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补习班

天使补习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曾荣获:
新闻局金鼎奖
卫生署健康好书奖
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童书 等出版殊荣

  游干桂从心理辅导、亲职教育的书写领域跨界,将心底酝酿十多年的理念沉淀整理,以文学角度,深入浅出书写成人的心灵散文。

  从父执辈身体力行获得「善念」的萌芽启发,继之推广友朋邻人间的「善行」动力,并将广及陌生人、动物间的大爱、善举。

  全书以想像力辅以真实故事,虚实之间,处处可见善满人间的温暖,启发读者对善的念力、行动力,唤醒人人遗忘已久的「善」,当个传播发扬善念的天使。

本书特色

  ★名作家游干桂以文学角度书写人间至情至善的故事。

  ★坊间加强各种才能的补习班林立,而独缺这本,全世界空前且唯一补强「善」的心灵补给站。唤醒深埋心底的悸动,循序渐进,用全新的眼光看人生。

  ★描写与父亲最后七天的人生巡礼,细微互动,令人动容;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细腻的情怀,真挚感人;与邻人友朋的互动疼惜,彷若亲人般亲密体贴。

作者简介

游干桂

  集合了作家、专家与演说家三种角色于一身,书,而是种籽,他希望透过演讲传播、以书来深化,持续地书写一种理想。他的书不论亲子或童话,本本均深受家长、老师家长信赖。曾任818医院、台湾地区妇幼卫生中心、建国联合诊所心理师、《父母亲月刊》总编辑、宜兰生命线主任等职;目前是鞋子儿童剧团发展顾问、中国健康家庭协会秘书长。目前已出版着作逾百本,包括《放手,就有桃花源》、《转个弯,就是天堂》、《乐活在人间》、《活得好的100个理由》、《想飞》、《嬉游记》;《闲居七年》、《打造心灵家屋》,《少年生活家》、《少年思想家》、《爷爷的神秘阁楼》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天使是教出来的(自序)∕004

第一学程
善念的启动

父亲的最后七天∕017
三个妈妈∕ 033
情义老人∕043
那一年的台风夜∕053
一笔勾消的日历∕063
天井有鬼∕075

第二学程
善行的分享

两斤茶的祕密∕087
松伯偷鸡∕097
司机的慈悲课∕107
化身天使∕117
林爷爷的喜事∕127
还愿∕137

第三学程
善力无限广

许愿池 ∕151
心中的佛∕163
云端的图书馆 ∕169
溪中行善∕181
鸟在空中∕187
宠物哲学家∕195
轮回 ∕203
觉悟的旅程∕213

图书序言

  刚从偏远的宜兰北上就读大学,人生地不熟,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困窘,系上知晓难处,替这些离乡背景的乡下孩子,选了一位学长当天使守护,让我们得到最好的照料,天使一词的印象由此印烙在心,我明白它是上帝的使者、守护的神、庇护者。

  补习班,字面的意义是补充学习,指的是在某项才华上有所欠缺者的补救教育,印象中只补英数理化,少有其他,就因如此,我竟突兀的想及,可不可以补补道德。

  在演讲结束,一位小学老师与我谈心,话语中语重心长,他指陈现在的教育,什么都不缺,就缺德,意指德行真的有所欠缺,该来补补习。

  于是我奇异的联想,可否开一家天使补习班呢?让更多人因而成为天使,书名就此确立为《天使补习班》了。

  善念一直是我用心思索的主题,因为它揉合极多的元素,包括了慈悲喜舍、同理心、关怀、爱与宅心仁厚等等,当人都具备了这些人格,社会一定温良恭俭让,不会处处机锋,不必小心提防。

  善是一个人的中心线,医生如果少了善念,就非好医生,没有医德,眼中只有钱,则是恶医生,用医术杀了人,则是杀人狂魔了;科学亦复如是,以人为本者是科学家,带着仇恨者,则是恐怖分子;食品营养学家也是如此,宅心仁厚者,会慎重研究每一种由口而入的食物,无德者,只想及眼前的利益。

  设身处地是善的另一面,这样的人才会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明白父母亲老迈,可能面临的问题,需要的帮助,必须的关心,否则老无所终就是悲剧了。

  日本有一本小说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作家深泽七郎的作品──《楢山节考》,描述古代日本乡下人民生活穷苦,男人为了生存,每天辛苦工作,女孩一出生就卖给富人换钱贴补家用,只求一餐温饱。

  乡下有个不成文规定:老人家到了一定年纪,要由儿子背到山中等死。因为没有多余粮食可以负担养育,老人下场悲惨,最后葬身山谷。

  故事中的老人家阿铃婆婆,在她七十岁的人生旅程中,从未抗拒过时代和社会加诸身上的律法与箝制,导演最后依然让她上了楢山,认命地顺从族群的安排,自生自灭终老。

  这座古老的楢山,老人的坟场,早已不在了,但我却担心着,如果不教善念,一座新的楢山可能正在诞生中。

  可惜,我们的教育仍旧只教考试、分数,把这个社会构成的最美的东西遗漏了,但是社会不善,我们如何住得安心,活得惬意呢?

  知识分子常自比为习圣贤书者,可是却常一知半解,就以孔子的儒家为例,他早在《论语.学而篇》中就清楚载明了一件事: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老夫子言明一事──做人第一,学问第二,他指陈教育最重要的责任是教做人,而今有吗?

  做人的重要不言可喻,我把它偷偷的移植进了这本书中,给友人试读,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全喜欢,这当包括「九歌」的编辑群,于是催促着我写成一本书,请了很好的绘者晓勤成为绘制的伙伴,还很宽容的给了我一年的时间,让完成的稿子沉淀,发酵出甘醇的味道,我在去年清明交出初稿,九歌总编辑素芳利用假期阅读初稿,并且迫不及待告诉我心中的激盪,她的美言对我来说,是鼓励,也是鞭策,更代表这一类文体的书写是感人肺腑的。

  这本书在我的百本作品之中算特别,我自己由衷喜欢,希望读的人全喜欢,让它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运动。

  我私下与编辑谈到想办一个「天使节」,让每个当过天使的人说出快意,社会有太多奖项了,但没有人想到替天使颁个奖,我也想做一件事,如果这本书能引动共鸣,办个「天使写作赛」理应不错,让人写出当天使的心得。

  以上纯属狂想。

  我对善念的联想并非凭空而来的,它有些出处。

  保险这一行,我自陈有些偏见,心中一直不怀好意,把它视若骗术,敬而远之,但自从遇见高许定先生之后,有了改观,让保险回归原来的位置。

  这个人很特别。

  但特别在哪里?三言两语说不上来,大约是善念吧。

  第一次与之见面是在南山人寿邀约我的讲座中,一如往常,演讲、售书、签名、拍照、散会,他来与我闲聊,并且买下当天所有未售出去的书籍,至于做何用途我便不知了。

  我惊讶莫名,但未过问,与他一起搬书上车,结束一天的忙碌。

  对我来说,这样的举措不算少见,也就没有深思了。

  之后,我们有了来往,他偶尔带了朋友到家造访,又是买了一堆书,或请我赴学校演讲,再买一些书,我终于忍不住问他:「干嘛用的?」其实不用分说我都明白是送人的,但送谁呢?有的是他的客户,有些是他的友朋,有些是学校的老师家长,他把赚来的钱一部分用在佈施一事上,算是慈善事业。

  有一回,他付了钱请我去温泉会馆做一场讲座,温泉会馆?是的,如假包换,我开讲,吃自助午餐,会后还有健康检查,招待的对象就是他的客户了,每一个人都想赚钱,但这个人却把赚来的银子花掉。

  那一次,我经由他多认识了一些朋友,其中一位是加拿大籍的馊水先生刘力学老师,隔没多久,高许定打来电话,一伙人登门拜访刘老师三芝的有机农园,这一次,刘力学让我添了许多反思,他告诉我,自己最明白房子的需要,理应自己盖,而他真的是实践者,房子由自己监造施工,有火力发电,也有风力发电。

  有机蔬菜最是令人难忘,不知是否玩笑话,他说种好菜卖给最需要的人,重病的人先卖,有病的人次卖,没病的人不卖。

  我听到这个「外」人的教育哲学观与环境保育观,令人动容不已,我发现爱台湾一词,该由他代言,他可以为了沙滩的洁净,与开着沙滩吉普车的横行者对峙,家人替他捏把冷汗,他却以为理所当然。

  高许定的大梦,一直盘旋于心,有钱的话,他想从事青少年犯罪防治的工作,问我可以帮忙吗?我明白这项工程要钱要力要土地,不知是否可成,如果能够,我许他一个承诺,一定倾力帮忙了。

  高许定说他从我身上学了许多,只是他不知,我从他身上学了更多。

  思妤是另一位提点我善念的人,我们的结识还是在演讲之中,从买我的书开始的。我答应《讲义》杂志做一件事,在演讲中介绍它,如果因而有了订单,便回拨一些钱进我的户头,成立「慈悲基金」,这项美意后来被我搞坏了,我根本不知如何「插播」这件事,总在演讲时说得吞吞吐吐,很不踏实,便不了了之了,她是第一个响应者,应该也是最后一位了。

  之后,她大量採购了我的书,并以一套大约三千元的数量,长时间订书,寄给偏远地区的学校、女子监狱、她的亲友等等,我已经数不清数量多少了。

  严长寿的嫂子是我的读者之一,同样在一次机缘下,买了我的第一批书送人,之后陆陆续续买了很多回,我把她视为大姊,新书出版便寄上一本,没有料到,她竟因而再度採购一批,我明白她有买书赠人的习惯,而且不止买我一个人的书,只要她以为对社会有益的书,便出手阔绰了。

  小石,是我服务于精神病院时期的友人,他像天使一样,教我更多善念。

  他的小钱常有大用,有一回,我开着车载他去北市郊区的一栋公寓,他问我可以等他一会儿吗?

  他快速下车,没多久便出来了,满脸欢喜。

  原来他带了救急的钱送人,公寓中住的是两位年迈、无女无儿的老人家,靠着老人救济金过活,以前做点小生意,还能自足自给,而今老了,贫病交加,无人可奉养,只好伸手向我的友人借了。

  借?

  是的,但不可能还的,可能也还不起了,他在两老身上至少花了三、四十万元,而他一个月的薪水也才五、六万元,并非富者,家庭也有自己的负担,却又助人,保持欢喜,无怨无悔,真是不易。

  我常在想,什么样的动能,使之与众不同,人家是守财奴,而这些人却都是布施者,他们都说,钱是取来用的,至于谁用都无所谓,原来如此,才能如此云淡风轻,这件事让我理得了一个观念,善是可以教得来的。

  身教最好,如果不成,那就言教吧,再不成,就用好书来教,这大约就是我书写这一本书最初的意图了。

  出版社约稿,锁定我的亲职教育的书,因为好卖,但是九歌出版社独具慧眼,发现我更适合写散文、短篇小说,觉得我的文章中,藏着常民文化里的真、善、美,值得与人分享。

  熟悉的作家一度怀疑过我的门派,偷偷考据,说我有太极的阴柔,少林的内敛,武当的刚强,以为是旁门左道,有些老顽童周伯通的「乱流」,其实我的文体有其师承,某种程度受了大陆老派作家汪曾祺、杨绛,以及鲁迅等人的影响,不写文字,只写文章,把它当成情感的载体,在平凡的文字中抒发真性,让人读了动容。

  早期我阅读汪老的作品《受戒》,便被这种说故事风格的写法所吸引,像极了我在老榕树下听耆老说故事的场景,韵味十足。

  汪曾祺师承沈从文,那就难怪了。

  杨绛的文体也很特别,看似平凡却不平凡,一个特别的写家,魅力独特的引着读者往一个有意思的方向前进,我阅读她的《干校六记》、《我们仨》、《洗澡》等书,与最近的一本《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直觉受益良多。

  我用感性与理性兼备的笔触,书写我心中自以为是的美好事务──善,它一直是我信以为真的,联结人与人之间最美的红丝线,把原本情感薄弱的社会结盟起来,让人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这也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核心价值。

  如果这本书有些价值的话,我猜是一粒等待萌芽的种子吧!我想种在每个人的心灵沃土之中。

  如果这本书喜欢的读者很多,钱赚得够多,我还想再做一件事:买一块地,盖一间「人文书院」,传递善念与美好生活的梦想。

游干桂 写于闲闲居

一个人的傻笑

  书写的尽头,将会是什么? 这两年减慢写作速度,运动较多写得较少,生活也有改变,year来台中读书,整理东海宿舍,准备过山野生活,山野之人要与蛇蝎搏斗,必须有好胆量,在我眼前是新生活也是旧生活,彷彿回到外祖父的故居探险,回到生命之初始。 我在玩着严肃的游戏。

  游戏是不能严肃的,只因不懂游戏规则,游戏的人总是带点孩子气,虽禁不起严肃却也婉拒儿戏。

  一系列的空间书与孤独书长达七八年,建立流离宫殿与城市,写到迷失在无空间无感觉中,再走过去无路矣,文字与想像俱耗尽,于是用蒙恬之笔点了一下超连结,进入异空间。 二○○七年六月在中时部落格架设网站,刚开始贴一些已发表过的旧文,反应稀稀落落,之后出国旅行,中断蛮长的一段时间,回国后开始有人点菜,刚开始只是写些旅游与购物杂感之类,有人对张爱玲与个人隐私很有兴趣,我先以太极拳应对,后来有人再三挑衅,那时正是《色戒》电影反应热烈之际,涉及女作家如何看与被看的问题,我因不堪被激,端出十数道大菜,每道大菜都引起热烈讨论,有多至三百多则者,也有因事涉他人,几度自己拆版,而成绝响者,战线长达两个月,留言多达两千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论争,双方人马争论不休,逼得我出面叫停,因此认识可爱的网友如宾、罗杰、苏非、布卡、这位太太、dash......,发现他们的面目鲜明,见多识广,且宅化惊人,如此我也迈入宅世。

  宅有层次之高低,依其中一位朋友之妙解,宅分为秋叶原系、奇技淫巧派、鸳鸯蝴蝶派,又称sissy宅、泰宅治......,对于初入网海的我真是大开眼界。 「宅」是一种新的价值与美学,他们是新安那其主义混搭布尔乔亚风,以虚拟空间为神龛,支持左派又爱消费,讲究人各有所好的「i」世代。「i」是网路代称,却也是去大写之「我」,既不放弃追求自我,却也懂得将自我小写的重要,网路世界抵抗大写,所以各处不同的「我」,才能真正在那里相遇。他们也是视觉主义者,我在其中浮沉,渐渐发现,作家与读者的分界已然失去,有些文章是被促成,也随兴写成,直接而快速,它只是一个剧目大纲,就像江湖走唱,台下的戏比台上精彩,我珍惜这样的经验,与这些美好的互动,其中的奥妙精彩,是文字难以显现的。

  网上一日,人间十年,从九月的笔战到十月,几个战友已成无话不谈的朋友,有时对谈从早连绵到晚,有时众声喧哗,有时两人短兵交接,就连夜半一人独白也成,姑且称之为田野的一种,他们作我,我作他们,我走入他们,他们也走入我。

  如果没有他们,有部份文章不会出现吧,我把它浓缩为〈沉静的歌〉,正如某位网友所说:  讲到田野,网上的交会也是一种田野吧,不同的主体在虚拟的空间上交会,偶尔也会创造出具有在地精神的所在。老师在採访着我们,我们也在採访着老师,这是互动加参与观察法,于我而言更是反涉法,老师被我们的各式各样所吸引,就好像我从老师那边感受到的温暖与柔软一样的感到惊讶。

  尽管我的生命处境已经不太相同,无法接受一些观念的感召,不过我或许还是希望坎伯那句被引到烂的话成立,至少对我们所关心的人有效:  「如果你追寻着你的福份,你便踏上了自己命运的旅程,等待着你,而你应该过的生活就是你在过的生活。当你看到了这点,你在被祝福的田野上遇见不同的人们,而他们将会为你开启另一道大门。我说,顺着自己的福份走别害怕,不管你要去哪里,未知之门都将随时为你敞开。」  当然对我这种犬儒的人来讲,这个田野可能是个灾难,其实门外可能是场风暴。或者更惨的是──根本什么都没有──一个存在主义的恶梦。  不过现在看起来好像门已半开着了,或许是该走走吧。

  大宅门已打开,不走进也难,而且我也走了一半,也许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它已改变我的文字,较直接而爽利,富于黏着性,关心的问题也有点宅:时尚与电影、空间与美食、youtube、友谊……,当一切的感情都化约成友谊,爱不再那么绝对,连金石也化开。只剩下一个人的傻笑。 原来连严肃也可以化掉,这本书中还是有一些化不开的瘀血,就让它自然呈现,新的文体也许尚未成形,但这本书会是重要的转折。 记得二十几年前第一次批紫微斗数,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相士说「铃星坐命,小人包围,灾祸之来如迅雷不及掩耳」,半辈子过去了,回想起来,有点道理,我得的现世报不算少,然而我是自己的「铃星」,因爱追求变化与怪异之美而命运怪异,而我应该过的生活就是我在过的生活,这就是我的福份,怪不得别人,只要离远一点欣赏,铃星还蛮美,因为它够怪。 所有事物离远一点欣赏,都是美的,这一点我敢肯定;不然就比个吻再近些,让双眼只好闭上。

  也许紫微斗数没批到的是,当铃星进入天涯咫尺的网路田野,那些福份跟灾祸,是否也如笑声在大风中回盪;这么近,那么远?

周芬伶二○○九年一月

图书试读

父亲的最后七天
我看见他的脸,带着微笑,浅浅的,如此安详,许是觉得不虚此生了。

脱下父亲的雪白衬衫,我动作缓慢,慢条斯理的,把它折成了他喜欢的四方形,有点豆腐状的,轻轻摆在床沿,斜出三十五度角,用余光扫瞄了他一眼,不动声色的起身进了浴室沾湿毛巾,摸一摸,大约冷热适中,柔滑的在他身上来回擦拭,这一刻,瘦骨嶙峋的身形完全毕现,短短瞬间,电光石火,我完全明白,与他当父子的时日恐怕不多了,突然鼻头一酸,眼泪竟不听使唤的,偷偷从眼角滑了下来。

我怕他瞧见,别过头去,用袖口擦干了它。

「归仙了!」

那一天,回到熟悉的家,父亲脱口而出,讲了一些不祥的话,叹了长长的一口气,彷彿知道自己来日不多,将要归仙了,这话的意思大致我懂,就是死了以后上天堂成了神仙,但此刻听着我却犯嘀咕,不许他如此英雄气短。

从小到大,他都是我心中的英雄,似信仰一般,一直以为他是巨人,不会倒下的,怎么可以说如此丧志的话,我看着他,心中默念着:「不成的,你不会归仙的。」

想归想,却难违背上帝的旨意,大约就剩一个星期了。

黑影如鬼魅般,黑漆漆的压了过来,震住心头让我跟着喘不过气来,眼前的父亲,说话的力道明显大不如前,气若游丝,他的预感,其实也是我的忧心,我假装什么也没听见,但眼泪早已溃决,不听使唤了。

许是泪眼婆娑,眼前竟一片模煳,漫漶起来,我不敢作答,怕父亲耳尖,听出悲怆,自顾自的低着头使劲的替他擦背。

「瘦削极了!」

父亲拉住我的手,欲言又止,我轻轻拍拍他的身子,无语问苍天,我触电般的摸到肋骨,发现他的身子比实际看起来的还要瘦削,我偷偷的,由手到脚慢慢定睛打量父亲,的确近似皮包骨了,身体因为病的关系微微颤抖着,让人不舍。

我非常不愿意,但却不得不同意,眼前的这个人,很快将会成为记忆,埋入土中化做一堆枯骨,最后变妆遗照,挂在墙上。

父亲与我,一直似近犹远,冷默与热情交织,严肃与威武的背后常常藏着童心,他的冷血从一些小事看得出来,比方说,我偷偷挨近他的身旁,却被他的冰冷打了回票,有时候不小心,四眼交会,他会紧张兮兮的把眼神闪掠,避开了我;父亲与我的对话很简单,缺了起承转合,回来了哦?代表我从台北回到了宜兰,要走了吗?意谓着我准备从宜兰返回台北,这一层谜样的关系,既熟悉又陌生,我们想彼此接近,却又不由自主的逃脱。

在他罹患癌症之后,我们意外添得贴心的奇异的旅程。

事实上,他的心并不冷,只是不懂表达,他很关心人,这可以从一些自然的小动作看得出来。

兰阳的雨下得密集,一年有二百多天阴雨绵绵,几乎天天有雨,让人疏懒于撑伞了,父亲不喜欢带雨具,但可舍不得我淋雨,于是有了变通之道。

雨珠滂沱落下,他会脱下身上仅有的一件外套,遮盖我的头顶,外套淋湿了,再用镰刀使一点力,轻轻画下,姑婆芋叶应声落地,被他当成花洋伞,遮住滂沱剧雨,轻轻的搂我入怀,那一刻,我好希望时光静止,一直在他怀中。

这些举措根本不必多说,任谁也感觉得出来出自一个父亲的爱,但他硬是不从嘴边熘出半句,只是默默行动。

我一直喜欢雨天,也许不是喜欢雨,而是喜欢雨天当中,来自父亲的温情拥抱,一分说不出口对爱的迷恋吧。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