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2
这本论文集收录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第二次环境史研讨会的部分论文,自然与人为分别在光谱的两端,然而其间的重叠互动则呈现出复杂的关系。作者来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包括地质科学、地球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建筑学、文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环境政策研究与社会资讯研究。主题涉及气候与环境、古人的自然意识、生态的破坏、自然灾害与地方文化、技术传播与资源利用、疾病与环境、以及环境政策的形成与执行。
编者简介
刘翠溶
现任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副院长(2003/10-)。曾获国立台湾大学学士(1963)、硕士(1966)、美国哈佛大学硕士(1970)、博士(1974);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66-68)、美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1974-78)、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及研究员(1978-98)、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研究员兼主任(1998-2003)。她的研究领域为经济史、人口史与环境史。
导论 (刘翠溶)
从海洋看台湾自末次冰期鼎盛期以来之环境变迁(陈明德、尤柏森、张咏斌、萧良坚、卓嘉真)
近一万年来沖绳海槽的海表温与水文变化(魏国彦、林玉诗、罗立、沈川洲、林殷田、米泓生)
台湾五千及七千余年前的突然变冷事件(刘平妹、李政益、郭兆敏)
台湾地区近百年之气候变迁:区域及全球效应(刘绍臣、许干忠、陈正平)
台北都会区都市热岛效应夜晚增温现象的初步探讨(林文泽、汪中和、蔡孝忠、吴桂杨)
从《诗经》及唐前歌谣看民间的自然意识(邝䶮子)
汉代画像石的画题和生态环境(崔德卿)
中国自然灾害史之探索:临汾县个案研究(安特利娅‧杨库(Andrea Janku) )
中国古代关中平原的水利开发与环境认识-从郑国渠到白渠、龙首渠-(村松弘一)
环境信息转达上存在的问题:以居延地方农地灌溉、盐类集积、沙漠化为例(原宗子)
历史上面向新疆地区的制度和技术移入过程:以引起环境效应的层面为中心(侯甬坚)
争夺水权寻求证据:清至民国时期关中水利文献的传承与编造(钞晓鸿)
殊途同归:明清时期玉米和番薯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王社教)
地理环境与糖业经营:盐糖株式会社东西部三处制糖所的比较(吴育臻)
日治时代旗山地区的环境变迁与多样性开发(许淑娟)
淡水河流域的土地环境变迁与水资源总量的关系(黄瑞萌)
19世纪的广东鼠疫:本土的还是外来的?( 曹树基)
明初以降江南农业结构转变与疾病变迁:以?虫病?中心(李玉尚)
以寄生虫病做为20世纪台湾环境变迁的一项指标:初步探讨(刘翠溶、刘士永、顾雅文)
以人类生态系统动态架构分析1980-2000年间台湾的环境、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之互动关系
(王鸿濬、毕小乐)
日本之环境政策与地方自治体:地方自治体在日本环境政策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课题
(井上坚太郎、泉俊弘、包茂宏、待井健仁、罗胜元、片山公则、安倍裕树)
自然与人为互动:环境史研究的视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自然与人为互动:环境史研究的视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