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雅石
第二章 雅石的历史源流
第三章 雅石的文化渊源
第四章 中外雅石文化异同
第五章 雅石的审美价值
第六章 雅石的功能
第七章 名人为雅石添彩
第八章 雅石的形成
第九章 雅石收藏图快乐
第十章 如何收藏雅石
第十一章 雅石命名学问深
第十二章 雅石陈列有讲究
第十三章 艺术价值添雅趣
第十四章 鉴赏标准当记取
第十五章 如何鉴赏雅石
第十六章 各种雅石鉴藏
第十七章 雅石市场走势
第十八章 如何投资雅石
第十九章 雅石的相关知识
第二十章 雅石名家的成功路
后 记
石聚天地之精华,汇山川之秀美,默默无语,却在沉雄中孕育思想和哲理;随遇而安,却在淡泊中闪烁智慧的光芒;无欲无为无求,却在周转流变中无为无不为。所以,「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人们收藏、鑑赏各种各样的石头──宝石、玉石、雅石、印石、砚石、钻石等,事实上就是在寻找和印证人自身人格的光辉,也是将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理想方式。所以,「君子佩玉」。
所有的石头都具有崇高的品格,然而只有「天赐雅石,人赋妙意」的石头(可统称为宝石),才作为人们鑑赏和收藏的石头。它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大自然赐予人间的瑰宝。它珍贵是因为它稀少,仅仅沧海之一粟,仅仅万山丛中之一脉;它价值连城,是因为它独一无二,且最完美地凝结人类的审美理想。所以,古代王者愿意拿几座城池换取一块小小的玉石。
今人玩石、珍石、藏石、赏石或许更加疯狂。在我认识的人中,有人爱石如妻,抱石而眠,有人将家园变石屋,有人饮食节俭却对石头一掷千金,有人为心爱的石头负债累累,有人甚至拿生命换取石头──多少溯溪寻石、深山採石踏上不归路的收藏家,在山川间写下了最悲壮也是最凄美的新石头记。也许,只有将肉躯融入石头,才能赋予石头以灵性;也许,只有将生命奉献给石头,才能赋予生命以永生!
正如上帝也会出错,石头也常常充满矛盾。我们讲石头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品格、淡泊的态度等都是精神的,而这本书除了收藏鑑赏的精神品位,还有「点石成金」投资创富的俗人内容。精神和物质、高雅和流俗、理想和功利在这里似乎是矛盾的。因其矛盾,石头教给我们辩证法。矛盾中有统一,石头的精神价值凝结在物质价值上,相得益彰。大俗才能大雅,石头的圆融教给我们包容万物的胸襟,石头收藏鑑赏的属性和投资增值的属性,将随着当代收藏投资大潮而交相辉映。
赏石藏石需要一双慧眼。没有慧眼,宝石当前,也会视而不见;有了一双慧眼,人人都不屑一顾的石头,在你的发现下也会价值连城。本书是中国第一本将石头收藏、鑑赏、投资三者融为一体的全彩印图书,它将带给你一双慧眼。对于收藏爱好者,金钱不是财富,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
我一直对那些自然形成的奇特物品很感兴趣,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个好奇心。作者并没有直接教你如何“看懂”石头,而是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石头世界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他会带你走进不同的地质环境,讲述那里独特的石头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特点。比如,他在描述一块形成于火山爆发的石头时,语气中充满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而描述一块在河床中被水流打磨得光滑圆润的石头时,又充满了对时间沉淀的感慨。书里穿插着作者自己的收藏感悟,他会分享自己曾经的“眼力不济”,也曾错过一些宝物,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从中汲取了经验,变得更加成熟。这种真诚的分享,让我觉得作者更像是一个同行者,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专家。他鼓励读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收藏带来的乐趣,而不是被功利心所驱使。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石头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收藏这件事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别致,它不像一般的鉴赏类书籍那样,上来就是各种专业的术语和分级标准。相反,作者更像是用一种散文的笔调,娓娓道来他对石头的热爱和理解。他会讲很多关于石头的小故事,有的是他在野外捡拾石头时的趣事,有的是他从藏家那里听来的轶闻。这些故事让我想起了很多我自己曾经的收藏经历,那些为了一个小小的物件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那些在寻觅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都变得生动起来。而且,作者在描述石头的时候,也十分注重细节,他会从石头的颜色、纹理、形状,甚至到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都进行细致的描绘。我常常在读到精彩之处,就忍不住放下书,去脑海中勾勒出那块石头的样子,仿佛亲眼所见一般。这本书让我觉得,收藏石头,更像是一种与大自然的对话,一种与历史的连接。它不仅仅是收藏一堆物件,更是在收藏一种情怀,一种对美的追求。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映入眼帘的不是那些枯燥的理论,而是作者充满感情的文字,似乎能感受到他对每一块石头的喜爱。书里没有直接告诉你哪块石头值钱,或者怎么去鉴别,更多的是一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比如,他讲到自己第一次淘到一块特别的石头时的喜悦,那种感觉就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朋友。还有他对一些古老石器文化的探索,那些遥远的年代,那些朴拙的艺术,通过他的笔触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喜欢他描述的那些关于奇石的传说,有的神秘莫测,有的令人啼笑皆非,仿佛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灵魂和故事。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地在看一本关于石头图鉴的书,而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跟着作者的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品味人类历史的痕迹。这本书的语言也很有特点,不像那种学术论文,而是更像是和一位老朋友在聊天,娓娓道来,却又句句珠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不是一味地推崇某种石头,而是鼓励读者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去找到那些能触动自己内心的石头。这让我觉得,收藏不仅仅是拥有,更是一种心灵的契合。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收藏的乐趣远不止于物质本身。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过多地去展示那些价值连城的珍品,而是将笔墨放在了收藏背后的心路历程。他分享了自己为了寻找一块心仪的石头,在各地奔波的经历,那些风餐露宿,那些惊喜与失落,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看到他在烈日下,在崎岖的山路上,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缘分。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石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比如在古代,石头是如何被用于祭祀、装饰,甚至是象征权力的。这些知识让我对石头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们不再是冰冷的矿物,而是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载体。我特别欣赏作者的那种“玩石”的态度,不是功利性地追求价值,而是享受过程,享受与石头交流的乐趣。他鼓励读者要有耐心,要有悟性,要用心去感受每一块石头的独特之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收藏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单纯地追求数量和名贵,而是更注重石头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的连接。
评分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收藏家,不仅仅是拥有物品的人,更是懂得欣赏物品背后故事的人。这本书正是如此,它没有给我一套冰冷的鉴赏指南,而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石头世界的窗户。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他眼中那些“有灵气”的石头。他会讲述一块石头是如何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经过漫长岁月,才呈现出惊人的形态和色彩。更重要的是,他分享了许多与石头相关的文化知识,那些古代人们如何看待石头,如何将石头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和信仰中。我尤其喜欢他描述自己与一块普通鹅卵石之间的“羁绊”,那种从最初的随手捡拾,到后来的细心呵护,直到最终发现它的独特之处,整个过程充满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这本书让我明白,收藏不仅仅是追求稀有和价值,更是一种对自然之美、历史之沉淀的深刻体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石头的眼光也变得不一样了,不再只关注表面的形态,而是开始去感受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