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买东西吃东西买东西吃东西,还有什么再去一次香港的理由?
即使你去过香港101次,可能你还是徘回在九龙尖沙嘴、旺角、中环等Shopping Mall。
香港这个距离我们很近、不算太陌生、却又不怎么熟悉的地方,究竟属于这座城市的性格是什么?什么才是属于这里的真正潮流?
请服用:香港名人的100帖创意良方!
本书透过20位生活在香港的创意领袖,透过他们的私房生活路径,深入香港的大街小巷,掏出个人私家生活足迹,带领我们重新认识香港人眼中的香港,借由他们的lifestyle,告诉你第102次去香港的理由。
20位香港名人亲身带路100个私藏好店
叶锦添|欧阳应霁|平路|蔡澜|张智强|刘小康|靳埭强|于逸尧|李璨森|夏永康|郑兆良|杨志超|罗启妍|Kevin Poon|Tommy Li|DJ Tommy|Zing|Bonnie Gokson|Victor Cheung|Michael Lau|
Michael Lau:因为我是香港人,所以可以比较天马行空一点。
刘小康:香港是个处处都是机会的地方。
DJ Tommy:香港就像一个茶餐厅,什么都要快。
张智强:有很多矛盾的事,会在香港这个很有限的空间内发生。
Kevin Poon:香港潮流时时刻刻都在改变更新。
于逸尧:我喜欢的香港,是旧时代所承下来的精神与事物。
6大关键字跟着潮人玩香港
A MATTER OF TASTE ●名人饭堂:时尚名流的私藏餐厅
你可以在由伦敦跨海落户香港置地广场的ZUMA,仔细品尝新鲜海胆伴海藻土司的顶级创意;也可以在50年来风格未改的祥利冰室,慢慢重温杜琪峰电影《文雀》中的黑色幽默……
MIND THE GAP ●时尚先声:将国际风尚引进香港
兰桂坊旁的Volar竖立奔跑或被倒吊翻转的华丽木马,迷幻出与纽约零时差的Hip Hop音乐风景……
TRENDY = PERSONALITY ●自创潮流:引领个性的时尚场域
香港第一家滑板街头时尚店8FIVE2SHOP,主推美式潮流的同时不忘与当地设计师自创品牌,不卖logo卖哲学,香港要潮更要有内涵!
ART IS TACKY ●艺术飨宴:谁说香港没有文化?
季丰轩艺廊门口处展示着义大利雕塑家Matteo Pugliese的作品Roboris,为一个男性上半身铜制雕塑被半镶嵌在白色墙面里的姿态,痛苦绝望的表情栩栩如生地表现其被桎梏的挣扎
CREATIVE BOMB ●创意私囊就是老香港!
有个土里土气的名字,鸭寮街如今再也嗅不到禽鸟异味,却是条贩售各类电子产品和通讯器材的高科技跳蚤市场。让DJ Tommy在这里细细寻觅的,却不是电子用品,则是角落里不起眼的二手黑胶唱片……
IMPROVE YOUR LIFE ●夜不寐:港府最夯住玩圣地
从小小门把、水龙头、肥皂盒到沙发、床铺或灯饰,旅馆内处处都透露设计者的用心和创意极限,Luxe Manor就像将Salvador Dali及Rene Magritte的抽象画作搬入现实三度空间……
作者简介
La Vie编辑部
推行设计不遗余力,设计是时尚、是知识、是生活、是娱乐。第一本设计理想生活的美学实践志,《La Vie》从消费者的需求与慾望出发,导引读者了解、欣赏进而懂得消费彰显个性的好设计,协助读者找到美感的体验、 酝酿自己的品味。
Chapter 1
第102个去香港的理由
欧阳应霁
016→ 专文推荐--流动的杂种
020→ 爱恋却不贪求--陆羽茶室
022→ 收留时间的藏宝地--陈米记
026→ 湾仔小店的美丽慾望--KAPOK
028→ 不论繁华或萧条,都来Sevva喝一杯吧!--Sevva
030→ 下课后的心情--After School
叶锦添
032→ 专文推荐--香港回忆
036→ 浓郁的香氛配上微凉四月海风--HABITU
040→ 除了孤独,却也丰厚了生命--天星码头
平路
044→ 专文推荐--香港故事之名牌的尽头
048→ 太平山山顶餐厅--The Peak Lookout
050→ 太平山山顶行--凌霄阁→卢吉道→西高山→夏力道
052→ 外国记者会及艺穗会
Chapter 2
6大关键字跟着潮人玩香港
056→TRENDY = PERSONALITY 自创潮流:引领个性的时尚场域
058→潮人代表Kevin Poon:「香港潮流时时刻刻都在改变更新。」
060→书得起 设计人士的创意养分∕张智强
061→AOC不变的经典就是潮流∕Kevin Poon
062→创意人Michael Lau:「因为我是香港人,所以可以比较天马行空一点。」
064→创意人刘小康:「香港是个处处都是机会的地方。」
066→OVO Home代表生命起源的家具设计店∕刘小康
068→木作坊 摩登设计的寻宝场域∕刘小康
070→Flea+Cents惊喜连连的生活家居跳蚤设计店家∕刘小康
071→(鱼则)(鱼涌)到中环的逆行冒险∕张智强
072→音乐人于逸尧:「我喜欢的香港,是旧时代所承下来的精神与事物。」
074→设计师杨志超:「香港人衷意多采多姿,喜欢变化。」
076→住好D 满足住的渴望∕杨志超
078→Delay No Mall非常有种潮牌百货∕杨志超
080→JUICE铜锣湾本店 科技未来混搭创意∕Kevin Poon
081→Initial fashion欧洲浪漫情怀∕欧阳应霁
082→Bla Bla Bra…花花内衣世界的创意功力∕Tommy Li
082→Shhhh…让人不得不wow的低调奢华∕靳埭强
083→SPY Henry Lau三度潮流空间中∕杨志超
083→ECOLS独一无二环保潮流艺术店∕张智强
084→CREATIVE BOMB 创意私囊就是老香港!
086→DJ Tommy:「香港就像一个茶餐厅,什么都要快。」
088→深水 鸭寮街:科技跳蚤市场的二手黑胶唱片行∕DJ Tommy
090→创意人李灿琛:「香港最吸引我的地方,莫过于是太平山的夜景、庙街的Local特色文化。」
092→李灿琛的九龙漫游 彷彿时空倒流的年少轻狂
094→摄影师夏永康:「香港对我来说,是拍不完的。」
096→湾仔玩具街 童年记忆的藏宝库∕Tommy Li
097→Kubrick书店 香港文青的最爱∕欧阳应霁、Tommy Li
098→建筑师张智强:「有很多矛盾的事,会在香港这个很有限的空间内发生。」
100→(鱼则)(鱼涌)--太古城空间漫步 新旧交杂的景象,非常戏剧化∕张智强
102→创意人张仲材:「香港大球场与山顶是我舒缓压力的圣地。」
104→平面设计师靳埭强:「香港设计市场不是很大,但我们的设计视野却是十分国际化的。」
106→Vintage HK老东西创造新惊喜∕靳埭强
107→Amours Antiques寻找失落的欧式贵族古董∕靳埭强
108→The Pawn湾仔新潮流地标∕罗启妍
110→创意人Tommy Li:「香港是潮流发展最好的实验场地。」
112→8FIVE2SHOP街头时尚创意来源∕ Kevin Poon
114→Manks北欧品味入港先驱∕罗启妍
115→Addiction对生活极度入迷!∕欧阳应霁
115→Sistyr Moon前卫潮牌旗舰∕平路
116→A MATTER OF TASTE 名人饭堂:时尚名流的私藏餐厅
118→美食家蔡澜:「在香港,一天可以吃午餐做五件事情。」
120→镛记 世界15大最佳食府∕蔡澜
122→天香楼 历久不变的执着品味∕蔡澜
124→鹿鸣春 三代相传的好味道∕蔡澜
126→祥利冰室 香港五十年代的老味道∕DJ Tommy
127→大少爷茶餐厅 气派又带点骄纵的海南鸡饭∕Kevin Poon
128→文华饼店 跃然于味蕾的巧克力创意∕于逸尧
130→梓桐堂 香港私房菜的艺术展览馆∕Tommy Li
132→天宝阁中餐厅 多重感官美食飨宴∕靳埭强
134→Nadaman 滩万日本料理 百年正宗日本怀石料理∕Zing
136→Gaia Ristorante 蓊郁绿色植物间的罗马摩登咖啡∕Zing
138→西苑酒家 名人最爱光顾 全香港最好吃的大哥叉烧∕Michael Lau
140→Domani 南欧海洋气息的玻璃船屋∕罗启妍
142→黑麦Pumpernickel 招牌面包,再配上一杯香醇Cappuccino∕张仲材
144→Zuma 首屈一指日本酒吧餐厅∕张仲材
146→荣兴小厨 美食里的香港风景∕靳埭强
147→Panda Japanese Homestyle Curry可爱的红色熊咖哩屋∕夏永康
148→大坑-小甜谷 名人最爱光临欧日风情港式甜品∕夏永康
149→海安 啡室 浓浓淳香的旧时期香港风味∕于逸尧
150→Monsieur Chatte 上环老街上的法国温馨小店∕于逸尧
152→Sift Patisserie 巧克力拿破崙的甜美朝圣∕于逸尧
154→东宝小馆 饕家的大排档风情∕欧阳应霁
155→龙景轩 米其林肯定的三星明星餐厅∕Zing
156→The Drawing Room 沁人心脾的美食氛围∕郑兆良
157→Felix 设计香港的创意地标∕罗启妍
158→Classified 起司专业品尝室∕罗启妍
158→影湾园露台餐厅 怀旧百年浅水湾∕平路
159→Al Bistro 义大利文艺飨宴∕李灿琛
159→Bo Innovation 美食魔术实验场∕刘小康
160→清亭.燕萍越南菜馆 香味特别浓郁的牛油鸡翼∕Michael Lau
162→MIND THE GAP 时尚先声:将国际风尚引进香港
164→时尚设计师郑兆良:「说到效率,我只能说『好犀利阿,香港人。』」
166→Etcetera 连日本皇后都配戴的前卫珠宝∕郑兆良
168→珠宝设计师罗启妍:「香港拥有混合味很重的多元文化。」
170→时尚彩妆师Zing:「香港是个非常方便、二十四小时都能让人工作的地方。」
172→ROCKCANDY 混搭实验的设计珠宝店∕夏永康
174→时尚名人郭志怡:「我在这里过着刺激又充满挑战的生活。」
176→JOYCE 满足贵族之梦的购物天堂∕郭志怡
178→Nike Sportswear Store 纽约旗舰店之后亚洲第一家∕Michael Lau
179→KniQ 可以尽情放松的时尚圣地∕Kevin Poon
180→AGLOW发型店 发光发亮的香港发型界天才∕夏永康
181→SPA in Four Seasons Hotel 喧嚣里的绿洲∕Zing
182→君悦酒店静水沁园SPA 如唿吸芬多精般的精神通畅∕张智强
183→Lane Crawford Home Store 连卡佛生活家品店∕罗启妍、张智强
184→Prosays’萃取天然原料的粉底天堂∕Tommy Li
185→Lianca CENTRAL 柔软色彩的皮革世界∕杨志超
186→IMPROVE YOUR LIFE夜不寐:港府最夯住玩圣地
188→The Luxe Manor 超现实主义艺术旅店∕Tommy Li
190→JIA Boutique Hotel 如家般的精致情怀∕罗启妍、郑兆良
191→W Hotel 设计旅馆的朝圣之旅∕张智强
192→Volar 来自世界各国的酒客∕DJ Tommy
194→China Club老古董和历史文物 全球十大名人餐厅∕Kevin Poon
196→Drop 低调奢华私人CLUB∕郑兆良
197→Halo 名流后花园∕Tommy Li
197→Azure 夜之惊艳∕张智强
198→Salon De Ning 30年代上海风情∕罗启妍
198→Racks M.D.B. 饮酒作乐下班后∕Kevin Poon
199→HomeBase 兰桂坊最后一站∕郑兆良
199→Dragon I 中国殿堂注入高档时尚∕李灿琛、郑兆良
200→ART IS TACKY艺术飨宴:谁说香港没有文化?
202→中上环艺术漫步 浪漫无价的艺术古董之旅∕罗启妍
204→Choice Gallery 悠闲而高雅的复合式艺廊∕刘小康
205→季丰轩 天外飞来一笔的幽默∕郑兆良
206→OoiBOTOS Gallery 大红铁门后的艺术空间∕夏永康
207→Alison Fine Art 亚洲艺术世界之窗∕罗启妍
208→Art Jamming 艺术无龄派对∕Kevin Poon
209→香港大会堂 艺术潮流引领之地∕靳埭强
212→香港分区地图
绝不会只是三天两夜!
旅居于异地城市,总急忙想将它与原生地做个较劲。
于是好几次,和同乡的友人们躲在铜锣湾某个难得有位的咖啡座,看着Lane Crawford电视墙下身着名牌时装?衫的人群熙攘往来,想念着台式惬意热情时;或是挤在尖沙嘴MTR的站里像受惊的沙丁鱼般,一边急寻ABC或DEF哪个才是正确的逃离出口,边小心不被冲散倒地惨遭乱踏身亡丑态登上八卦媒体的那当下,我对于香港起了数个刻板印象。
方便快速、赚钱(赔钱)皆容易、多姿多采、什么东西都有、却缺书店、人情淡泊、现实、贵、挤、贪吃、吵杂、每隔一阵子就得逃离这里到外地唿吸才行……
然后某个晚上,我又在After School巧遇欧阳应霁,还是那套招牌白色棉 T恤黑框眼镜,笑起来嘴角自在地高高上扬,行程依旧十分忙碌。「最近过得好吗!?」他主动大喊着,声音爽朗洪亮,精神奕奕。
瞬间,香港又变得轻松可爱起来。
因为什么都多,因为繁忙积极,这个城市的面貌,成为无可定义的风景,像是同时会讲英文、法文、德语、印语、日语、俄罗斯话等等各国语言的中国四川变脸大师,每一秒换上一张脸色。
变,就是香港人的共通点。约访20位创意名人,困难度不在于取得答应,而是如何抓住他们留在香港的紧凑时间。
香港是家,也是中继站、转飞点。叶锦添好不容易回到香港三天,三个小时给了La Vie,其余时间分割得毫无喘息,连获奖的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都没法子参加就得飞了。Kevin Poon第一次受採访到一半,就急忙赶往上海,只好约了再次补齐。夏永康不在北京的时间就在巴黎,不在巴黎就在东京,不在东京就在纽约工作着。靳埭强和蔡澜的助理说了好几次「Sorry,那么改约下个月得不得?」
或许是这样的拼命移转,他们才能保有源源不绝并市场精准的创意。
然而生活在香港或身为香港人,不这样拼命也不行。深怕被淘汰,深怕跟不上脚步,深怕无可依赖,深怕吃不到玩不了……,这些那些的怕,让他们不得不振作起来,生存与产出,多元发展,有时不得已也不能细想。
浅了吗?但也造就了香港许多的性格优势,例如灵活。「机灵巧变」,叶锦添以这四个字为香港人与物下了最适切的註脚。
可不代表在香港就找不着悠闲了。去趟赤柱市集,穿梭过让外国人好奇不已的各式小玩意或古董摊贩,那里有一处少人的海滩,望着海上帆船与波光粼粼,加点想像,就会是希腊地中海边了;或是行山,与高楼们轻易地就能保持一段宁静的距离角度;还有还有,那遍佈四周,有人或无人居住的小岛们,搭船从中环码头出发,便从金权世界乘风破浪航向自然清幽。
香港最擅长的就是营造商场,那当然,因为它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最完善的Shopping Mall,什么都有,什么都找得到,密密麻麻,就等待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发掘,而那绝不会只是三天两夜。
感谢香港创意名人们百忙之中的拨空参与推荐,以及一路上协助这本书的店家和人物。特别感谢无怨无悔的摄影张伟乐,他总是随传随到负责到底,和爱瘾、罗文乐等人的採访协助,也谢谢从异地来港奋斗的一群台湾、外国朋友,和香港在地友人的帮助与建议。感恩爸妈。
对于香港,我既爱且恨,但想来还是深爱的。希望读这本书的人也能真正爱上这个,混杂矛盾又时尚前卫的动感之都。
刚拿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翻看目录和精美的封面就让我充满了期待!“潮人玩香港”这个名字就已经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香港不仅仅是购物天堂,更藏着无数的生活细节和不为人知的精彩。这本书似乎就承诺了这一点,用“20位香港名人亲身带路”的方式,感觉就像请来了20位最了解香港的朋友,带我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重新发现那些不曾留意的角落。我特别好奇的是,这些名人会选择什么样的“私藏好店”?是那些充满地道风味的老字号,还是引领潮流的独立设计师店铺?是隐藏在小巷深处的咖啡馆,还是能欣赏到绝佳海景的秘密基地?这些我都迫不及待想知道。书里承诺的“100个私藏好店”听起来是个庞大的数字,这意味着内容会非常丰富,足以让我下次去香港时,不再只是跟随大众点评上的推荐,而是能真正体验到更地道、更个性化的香港。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香港的旅行计划又增添了几分信心和惊喜,仿佛已经闻到了书页里散发出的港式奶茶香和海风的味道,迫不及待想要踏上这趟由名人引领的探索之旅。
评分翻阅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作者在内容选择上的用心和品味。光看书名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潮人”和“私藏”这两个词汇,完美地契合了当下许多旅行者追求的独特体验。我曾经去过香港几次,每次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多元,但总觉得意犹未尽,似乎还有很多未被发掘的精彩。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想要“深入探索”的愿望。20位香港名人,这个数字听起来就很强大,他们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由他们来推荐“私藏好店”,相信这些推荐一定非常有参考价值,而且足够“接地气”。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能够体现香港独特文化底蕴的店铺,比如那些充满怀旧气息的老茶楼,或者代表香港创意精神的独立书店。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感到内容非常充实,100个“私藏好店”意味着有着巨大的信息量,足以让我下一次的香港之行,拥有一个详尽的“秘密基地”清单。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旅行的攻略,更是一种对香港生活方式的全新解读,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期待值再次飙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出色,封面色彩饱满,字体设计也很有质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我最近正在计划一次去香港的旅行,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书籍。市面上关于香港的旅游攻略很多,但大多都大同小异,充斥着千篇一律的景点和购物指南。而这本《潮人玩香港》的切入点非常独特,它没有选择泛泛而谈,而是聚焦于“名人亲身带路”和“私藏好店”,这让我觉得非常吸引人。我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挖掘隐藏玩法的人,总觉得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灵魂,而这些灵魂往往就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被当地人守护着。由20位香港名人来推荐,这本身就自带了一种“权威性”和“亲切感”。我脑海中已经开始浮现出各种画面,比如某位香港影帝会带我去他常去的茶餐厅,某位乐坛巨星会分享他灵感迸发的创作咖啡馆,又或者某位时尚达人会揭秘她最爱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店。这些想象本身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感觉这本书会为我的香港之行注入一股清流,让我有机会用一种更加在地、更加有温度的方式去体验香港。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的定位,它没有把重点放在那些已经人尽皆知的地标性景点,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私藏好店”。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喜欢“深度游”的旅行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总是觉得,一个城市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日常的生活细节中,体现在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小店里。这本书的“名人带路”概念也很有意思,能够通过20位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香港名人,窥探到他们私下里喜欢去的地方,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化体验。我很好奇,不同身份的名人,他们对“好店”的定义是否会有所不同?是注重食物的味道,是看重店铺的氛围,还是偏爱独具匠心的设计?这些差异性可能会让我看到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香港。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地址和电话,更能深入地讲述这些店铺背后的故事,比如老板的创业经历,或者店铺的独特文化。如果能包含一些他们的个人感受和与这些店铺的渊源,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香港生活方式的“人生地图”,充满了惊喜和发现的乐趣。
评分收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的“诚意”。“20位香港名人亲身带路”,光是这句话就足够吸引人了,而且“亲身带路”比一般的推荐听起来更有说服力,也更加生动。我一直觉得,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就得听听当地人,尤其是那些对这座城市有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的人怎么说。而“名人”的身份,更是为这些推荐增添了一层光环,让人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在镁光灯下的明星,私下里会去哪些地方寻觅美食、放松身心、寻找灵感。书里提到的“100个私藏好店”,这个数字让我觉得内容非常扎实,不是那种蜻蜓点水式的介绍。我特别好奇的是,这些“好店”是否会涵盖不同的类别,比如餐饮、购物、艺术、文化体验等等,是否会涉及香港的各个区域,还是会集中在某些热门区域?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列表,更能包含一些关于这些店铺的历史、特色,以及名人推荐的理由,这样才能让我更好地理解这些“私藏”的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挖宝”的感觉,迫不及待想要打开它,跟随那些熟悉的面孔,一起去发现香港不为人知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