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的西洋老师白晋在《康熙皇帝》书中,有一段话描述了康熙帝学习科学的认真情况:皇上认真听讲,反覆练习,亲手绘图,对不懂的地方,立刻提出问题,就这样整整几个小时和我们在一起学习。然后把文稿留在身边,在内室里反覆阅读。同时,皇上还经常练习运算和仪器的用法,复习欧几里得的主要定律,并努力记住其推理过程……有一天皇上说,他打算把这些定律从头到尾阅读十二遍以上……皇上使用这些仪器,有时测量某座山的高度,有时测量某个显眼地方的距离。这些测量都是在随驾朝臣面前进行的。
康熙帝又是如何养生?
他注重饮水,经常喝玉泉山的泉水,不喜欢饮酒,但为治病喝葡萄酒;每日吃两餐,爱吃蔬菜水果,而且认为应季节的蔬果有益养生。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他的保健方法之一是洗温泉浴;反对用补品、补药,尤其是人参,但赞成病人用食补,认为「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两千年皇朝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康熙帝的主要三大贡献是:奠定中国版图、协和民族关系、传承中华文化。他的主要三个缺憾是:八旗制度未能彻底改革、文化差异未能深入弥合、学习西学未能形成国策。但是,这些缺憾有其历史、民族、文化、地理的局限,不可苛责。
从总体上说,无论就中国历史作纵向比较,或就世界历史作横向比较,康熙大帝都可谓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千年名君。他同当时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法国君主路易十四,同列世界伟大的君主。
作者简介
阎崇年
着名清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崇焕研究会会长、北京满学会会长。专着有《正说清朝十二帝》、《袁崇焕传》、《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清朝皇帝列传》等25部。论文集有《袁崇焕研究论集》、《燕史集》、《燕步集》、《满学论集》共4部。主编有《袁崇焕学术论文集》、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到七辑等14部。先后发表明史、清史、满学论文200余篇。联经已出版有:《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上、下)、《努尔哈赤》、《清宫十大疑案正解》等书。
推荐序
自序
引言
第一讲 伟大时代
一、西方崛起
二、百废待兴
三、继往开来
第二讲 生于忧患
一、三种血缘
二、八个不幸
三、因祸得福
第三讲 少年天子
一、八岁继位
二、四臣辅政
三、勤学励志
第四讲 智擒鳌拜
一、皇权旁落
二、擒捕鳌拜
三、无独有偶
第五讲 御门听政
一、御门听政
二、怎样听政
三、历史启示
第六讲 削平三藩
一、变局坚定
二、危局镇定
三、胜局淡定
第七讲 收揽士心
一、一道难题
二、一项举措
三、一个平台
第八讲 统一台湾
一、善抓时机
二、善于用人
三、善定制度
第九讲 抗俄签约
一、北疆告急
二、两次激战
三、同俄缔约
第十讲 北疆长城
一、蒙古地图
二、多伦会盟
三、三次亲征
第十一讲 进兵安藏
一、事情起因
二、真假达赖
三、进兵安藏
第十二讲 以农为本
一、行亲耕礼
二、绘《耕织图》
三、种试验田
第十三讲 治理黄河
一、重视治河
二、重用靳辅
三、重要经验
第十四讲 六下江南
一、解文化结
二、解君臣结
三、解君民结
第十五讲 御史弹相
一、两相争雄
二、郭琇弹相
三、怨怨相报
第十六讲 康熙字典
一、编修字典
二、编《全唐诗》
三、编纂类书
第十七讲 爱好西学
一、两起案件
二、皇舆全图
三、两种爱好
第十八讲 样式雷家
一、一个故事
二、畅春之园
三、避暑山庄
第十九讲 文字之狱
一、「明史之狱」
二、《南山集》狱
三、历史思考
第二十讲 读书之道
一、四个阶段
二、四种境界
三、四点经验
第二十一讲 养生之道
一、饮食起居
二、弓马骑射
三、养生理念
第二十二讲 后宫生活
一、孝爱祖母
二、挚爱皇后
三、慈爱女儿
第二十三讲 立废太子
一、一步错棋
二、乱了章法
三、症结所在
第二十四讲 悲苦而死
一、积郁成疾
二、死因异说
三、遗诏真伪
第二十五讲 康熙盛世
一、盛世争议
二、盛世景象
三、盛世缺憾
第二十六讲 千年一帝
一、纵横比较
二、盛世宝鑑
三、千年一帝
附录一 康熙后妃表
附录二 康熙皇子表
附录三 康熙皇女表
附录四 参考书目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不同于我以往阅读的任何一部历史类作品。它没有流于俗套地去神化或者批判,而是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康熙,一个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的个体。我被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深深吸引,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往往却能揭示出人物性格的深层逻辑,或是历史走向的微妙转折。例如,书中对康熙处理党争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他在权力博弈中的隐忍与决断,以及他对国家社稷的深切忧虑。这种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剖析,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思考。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宫廷之中,亲眼目睹了那些权谋斗争的暗流涌动,感受到了那些历史洪流中个体的渺小与伟大。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既有史书的严谨,又不失叙事的流畅,读起来引人入胜,仿佛在听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娓娓道来。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样厚重题材的书籍有些许畏惧,但《康熙大帝》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没有给人一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感觉,而是将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置于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之中。我仿佛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呼吸。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他善于捕捉人物内心最细微的情感波动,也擅长描绘宏大的历史格局。我常常在阅读中停下来,思考康熙的每一个决策背后所承载的重量,以及他所要面对的巨大压力。书中对各种历史事件的处理,也极其巧妙,既有宏观的视野,又不乏微观的洞察,使得整个故事浑然一体,引人入胜。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帝王”这个词有了更人性化的认识。
评分初翻开《康熙大帝》,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曾沉迷于那些描绘帝王将相的史书,但很多时候,它们过于注重宏大的事件和政治斗争,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细微之处往往被忽略。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惊喜,它不仅仅讲述了康熙皇帝一生的功绩,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位伟大的君王置于一个鲜活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成长、挣扎、决策以及他所面临的复杂局面。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少年时的青涩与不安,中年时的锐意进取,晚年的深沉与思索。书中的人物塑造也极其立体,无论是忠诚的辅臣,还是野心勃勃的权臣,抑或是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淹没的普通人,都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和动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事件时的严谨态度,同时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让冰冷的历史变得有温度,有情感。阅读的过程,就像在与一位穿越时空的智者对话,从他的经历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
评分阅读《康熙大帝》的过程,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我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品味那些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作者以其非凡的叙事能力,将一个庞杂的历史时期,化作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我被书中对宫廷生活的细致描绘所折服,那些日常的琐事,看似平凡,却能折射出政治的角力、人性的复杂。我看到了康熙在处理朝政时的智慧与果断,也看到了他在面对家庭和情感时的挣扎与无奈。书中对不同人物的塑造也极具匠心,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轨迹和情感纠葛,让我能够从中看到不同层面的历史侧面。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读物,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读者深度思考的哲学著作,让我重新审视历史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评分当我合上《康熙大帝》时,一种深深的震撼久久无法平息。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一个皇帝的书,它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关于人性、关于责任的宏大叙事。我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康熙,如何在风雨飘摇中力挽狂澜,如何在内忧外患下励精图治。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作,将那个时代的风貌、人物的命运、历史的转折,都展现在我眼前。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投入的心血,他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人物情感的细腻体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康熙的失误和困境,反而通过这些,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凡人的无奈和坚持,以及他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艰难抉择。这种真实感,使得康熙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