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商社会人心浮动,劝诫读者时时警惕自己精进德业。
2.平时如何修养,涵养需用「敬」,进学在「致知」。(无事涵养,有事才能发用)
3.修养之前,要先能知。如何获得正念,莫如读「经典」、「法语」。
4.日常随意翻阅数则,把善意念,善种子播入心中。遇事发用,才能随时跟随正念,依正念而行。
5.行为发出时,随时要以正念格正。如此,以己身行之,天下事事皆正。
若遇事而发时,法语也像一帖药,也像应世之锦囊妙计、应世格言、短笺短语,遭遇烦恼时,读者也因有星云法语,如何大师就在面前开示,灭烦恼焰。
本书特色
李家同、洪兰、胡志强、郝明义、辜怀箴专文推荐
重点不是卖书,而是把行销焦点聚于修行,读《星云法语》也是一种修行。
人生苦厄中的智慧和导航,以「现代修行风」为诉求,
打造十把「佛法钥匙」,开启心灵的大门!
星云大师致力文字弘法的过程中,「星云法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读者都表示受到启发。
大师写「星云法语」,是希望透过文字散播智慧、笔墨中以慈心观照
众生、书写里以菩提化解困惑,期许以会飞的字传遍苦海、让光明的法义唤醒迷魂。
十把人生必备的智慧之钥,书名如下:
星云法语1修行在人间──精进 星云法语2生活的佛教──正信
星云法语3身心的安住──广学 星云法语4如何度难关──智慧
星云法语5人间有花香──自觉 星云法语6做人四原则──正见
星云法语7人生的锦囊──真理 星云法语8成功的条件──禅心
星云法语9挺胸的意味──利他 星云法语10欢喜满人间──慈悲
每一套均有独家的「一首法语」,将陪伴您到天涯海角,如「锦囊妙计」般,随时为您解决生命的课题。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
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9年初来台。曾主编《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觉世》旬刊等佛教刊物。1967年创建佛光山,致力推广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百余所寺院道场,并在海内外设立16所佛教学院,培养佛门专业人才。此外,为推广社会教育,创办普门中学、南华大学、佛光大学、美国西来大学,及创办人间福报、人间卫视。
1985年,卸下佛光山宗长一职,之后四处云游弘法,创办国际佛光会,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荣誉会长。星云大师着作等身,着有《释迦牟尼佛传》、《玉琳国师》、《星云禅话》、《星云日记》、《往事百语》、《佛光菜根谭》、《佛光教科书》、《迷悟之间》、《人间佛教系列》以及《有情有义》、《佛光祈愿文》有声书等。
名人推荐序
宗教情怀满人间 ◎李家同
星云大师的最新着作《星云法语》十册套书,香海文化把部分的文稿寄给我,邀我为序。八月溽暑期间,我自身事务有些忙碌﹔但读着文稿里星云大师的话,却能感觉到欢喜清凉。
《星云法语》里面有一篇我很喜欢。
要有开阔包容的心胸、要有服务度生的悲愿、要有德学兼具的才华、要有涵养谦让的美德。──〈现代青年〉
多年来我从事教育工作,希望走出狭义的菁英校园空间,真正帮忙各阶层弱势学生。看着莘莘学子,我想我和星云大师的想法很接近吧,就是教育一定要在每个角落中落实,要让最弱势的学生,能个个感受到不被忽略、不受到城乡资源差别待遇。
青年教育的目的,不就是教育工作者,希望能教养学生,成为气度恢弘的国民?
为勉励青年,星云大师写下「青年有强健的体魄,应该发心多做事,多学习,时时刻刻志在服务大众,念在普度众生,愿在普济社会。」
星云大师的话,让我想起圣经里的金句。
「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得后书〉第一章
宗教情怀,就是超越一切的普济精神。人间的苦难,如果宗教精神无以救济,那么信仰宗教毫无意义。不论是佛陀精神,或是基督精神,以慈爱的心处世,我想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青年人,更应细细体会助人爱人的真谛,在未来三十、五十年,起着社会中坚的作用。这样,我们现在办的教育,才真正能教养出「德学兼具」的青年,让良善能延续,社会上充满不汲汲于名利,助人爱人的和谐气氛。
香海文化即将出版的《星云法语》,收录了精采法语共计1080篇,每一篇均意味深长,适合所有人用以省视自己,展望未来。「现代修行风」不分基督佛陀,亲切的圣人教诲,相信普罗大众都很容易心领神会。
如今出版在即,特为之序。
(本文作者为国立暨南大学教授)
【星云法语.推荐序】
法钥匙神奇的佛◎胡志强
星云大师,是我一直非常尊敬与佩服的长者。
长久以来,星云大师所领导主持的佛光山寺与国际佛光会,闻声救苦,无远弗届,为全球华人带来无尽的希望与爱。
大师的慈悲智慧与宗教情怀,让许多人在徬徨无依时,找到心灵的依归。另一方面,我觉得大师潇洒豁达、博学多闻,无论是或不是佛教徒,都能从他的思想与观念上,获得启迪。
星云大师近期即将出版的《星云法语》,收录了大师1080篇的法语,字字珠玑,篇篇隽永。
我很喜欢这套书以「现代佛法修行风」为诉求,结合佛法与现代人的生活,深入浅出地阐释。尤其富创意的是,以十册「法语」打造了10把「佛法钥匙」,打开读者心灵的大门,带领我们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发现与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以〈旅游的意义〉这篇文章为例:
「……就像到美国玩过,美国即在我心里;到过欧洲渡假,欧洲也在我心里,游历的地区愈丰富,就愈能开阔我们的心灵视野。
当我们从事旅游活动时,除了得到身心的舒解,心情的愉悦之外,还要进一步获得宝贵知识。除了外在的景点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内涵,做一趟历史文化探索之旅,看出文化的价值,看出历史的意义。
比方这个建筑是三千年前,它历经什么样的朝代,对这些历史文化能进一步赏析后,那我们的生命就跟它连接了。……」
「我们的生命就跟它连接了」这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生动描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宴飨。
在〈快乐的生活〉一文中,大师指点迷津。他说:
「名和利,得者怕失落,失者勤追求,真是心上一块石头,患得患失,耿耿于怀,生活怎么能自在?」
因此「身心要能健康,名利要能放下,是非要能明白,人我要能融和。」
在〈欢喜满人间〉这篇文章,大师指出:
人有很多心理的毛病,例如忧愁、悲苦、伤心、失意等。佛经形容人身难得如「盲龟浮木」,一个人在世间上一年一年的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没有意义,那又有什么意思?如何过得欢喜、过得有意义?
他提出几点建议:「要本着欢喜心做事、要本着欢喜心做人、要本着欢喜心处境、要本着欢喜心用心、要本着欢喜心利世、要本着欢喜心修行。」
看到此处,我除了一边检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多少?另方面,也希望把「欢喜心」的观念告诉市府同仁,期许大家在服务市民时认真尽责之外,还能让民众体会到我们由衷而发的「欢喜心」。
而〈传家之宝〉一篇中所提到的观点,也让为人父母者心有戚戚焉。
大师说:一般父母,总想留下房屋田产、金银财富、奇珍宝物给子女,当作是传家之宝;但是也有人不留财物,而留书籍给予子女,或是着作「家法」、「庭训」,作为家风相传的依据。乃至禅门也有谓「衣钵相传」,以传衣钵,作为丛林师徒道风相传的象征。
他认为「传家之宝」有几种:包括宝物、道德、善念与信仰。到了现代,书香、善念、道德、信仰更可以代替钱财的传承,把宗教信仰传承给子弟,把善念道德传给儿孙,把教育知识传给后代。
「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心中就没有力量。信仰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等等,固然可以选择,但信仰也不一定指宗教而已,像政治上,你欢喜那一个党、那一个派、那一种主义,这也是一种信仰;甚至在学校念书,选择那一门功课,只要对它欢喜,这就是一种信仰。有信仰,就有力量,有信仰,就会投入。能选择一个好的宗教、好的信仰,有益身心,开发正确的观念,就可以传家。」
细细咀嚼之后,意味深长,心领神会。
星云大师一千多篇的好文章,深刻而耐人寻味,我在此只能举出其中几个例子。很感谢大师慷慨分享他的智慧结晶,让芸芸众生也有幸获得他的「传家之宝」。
在繁忙的生活中,每天只要阅读几篇,顿时情绪稳定、思考清明、心灵澄静。有这样的好书为伴,真的「日日是好日」!
(本文作者为台中市市长)
【星云法语.推荐序】
〈佛法与生活及工作结合时〉◎郝明义
对我而言,佛法中很重要的一块是教我们如何对境练心。换句话说,也就是在生活与工作中修行。
生活与工作,无非大事小事的麻烦此起彼落;无非此人彼人的烦恼相继而至。所谓对境练心,在生活中修行,就是我们如何调整自己面对这些麻烦事情、烦恼人事的心态、习惯与方法。
在没有接触佛法的过去,我凭以面对这些事情与人物的工具,不过是如何借由理性与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脾气与心情。但光是借由理性与意志力来控制,毕竟是有可及之时,也有不可及之时。败多成少固然是问题,成败之间的得失难以判断,依循规则也难以归纳,则更是令人深感挫折。
但是接触佛法,尤甚以六祖註解的《金刚经》为我的修行依归之后,虽然所知十分浅薄,但是光对境练心的这一点认知,已经让我受益匪浅,知道了如何从根本调整自己在生活中面对烦恼的心态、习惯与方法。
譬如说,以一个出版者而言,这个行业的特质,尤其让我觉得应用佛法别有心得。和其他行业不同,出版工作永远要同时面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课题。今天新出版的书里怎么创造些畅销书,这是要持续注意「现在」的课题;今天就要和作者讨论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出版的书籍写作内容,预作准备,这是要持续注意「未来」的课题;每一个出版社都要重视自己过去出版的书籍,注意如何让过去已经出版的书可以持续再版,这是要持续注意「过去」的课题。这种工作中随时要同时注意「过去」、「现在」、「未来」三种课题的需要,让我特别体会到佛法可以对我所有的启发与指引。
又譬如说,六祖的口诀「觉诸相空,心中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让我体会到其中的「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正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旁註,可以随时应用在任何事情,让自己恢复或保持清净之心——哪怕是在最繁杂与忙乱的工作中。
虽然因为自己习气深重,仍然有大量情况是「念起不觉」,来不及调整心态,注意不到要调整习惯,不适应应该採取的方法,而一再让烦恼所趁,重蹈覆辙,但是毕竟我知道方法是的确在那里的,只是自己不才,不够努力而已。固然仍然是败多成少,但毕竟可以看到比例逐渐有所改善。路途虽然十分遥远,但是毕竟在跌跌撞撞中感受到自己在走路了。
一个黑户佛教徒对佛法的心得,重点如此。
《星云法语》中有着许多在生活与工作中的修行例证。希望阅读《星云法语》的读者,从这本书里也能得到在生活中修行的启发与指引。(本文作者为大块出版集团董事长)
我第一次看到《星云法语3身心的安住》这个书名的时候,就觉得它很不一般。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教你如何“成功”、“致富”的书,但真正能够触及人内心深处、教人如何“安住”的书却相对少见。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于外在的拥有,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极快的时代,我们很容易感到迷失和焦虑。所以,“身心的安住”这几个字,对我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我很好奇,星云法语老师是如何将“3”这个概念融入到身心安住的论述中的?它是否代表着三个独立的、但又相互关联的要素?是不是有具体的练习方法,可以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在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时,都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为外界所扰,不为自己所困。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那个可以引导我走上这条道路的明灯,我对它充满了期待。
评分《星云法语3身心的安住》,这个书名光是听起来,就有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感觉,就像在纷扰的尘世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之地。在台湾,我们常常被各种“快节奏”、“高效率”的口号包围,仿佛不拼搏、不向前就会被时代抛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很容易身心俱疲,甚至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我一直以来都对“身心的安住”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因为它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需求——如何在忙碌和压力中,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这本书的书名中出现的“3”让我特别好奇,这究竟代表着什么?是三个独立的修行维度?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减轻内心的焦虑,从而活得更加自在和有力量。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心灵的寻宝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会为我打开怎样的宝藏。
评分啊,看到《星云法语3身心的安住》这个书名,就觉得好像一股清流要流进心坎里!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我们现代人活得太匆忙了,好像一直在追赶着什么,但又不知道到底在追赶什么。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压力山大,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脑子还像开了个马达一样停不下来,辗转反侧,别提多煎熬了。所以,看到“身心的安住”这几个字,就真的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这本书的作者,星云法语,光是听名字就觉得很亲切,仿佛是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要用他温柔的声音,带领我们找到内心平静的港湾。我尤其好奇,“3”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是身心的三个层面吗?还是三个阶段?是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学习一套完整的身心安顿法门?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一套方法,能够帮助我在喧嚣的世界里,也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再被外界的风吹草动轻易扰动。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绝对是来得正是时候,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稳和力量,让生活不再只是匆匆赶路,而是能悠闲地欣赏沿途的风景。
评分《星云法语3身心的安住》,这个书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目光,让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台湾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的地方,大家似乎都在追求着物质上的富足和事业上的成功,但往往忽略了内心深处的宁静。我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烦恼不已,晚上也睡不好觉。所以,“身心的安住”这几个字,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籁之音。我特别好奇,“3”这个数字在书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关于三个层次的觉醒,还是三个面向的修行?是不是有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这些渴望平静的人,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我曾经尝试过一些冥想、瑜伽,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好像一直没有找到那个最适合我的“钥匙”。这本《星云法语3身心的安住》,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我期待它能像一位智慧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走向内心的平和,不再被生活的琐碎所吞噬,而是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力量。
评分这本《星云法语3身心的安住》,让我第一眼就有一种置身于云端、卸下所有负担的宁静感。我常常觉得,我们活在一个充满“应该”的世界里,应该工作努力,应该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拥有幸福的生活……但这些“应该”就像无形的枷锁,压得人喘不过气。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才越发体会到,身体的疲惫可以休息,但心灵的创伤和焦虑,才是真正难以愈合的。这本书的书名,恰好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很好奇,星云法语老师是怎么将“身心的安住”这个概念,用“3”这个数字来具体呈现的呢?是像古人说的“天时、地利、人和”那样,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是说,会有三个核心的修行法门?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真正让自己“活在当下”的方法,而不是被过去的阴影和未来的担忧所绑架。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个温柔的邀请,邀请我一起去探索,如何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和自在,让心灵真正地安稳下来,不再漂泊不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