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文字」的写真集。
也是一趟轻松横越东方到西方、纵跨古今活字印刷的文化记忆之旅。
以随笔和摄影将东西文字传播史和活字生命记录于书籍型态,本书或许是唯一和最后的一本。
本书难得之处,在于深入几乎是禁地的法国国家印刷厂内部,为当今屈指可数世界最古老的印刷厂,拍摄珍贵的照片纪录。大日本印刷厂「直雕」活字的细腻雕刻绝技,与专业师傅的最后身影。透过名摄影家港千寻观察细腻的文字和充满人文风格的影像呈现。
本书特色
★令人惊艳的「活字版印刷」专题书!
★穿插大量珍贵图片,一睹传统印刷工艺之美。
作者简介
港千寻(Chihiro Minato)
1960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国际知名摄影家、评论家、影像人类学家,大学教授及艺术策展人。1984年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毕业,获南美基金前往南美洲各地长期停留后,自1985年起,以巴黎为据点,展开摄影家及评论家的活动。1995年起任教于多摩美术大学资讯设计系及美术学系教授。举办过多项摄影个展,作品并获法国国家图书馆、东京都摄影美术馆及纽约现代美术馆等馆收藏。2007年任第52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日本馆策馆人(同名展览,并编辑《冈部昌生──我们的过去里,有没有未来?──光的黑暗面》)。
译者简介
李凤新
笔名墨科。1967年出生,旅居法、日、台,以文化哲学与艺术相关方面的写作、及中法日文翻译为主。历中国文学及西洋艺术史与考古学研究,曾任国际艺术节艺术企划、展览导读策划与翻译等工作。译作《制造敌人的文化》、《迈向世界共和国》,及中川阳介导演的电影《日正当中的星空》剧本等。
台湾版作者序 字体温╱港千寻
深处的历史,或者旅行的开始
活字里有声音与热度
国王的文字
玻璃的照片
内丽女士
东方文字专家的世界
旅行的汉字
惊异神奇的直雕
未来的母型
作者跋
译者后记 一刻一生、一字一世界╱李凤新
台湾版作者序
字体温
这本书的照片,是从二○○四年一直拍到二○○六年的照片。虽然是距今不久以前的事,但当时拍下的那些工作现场都已经不在了。当然,作为各自代表法国和日本的大印刷厂,这两座大厂依然健在,唯独活字版印刷部门消失。时代变化的速度,已快到连抓住瞬间剎那的摄影都要追赶不上了。尤其这本摄影集出版以来,已过一年,对此感触更深。也就是说,拍摄本书照片的时期,虽然很短,然而,真正记录下来的,难道不是漫长时间结束的?那?我感觉到,收录在书里的照片,似乎就在始于古腾堡的活字版印刷之漫长历史结束,而印刷与书籍的新时代刚开始的时候记录下来的。
被印刷出来的文字,是在人的手中耗费很长时间制作出来的。法国国家印刷厂,就是这样的地方。从克劳德?加拉蒙设计鼎鼎大名的加拉蒙体开始,许多知名的字体都在这里诞生。然而,不只是西欧字母而已,这座印刷厂制作从阿拉伯文、希伯来文到埃及象形文等全世界语文的活字,并以之印刷出许多重要典籍。
封面使用的照片就是来自那些典籍中的一本,即史上最初的汉法拉文辞典,虽然是拿破崙一世敕令编纂的辞典,但是用以印刷该辞典的中文字,则是在皇家印刷厂耗费大约一世纪的岁月雕刻的木活字。尽管说那是欧洲人首次尝试将中文系统化的成果,但翻阅法国国家印刷厂仅存的一本《汉字西译》时,我却体会到与这段历史有别的另一番不可思议的感受。
收在该书的中文字,有很多是现在已不使用,直到翻开那一刻才第一次目睹的东西。就所谓初相遇的这层意义下,对十八世纪的法国人而言,照理说应该也是同样的感觉,但他们注视文字时,或许是带着独特的感觉雕刻出理想造型的字体吧。那些活字显露出,每一个字都仪表堂堂,都是一笔一划认真雕刻出来的字。或许因为我是熟悉篆刻的东方人,所以会有这种感觉。不过,就在读着那些中文字的法文与拉丁文翻译註解,想像文字横度的迢迢远程旅行时,我领略到,活字本身也拥有生命。
这种感觉与一般的意象也许相反。因为,比起亲笔手写的字,金属活字给人的感觉通常只是机械般的冰冷罢了。但是,不管是哪一个活字,都和人一样拥有独特的履历:字体原型被雕刻出,然后母型被翻制出来,然后将高热中熔解的合金灌进模型,而制作出铅字,这是制作的过程;更进一步地,检字、排版、一再地试印调整,这是印刷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人们一直是左右相反地盯着文字、并这样雕刻、检选文字。一个文字里,就隐藏着许多独特感觉的手和眼睛。而且,有时甚至连时代、地点都相隔遥远,而彼此陌生的人之间的身体与感觉,就浓缩、凝聚在一个文字里。 因此,无疑地,不管是哪个活字里,都有各自的体温。那也是在有限的时空下,思虑如何有效率地制作、印刷漂亮文字的,既沉静又热情地向智慧挑战的温度。我在拍摄那些最后的现场时,同时确信,纵使活字被弃不用,活字永远都怀着一颗温暖的心等待着。
活字里保存着特定时空下人们眼里与手中的记忆。即使已到所有书籍都能从网路上阅读的时代了,相信这份记忆不会因此就消失。不如说,与产生此记忆的时空分开存在的电子化书籍,正是因应如此的新时代而诞生的吧。
而这份记忆的一部分,又在拥有丰富汉字文化的台湾出版,对笔者来说,对这本书来说,都是无比的幸运。我由衷地感谢为崭新的旅行开启门扉的出版社与译者。
二○○八年 于巴黎 港 千寻
我拿到《文字的众母亲:活版印刷之旅》这本书时,立刻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吸引。我直觉地认为,这是一本会让我花费大量时间去品味的书。我想象着,作者是如何爬梳那些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又是如何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时代印记。我对书中的“众母亲”这个比喻感到特别好奇,它是否意味着,印刷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孕育了无数思想、文化和知识的“源泉”?这本书会不会描绘出,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是如何在活版印刷的催化下,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图景?我设想,书中会有关于中国古代印刷术的论述,也会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如何助推知识传播的精彩篇章。它会不会深入探讨,印刷术对语言、文学、哲学乃至宗教思想的深远影响?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字作为文明的载体,如何在活版印刷的“赋能”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并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评分这本《文字的众母亲:活版印刷之旅》在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书的封面设计相当考究,那种略带复古的纹理和字体的选择,就已经预示了这是一场关于文字溯源的深刻探索。我一直对那些看似寻常却承载着巨大文化意义的事物充满好奇,而文字,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一环。活版印刷,这个听起来有些遥远的词汇,却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古老作坊里,工匠们一丝不苟地排版、施压、印染的画面。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它更像是在揭示一种文明的 DNA,是如何通过这样的物理载体,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可能枯燥的技术细节,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是那些尘封的历史文献,还是鲜活的口述采访?它会不会讲述一些关于印刷术发明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趣事,或者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伟大工匠们的故事?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领我穿梭时光,感受文字从手写到印刷的飞跃,以及这个飞跃对人类思想传播和文化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评分《文字的众母亲:活版印刷之旅》这本书,在我开始阅读时,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沉浸感。我特别期待书中对于活版印刷在不同历史节点上的应用和影响的描述。我想象着,那些古老的印刷所,在灯火阑 the 下,匠人们一丝不苟地工作,用一个个金属铅字,构建起知识的殿堂。这本书会不会讲述,活版印刷是如何在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我尤其对书中可能出现的,关于早期印刷品的设计美学和排版风格的分析感到兴奋。不同的字体、版式、插图,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信息传播的特点。它会不会揭示,活版印刷是如何帮助人类突破语言和地域的限制,实现思想的广泛交流和文化的多元发展?我期望这本书,能带领我不仅了解一项技术,更能体会到文字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以及活版印刷如何成为了这股能量得以释放和传承的关键“母体”,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轨迹。
评分读完《文字的众母亲:活版印刷之旅》的某些章节后,我发现自己对“文字”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本以为文字只是简单的符号,是用来记录信息的工具,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背后更深层的力量。活版印刷,这种看似简单的机械过程,实际上是赋予文字生命,并使其大规模传播的关键。我脑海里开始浮现那些早期的印刷品,它们的排版、字体选择,都蕴含着那个时代的审美和思维方式。书里会不会描绘出,不同文化、不同时期,人们是如何利用活版印刷来表达思想、记录历史,甚至是传播宗教和政治理念的?我想象着,那些古老的印刷机在轰鸣,每一张纸上印下的文字,都承载着时代的重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认知。作者的笔触,我猜想,一定充满了对文字生命力的敬畏,以及对印刷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洞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种技术,更是关于一种“思想的载体”如何被塑造和传播的故事。我期待着,它能带我深入理解,文字如何在活版印刷的“母体”中,孕育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评分《文字的众母亲:活版印刷之旅》这本书,在我阅读的过程中,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走在古老街道上的探索者,每翻一页,都仿佛推开了一扇尘封的门。我特别期待书中对活版印刷技术发展历程的细致描绘。我想象着,从最初的单字印章,到后来的排版系统,再到机器的自动化,每一步的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这本书会不会展现那些在技术革新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匠人,还是富有远见的学者?我尤其好奇,当活版印刷技术逐渐成熟,它如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书籍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能够被更多人接触和学习的媒介。这种“普及”,我想作者一定会赋予它极高的文化意义。它会不会讲述一些,印刷术如何改变了教育、科学、文学甚至社会结构的故事?这本书,我想,不仅仅是关于印刷机的轰鸣,更是关于信息爆炸的早期浪潮,以及知识民主化的开端,充满了引人深思的社会学和文化史的维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