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封面故事热烈报导!
竹科不缺我一人,但我的人生不能缺少自己的灵魂!
一个前科技人的精采下半生!
林义隆一家人,正在实践一种「收入少了,但家人之间关系更好了」的新幸福!
曾经,他也以为,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收入丰厚、事业成功。
直到他舍弃百万诱人年薪,
带着一对儿女,与曾在外商银行上班的太太,
搬到后山台东,人生翻新了一页。
我们才看见,另外一种更脚踏实地的幸福!
「这是我家专属的夏夜星空,也许小孩很快就长大了,不会再与我们躺在地上看星星,只是,这样的岁月、这样的星夜,是我们与小孩永远的共同记忆,刻在心里,永远抹不掉,我们会不会太幸福了?」
林义隆说:「我们辛苦赚钱是为了追求幸福快乐,但我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们是不是反而没时间好好吃顿饭、没时间全家相聚在一起、没时间认识这世界?」
他简朴单纯的生活提醒着我们:
.是否将自己「卖」给工作?
.是否将事业成功当作唯一的人生价值?
.对于生活,是不是总是「用到的很少,想要的却很多」?
.是否不断追逐效率,却忘了放慢脚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
从人人称羡的百万年薪金饭碗,到杨桃第一次收成只卖700元;从拿滑鼠的双手到拿锄头,林义隆的人生下半场少了光鲜亮丽,却多了满溢的幸福。
而这份幸福,充满原味与健康。他的一对儿女在爱与支持的陪伴下,更独立懂事,更愿意自发学习。大自然无疑也是最好的老师,一如林义隆採用无农药无肥料的「秀明自然农法」,连有机肥都不用,作物靠自然的力量成长,因为他相信,只有让土地回到最初的健康,才会长出健康的作物,人吃了也才会健康。
本书特色
◎《商业周刊》封面故事2006/10/16热烈报导!
◎从原本年薪百万的科技新贵,到收入大为减少的农夫,林义隆勇于追求乐活生活,
而他的选择在经济重创,不是放无薪假,就是收入大减的现代,更是值得参考!
作者简介
林义隆
他是我们熟悉的科技人,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奉献给工作,对于参与孩子的成长或与家人相处,成为一种奢求。
但他也是我们不熟悉的科技人,38岁就担任知名光电公司研发协理,是公司年轻的协理级主管,却在39岁那一年,带着曾在知名外商银行上班的太太,和一对分别就读国小四年级及幼稚园大班的女儿、儿子,到台东当起农夫。
为什么选择台东的鹿野乡?林义隆娓娓道来背后的动人原因:「一开始我们挑了台东不同地区的四个国小让女儿选,没想到女儿因为爱上鹿野乡这个国小前的百年老树,而想在这里上学。」
没有土地,没有务农经验,再加上林义隆採用的是爱护土地、尊重大自然的「秀明自然农法」,一切充满艰辛与挑战。不过虽然收入大为减少,但一家人紧紧相系的情感,以及大自然所给予的开阔自在,却让林义隆一家人觉得幸福且值得。虽然仍有不少亲友会问:「你们什么时候要回来?什么时候不当农夫?」
在林义隆身上,我们彷彿看见我们自己,那是:以为成就是幸福,以为财富是安全,以为成功才是唯一。而林义隆用他的亲身实践,做到了很多人想做,却始终踏不出第一步的梦想生活!
台科大机械系毕业的林义隆,曾任职工研院光电所及中强光电、普丽光电等新竹科学园区科技公司。
「夏耘自然生活农庄」网址blog.yam.com/nature_farmer
001【推荐序】萌生一个幸福的芽!陈惠雯(秀明自然农法协会理事长)
005序曲:你们对我的九大疑问
Part1我们全家的转变
017清晰却陌生的感觉
021我们家专属的夏夜星空
024儿子的小小菜畦
028一定会活的!
031儿子的小小越野马拉松
034再见,木瓜树
037令人惊艳的女儿
041你终于和我同一国了!
045菜鸟农夫的一天
048亲子午后的共同工作
051雨天午后,女儿的篮球赛
055儿子的盲目单车实验
060教养孩子与照顾农作物
065对土地的爱
070一段教篮球的学习之旅
076儿子下课午后帮忙耕耘
080亲近又陌生的脸
084学会购买前的思考
088我们家的猫事
092喵喵走了
096毕业前的篮球赛
099虫虫大队
103在家吃饭
108儿子的小玩意,探索与成长
112乡下国中入学的选择思考
119篮球队加强训练的成长
125乡下教育小孩随笔
134儿子史前博物馆的学习
139女儿精采的国中生活
144女儿包杨桃的心声
148因为丰食,所以不喜欢过年
Part2我们的乐活幸福
152自己设计的工寮
156除草之后
160肥绿菜虫部队──自然农法与人生的思考
165绿色隧道
171我家蔬菜力量大
175酷热干旱下的低潮
180农地上的交响乐团指挥
184梅雨──尽人事,听天命
187移民乡下的老年
191喜悦的泪水
195虫虫危机
199更多短期作物,体力与乐趣的平衡
204平静就是快乐
208欢迎新邻居
212农事协助初体验
217简单生活的朋友
227有机村的老农朋友
233一晚简单返璞的山野生活
238有你真好!农友聚会的好朋友
246附录一:我对乡间自给自足的建议
250附录二:自然农法推展与自给自足的土地规划
推荐序
萌生一个幸福的芽!
陈惠雯(秀明自然农法协会理事长)
如果说,有什么叫「命中注定」,那么认识义隆夫妻,应该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第一次和义隆夫妻在田里见面,听说他们是从竹科来的,我当时心想:「不会吧……」因为眼前这对夫妻,尤其是这位先生,身材不像!气质不像!背景更不像!
「只是想想而已吧!」通常都是这样的。许多人向往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却完全不了解「农」不是只有「浪漫」,也有「不轻松」的一面,不过因为听说义隆俩夫妻要「移民台东」了,所以也许他们是「玩真的」。
我们非常欢迎义隆的老婆,每个星期「北上」来上课,于是,从此有超好吃的杨桃和凤梨可以吃。这不是幸运,是什么呢?
第一次吃到义隆的杨桃,让我对「杨桃」彻底改观。才拿出盒子,远远地,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因为没使用农药,在衣服上擦一擦,就可以送到嘴里。才一入口,浓浓的杨桃香,就满溢于口中。更别说,连边都可以不削,也没有一丝涩味,可以从头吃到尾呢!
于是,我心目中的「杨桃达人」,就属义隆啦!但,不公平的是,为什么连「凤梨达人」的头衔也被义隆拿走了啊!
如果你以为我是因为与义隆「私交好」才为这本书作推荐,那你就想错了!
义隆和我不同,他感性与理性兼具,不像我过于感性,以至于让理性的人感到不安。义隆是个很「科学」的人,凡事讲求「证据(或数据)」。他认真求知,不愧是由竹科出走的,而且还具备蒐集资料、统和资讯的「超能力」。
义隆估算起成本效益时,简直让人怀疑他,头脑里是不是有一架电脑?瞬间就运算起来,令我好佩服!
尤其是办研讨会时,那种以「五分钟内误差」为时间管控要求,精确计算移动、休息、发表……等活动流程,完全令脑袋里几乎只有「春夏秋冬」的我叹为观止。
话虽如此,一旦说起了老婆、孩子,却也会让人感受他温柔的关爱,彷彿正轻轻柔柔地包裹起生命转变的每个片段。
乍看之下,也许你会以为义隆现在平凡的生活,是因为他有着不平凡的工作背景,而显得格外不平凡。但其实在忙碌的二十一世纪,特别是这个以「经济」为社会的唯一目标;以「升学」为学生唯一职志的台湾,义隆的平凡生活,却早已经悄悄变成「难事」了。
就如同,清粥小菜已经被三明治取代,那些全家人一起吃着妈妈亲手做的早餐的温暖感受,早已经变成令人怀念的记忆了,更别说有些家庭,连三餐都很难得在家里吃呢。
所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漩涡中,如果我们有时间感叹生活不好过,为什么不利用这些时间,为家人煮顿饭、陪孩子打打球、和自己对话?我们为什么不努力找出那些不需花大钱,却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方法?
平凡也能很幸福,只要在活着的当下,多用点心,而不是多用点钱。看了这本书,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当然,如果你也是向往田园生活的一份子,义隆也提供许多值得参考的讯息,让你可以更容易贴近农夫生活。我也期待当你遇到这本书时,有机会在你身上萌生一个幸福的芽!
序曲
你们对我的九大疑问
二○○六年二月,也是移民台东半年后,我转到第二个工作,这是一个有机农园,坚守有机农耕十五年。这一年农园的民宿建设完成,老板希望将民宿建立成有机农耕的分享平台,我被感动,于是加入了农园团队,负责农园民宿,老板则继续专心耕种。
一旦投入就义无反顾,我希望快点帮老板做出成绩,于是宛如过去十五年多在科学园区工作一样,我经常在农园待到很晚,也很少回家吃晚饭,仅有的每週一天假日,通常是小孩要上学的日子。这当然不是我们原先移民来台东想务农的初衷,所以我计画在农园帮忙约两年,将其基础建立好后,就能回到正轨。
太太不等我,从那一年的三月起先借了一块空地,在小孩到学校后就投入她的农夫生活。她只有一个人、一把锄头与耙子,她快乐地陆续种了一千多株玉米、二十多株木瓜、山药、四季豆、地瓜、绿豆、秋葵等作物。
一个是家庭主妇兼农夫,一个是专心于有机农园民宿的经理,我们与台东的生活只有一点交集,离原先我们夫妻共同务农的想法满远,但我已答应对方两年,也不能就这样撒手不管。不过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在二○○六年七月,一个偶然的因缘际会,让我得以没有亏欠的离开农园,回到原先想过的农夫生活。
为了有足够面积种植维生,我们下定决心拿出积蓄买了第二块农地。这片农地大约是七分,有三分空地,另有已种了十年的杨桃树,连旁边可长租的杨桃树加起来总共两百多株。
我们买土地用去了在科学园区累积的大部分积蓄,展望未来,无路可退,不过也得其所爱,而我真的已成为靠土地为生的专职农夫了。
在台湾,农业没落,大多数人都不认为有前途,在加入WTO的冲击下,农夫的生活更是艰困。农业所得只佔农家平均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根本无法赖以维生。我们放弃电子业高薪当农夫已是头壳坏去,竟然还要挑战「秀明自然农法」──不用农药,不用肥料,甚至连有机肥也不用,许多农夫与专家都摇头认为不可能!他们认为一个没经验的菜鸟农夫,竟然妄想崇高的农耕理念,妄想证明只用农业收入就能养家活口,以及教育两个仍读国小的孩子?
许多许多的怀疑不断出现,有些是关心的朋友小心地问,有些是陌生的人脱口而出,有些是自己安静时想到。对于这些疑问,我只有一些答案。
我们不确知未来的生活会怎样,不过我们心中有个蓝图与想像,我们希望可以花时间与心血去落实。
当了农夫,不安的感觉偶尔还是会飘过脑海,但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只要看到一点光线,就知道前方有个出口。我们虽然心怀一点不安,但也有更多的笃定,我相信当我们勇敢的走向前方,无论前方的道路如何,我们都已试过,我们也都已走过!
将近四年的移民,将近三年的农业生涯,我们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成功与失败、没有激情与浪漫,这本书是我们这段时间的生活纪录。对别人来说,不过是一个茶余饭后的闲谈而已,但对我们来说,却是脚踏实地的走过,留下的是我们一家的回忆,改变的是我们一家的生命,至于有多少读者会受到启发或发出讪笑,这已不是我最关心的。
最感谢的是我的父亲,容忍儿子做这样的生活剧变,而且还愿意一起到台东生活,也让我有机会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其次是纯真素朴的太太,让我想以农业生活与她长相厮守,共度白头;还有感谢我的小孩,他们陪着父母的转变而成长,并带给我们许多快乐;最后感谢一群农业上的伙伴,我们互相提携,让我能坚持下去,当然也感谢持续支持我们家农作物的消费者。
陌生的读者们,也许您还是有许多疑问,在展书之前,我就先简要回答吧!
1.何时有移民台东的念头?
有一次上班前,女儿闹别扭不想上学,我好劝歹说不成,一气之下,重手打了女儿,结果女儿更强硬的回应──她赌气一星期不去幼稚园上学。
当时让我惊觉,是否我工作的压力已被无意中带到家庭生活?是否我与小孩的疏离已愈来愈明显?这是个让我开始反省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起点,我内心开始想要过不一样的平衡生活。
接下来的岁月中,我在平衡生活与事业企图的两极之间不断摆盪,终于在两年多后,在职务调整时出现生命的出口,我大幅度的将人生摆到了平衡生活的一端,这才有接下来书中所描述的生活。
2.不担心经济来源不稳定吗?
乡下的生活简单,食物部分自给自足,没有太多物质的消费,租屋也便宜,就算收入不多,也可以衣食无缺。我们的农作物都是经过思考后才种植,而多样的作物足以避开全军覆没的天灾风险,也可以避免收入归零的问题。只要认真耕种、坚持纯净的农耕原则,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愿意支持的消费者。所以只要有生产,有销售就有收入,也就不用担心了。
3.不担心适应问题吗?家人都支持吗?没有人反对吗?
我太太对农耕生活很向往,也很愿意做,这是促成我们转变的动力。而我们夫妻俩的父母都很开放,所以转作农夫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只有当年仍是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有过短暂的不适应,但后来她也觉得乡间生活满好的。我们算是很幸运,能在进入中年前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
4.不担心孩子在乡下,没有竞争力吗?以及比不上都市的教学资源吗?
我们所选择的乡村,从国小到国中都有许多认真用心的老师,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注,学校教学正常,不强调竞争,同学关系亲近,这是都会区所无法提供的安定感受。而小孩教育除了学校,父母角色更重要,做了农夫有更多自由时间能照顾小孩,给予更多关心。乡下自然资源多,图书馆、艺术、科学等资源只要用心找也不缺乏。我们不期待小孩能拿到测验状元,也不强求能考入一流大学,只要他长大是个踏实的公民,发挥其专长,这样就够了。
5.从科学园区研发与业务工作到农夫生涯,我怎么说服自己?
对转型农夫来说,我从来不觉得是困难,只要愿意,一定都做得来,这是我一向的想法。比较难的反而是价值观的重建,如果心中认为农业是低下的行业,那由科学园区转来一定充满挫败,因为心里无法自尊自重。
我很幸运,在科学园区时就已接触如生态保育、环保等观念的洗礼,也发现人生有比只是赚钱更重要的事,所以当我发现在科学园区的责任与缘分已了,离开就是很自然的事,无所谓说服的过程。
6.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人生无所谓失败,只有走过,做农更是如此。
如果失败意指破产,那拥有可生产农地的农夫只要不乱投资,不会有破产问题;如果失败意指入不敷出,那就降低支出,多辛苦种植一点;如果失败意指无法拥有豪宅、地位与名车,那只要改变价值观,更永远不会失败。享受生活快乐与踏实就是成功,注重外在的物质与虚幻才是失败。
7.我如何面对他人认为我是个奇怪的人的眼光?
对我而言,他人的眼光与看法不是很重要,我们自己摸着良心与良知,能不愧对社会与人群,这样的自我检视才更重要。人活着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害人、不扰人,愿意对社会付出、愿意爱人,这样就值得了。如果到了中年,还天天在乎别人怎么想,天天想讨好别人,那是很可悲的。
8.我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希望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所用、所居、所费都能随年纪渐增而渐趋简单,能尽量自给自足,学会欣赏与包容万事万物。身边有老妻,远方有老友、架上有好书。
赚钱维生能用对环境与人伤害最少的方法。
赚钱维生之外,还能对社会的弱势者或不公不义现象有点改善。
9.我再也不回都市了吗?
也许将来小孩长大离开,我们老到做不动农事了,会有可能回到都市生活。但现在与可预见的岁月,我们爱上乡村生活,每次回到都市就有不舒畅的感觉,希望能快回到乡下,所以最有可能的是:我们将来就老死在这新的故乡吧!
雨天午后,女儿的篮球赛
连续下了两天小雨后又是多日炎热,苦旱不雨,才六月就已酷热难当,新闻报导有四个嘉义农夫在田里中暑往生,我也调整作息,早起赶六点前到农地工作,趁和煦的阳光在空旷处除草,九点后避开炙热阳光,转往杨桃树荫下工作,一直到吃午饭时,我连续工作六个多小时,已完成一天大半的工作,我想起下午该继续做农事,还是去看女儿的篮球赛?
去年女儿才四年级,几乎不太会打篮球,而全龙田国小四五六年级女生加起来不到二十五人,女儿因为个头高,所以仍被选上学校女篮队,当然一比赛,她几乎全场都在坐冷板凳。
有一次比赛,龙田国小的女篮队还被邻近国小痛宰,抱了个鸭蛋,她们在三个队伍里拿了最后一名。
女儿升上五年级后,她和全班同学都迷上篮球,一下课,全班就冲到篮球场打球,热潮延续近一年都不退,我还因此在院子装了个篮框,让女儿多点机会练习。
我曾经是女儿班上每週二说故事的义工,所以我认识他们全班十多个同学,但女儿一向害羞,很怕同学因与我熟稔,而知道我曾是大专篮球校队的球员,我猜女儿大概是怕有心理压力吧?但为了今年的篮球赛,腼腆的女儿竟然主动约我,希望我用一天的假日早上指导她们的女篮球队,看来女儿很想在今年的篮球赛讨回点面子,以至于连爸爸的校队球员身分曝光都不顾了。
不过即使我只指导过她们短短半天,在比赛的前一天,女儿仍然一再叮咛我们不要去看球赛。但因为我们很想参与小孩的成长,所以我们还是忍不住,决定停下农事,去观看女儿经过一年练习,想一心雪耻的篮球比赛!很幸运的,下午比赛开始前,下起我们期待数个月的滂沱大雨,老天爷赐给大地雨水,也赐给我们一个充分安心的理由──不去农地工作,专心看球赛。
除了球员与一些加油的同学,学校只有负责体育的老师到场,家长则只有我们夫妻俩参加。这是一个小村小校,我们又常听女儿分享学校的事情,所以我们叫得出大部分同学的名字,篮球赛没有紧张与严肃,反倒像熟稔朋友间的嘉年华盛事。我们夫妻俩凑人数,充当起啦啦队,陪着其他未上场的同学,嘶喊加油、又叫又笑的看了两场比赛。
女儿的篮球队没有教练,而且整年不曾集训过,面对去年痛宰她们,让她们拿零分的对手,刚开始毫无斗志,一副准备弃械投降的模样,但随着时间过去,她们慢火慢炖,身手逐渐打开,竟然从对手身上要到了七分,虽然比赛结束时,女儿的球队仍输了近二十分,但相较于去年拿零分的窘态,几个小女生又跳又叫,高兴得好像她们才是赢的那一队。
第一场篮球比赛建立了信心,第二场士气更是高昂,她们全场防守认真,进攻积极,啦啦队也喊得更大声,最后竟然十二比八,她们赢球了,这是她们第一次赢球,而且还创下她们有史以来最高得分纪录!
比赛后,小女生们红着小脸、满身溼、满头汗,兴奋不已。小女生们一直谈着明天要更认真,她们只要再赢另外一队,就可以在参赛四队里拿第二名!
回家后,女儿仍沈浸在今天赢球胜利的喜悦里,她聒噪热切的诉说她明天要如何如何,球队又该怎么怎么打,我几乎都快变成她个人篮球的临场恶补教练了。
儿子看了一下午刺激的球赛,他感受到篮球的魅力,也开始认真的在院子投篮,他说虽然他才一年级,但希望升上高年级时,也能参加篮球队上场比赛。
看着两个小孩认真的样子,让我不禁想起自己二十五岁前经常抱着篮球的岁月,原来梦想、荣耀与挫折,是会一代一代的上演!
一场女儿的篮球赛、一个农夫的雨天下午、一个小小村庄、一所小小学校;瞧着孩子们的兴奋脸庞,听着孩子们的快乐欢笑,谁说快乐要多么奢侈浪费才买得到,谁说幸福要多少金钱才换得来?如果我今天不是作了农夫,大概不会有这种自由,陪着孩子过这样的一个下午吧?小孩很快就长大了,但这样一个珍贵欢乐的下午将是我们亲子共同难忘的回忆。
后记:女儿虽然隔天以两分之差输了比赛,但冠军以外的三队都只有一胜,经过胜负分比较,龙田国小拿了第二名,竟也达成这些小女生们的心愿!
在这场比赛之后,小女生们为了六年级时能打得更好,所以她们央求我担任篮球教练,给她们长期正式的训练,我当然答应了,从此多了一项义务工作,也更贴近女儿的成长。
真的,最近生活压力大到爆炸,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感觉自己快要被掏空了。偶然间在书店看到这本《种下200%的乐活幸福》,封面就透着一股温暖和希望,让我忍不住买了下来。拿到书的那一刻,虽然还没细读,但已经觉得心里舒坦了不少。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不再只是被动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创造和感受快乐。特别是书中提到的“200%的乐活幸福”,听起来就很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意味着能让幸福感翻倍,甚至超越预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满足,让生活不再是单调的生存,而是充满色彩和惊喜的体验。尤其是在台湾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常常被要求做到最好,但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学会爱自己,并且以一种更积极、更有活力的方式去面对生活,那绝对是一笔无价的财富。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分享哪些关于“乐活”的哲学,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地“种下”幸福,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能给我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培养健康的习惯,如何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等等。总而言之,我满怀期待,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成为一个更快乐、更幸福的人。
评分老实说,最近工作上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每天下班回家都累得只想瘫在沙发上,完全提不起精神去做别的事情。看到《种下200%的乐活幸福》这本书,我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亮。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充电”的能量,让我重新找回生活的活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挤出时间来照顾自己,并且真正地享受生活。我很好奇“200%”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说能让幸福感翻倍,还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最大化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贴心的朋友,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和支持,教会我如何调整心态,如何面对挑战,并且如何才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幸福。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乐活”的生活哲学,以及如何才能把这些理念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能让我读到动人的故事,更能给我带来实际的改变,让我从一个疲惫的“生存者”变成一个快乐的“生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加油站,让我能够更有力量地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并且最终收获满满的幸福。
评分最近的日子真的是有点疲惫,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漩涡里,每天都在打转,却找不到出口。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种下200%的乐活幸福》这本书,书名就像一股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我一直都很渴望找到一种能够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的方法,摆脱这种无休止的焦虑和烦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让我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并且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快乐。我很好奇“200%”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说能让幸福感翻倍,还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能够在我迷失方向的时候给予我启示,教会我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如何去感恩,并且如何才能建立更健康、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指引,让我能够以一种更积极、更有活力的方式去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并且最终收获满满的幸福。
评分最近的生活真的是一团糟,工作上的烦恼,人际关系的纠葛,让我感觉整个人都快被压垮了。偶然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了《种下200%的乐活幸福》这本书,当时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仿佛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我一直渴望找到一种能够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的方法,摆脱这种负面的情绪漩涡。我特别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才能真正地“乐活”,而不是流于表面。我很好奇“200%”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什么,是能够让幸福感翻倍,还是能够带来超出预期的惊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实用的指导,让我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点迷津,教会我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乐活”的实践技巧,让我能够真正地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让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心灵的栖息地,让我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并且最终成为一个内心富足、充满幸福的人。
评分最近真的是忙得焦头烂额,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感觉整个人都快被掏空了,连笑容都变得有些勉强。偶然在书架上瞥见《种下200%的乐活幸福》这本书,书名里透着一股暖意和力量,让我忍不住拿起来细看。我一直都在寻找一种能够让自己真正开心起来的方法,摆脱这种无休止的疲惫感。我特别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如何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快乐。我很好奇“200%”这个数字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是不是真的能让我的幸福感翻倍,甚至达到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高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爱自己,学会如何去放松,并且如何才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贴心的朋友,在我感到沮丧的时候给予我安慰,在我感到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指引,教会我如何才能以一种更积极、更有韧性的方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我能够从一个被动承受者变成一个主动创造幸福的人。
评分不得不承认,最近的生活确实有点压抑,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琐事,都让我觉得喘不过气来。偶然间在书店里看到了《种下200%的乐活幸福》这本书,书名让我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一直都很渴望能够摆脱这种负面情绪的困扰,找到一种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的生活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压力,并且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更多的积极能量。我很好奇“200%”这个数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是说能让幸福感翻倍,还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美好体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教会我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去感恩,并且如何才能建立更健康、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灵读物,更是一本行动指南,能够帮助我一步一步地去实践“乐活”的生活理念,最终实现“200%的乐活幸福”。
评分最近真的是有点迷茫,感觉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偶然间在书店里看到了《种下200%的乐活幸福》这本书,书名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一直都在寻找一种能够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的方法,摆脱这种无休止的烦恼和压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更多的积极能量。我很好奇“200%”这个数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是说能让幸福感翻倍,还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美好体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教会我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去感恩,并且如何才能建立更健康、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灵读物,更是一本行动指南,能够帮助我一步一步地去实践“乐活”的生活理念,最终实现“200%的乐活幸福”。
评分最近真的是有点迷失方向,感觉每天都在原地打转,虽然在努力工作,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内心深处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翻开《种下200%的乐活幸福》这本书,一开始就被它那种充满生命力的书名所吸引。我一直觉得“乐活”这个词很有魅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快乐,更是一种积极、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态度。而“200%”这个数字,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它暗示着一种超越期待的幸福感。我特别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摆脱内心的焦虑和压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源泉。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重新点燃生活的激情,让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被各种事情牵绊,忽略了内心的感受。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关照自己的内心,如何找到平衡生活与工作的秘诀,以及如何才能让幸福感持续地增长。我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乐活”的智慧,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幸福的真谛,并且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理念。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智者,能够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指引,在我疲惫的时候给予我力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终实现“200%的乐活幸福”。
评分不得不承认,最近的生活状态有点低迷,感觉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就连身边的小确幸都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灰。偶然间在书店里看到了《种下200%的乐活幸福》这本书,书名充满了力量和希望,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都在寻找一种能够让自己真正开心起来的方法,摆脱这种无休止的疲惫感。我特别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如何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快乐。我很好奇“200%”这个数字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是不是真的能让我的幸福感翻倍,甚至达到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高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爱自己,学会如何去放松,并且如何才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贴心的朋友,在我感到沮丧的时候给予我安慰,在我感到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指引,教会我如何才能以一种更积极、更有韧性的方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我能够从一个被动承受者变成一个主动创造幸福的人。
评分不得不说,最近的日子过得有点浑浑噩噩,虽然每天都在忙碌,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像是灵魂被抽离了一样。偶然间在书店里看到了《种下200%的乐活幸福》这本书,书名就像一股清泉,瞬间吸引了我。我一直都很想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地“乐活”地生活,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承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具体的建议,让我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感,并且让它持续地增长。我很好奇“200%”这个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真的能让幸福感翻倍,甚至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摆脱内心的焦虑和压力,如何与自己和解,并且如何才能以一种更积极、更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能够在我迷失方向的时候给予我启示,教会我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如何去感恩,并且如何才能建立更健康、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本行动指南,能够帮助我一步一步地去实践“乐活”的生活方式,最终实现“200%的乐活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