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收文章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卷,每卷各含五辑,上卷五辑的标目是:古代文化、红学、当代文学、中外文化、语文教学;下卷五辑的标目是:随笔、序跋、法 诗选译、文评选译、讲稿整理。这样编排,固然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但于此也可看出作者的研究兴趣以及写作倾向。
作者简介
杨昆冈
云南省腾冲县人,1946年生于昆明。襁?中随父母移居香港。1955年至1959年曾在昆明接受小学教育。 1965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1966年入香港浸会学院(今浸会大学前身),主修中国语言文学。1970年毕业后,回校任助教两年。1973年留 学法国,在巴黎第四大学研究欧洲文艺及比较文学。1976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80年取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回港,先后在树仁学院、浸会学院任 教。1987年移居多伦多。1992年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曾担任《理大实用中文写作手册》主要撰稿人,《西南文化考察之旅特刊》主编, 《大学时代》主编。2007年7月重返多伦多。着作散见于报章、杂志。前期着作已汇集成书的有《毒河的诱惑》(诗、散文、短篇小说合集)、《群玉集》(学 术论着)、《语文与思想》(杂文、特稿)。
《杨昆冈自选集》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极具个人特色。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也不刻意卖弄技巧,而是以一种朴素、自然、真诚的语言,去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风格,反而更能显现出文字的纯粹和力量。我特别喜欢他对于台湾本土语言的运用,那些地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整本书充满了浓浓的“台湾味”。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书,应该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读者的思考。《杨昆冈自选集》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书中的一些观点,虽然不是惊世骇俗,但却发人深省。例如,他对于“成功”的定义,对于“幸福”的理解,都与当下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有所不同,但却更加贴近生命的本质。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对话,你会在他的话语中,找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启示。
评分我必须说,《杨昆冈自选集》这本书,真的让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少有机会停下脚步,去品味生活中的慢时光,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杨昆冈自选集》恰恰填补了这份空白。他笔下的台湾,不是光鲜亮丽的都市景象,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头巷尾,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宅,是充满人情味的市井生活。我尤其欣赏他对于细节的刻画,比如阳光透过老窗棂投下的斑驳光影,比如市场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又比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的温馨场景。这些细节,一点一滴地勾勒出台湾特有的生活图景,也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家乡最柔软的情感。
评分最近入手了《杨昆冈自选集》,收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朴实无华的书名所吸引。在台北的午后,一杯温热的东方美人茶,一本书,这是我期待已久的阅读时光。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昆冈先生的一段序言,他用一种近乎絮语的口吻,回顾了自己创作的历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生命中那些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我尤其喜欢他提到的“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更是情感的升华”这句话,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读《杨昆冈自选集》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一段与自己内在世界的和解。书中描写的那些发生在台湾小镇的寻常故事,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读到一位老农日复一日耕作的坚持,读到一位母亲对子女无私的奉献,读到一位艺术家在贫困中依然不忘追求艺术的理想。这些故事让我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影子,也看到了身边那些默默奉献、坚守信念的人们。杨昆冈先生的文字有一种温柔的力量,它不强迫你接受,而是引导你思考,让你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我非常欣赏《杨昆冈自选集》的结构设计。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作者不同时期的创作,既有短篇小说,也有散文随笔,还有一些对社会现象的评论。这种多样化的体裁,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不会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新鲜感。而且,各个篇章之间,虽然主题各不相同,但都贯穿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和情感联系,使得整本书浑然一体,读来流畅自然。
评分《杨昆冈自选集》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境下,阅读同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本书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我还会把它推荐给我的朋友们,希望他们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
评分《杨昆冈自选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我从中看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对于社会现象的冷静反思,以及对于生命价值的孜孜追求。书中的一些篇章,让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思自己是否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忽略了精神的成长?是否在忙碌的生活中,忘记了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杨昆冈先生的文字,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迷茫,也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与方向。
评分当我读到《杨昆冈自选集》中关于“乡愁”的篇章时,我深受触动。虽然我并不常离开台湾,但书中那些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的对故土的眷恋,却让我感同身受。他写到故乡的泥土芬芳,写到童年玩耍的巷弄,写到那些曾经陪伴自己成长的亲人、朋友。这些描绘,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露。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老家的点点滴滴,那些遥远却又清晰的记忆,在翻阅此书时,再次鲜活起来。
评分我喜欢《杨昆冈自选集》的叙事风格,它不是那种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是娓娓道来,像一位老朋友在向你倾诉。这种平实而真挚的叙述方式,反而更能打动人心。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有血有肉,无论是积极向上的人物,还是那些经历过挫折和困顿的人,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杨昆冈先生在描绘这些人物时,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评判,而是将他们的故事呈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悟。这种留白的处理,恰恰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