”和“肾损害”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总给人一种挑战传统认知的感觉。我一直以为中草药是温和养生的,怎么会和“损害”这个词扯上关系呢?带着这种疑问,我开始仔细阅读。这本书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直接给出“哪些中草药会伤肾”的清单。而是从一个非常宏观的层面,来阐述肾脏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现代社会各种因素对肾脏造成的潜在威胁。 它花了相当多的篇幅来详细介绍肾脏的生理功能,从最初的过滤尿液,到维持体液平衡,再到分泌激素,以及参与骨骼代谢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解释得非常到位。我之前只知道肾脏会排泄废物,但万万没想到它在身体其他方面也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然后,它开始探讨各种可能导致肾脏损害的因素,这一点写得尤其细致。它分析了生活习惯,比如长期熬夜、不规律饮食,甚至是过度劳累,对肾脏造成的长远影响。同时,它也关注到环境污染、以及现代医学中一些治疗手段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我认为在于它对“中医药治疗”的解读。它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药材堆砌,而是深入剖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它强调“辨证”的重要性,即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病因、症状、体质等,来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我从中了解到,中医并不是“一把药治百病”,而是“一人一方”,强调个性化的治疗。它还介绍了一些经典的中医理论,并将其与肾脏疾病的现代认识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否定或肯定某些中草药,而是强调了“合理使用”和“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它似乎在告诉我,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药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它、使用它。通过对肾脏功能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中医治疗理念的阐释,这本书让我对如何保护肾脏,以及如何看待中医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都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本书并没有给我直接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方式。它引导我去探索,去理解,去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那些对肾脏健康有一定关注,并且对中医药理论有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绝对是一份值得细细品味的“思想大餐”。它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更是关于健康智慧的。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肾脏和中草药的书,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确实让我思考了很多。它并没有像我最初预想的那样,直接给出“哪些中草药会伤害肾脏”这样的“黑名单”,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也更为深入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肾脏在人体内的重要性,以及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从最基本的过滤功能,到维持身体内部的微妙平衡,再到它在内分泌系统中的角色,都写得非常详尽。我之前对肾脏的认识,真的是非常有限,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它简直是人体的“超级发动机”,功能之多,作用之广,远超我的想象。 接着,这本书开始深入分析导致肾脏出现问题的各种原因。这一点我特别赞赏,因为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某些疾病层面,而是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它会详细地阐述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长时间的熬夜、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甚至是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的小细节,是如何一点点地给肾脏带来负担的。它还探讨了环境因素,以及一些现代医疗手段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贴近生活,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谈到“中医药治疗”的部分,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一些药方。而是侧重于讲解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它强调了,要治疗肾脏疾病,必须要了解清楚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证”的性质,才能对症下药。我从中了解到,中医的智慧在于“因人而异”,同一个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需要的治疗方法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书中还引用了一些经典的案例,来说明这种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受启发。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并没有给出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视角。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这个药伤肾”,而是引导你去理解肾脏的功能,理解各种因素对肾脏的影响,以及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细和个性化。它就像是在教你如何去“看懂”肾脏,如何去“理解”中医的智慧,而不是直接给你一个“答案”。 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更深入、更辩证的思考方式。它不仅仅是关于“治疗”,更是关于“理解”和“预防”。对于那些对肾脏健康有关注,并且希望更深入了解中医药在其中的作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读物。它让你学会如何去审视问题,而不是仅仅接受表面的信息。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中草药与肾脏的著作,一开始是被它的内容所吸引,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翻阅。书中对于肾脏功能的详细阐述,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从肾脏在人体内的过滤、排泄作用,到它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内分泌调节等方面的关键角色,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之前一直以为肾脏只是一个简单的“排毒”器官,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才真正体会到它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可以说,它就像是人体的“总司令部”一样,维持着身体内部的稳定和有序。 书中的一部分章节,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导致肾脏功能受损的各种潜在因素。它不仅仅停留在大家普遍了解的疾病层面,而是从更广泛的生活习惯、环境影响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比如,它会详细描述长期熬夜、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是如何一点点地侵蚀肾脏健康的。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现代社会常见的问题,比如过度使用某些药物,或者接触某些环境污染物,与肾脏损害之间的联系,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这些分析让我更加警惕,也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探讨“中医药治疗”的部分,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药方。而是更侧重于讲解中医药在辨证论治方面的精髓。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阐述了中医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舌苔、脉象等多种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让我意识到,中医的智慧在于“因人而异”,同一个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中医理论,如“湿”、“热”、“瘀”等概念,与肾脏疾病的关联,也做了非常细致的解读。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于“肾损害”这件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可怕的名词,而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书中对于中医药治疗的阐释,也让我看到了一种更为温和、更为根本的疗愈方式。它并非要“治病”,而是要“扶正祛邪”,通过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来达到康复的目的。这种理念,让我对未来的健康管理,有了更积极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来理解肾脏健康。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治”,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预防”。它融合了现代医学的严谨和中医的智慧,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的读物,尤其对于关注自身健康,或者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