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辭典搜集之名詞,均採自我國曆代醫書載有者,彆為病名、藥名、方名、身體、醫傢、醫書、醫學等七大類,並予分條詳列。古今醫方流傳者極多,本書搜錄以通用為主。方名之下先述功用,次述藥品及其製法。若同一方名各書所載之藥品及功用不同,則均予詳列,以資比較。身體名詞,各傢稱謂不一,凡散見於古今醫籍者,本書均廣為搜集,並詳加解釋。髒腑骨肉皆述其構造與功用,以及防禦之法。今日生理學有可證我國舊籍者,亦略為詮註,並附圖解。
本書搜羅參照之舊籍,除四庫著錄之醫籍百餘種外,並旁及韓國、日本之著作,其提要約兩韆餘種,實為考訂古今醫籍之階梯。
全書所列名詞七萬餘條,排列方法,以首字筆畫多寡為準,首字相同者,則以次字筆畫為序。若字異而筆畫相同,則從部首檢字為序。篇末附四角號碼索引,檢查甚易,一索即得。
重版序
中國醫學源遠流長,自成體係,在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之前,中醫曾經發揮相當大的醫學功能,在醫學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以來,西方醫學逐漸成為生命科學的主流,透過觀察與實驗,西方醫學進步神速,而中國醫學相對顯得落後,有識者莫不深有所感。唯近年來,中國醫藥與醫術,經過以西方醫學的研究方法重加驗證,對於其成效與貢獻,也重獲相當的肯定。
中醫學者謝觀,在一九二一年編撰《中國醫學大辭典》時,在他的序言中已經提到:「凡事不當偏循理論,而當兼課實際。今日西醫所不能治之病,中醫治之而有效者,已往往而有,何哉?理無窮而知有涯,因學問之昌明,以獲駕馭事務之術,誠有之矣。」
謝觀著有《中國醫學大辭典》,縱論中國醫學史上的主要典籍、學派及中醫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是重要的中國醫學史論,而《中國醫學大辭典》則是重要的醫學簡介,是探索中國醫學堂奧者的入門書,也是增進生活中中醫常識的參考書。
謝觀先生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曾經主持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為瞭促進中國醫學的發展,以六、七年的時間,旁徵博引群書,編撰七萬多條中國醫學辭語,遍及人體生理、病名證候、治療方法、方藥名稱、醫書內容、醫傢事跡。全書三百多萬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國醫學參考書。
商務印書館在一九二一年齣版《中國醫學大辭典》後,立刻風行中國,成為中國醫學傳承的典籍。近百年來,中國醫學再度受到重視,《中國醫學大辭典》也流傳至今。
我們願意推薦《中國醫學大辭典》給專門研究中國醫學、和對中國醫學有興趣的讀者們;但是,我們也希望讀者尊重醫學專業,聽從醫生的指點,愛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要隨便自行買藥來吃。充實醫學常識固然重要,遵照醫生的指點來用藥,纔會産生更大的功效。
為瞭普及知識,傳承文化,颱灣商務印書館開始重編重印中國著名典籍。《中國醫學大辭典》這本重要的中國醫學典籍,盼得以流傳更廣,貢獻更多,這是我們努力傳承文化的心願。
颱灣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方鵬程謹序
二○○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我是一名正在攻讀中西醫結閤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古籍文獻中晦澀難懂的術語和概念。正是《中國醫學大辭典》(一) ~ (四) 這套書,成為瞭我攻剋學術難關的得力助手。它就像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將海量的信息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歸納,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在撰寫學術論文,尤其是涉及古代醫學文獻的引用和解析時,這套書提供的權威釋義和背景介紹,為我提供瞭堅實的研究基礎。我曾多次在遇到某個古代醫傢的獨特觀點或某個方劑的起源爭議時,翻閱這套大辭典,幾乎總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甚至還意外地發現瞭更多有價值的參考文獻綫索。它對於理解中醫理論的演變發展,以及不同學派之間的學術爭鳴,也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曆代名醫生平及其學術成就的介紹,這讓我對中醫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敬佩那些為中醫事業鞠躬盡瘁的先賢們。可以說,這套書在我的求學生涯中扮演瞭不可或缺的角色。
评分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認為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錶性的瑰寶之一。當我偶然得知《中國醫學大辭典》(一) ~ (四) 這套書的存在時,便被它宏大的命名所吸引。拿到手後,我發現它遠比我想象的要精彩。這套書將中醫的精髓以一種係統、條理分明的方式呈現齣來,讓即使沒有專業醫學背景的人,也能感受到中醫的博大精深。我尤其喜歡其中對各種草藥的詳細描述,包括它們的性味、歸經、功效以及炮製方法,仿佛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賦予這些植物的生命力量。書中對各種疾病的辨證論治的講解,雖然專業性很強,但通過清晰的邏輯和條理,讓我對中醫的治病理念有瞭初步的認識,不再覺得中醫隻是“經驗之談”。每次閱讀,都會讓我對“望聞問切”這些看似簡單的診斷方法背後的深厚道理産生新的感悟。它讓我明白瞭,中醫並非是神秘不可知的,而是有著嚴謹的理論體係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科學。
评分在我看來,《中國醫學大辭典》(一) ~ (四) 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工具書”,是任何想要在醫學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士的必備案頭典籍。它不僅涵蓋瞭中醫理論的基礎知識,更是深入到瞭方劑、本草、脈學、針灸等各個細分領域,條目詳盡,內容翔實。對於我這樣的臨床醫生來說,它就像一個永不枯竭的知識源泉。在麵對疑難雜癥時,我常常會查閱這套書,從中尋找靈感和治療思路。書中對經典方劑的劑量、配伍、主治、加減等方麵的詳細闡述,以及對各種藥物的功效和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都為我的臨床實踐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我曾多次在遇到病人的特殊體質或病情變化時,通過查閱辭典,調整治療方案,取得瞭良好的療效。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快速而準確地找到所需的醫學信息,並將其與實際臨床相結閤,從而提升醫療水平。
评分作為一名中醫愛好者,我一直對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充滿好奇,尤其是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曆代醫學理論、方劑、本草等知識的著作時,《中國醫學大辭典》(一) ~ (四) 毫無疑問地成為瞭我學習路上的燈塔。初次翻閱這套鴻篇巨製,我便被其內容的浩瀚與嚴謹所摺服。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辭書,更像是一部濃縮瞭中華民族數韆年智慧的醫學史詩。從上古的《黃帝內經》到曆代名傢的學術思想,從具體的藥物性味歸經到復雜的病癥辨治,無一不囊括其中,且條目清晰,釋義精準。對於我這樣渴望深入瞭解中醫理論根源,又苦於零散資料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的價值簡直無法估量。它幫助我構建起一個更加完整和體係化的中醫知識框架,讓那些曾經模糊不清的概念變得豁然開朗。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與古今醫學大傢對話,感受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厚的人文關懷。尤其是那些關於辨證論治的詳細闡述,讓我對疾病的認識不再停留在錶麵,而是能夠洞察其內在的運行規律,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中醫的治療原則。
评分自從我開始關注健康養生,並逐漸接觸到中醫的理念後,我就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引導我的入門書籍。《中國醫學大辭典》(一) ~ (四) 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雖然書名聽起來非常學術和專業,但實際上,它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中醫奧秘的大門。書中對於“氣”、“血”、“津液”、“髒腑”等基本概念的解釋,讓我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局限於西醫的解剖學層麵。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治未病”的闡述,這讓我意識到,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更是一種內在的平衡與和諧。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的古代醫學世界,感受著古人對生命規律的深刻洞察。這套書不僅僅是一本醫學百科,更是一部關於生活智慧的啓示錄,它讓我更加懂得如何去愛護自己的身體,如何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保持健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