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親子教養書《琴鍵上的教養課》作者最新感人力作!
◎三屆美國藝術教育「最佳啓濛老師奬」得主!
◎指導的學生曾獲「州立音樂節特優和優等奬」、「州立音樂節榮譽音樂會奬」、「州立音樂夏令營奬學金」!
◎美國音樂榮譽協會Pi Kappa Lambda會員!
◎洪蘭專文推薦;李傢同、曾誌朗感動推薦!
◎《琴鍵上的教養課》獲中國時報2008年開捲美好生活書決選、博客來2008年親子傢庭書排行版top30
當他用音樂徵服這世界,全場掌聲如潮。
他說:「我要感謝獅子老師,
因為獅子老師的小小琴房曾是我的第一個舞颱!」
一位最瞭解孩子學音樂心情的老師:
每次比賽,我總想對裁判說,他們隻是孩子,隻是學生,請容許他們有彈錯音的空間,請對他們寬容,請給他們信心,及繼續彈下去的動力。
在比賽前,我也會先告訴小朋友們,這隻是一個比賽,而那也隻是一個評審的看法。我推薦他們去比賽,就錶示在我心中,他們已經是優等瞭。──獅子老師
簡陋教室裏的動人奇蹟!
雖然學院經費不足,每兩個學生隻能輪流共用一架鋼琴,但她滿腹的熱情、專業與獨特又溫暖的激勵方式,依然澆灌齣每位學生手指下的美麗鏇律。
不隻教音樂,更教品格!
孩子在說「我做不到」之前,要先說「我會試試看」;她鼓勵孩子,勇於接受挑戰,也彆害怕失敗,因為失敗的經驗反而可以學到更多;她讓孩子學著相信自己,因為越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越做不好;她更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謙虛、感恩與尊重。
最貼近孩子的生動教學!
除瞭古典的蕭邦、巴哈,還有周傑倫《不能說的祕密》。從孩子最喜歡的麯子著手,孩子往往最有動力,甚至願意自動自發。她讓音樂成為孩子生命裏的養分,更為孩子打開情感抒發的藝術大門。
總對孩子抱持最大的希望和耐心,總不吝給孩子擁抱與溫暖,獅子老師曾連獲三屆美國藝術教育「最佳啓濛老師奬」的殊榮,但她卻說,這些鋼琴孩子,都是她的天使,讓她學到非常多。而她的這份謙虛,更讓她敏感於每個孩子的不同需要,在適時調整教法與態度時,也更加堅定的守護每個孩子。
本書特色
◎銷售亮眼的《琴鍵上的教養課》作者最新感人力作。
◎作者的部落格「獅子老師的山居筆記」(www.wretch.cc/blog/lioness)每日閱覽人數破韆。
作者簡介
獅子老師
本名王意青,颱南人。曾榮獲三屆美國藝術教育「最佳啓濛老師奬」殊榮,指導的學生更獲「州立音樂節特優和優等奬」、「州立音樂節榮譽音樂會奬」、「州立音樂夏令營奬學金」。
她六歲開始學琴,媽媽是啓濛老師,畢業後齣國深造,取得美國北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鋼琴演奏學士、德州休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鋼琴演奏碩士。曾任颱南師院、新竹師院,以及美國貝瑟尼學院兼任鋼琴講師。現為美國音樂榮譽協會(Pi Kappa Lambda)會員及「獅子老師音樂作坊」負責人,已齣版暢銷書《琴鍵上的教養課》。
延續《琴鍵上的教養課》一書的熱烈迴響,獅子老師再度分享她與學琴的孩子之間每一個動人的時刻,也因為曾在求學時期受過責罰與挫摺,讓她更能同理每個孩子的心,再加上她細膩的觀察,她總是能溫暖的照顧到每個孩子。
她擅長鼓勵與包容孩子,她總能看到彆人所看不到的孩子的優點,甚至連孩子本身都沒看見,她更深深以孩子的錶現為榮!她勉勵孩子,彆因彈錯一個音就自責或放棄或逃離錶演颱,也不要害怕,因為老師會一直陪伴在旁。不論挫摺或傷心,她不吝給孩子大大的擁抱,因為這份溫暖與肯定,會讓孩子在學習路上走得更穩!
她生活裏最大的奬賞是看學生成長茁壯、而飛翔;而生活裏給自己最大的奬賞是寫作。部落格「獅子老師的山居筆記」(www.wretch.cc/blog/lioness)曾獲2007華文部落格大賽生命紀錄類初選入圍,其中多篇文章如〈孩子,你慢慢來〉、〈叫我第一名〉、〈喜悅的綫條〉、〈老傢簽書會〉及〈聽爸爸的話〉等入選中時部落格嚴選好文。
獅子老師的e-mail address:lionessblog@yahoo.com
【推薦序】從孩子的心教起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各方好評推薦
金黃鞦實
你可知道?
最初的道彆
翼下之風
學生王子
孩子,你慢慢來
天上的波妞
那孩子對我說
Piano Man
我的鋼琴至交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香奈兒姊妹花
叫我第一名
不能說的祕密
鞦天的心事
喜悅的綫條
完美「琴」人
停棺暫藉問
君子報仇
鋼琴世傢
青春少年兄
齣口和入口
無言的結局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大傢一起來
少女的輓歌
P-I-A-N-O-O-O
天下父母心
瘀青
鏡子鏡子,我美嗎?
相思林裏的莫劄特
感動
大學生不可思議
洛萍琴史
後記一 老傢的簽書會
後記二 獅子老師小時候∕獅子媽媽
推薦序
從孩子的心教起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很多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個女人」,但是我卻不這樣認為,因為很多成功的男人,如牛頓、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並沒有結婚,但是每個成功的人背後倒是一定有個好老師,因為人並不是生而知之,一個人長到現在這麼大,會打開這本書來看,他一定經過瞭無數老師的調教,那麼什麼是好老師呢?當然就是那種使我們畢瞭業還常常迴去看望的老師。
一個人一生中能遇見一個好老師就非常幸運瞭。一個好老師常決定孩子的一生,這就是為什麼國外大學每個領域入門的課都是找最好的老師去教,因為一個有教學熱忱的老師會把學生帶進這個領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做研究的熱情。其實一個好老師上課所講的東西,畢業後早就忘掉瞭,但是老師的笑容、走路的姿態及諄諄善誘的樣子卻常在腦海浮現。獅子老師就是這樣一個老師,一個令學生常常迴來探望的「人師」。
她的書文筆流暢、含意深遠,常使我拿起來瞭就放不下,通常是一口氣看完。每個孩子脾氣、個性不同,她因材施教,挑適閤他們天性的麯子,讓他們感受到學琴的樂趣。雖然學生來學的是鋼琴,但是她同時還教他們禮儀、紀律。本來上鋼琴課,一個學生接著另一個學生,師生之間很少有閑可以交談,但是她的學生都能跟她發展齣深厚的師生友誼,從這裏可以看到獅子老師的魅力。
我常感嘆獅子老師不能化做每一個人的老師。颱灣的學生都對學習害怕,我有一個學生在做「自由聯想」的作業時,看到「學校」這個字,脫口而齣的竟然是「恐懼」(註:自由聯想是心理學上一個想測知內心真正感覺的測驗,實驗者給受試者看一連串的字,要他們盡快的說齣第一個進入心中的反應)。其實教學跟種樹一樣,順其天性就好。一韆多年前唐朝的柳宗元就寫瞭《種樹郭橐駝傳》,告訴我們教孩子跟種樹一樣,「其本欲舒」,根是一定要讓它自由發展,樹纔會長得壯;「其培欲平」,四周的土要填平,「其土欲故」,移栽時,越多的舊土越好,也不能一直拔起來重種,照顧孩子的人不能一直換,今天張三、明天李四;「其築欲密」,四周土要塞緊,不能讓小樹在土中搖晃,種下去後就不要再去管它,順其天性,讓它發展,一棵成棟梁的大樹就會這樣成長瞭。教養孩子無他,也是順其天性而已。如何順其天性呢?獅子老師的這本書就是個很好的指南,你會從她的許多故事中得到你的啓發和靈感。
有人說上帝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所以衪創造瞭母親,又因母親不能兼顧到孩子的每一個知識層麵,所以衪創造瞭老師。碰到一個好老師是孩子終身的福氣,但願每一個老師都能像獅子老師一樣,從孩子的心去教起。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育兒可以如此輕鬆而富有成效。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就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分享著她多年來在音樂教育和親子互動方麵的寶貴經驗。書中的很多觀點都讓我眼前一亮,比如關於“零壓力學習法”的論述,它徹底顛覆瞭我之前對孩子學習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孩子學習需要嚴格的計劃和大量的練習,但作者卻強調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將學習融入生活,讓孩子在玩樂中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識。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和創造力的部分,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許多具體可行的練習方法。我嘗試著將其中一些小技巧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變得更加開朗自信,也更願意主動錶達自己的想法。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育兒大門,讓我看到瞭孩子無限的可能性。它讓我明白,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是引導,而不是塑造。我非常慶幸能夠讀到這樣一本充滿智慧和愛的書,它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也讓我的孩子擁有一個更加快樂和充實的童年。
评分對於每一個渴望成為孩子優秀引導者的傢長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作者以她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們描繪瞭一幅充滿希望的育兒藍圖。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內在動機”的探討所吸引,它深刻地揭示瞭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根本所在。作者沒有簡單地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這樣做”,並提供瞭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找到內在的學習驅動力。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參加一場心靈的洗禮,讓我擺脫瞭許多育兒中的焦慮和迷茫。書中提到的“鼓勵式反饋”和“過程導嚮”的教育理念,讓我學會瞭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麵對孩子的成長,也學會瞭如何欣賞孩子在每一個階段的進步,無論大小。我嘗試著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理念,驚喜地發現,孩子與我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他也變得更加樂於嘗試新事物,並且能夠從失敗中汲取經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與孩子建立深層情感連接的智慧之書。
评分坦白說,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音樂啓濛”的概念其實有些模糊,總覺得是專業的事情,離我的孩子還很遙遠。然而,這本書完全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用極其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音樂教育的魅力展現得淋灕盡緻,它不再是枯燥的音符和技巧,而是變成瞭一種與孩子溝通、探索世界、培養情商的絕佳方式。我非常贊賞作者強調的“玩中學”理念,它非常符閤孩子的天性,也讓我在輔導孩子時少瞭很多阻力。書中的一些小練習和遊戲設計得非常巧妙,既能鍛煉孩子的聽覺和節奏感,又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完全不需要任何高深的音樂理論知識。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僅是給孩子的,更是給所有想要重新認識音樂、重新認識孩子內心的父母的。它讓我意識到,音樂的啓濛,更多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將伴隨孩子一生,無論他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都會受益匪淺。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相當吸引人,柔和的色彩搭配上童趣的插畫,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溫馨而充滿力量的教育氛圍。拿到書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位耐心細緻的朋友,娓娓道來,沒有絲毫的說教感,卻充滿瞭智慧和啓發。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發現自身潛能的章節,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教育並非是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是要學會觀察和傾聽,去發現孩子內心深處的聲音,並幫助他們點燃學習的熱情。書中分享的許多小故事都非常生動有趣,既有現實生活中常見的育兒睏境,也有作者獨到的解決之道,讀來讓人受益匪淺。例如,有一段描述瞭作者如何通過鼓勵孩子自己解決一個簡單的樂器問題,來培養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讓我茅塞頓開,原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轉化為孩子的學習課堂。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音樂的啓濛,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最佳夥伴的指南。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模式,更加注重溝通和理解,也讓我對未來的育兒之路充滿瞭信心和期待。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育兒技巧上的提升,更是一種對教育本質的深刻理解。作者巧妙地將音樂的元素融入到日常的親子互動中,創造瞭一種既有趣又有意義的學習體驗。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傾聽”的章節,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急於錶達,卻忽略瞭最重要的環節——用心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作者通過音樂的視角,教我們如何去“聽”懂孩子的情緒,“聽”懂孩子的需求,並用恰當的方式給予迴應。這種“聽”不僅僅是耳朵的動作,更是心靈的連接。書中提供的許多案例都非常真實,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我曾遇到的許多睏惑,都在書中找到瞭答案。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並沒有給齣一個標準化的育兒模闆,而是鼓勵傢長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去探索和創造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它讓我明白,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而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用愛、耐心和智慧去陪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