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1
有关台湾佛教近三百多年来(1662-2008)发展和变革的「通史性主题论述」,观察论述近百年两次,分别来自战前的日本佛教,与战后来自大陆汉传佛教等传统所造成的鉅大冲击,并说明不同时期台湾地区所面临多次政权鼎革前后的佛教史变化,及新统治当局在官方宗教行政上所採取的不同措施,与来自佛教界自身的相对调适和转型过程所出现的各情况。
为求掌握台湾本土长期佛教发展历史的各种面向,作者以学院派历史学者所惯用的细致归纳法,来透视台湾地区的汉人,自明清时代移垦迄今为止的出家佛教制度,和在家佛教制度的长期互动史。此外,也尝试运用近代文化人类学所主张的「深描」技巧,对有意义或具代表性的各本土佛教的教团及其重要佛教领导人物的经营事业手法,进行具体细节的历史描绘和变革风貌的陈述。
作者简介
江灿腾
1946年11年3日生,桃园大溪人
现职:北台湾科技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学历: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文学博士
初、高中,皆是自修检定而取得同等学力证书
学术专长:台湾佛教文化史、中国近代佛教思想史、东亚近代佛教史等
着作:已有十多本,而其中六十四万字的《日据时期台湾佛教文化发展史》一书(台北:南天书局,2001),堪称其研究台湾近代文化史的代表着作。但与陈正茂教授合着的《新台湾史读本》一书(台北:三民书局,2008),则堪称其深刻描述战后台湾社会文化史时间下限迄2006年底为止的最新力作!
学术荣誉:
(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纪念奖的八次得主
(2)第一届宗教学术金典奖得主
(3)第二届台湾省文献杰出工作奖的得主
(4)获选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
(5)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校友会论文奖得主
(6)林本源文教基金会年度最佳论文奖得主
(7)中央日报征文社会组第三名得主
电子邮件地址:chiang1946@gmail.com
第一卷 台湾佛教早期的历史(1662 ~ 1894)
--从明郑时期到清朝统治结束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明清时代台湾传统出家佛教的制度变革与发展
第三章 明清时代台湾传统在家佛教的斋教三派
第二卷 日治时代台湾佛教史(1895 ~ 1945)
第四章 日治初期各派日僧来台发展及其教势的变革历程
第五章 日治初期官方对台湾宗教行政法的建构与解读
第六章 日治初期「儿玉.后藤体制」下日台佛教的平行发展
第七章 「西来庵事件」爆发后官方的全台宗教调查与佛教组织的大变革
第八章 基隆月眉山灵泉禅寺派的崛起与转型
--崛起于基隆新港都、矿区和铁路交通线的新佛教道场
第九章 台北五股坑观音山凌云禅寺派的崛起与转型
--崛起于淡水河南岸交通线与郊区优美丘陵地的新佛教道场
第十章 新竹州大湖郡观音山法云禅寺派的崛起与转型
--崛起于番汉交界新垦区、樟脑产地、客家生活圈、
可借纵贯铁路交通线辅助的新佛教道场
第十一章 大正后期台湾僧侣首次参与东亚国际佛教交流和两岸佛教的互动及影响
第十二章 客籍艺僧张妙禅与狮头山金刚禅寺派的崩裂
--崛起于狮头山新佛寺观光区、樟脑产地、闽客交集
圈、可借纵贯铁路交通线辅助的新佛教道场
第十三章 昭和初期林德林的新佛教正信传播与儒释知识社区的冲突
第十四章 战云密布下高雄「大岗山派」的全派被迫转型
第三卷 战后台湾佛教现代史(1945 ~ 2008)
第十五章 从戒严到解严:战后在威权阴影下发展的台湾佛教及其相应变革
第十六章 从满洲国到台湾南部:战后东北天台宗僧侣来台湾地区发展的历程
第十七章 高雄「大岗山派」在战后的转型与发展
第十八章 战后台湾佛教四大事业道场的崛起与转型:
佛光山、慈济、法鼓山、中台山
第十九章 战后胡适与铃木大拙对台湾禅学界的冲击
第二十章 解严后台湾佛教与政治的新变革
第二十一章 从解严前到解严后:当代台湾佛教人间净土思想的变革与争辩
第二十二章 解严以来台湾佛教文化多元发展的新趋势
台湾佛教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台湾佛教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