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

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图书出版
  • 图书制作
  • 书籍设计
  • 编辑流程
  • 印刷装订
  • 图书营销
  • 出版行业
  • 文化产业
  • 阅读推广
  • 图书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趟书籍世界的奥德赛之旅

看着书架上一本一本的书,您知道书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或许您是一位爱书人,或许您是出版业界人士,
然而,这样的问题肯定难以全面回答!
日本知名编辑大师松田哲夫深究此一课题,
与细密画家内泽旬子联手,带领您从拆解一本书开始,
梭巡装帧、手工书、纸张、印刷……的世界。

书本,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当您捧着手上这本书,请试着想想:
书本的版型如何选?开本如何定?
内文如何排?页数有定规吗?
纸材如何选择?装订有学问?
印刷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习于翻读书本,对于「书的身体」了解却很少;
除了爱书人,即便编辑、美术编辑等书业人士亦是如此。
日本以「编辑狂」知名的书界闻人松田哲夫,
以「作为物件的书籍」为兴趣起始了这趟旅程,
进入各个现场观察并参与实作,直接访问专业职人,
以轻松的心情说解书籍制作的堂奥。

作者简介

松田 哲夫(Matsuda Tesuo)

  日本着名编辑人、书籍谈话性节目主持人。主持TBS电视台「国王的早午餐」的书籍单元,深受广大日本读者喜爱。经其所推荐的书籍常缔造不错的销售成绩。长期关注图书出版产业与未来,并曾任电子书内容提供公司Publishing Link的社长(至2006年止),目前为筑摩书房?务取缔役及Digital Hollywood 大学的特任教授。除本书之外另着有《编辑狂时代》、《没读过这些,别谈编辑》、《恋上印刷》、《全面自白》、《京都趣味面面观》、《路上观察华之东海道五十三次》、《奥之细道俳句散步》等书。

绘者简介

内泽 旬子(Junko Uchisawa)

  插画家、书籍装帧家。日本国学院大学文学部毕业,以异文化、建筑、书籍、屠畜等主题写作,周游日本国内外,以其细致绵密的画风着称。1997年因为《书与电脑》杂志与松田哲夫认识,受其影响颇深。作品常见于杂志、报纸,2008年岛田雅彦邀其为《朝日新闻》上连载的小?《徒然王子》绘制插画,「制本工坊」不定期举办中。作品有《大师的书斋 插画报告??有书的工作场所》、《世界屠畜纪行》、《老顽童??濒临绝种的中年男性图鑑》等书。

译者简介

林韶安

  辅仁大学日文系毕业,目前任职出版业界。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后记

  因为想知道「更多关于印刷的事情」,我开始漫游于活版、复写、平版、凹版、烫金、组版等工作现场,点点滴滴累积所见所闻。那份报告于一九九七年到二○○一年在《季刊  电脑与书》上连载,后来集结成《恋上印刷》(晶文社.二○○二)这本书。

  紧接着,我还想学习书本制作上必要的素材和技术,在上一本作品中以细密却又简单易懂画风绘制插图的内泽旬子小姐再次同行,就这样,「恋上制书」这个专栏在二○○二年到二○○五年间于《季刊  电脑与书》上连载。最初是想写本《恋上印刷》的续篇,渐渐地,开始觉得这是一趟在「书」及其世界巡回的旅游。与其说是续篇,这本书倒像是「本篇」的感觉。而为了更凝聚在「书」本身,因此把书名改成《恋上书》,延此方向,再另外写下〈序章〉和〈终章〉并修润全文。
 
  邀请我在《季刊  电脑与书》上连载,并支援「恋上印刷」、「恋上制书」两专栏的津野海太郎先生,託他之福,我写出了这本书。另外,同志编辑部的四釜裕子小姐,帮忙进行事前调查、受访者的邀约与内容的确认等事务,从头到脚都受到了她的照顾。再来是各受邀採访对象,百忙之中愿意抽空并中断手上的事务,对领悟力很差的我亲切说明,真的是给您们添麻烦了,也託大家的福荫,完成了这本书,衷心感谢各位鼎力协助。

  发行单行本时,承蒙新潮社?津贞砂子小姐细微处仍用心处理的编辑姿态,让我非常佩服。继续沿用为《恋上印刷》制做美丽书封的平野甲贺先生,谢谢您了。蒙得平野先生两次为拙着装帧,感到无上的光荣。

  最后,延续前作继续描绘精美插图的内泽旬子小姐,每次都让她的画作救了我,让我可以继续写出报告来。如今回过头看,其实,内泽小姐的图才是主角,我的文章才是随从的印象越来越强;我有种结交了一个工作好伙伴的幸福,真的非常谢谢妳。
 
二○○六年一月 
松田哲夫

图书试读

序章 我「恋」上了书

我爱极为普通的书

我爱书。从孩提时代起就喜欢读书。从高中到大学生这段期间,也曾经为了教养主义而不得不看某些书籍,说实话,那也是一段不怎么愉快的经验。可是,要勉强自己读不爱看的书,很快就会厌倦了,所以再一次,我又变得耽读自己喜爱的书本。

十八岁时,我接触到出版的世界,二十一岁踏入编辑这一行。随着发现这一行当的趣味之处,我的兴趣就不仅仅止于阅读而已,更对于「书的身体」这个所谓的「书的构成要素」,或者说「作为物件的书籍」涌现了莫大的兴趣。

因为有此经纬,所以我才会转而注意到「书」本身,而我所关心的,绝对跟所谓的「爱书狂」方向无关。对于往昔那种令人屏息的美丽书籍虽也会心生向往,但是却从来没有过一定要弄到手不可那种想要蒐集的心情。当然,我是很想要,但也知道自己的财力界限在哪,可以说是敬而远之。

然而,我对于限定版的豪华本或是珍本,并没有真的很想拥有的兴趣。比较起来,对于流通于市场上一般的书籍,我的兴趣还来得更大些。比起锁在深闺的大小姐或是绝世美人,我更想亲近身处市井之中,充满庶民气息活泼的姑娘们。

对于编辑而言,装帧是?

那么,书籍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映入读者眼帘的首先就是外表,若以人来比喻,就是容貌姿色和服装。这大概可以总称为「装帧」吧!会不会把书拿起来,这本书会不会成为自己的「爱书」的判断基本,装帧其实佔了很大一部分的效果。

但是,对于我们编辑而言,装帧又是什么呢?

编辑的工作从收到作者原稿开始。从此处开始认真思考「要做成怎样的一本书」。当然作者对于自己撰写的书籍内容,已经相当熟悉。同样地,当编辑具体进入书籍编辑过程之后,反覆不断阅读原稿、校样(校正用的印刷品),也渐渐可以把握住内容。接着,就是享受着想像这样内容的书该用怎样的装帧来表现的乐趣。这只是简单的穿衣打扮而已。要比喻的话,多少像是混合了准备上市所做的种种装置,或是制作些引爆卖点的想法等等气氛。

如果从别的角度来看,编辑也有极其专业的一面。作者所完成的充满魅力的内容,编辑用怎样具体的形式接受,编辑的目的应该像是可以回应作者的诗歌或是批评。说得伟大一点,心中是有一点不想输给作者的挑战心情。

所以,很想拍着胸脯保证「就交给我来做吧」!当然,有些对于装帧关心度很高的作者,有时候会在打样校色后给他们过目。不过,可能的话,在清样之前都不想让作者看到书的样子。最理想的状态是,享受着把书交到作者手上时,等着看对方的反应。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书籍,尤其是那些设计精美、内容充实的实体书,有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每次走进书店,我总会在琳琅满目的书架前驻足良久,被那些书名、封面、甚至书脊的设计所吸引。然而,这种热爱更多地停留在“拥有”和“阅读”层面,对于一本书究竟是如何从一个想法,一步步变成我手中这个带着油墨香气的实体,我却知之甚少。《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这个名字,简直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它直接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书籍生产链的探索欲。我很好奇,在文字被创作出来之后,究竟会经历怎样一个奇妙而又严谨的过程?是编辑们一个个挑灯夜战,精益求精?是设计师们用色彩与线条,为文字插上翅膀?还是印刷厂里轰鸣的机器,才能将这一切变成现实?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被呈现出来。我期待着,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书籍的价值,并且让我对每一本我所珍爱的书,都多一份不一样的“恋书”情怀,因为它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评分

我一直是个非常喜欢买书囤书的人,家里的书架总是被塞得满满当当,但说实话,我很少去深究一本书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对我来说,书就是书,是用来阅读的,是用来获取知识、体验故事的。然而,《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这个名字,却突然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开始思考,那些在我手中翻阅过的无数本书,它们是如何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我眼前这个栩栩如生的实体?是从作者的脑海中诞生的,还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好奇,那些文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人的心血倾注?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困难和挑战?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带我走进一个神秘的出版世界,让我看到编辑是如何“雕琢”文字,让排版设计师是如何用视觉语言赋予书籍生命,甚至让我了解印刷厂的机器轰鸣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精密工艺。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部纪录片,用一种生动而又不失专业的方式,为我一一揭开书籍制作的层层面纱。我期待着,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我能对每一本我捧在手中的书,都怀有更深的敬意和更浓厚的“恋书”情怀。

评分

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受是惊喜,它的名字《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就足够引起我的注意。我平时就是一个爱在书店里漫无目的闲逛的人,经常会拿起一本封面设计别致、名字有意思的书,然后翻开看看。我一直对书的制作过程有着朦胧的好奇,但又从未深入了解。总觉得,一本书的诞生,一定是充满了各种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智慧。是不是每一个作者都像我一样,在创作的时候也会遇到瓶颈,然后是如何克服的?那些编辑们,他们是如何在海量的稿件中挑选出最优秀的?排版、校对、印刷,这些听起来很专业的流程,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细节和考究?我总觉得,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本书的最终成品,而那些孕育它的过程,才是真正有意思的故事。这本书的名字,恰好满足了我这种“窥探欲”,它仿佛在邀请我一起踏上一场探寻书籍诞生秘密的旅程。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出版的各个环节,让我对每一本书的出现,都多一份敬意和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出书籍从想法到成品的全过程,让我这个普通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就透着一股子吸引力,“恋上书”,好像这本书本身就能散发出一种让人沉醉的魔力。我一直觉得,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奇妙的旅程,从作者脑海中最初的一个念头,到最后被印刷成纸质的、触手可及的实体,这中间的过程充满了未知与惊喜。我总是忍不住去想,那些精心编织的故事,那些引人深思的文字,它们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灵感的闪现,还是无数个日夜的打磨?是孤独的思考,还是团队的协作?“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这个问题,就像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金钥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背后隐藏的秘密。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出版人,也不是一个身经百战的作家,我只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普通人。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让我对书的诞生充满了好奇。我想了解,在那些闪闪发光的文字背后,有着怎样一条曲折而又充满智慧的道路。这本书的名字,就像是对我内心深处这种渴望的一种回应,它承诺要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让我窥见书本世界的幕后故事。我期待着,这本书能让我从一个单纯的读者,变成一个能更深刻理解书籍价值的“恋书人”。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简直太戳中我了!我就是那种,拿到一本好书,会忍不住一遍遍地翻来覆去,甚至会开始琢磨,它到底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我常常会在阅读的时候,被某些词句的精妙所打动,或者被整体结构的严谨所折服,然后就会想,作者在写这些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编辑又是如何理解作者的原意,并且将其更好地呈现出来的?更别提那些书本本身的质感、排版的美观、封面设计的独具匠心,这一切都让我觉得,一本完美的书,绝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一定是无数个环节,无数个团队,无数个个体的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这本书的名字,仿佛一个温柔的邀请,邀请我进入书籍制作的幕后,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文字之外的故事。我期待着,它能够以一种非常接地气,又充满智慧的方式,为我解答我心中那些关于书籍诞生的小小疑问。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仅是更“恋上书”,更能理解“书”这个载体的背后,承载了多少匠心和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