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据言谈话语识别对方
言谈话语表达出来的资讯,有真实与不真实之分,要想准确识别,单凭感觉是不够的。你不仅要分析对方的话中之意,更要分析其言外之意,同时,还要捕捉住一些相关的细节加以辅证,这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技巧和功夫。
1.闻其声,辨其人
2.从言谈话语判断对方心理
3.由笑看人识人
4.九大性格九种言谈,各有千秋一一识别
5.口头禅后面的真实内心世界
6.从幽默当中看对方动机
7.声气:生命的话外音
8.从言谈方式捕捉对方心理
9.从谈论的话题分析对方真意
10.常说错话的人表里不一
11.爱发牢骚者苛求完美
12.喜欢谈「性」不等于好色
13.说粗话的心理意义
14.言辞过恭,必怀戒心
15.从语速快慢变化看人性格
16.从语言习惯看人内心
17.通过察言而洞察其心
18.从闲谈破译对方的心态
19.从客套语中看清对方的真心
20.根据性格特点去识别对方
21.通过打招唿识别对方
第二章 根据饮食习惯识别对方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人是为了活着吃,有人是为了吃而活着。饮食比其他习惯更容易洩露一个人内心的祕密,因为饮食习惯绝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早在童年时代就已经形成的心态。从一个人喜欢吃什么东西可以观察出他的性格特征,同样,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吃东西,也可以观察出他的性格特征。
1.从吃相上识别对方
2.从烹饪的方法中看人的性格
3.从吃鸡蛋的方式认识对方
4.从喜爱吃的海鲜看人性情
5.从喜欢吃的食物与口味看人
6.从吃酱油看人
7.从吃玉米的方式看人性格
8.从吃鱼的方式看人性格
9.从就餐的取食顺序看人
10.从选择餐馆的方式看人性格
11.从就餐座位选择观察人个性
12.从点菜方式观察对方从众心理
13.从喝咖啡的方式考察人习性
14.从喝酒的喜好看男人品味
15.从酒类的选择上看人
16从握杯的方式看性格差异
17.从酒后出现的反常举动看人
18.喝醉酒勐打电话的人渴望关怀
19.从拿菸的习惯观察人
20.从抽菸的方式看人
21.喜欢请客的人自我满足欲望强
22.贪吃贪喝的人害怕孤单
23.喜欢买罐装食品的人防范意识重
第三章 根据兴趣爱好识别对方
涉及到兴趣爱好的时候,常常是一个人个性最明显、防御最松懈的时候。所以,识别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他的兴趣爱好入手,这样不仅能够近距离看清他的庐山真面目,而且容易找到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1.从喜欢的放松方式上判断对方
2.从所选的礼品中看人的性格
3.从颜色喜好观察对方性格
4.从卧室装饰爱好看主人
5.从喜爱的运动透视对方
6.从喜欢的音乐判断人心理
7.由喜爱的舞蹈分析对方
8.由喜欢的童话类型识别对方
9.从收藏的爱好看人的性情
10.从旅游方式偏好了解对方
11.益智游戏分析对方个性
12.从阅读内容的喜好观察人
13.从阅读的习惯方式观察人
14.从玩偶和宠物了解对方
15.从汽车喜好看个人品味
16.从洗澡方式的选择看对方
17.从名片偏好分析对方性格
18.从纸张固定方式上看人性情
19.从珍藏的纪念品中看对方
20.从选择家具看人性格
21.从约会场所的选择上看人
22.从亲吻的喜好识别男人
观人于细,察人于形
有人说,世界上最善良的是人;也有人说,世界上最残忍的是人;还有人说,世界上最不可理喻的也是人,总之,对于人的看法,人们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大家是共识的,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动物。
做为群居社会中的一分子,一天当中的时间多半都在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些人当中,有知心朋友,也有竞争对手,要想识别他们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见,要跟人相处是颇费心思的。但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不可避免而又别无选择地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一双能看透人心的慧眼,尽量准确地判断人、识别人,亲近可交之人,远离奸佞小人。
虽然人很复杂,但并不是说不可识别的。毕竟,世上任何事情都有踪迹可循、有端倪可察,人也是一样。看到别人眉开眼笑,我们知道这是内心高兴的表现;看到对方义愤填膺、怒发冲冠,我们知道这是对方发脾气的前奏曲;看到对方说话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可以想见其中必有隐情或不可告人的祕密;看到对方说话笔筒倒豆子──直来直去,可以知道对方是个爽快之人;一个人喜欢穿奇装异服、打扮另类,可以了解到对方个性很强,喜欢独树一帜;一个人目光呆滞、神情冷漠,必是受了什么打击所致。总而言之,人的外在表现都是内心情感的一种流露,所谓「喜形于色」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能练就「识人心」、「一眼看穿」的高超识人技巧。
一旦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你就能在周围的环境中,识别出谁是可以改变你命运的贵人,谁将是阻碍你进步的小人,并读出潜藏在他人内心的祕密,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八面玲珑。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看人”这个层面,它更像是一场关于“理解”的深度体验。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人心的复杂世界。每一个细节的解读,都不是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感同身受。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与人产生误会,或者难以建立深入的连接,恰恰是因为我们忽略了那些微小却重要的细节。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他人的大门。它让我明白,有时候,一个人的眼神、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甚至是他放置物品的方式,都可能传递着比语言更丰富的信息。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留意这些细节,并且发现,这种留意,不仅让我对他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的一些习惯,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自我觉察,帮助我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言行,与他人建立更健康、更真诚的关系。
评分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它不是那种读过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快餐读物,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陪伴你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成长。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所提供的每一个细节解读,都有其坚实的理论依据,但同时又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信服且易于实践。它教会我,真正有效的沟通,不仅仅在于说什么,更在于如何去“听”,如何去“看”。那些不被言语表达的情感和意图,往往就隐藏在细微的肢体语言和习惯性动作之中。这本书让我对“人心”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理解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它也让我对自己的习惯有了更深的审视,明白很多时候,是习惯在不经意间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或者让我们错失了美好的机遇。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看见”自己,“看见”他人,并最终“看见”更广阔世界的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本“细节控”的福音!它不是那种卖弄玄虚、高高在上的理论书,而是像一个生活中的智者,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向你揭示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却至关重要的人心密码。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入剖析。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日常行为,比如一个人坐下时习惯性地调整坐姿,或者在交谈时下意识地触摸自己的手腕,在书中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心理含义。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习惯,也开始尝试去观察身边的人,用一种更具洞察力的眼光去解读他们的言行举止。有时候,一句无心的话,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能成为理解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线索。这本书教会了我,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细节去发现更真实的本质。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拥有了一种“读心术”,虽然不至于预测未来,但至少能更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情绪状态,以及潜在的意图。这对于我在工作中的沟通协作,以及在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它让我更加自信,也更加懂得如何去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
评分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那些小动作、小习惯,竟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人心信息!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细节,去剖析人性的幽微之处。比如,一个人拿杯子的方式,他走路的姿态,甚至是他整理名片的习惯,都能透露出他的性格、他的安全感、他的社交倾向,甚至是他的真实意图。我以前总觉得,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它教会了我如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人,去理解那些不常被言语表达的情感和想法。这不仅仅是学会“读人”,更是学会如何与人更好地相处。书中的案例非常贴近生活,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吃力,反而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它让我对很多曾经的经历有了新的解读,也让我对未来的人际交往有了更多的准备。我尤其喜欢作者的叙事方式,娓娓道来,但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充满智慧。读这本书,就像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向导”,在你迷茫的时候,指引你方向,让你少走弯路。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更深入了解人性,更想提升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朋友们。
评分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是被书名吸引的。“别让习惯害了你”,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种警醒,而“透过细节看人心”则充满了神秘感和探索的乐趣。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看人”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认识自己”的书。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心理学理论与生活中的具体细节相结合,让我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成长。书中关于习惯如何塑造性格,又如何暴露一个人内心深处需求和恐惧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常常反思自己的一些习惯,发现很多时候,它们确实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的判断和行为。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论,让我能够有意识地去观察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它并没有教你去做一个“算计”别人的人,而是让你学会以一种更客观、更理性的视角去认识人和事,从而避免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避免因为误判而产生不必要的困扰。对于那些希望提升自己洞察力,或者正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瓶颈的朋友,这本书绝对是一剂良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