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自得其乐,总是小题大作。
不论世界如何转动,刘克襄惯以简单缓慢的节奏,邂逅地方景物。如此随性,却能在平凡俗事,发现迷人之处。
在喧哗旅驿,他的视线穿越庸扰尘嚣;在寂寞小站,让荒凉孤独静静包围。除了铁道迷追逐的硬纸票、号志楼等,更爱牵扯无关铁道的内容。比方,海线上挑扁担的老人,他的扁担是什么植物做的?高雄车站前的公共汽车站,还有窗口如老鼠洞的售票亭吗?
就是这些那些,难以述说的千头万绪、微不足道的小景小物,让心灵暂时出走,让旅程满载而归。铁道不单是运输工具,而是行旅重要的元素。
搭乘新的火车──高铁,作者的视野不改独家。他说,搭高铁就像观看一部台湾的生态纪录片,九十分钟的车程,活力与颓败,文明又荒野的画面轮番上映。也可以尽情地「流动鸟目」,由北南下,二三千公尺高山的雄峙嵱嵷,中低海拔浅山的嶙峋嵾嵯,在眼前逐一耸立而过。那兴味,唯有搭高铁,才得以尽情感受。
风物特产、铁路便当,作者更是当宝似地翔实研究,那股热情,彷彿永远十七岁,还在情窦初开。
这回配备依然多元,文字爬梳、车站地图、风物素描、行旅摄影。透过刘克襄的文字与图片,我们彷彿第一次搭火车,遇见另一个迷人的台湾。
作者简介
刘克襄
老家邻近铁道,自幼便对搭火车去远方怀抱无限憧憬。
一双脚「凸」全台湾,大城小镇、深山野壑,好像没有他不熟悉的地方。
擅长在寻常事物里,邂逅迷人的风景,领会生命的况味。
旅行讲座总是风靡全场,铁道题材尤其令人引颈期待专书付梓。
创作半甲子,写作不辍,题材多元,屡获奖项。
诗、自然观察、历史探险、动物小说、野菜蔬果、小镇旅行、登山指南、绘本……,着作超过四十本。
《11元的铁道旅行》是他的第一本铁道专着。
自序 11元的铁道旅行
〈喧哗旅驿〉
平溪站 张君雅小妹妹的小镇
十分站 幸福车站在哪里
知本站 遥远的家园
凤山站 魅力无穷的兵仔市场
高雄站 老车站前的公共汽车站
集集线 高中女生的旅行
大甲站 没有镇澜宫的大甲
〈寂寞小站〉
三貂岭站 全世界最贵重的孤独
牡丹站 最后的硬纸票
二结站 无所事事的小站
和平站 失去和平的山谷
山里站 传说中,到不了的车站
后壁站 走路去无米乐的家园
新埔站 永远一个人的车站
〈高速风景〉
我是高铁人
搭高铁,宛如看生态电影
搭高铁看桐花
冬末午后二点半的高铁
高铁站旁的土地公
〈风物寻味〉
侯硐站前的两家面摊
平溪线的箭竹笋
宜兰线上的火车便当
大埤、小米虾和池上便当
愈烧愈旺的奋起湖老街
活在铁路便当下
自序
11元的铁道旅行
台湾最慢的火车,最短区间的里程,最便宜的旅行,票价是11元。
比如,池上至富里、寿丰至志学、万荣至凤林之类。有趣的是,如今它们几乎都集中在花东纵谷。
质言之,11元潜藏着,缓慢的节奏、淳朴的生活、迷人的风物。更凑巧的,「11」也隐含着另一层意象:「我是坐11路来的」,以二条腿旅行。
十多年来,我的漫游,如是不断地实践着。从东部到西部,从北回到南回。甚而,从台铁到高铁。
我保持高度的浪漫,有一点怀旧。自得其乐地,发挥到极致。
为何如此执着?
这种情境自童年延伸出来后,似乎未曾断奶。五岁尚未离开乌日九张犁时,大清早,祖母带我到水田插秧,旁边就是铁道。小学时就读台中大同国小,旁边也是铁道。
再大一点,居家离铁道远了。自己在房间玩火车,依旧兴奋地搭建各种复杂的路线,搜集各种材料。努力造桥铺路,甚而兴建市镇。年纪更大时,我的热情持续不减,蒐集各个年代的铁道图,绘制车站周遭环境。继续摸索消失的车站,发掘新增车站的妙义。
年少时玩火车,可以关在房间内一整天。现在迷火车,彷彿一辈子都可以锁在台湾。尽管铁道消失很多,铁道交通彷彿没落了。但我的铁道记忆,不只横向拓展,上下亦根须般纵深。悄然地,从小苗,似乎有了乔木的身影。
百年前,火车出现在台湾时,凡其驰骋停靠之地,往往带来鉅烈的生态环境破坏。如今火车沿着铁道行驶,载着多数人来去,不再喷出浓密的黑烟。相对于,汽机车的随意来去,一二人成行,消耗大量的石油。它反而变成较为环保的交通工具。
火车的来去拘限于固定路线,轨道不轻易随山势起伏,彷彿减缓了人类破坏土地的面积。铁道事物乃逐渐变成守旧的代名词,火车停在面前,或者一条铁轨的横陈,都明白地告诉你,「很抱歉,我只能这样,只能到此,其他就靠你自己了。」
靠什么方式呢?下了车,我几乎都用走路。我的铁道旅行,大抵是以这种节奏存在的。常以车站为中心,在周遭不断地漫行、散步。不论大站小站、喧哗寂寥,我好奇地寻访市井乡野。
铁道不是一把尺,而是圆规。车站为针尖脚,我是那活动的铅笔脚。慢吞地画出半径或圆圈,丈量着经过的大城大镇小村小落。透过此类铁道旅行,我的书写当然更无法自满于硬纸票、号志灯、转辙器之类的元素,或者怀旧地寻访老车头。我经常脱轨,溢出铁道的思考范畴。
我不是一个铁道迷。或者,我是另一种,11元那种,大家还不认识的铁道迷。我酷爱小题大作,牵扯很多乍看跟火车无关的内容。但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铁道风物,只是过去搭火车的人较少注意。
高铁是另一类型的火车,速度较快的火车。它的出现,我不得不,把自己的旅行地图画大一些。但仍是我的国界,仍是11元的内涵。我学习,从快中找慢,从科技中发现自然。也借由高铁经过的新地理,接触到另一个台湾,另一个自己。
这本铁道旅行蒐集了千禧年以来,我在各地搭乘台铁和高铁的见闻。一个人的,结伴的。也有上百人旅行,像候鸟的集团迁徙。对我而言,铁道不只是旅行,它还是乡土教学,也是环保教育,自然教学不可或缺的课程。
搭火车是快乐而知足的旅行。凡铁道周遭的饾饤小物,都想悉心摩挲,抽剥出兴味。
搭火车是环保而简朴的旅行。花费很少,却耗费很多时间。但那是用最轻微的自己,在接触这片土地。
搭火车是安全而缓慢的旅行。我把自己交给一辆驶向远方的列车,彷彿把自己的一辈子交给另一个人,脑海却更从容地,面对世界。
我像小孩子在野地探险,活蹦乱跳,消耗不完活力。自以为有一个秘密基地,自己是首领。在铁道的世界里,我永远长不大,也不想长大。持续握着11元的车票。
我得承认,一开始被《11元的铁道旅行》这个书名吸引,是因为它带有一种怀旧的情感,我以为会是那种关于老火车、老故事的流水账。但这本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一种对生活本质的深刻体悟。作者的文字非常细腻,他捕捉到了许多转瞬即逝的细节,比如清晨火车驶过田野时,空气中弥漫的泥土和青草混合的味道,或是傍晚夕阳映照在铁轨上的那一抹余晖。这些细节,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但正是这些,构成了生活最真实、最动人的底色。他笔下的台湾,不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旅游景点,而是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小镇、村落。他写到一个站台旁的小吃店,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乘客,她的笑容比店里的小吃还要甜美。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动,是这本书中最动人的篇章。我特别喜欢作者的观察角度,他总能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美。例如,他会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铁路工人,描绘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正是有了他们,这条铁路才能安全地运行。这本书让我觉得,生活中的美好,其实无处不在,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评分《11元的铁道旅行》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他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勾勒出最生动的场景。我被他描绘的台湾铁路深深吸引,那些穿梭在山林间的火车,那些古老的车站,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他不仅仅是在描写风景,更是在描绘一种生活方式。他写到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他们的脸上总是挂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这种宁静而充实的生活状态,是我一直以来所向往的。他在书中提到,有时候,一次简单的火车旅行,就能让你遇见不一样的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甚至,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这让我觉得,原来旅行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的计划,一个简单的念头,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足够了。作者的文字非常朴实,但却充满了力量。他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最真诚的语言,讲述着他的旅途见闻。我尤其喜欢他对“11元”的解读,那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
评分《11元的铁道旅行》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到的最令人心动的作品之一。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不是那种写流水账的作家,他更像是一位诗人,用他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我特别喜欢他对待“11元”的态度,那不仅仅是一个价格,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探索。他用这11元,串联起了台湾的各个角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故事。我被他笔下的人物深深打动,那些淳朴的农民,辛勤的渔民,以及那些在火车上萍水相逢的旅人,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朴实而动人的光辉。作者没有刻意去描绘他们的不幸,他只是用一种平静的眼光去观察,去记录,却能从中挖掘出最真挚的情感。我尤其欣赏他那种“慢旅行”的哲学,他鼓励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沿途的风景,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种慢下来的生活态度,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让我觉得,生活的美好,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评分我得承认,《11元的铁道旅行》这本书,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他能够把最普通的景物描绘得活灵活现,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例如,他写到一个被遗忘的海岸小镇,那里有古老的灯塔,有蔚蓝的大海,还有一群热爱生活的人们。那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瞬间就将我带入了另一个时空。他笔下的台湾,不再是那些喧嚣繁华的大都市,而是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小镇、村落。他写到一个小吃摊,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她的笑容比店里的招牌菜还要诱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动,是这本书中最动人的篇章。我特别喜欢作者的观察角度,他总能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美。例如,他会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铁路工人,描绘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正是有了他们,这条铁路才能安全地运行。这本书让我觉得,生活中的美好,其实无处不在,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评分《11元的铁道旅行》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旅行”这件事。我之前总以为旅行就是要花大把的钱,去很远的地方,住很贵的酒店。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作者用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那些乘坐火车,穿越台湾各个角落的经历。他不仅仅是在描述风景,更是在描绘一种生活态度。他写到一个小镇,那里的人们生活节奏缓慢,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这种宁静而充实的生活状态,是我一直以来所向往的。他在书中提到,有时候,一次简单的火车旅行,就能让你遇见不一样的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甚至,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这让我觉得,原来旅行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的计划,一个简单的念头,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足够了。作者的文字非常朴实,但却充满了力量。他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最真诚的语言,讲述着他的旅途见闻。我尤其喜欢他对“11元”的解读,那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这本书让我觉得,生活不应该被物质所束缚,内心的富足才是最重要的。
评分读完《11元的铁道旅行》,我感觉自己好像也跟着作者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一直以为,旅行就是为了逃离现实,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是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熟悉中的美好。作者用他的笔触,带我重新认识了台湾的铁路。他描述的那些小站,那些穿梭在山林与海岸间的火车,都充满了诗意。我被他笔下的人物深深吸引,那些淳朴的农民,热情好客的店主,还有那些在火车上萍水相逢的旅人,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塑造什么英雄人物,他只是记录下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却能从中挖掘出动人的故事。我特别欣赏他那种“不期而遇”的浪漫,他会在旅途中停下脚步,去探索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去品尝一家不知名的小吃店,去聆听一段偶然的对话。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发现,才让他的旅途充满了惊喜。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对待生活的方式。我总是忙于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却忽略了身边的点滴美好。读了这本书,我决定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本身,去珍惜那些平凡的幸福。
评分这本《11元的铁道旅行》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一直觉得,旅行就是要去那些遥远而神秘的地方,要体验那些惊险刺激的活动。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身边也有那么多值得探索的宝藏。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他能把最普通的景物描绘得活灵活现,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例如,他写到一个被藤蔓覆盖的废弃火车站,那种荒凉又带有一丝神秘的美感,瞬间就攫住了我的心。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宫崎骏动画里的场景,充满了童话般的想象。他还提到了在火车上偶遇的各种各样的人,从贩卖当地特色小吃的阿婆,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作者没有去评判,没有去引导,只是静静地观察,用最朴实的语言将他们的故事片段串联起来。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叙事手法,它尊重读者的感受,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在书中反复强调了“慢”的哲学。在如今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放慢脚步,去感受沿途的风景,去倾听内心的声音,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浮躁的心灵,让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
评分第一次翻开《11元的铁道旅行》,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好像是我小时候某个暑假,某个午后,某个说书人摇着蒲扇,娓娓道来的故事。作者用一种非常散文化的笔触,勾勒出了台湾铁路网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些藏在寻常巷陌里的独特风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描述那趟从海边小镇开往山城的火车,车窗外的景色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幻,从摇曳的椰子树、金黄的稻田,逐渐过渡到苍翠的山峦、缭绕的云雾。那感觉,就像人生一样,充满了未知与惊喜。他写到一个老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故事。有的脸上带着离别的愁绪,有的则洋溢着重逢的喜悦。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描绘这些故事的细节,而是用一种留白的艺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填充。这比直接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更能触动人心。他笔下的铁道,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一种连接人与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那些古老的车厢,那些磨损的座椅,都承载着无数的记忆,无数的欢笑与泪水。读这本书,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些被现代社会匆忙节奏所忽略的美好。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旅行”的定义,原来,最深刻的风景,往往就在最平凡的旅途之中。
评分《11元的铁道旅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慢”与“静”。作者的文字就像一股清风,拂过心间,带走了浮躁,留下了宁静。他没有刻意去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也没有渲染那些惊心动魄的冒险。他只是静静地观察,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旅途中的点滴风景,点滴遇见。我被他描绘的那些老车站深深吸引,它们仿佛承载了无数的故事,诉说着时代的变迁。他写到一个小镇,那里的人们生活节奏缓慢,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这种宁静而充实的生活状态,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匆忙的生活。他在书中提到,有时候,一次简单的火车旅行,就能让你遇见不一样的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甚至,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这让我觉得,原来旅行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的计划,一个简单的念头,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足够了。作者的文字非常朴实,但却充满了力量。他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最真诚的语言,讲述着他的旅途见闻。我尤其喜欢他对“11元”的解读,那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
评分《11元的铁道旅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夏日午后的一杯凉茶,清淡却回甘悠长。作者的文字非常细腻,他能够捕捉到很多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例如,他写到火车驶过一片甘蔗田时,空气中弥漫的甜甜的清香,以及风吹过甘蔗叶发出的沙沙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唤醒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他笔下的台湾铁路,不再只是冰冷的钢铁轨道,而是变成了一条充满人情味和故事的脉络。我被他描绘的那些小站深深吸引,每一个小站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和韵味。他写到一个老站长,一生都守候在那个小小的站台,看着一代又一代的旅客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无声的歌,充满了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厚重。作者的观察力非常敏锐,他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他会关注那些在火车上默默工作的乘务员,会描绘那些在站台边送行的亲人,这些画面都充满了温情。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生活中的美好,并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它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等待我们去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