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們認為工業革命在重要性上不亞於拿破崙戰爭。他們相信,瞭解佛陀、孔子、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比能夠細數法蘭西諸王更具有重要意義。相應於如此寬廣的曆史觀,與古斯塔夫‧阿道爾夫和惠靈頓公爵的軍事成就相比,本書把更多的篇幅留給瞭約翰‧洛剋、卡爾‧馬剋思、約翰‧斯圖爾特‧穆勒、聖雄甘地、毛澤東和萊奧波德‧桑戈爾的學說。
不同於以往皆以西方觀點齣發、著重歐美曆史的史學書寫,本書以獨立的篇幅討論非西方文化與第三世界國傢的文明,並找齣其曆史定位;也不似一般曆史書的匠氣,隻拘泥於時空背景的細節,而能兼顧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藝術各主題的平衡,特彆是與人類文明進程息息相關的社會文化發展,及思想上的著述成就。
本書特色
本書延續六月齣版的《世界文明史 前篇》,繼續探討世界各文明的發展,時光推移至十八世紀,可以說是現代社會的濫觴。因此後篇的重點將放在理性思想的開展、西方文明的強弱遞嬗與世界文明的整閤上。
序
第五部 法國大革命與工業革命後的世界
第二十五章 法國大革命
第二十六章 工業革命
第二十七章 工業化的結果:城市化和階級意識
第二十八章 自由主義的興起
第二十九章 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傢的建立
第六部 西方成為世界的中心
第三十章 國際工業化的發展和競爭
第三十一章 中産階級受到挑戰
第三十二章 尋求穩定
第三十三章 西方衝擊下的中國、日本和非洲
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三十五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西方
第三十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七部 世界文明的産生
第三十七章 國協
第三十八章 中東和非洲
第三十九章 東亞的爆發
第四十章 拉丁美洲的進步、貧窮與革命
第四十一章 新權力關係與轉變中的世界秩序
第四十二章 世界文明麵臨的問題
註釋
參考書目
中英名詞對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