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

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化大革命期间,两岸对孔子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大陆批孔扬秦,将孔子和儒学视为中国落后西方的罪魁祸首;台湾则高举文化复兴,自居道统,将孔子神圣化,并在中学课程(国文选文和文化基本教材)中,教授儒家思想。时移事往,四十年后扰攘政治舞台者,纷纷谢幕,今日大陆反倒掀起孔子热潮,希望借由推广孔子思想,推动「和谐社会」并塑造「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打倒孔家店」的代表学校「北京大学」,在国学热之下,甚至有人唿吁在校园竖立孔子像。孔子和他的思想在两千五百年后依旧屹立不摇,华人将中国一切的好事坏事全归因于孔子,却对孔子的存在一知半解。

  有别于对岸作家于丹引起两极评价的「《论语》心得」,金安平版的孔子传,遍览中国古代经传注疏以及新出土的文物,考证严谨、评论公允,不媚俗地故做惊人之语,也不诋毁曲解或盲目推崇他的思想。作者回归史料典籍,描写孔子一生行谊;不讳言孔子个人好恶及其在鲁国内乱中的角色,何以步下政治舞台不情愿地成为职业教师,甚而浪迹天涯。孔子的家庭、教学、淑世的理想,在本书里详实呈现,栩栩如生,并论及孔门弟子、其他思想家、后代史家的孔子形象等。作者游历孔子的故乡,引领读者体会孔子个人最基本的生命感受:在巨变时代中如何自处,如何思考等,让「正港」孔子褪去「圣人」装扮,充满「人味」。

作者简介

金安平

  毕业于密西根州立大学数学系,之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中国思想的博士学位。金安平曾任教于卫斯连大学,现任教于耶鲁大学历史系。着有《中国的孩子》(Children of China: Voices from Recent Years)、《戴震论孟子》(Tai Chen on Mencius)与《合肥四姊妹》(Four Sisters of Hofei,时报出版)。与先生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合着有《二十世纪的中国》(The Chinese Century: A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the Last Hundred Years)。她的研究领域涵盖儒家、道家与中国思想传统。

译者简介

黄煜文

  一九七四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专职译者。重要译作有《论历史》、《世纪末的维也纳》、《肉体与石头》、《巴黎,现代性之都》、《发现成吉思汗》、《追寻欧洲小贩的历史旅程》。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致谢
中国朝代表
孔子时代各国形势图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去鲁
第二章 世卿与国政
第三章 弟子
第四章 周游列国
第五章 返鲁
第六章 教学
第七章 生死之礼
第八章 捍卫者
后记
关于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序言
孔子不仅对人生全力以赴,也戮力参透其中义理。他希望「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学而不倦,对陶铸完美人格的渴望,以及积极在此世实践自我,正是这三项特质造就了孔子的卓然不群。或许当时还有其他人也追寻着与孔子相同的目标,但没有人的渴望像孔子一样强烈,也没有人像他那样决意蒐罗从古到今的一切知识—历史、诗歌、礼仪与音乐,以理解人性与人类命运的本质及不变的成分,并使自己「无大过矣」。

像孔子这样的人名声能够流传后世,并非出于必然,因为他所关切的事物并不能引起一般人的兴趣。毕竟,谁会全心致力于了解自己与精进自己?这么做既不能让他从生命的不安定中解脱,也无法从不可避免的死亡中得到慰借。就连孔子的弟子也向他坦承,「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第十二章)。然而,只要有听者愿意思索话里的意义,愿意将箇中道理传扬于世,哪怕人数极少,都能给予说者(即便在他离开人世之后)一个证明其影响力的机会。孔子就是如此。若孔子有知,眼见自己的思想流传数千年而不坠,自己的精神遗产发展臻至顶峰,一定会感到惊讶。然而孔子也将因自己的话语遭到误用,以及各种谈论他的稗官野史(有些甚至刻意夸大他的身形)而困扰不已。

直到二十世纪中叶为止,中国与孔子的观念如此密不可分,以致中国的政府与社会组织、自我与人伦概念,以及文化与历史建构似乎全发轫于孔子个人的心灵。对西方世界的局外人来说,孔子勾起的不仅是对中国的印象,还有家庭、教育、老师、学者、学术、教养、谦逊、礼节、秩序、服从、君父、受压迫的女性、节制、合群、胆怯、软弱等概念。我们将中国一切的好事坏事全归因于孔子,因为我们对他存在着一知半解。正因如此,我写了这本书。我想了解孔子,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段探索的历程。打从开始教书,我就对孔子的思想、孔子对学问的热忱,以及他将道德视为人类的实践目标深感兴趣。当时的我希望理解孔子,希望跟随孔子的脚步,一窥其思想堂奥。因此二十年来我遍览中国古代经传注疏,寻求各种线索,期能增益自己对孔子的认识。而这股追寻孔子真实面貌的驱力,也随着我动笔写作本书而与日俱增。

孔子生于西元前五五一年,即「春秋时代」末期。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十七世纪之后,孔夫子的名号也以拉丁文的形式Confucius在西方传布。孔子的故乡鲁国是位于华北东部地区的一个小国,当时有许多国家与周王朝有着历史、文化、家族纽带与道德义务上的连结,鲁国是其中之一。鲁国与周朝的史料相当丰富—这个漫长王朝的后半期,也就是东周,史料尤其丰富,孔子的故事即属这个时期。但有关孔子生平的可靠资料却很少,这是因为孔子与当时的掌权者关系疏远,在他们的政治事业上扮演无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在这些人物的历史记载中很少提及孔子。然而我从动笔之初就已决定,我要说的故事必须以史料为根据,如果故事因此出现巨大的空白,我也会坦然接受。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